全球化视野下的非洲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视野下的非洲_全球化论文

从全球化视角看非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洲论文,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以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的日益增强。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内外经济环境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其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受益和代价支付也很不均衡。处于世界经济链条中最薄弱一环的非洲,由于其在金字塔般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位居底层、经济发展滞后(表现在单一产品结构、金融市场脆弱、信息技术落后以及管理不善等方面),以及政治稳定性差等等,因而难以像东亚一些国家那样利用后起优势实现赶超。尽管在资金流入、技术转移和先进管理经验的传播方面,非洲(尤其是少数几个非洲经济强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多多少少能从全球化中有所获益,但从非洲整体来看,全球化对于非洲是弊多利少。在冷战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非洲的贸易环境更趋恶化,单一经济结构和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加剧,民族工业和国家经济主权受到威胁,非洲传统价值观进一步迷失,人才外流日趋严重,社会动荡有增无减,全球化已客观上造成了非洲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日益边缘化。

一、全球化对非洲的负面影响

从理论上和根本上说,以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为主要表现的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应当是有益的。但现实表明,由于各国情况、经济实力和地位各不相同,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类型国家所产生的影响也就因国而异。总起来看,发达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竞争力强、开放度大,又是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因而它们既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更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则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较弱、开放较晚以及内部的一些制度缺陷,在被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更多地承受了全球化的负效应,支付了不少“发展的代价”。冷战结束以来,非洲国家迫于西方压力,一直在努力使自己的经济纳入全球贸易、金融和生产体系,搭上全球化的快车,但遗憾的是,近十年的努力并未给非洲带来多少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反而使它们尝尽了全球化的苦果。

(一)贸易环境更趋恶化

国际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非洲经济以出口贸易为中心,大多数国家的出口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照理应从自由化的国际贸易中获取不少收益。然而,由于多数非洲国家只生产和出口低附加值的少数几种农矿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且其价格完全操纵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某些利益集团手中,因此造成非洲的对外贸易具有很大的脆弱性,极易受到外部冲击。8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农矿等初级产品的价格长期疲软,价格年均下跌3%,而工业制成品则价格上涨,致使非洲贸易条件恶化。据联合国估计,仅1990年至1993年整个非洲因贸易条件恶化,经济损失就达56亿美元。(注:朱重贵:《经济全球化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11期,第14页。)

从1998年开始,受亚洲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非洲国家的出口贸易又受重创。在危机爆发前几年,非洲农矿产品对亚洲(主要是日本和韩国)的出口正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递增。1997年,非洲农产品出口的20%,矿产品出口的13%是销往亚洲国家的。但危机爆发使亚洲国家压缩了从非洲的进口。而且,东南亚不少国家的经济结构与非洲国家大体相同,也以生产和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如石油、锡矿、木材、橡胶、咖啡、可可、烟叶、棕榈油和棉花等。这些国家为减轻经济危机的压力,不仅大大压低这些农矿初级产品的价格,而且凭其低价挤占了非洲在欧美的传统市场,使非洲的出口贸易形势雪上加霜。

除了来自发展中国家间的彼此竞争,非洲还深受西方发达国家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之苦。虽然根据世贸组织的精神,关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降低,但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如劳工标准、产品质量、环境问题、农业出口补贴等等)却在升起。美国和欧盟每年为农业提供大量补贴(仅美国就高达3500亿美元),欧盟还对农产品进口课以高关税(1997年欧盟对最惠国的未加工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平均约为15%,已加工农产品为25%,而对除纺织品外的其他商品的进口关税只有4%(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季刊《金融与发展》,1999年12月号,第28页。))。非洲在开放自己市场的同时,并未换来西方市场对非洲的对等开放。据1997年美国财政部估计,全世界的关税保护主义使非洲每年的贸易损失达110亿美元。(注:法国《费加罗报》,1997年5月22日。)与飞速发展的国际贸易相比,非洲的参与显得那样微不足道。据统计,在1998年全世界实现的5.4万亿美元出口贸易中,和非洲有关的只有1500亿美元。非洲的进口贸易额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2.6%,出口贸易额仅占全球进口总额的2.2%。虽然世贸组织的成立将极大地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有估计认为,从1995年年初世贸组织成立到2002年,全球贸易总额每年将增加2000亿至3000亿美元),但获利最多的不外乎是西方发达国家,其次是经济增长较快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非洲是惟一吃亏的大陆,预计每年将减少26亿美元的贸易收入。

(二)资金流入不足,外债负担日益沉重

冷战结束十年来,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但非洲并未从中获得什么实际利益,正所谓“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在国际投资中,发达国家仍是资金的主要吸收者,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则主要被经济增长快、市场潜力大、投资环境良好的少数国家和地区所吸收(占70%以上),低收入国家获得的外资极其微小。近年来,非洲国家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虽逐年有所增加,但在世界直接投资总量中所占比重却微乎其微。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世界投资报告》统计,1997年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为64亿美元,占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总额的3%,而其中90%以上又流入南非、尼日利亚、埃及、摩洛哥、突尼斯、安哥拉等少数国家。199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约为6440亿美元,非洲只获得83亿美元,仅占总量的1.3%。

近年来,西方国家还普遍减少了对非洲的发展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不仅从未达到过联合国规定的占西方国家国民生产总值0.7%的目标,而且近几年已持续降至平均只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25%。据统计,自1992年以来,西方七国集团提供给非洲的发展援助已减少20%。为筹募发展资金,非洲国家不得不大举外债。到1999年底,非洲外债总额已达3360亿美元,相当于非洲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80%,其中有20个国家的外债已超过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注:参见《西亚非洲》,2000年第2期,第7页。)近年来,尽管西方债权国也承诺对最穷国的债务减免,但似乎雷声大而雨点小,不仅速度缓慢而且条件苛刻。在2001年以前,非洲有资格被减免债务的只有乌干达、莫桑比克、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4国。

(三)位于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最低层,经济依附性不断加深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生产的国际分工体系已形成一种金字塔结构。顶端是信息产业,由美国垄断;第二层是金融产业,由英国垄断,英国人均GNP仅此一项即达2万美元;第三层是资本产品的生产,主要由德国垄断,全世界50%的生产工具、机械装备都是德国生产的;第四层是高技术含量的最终消费品生产,以日本为典型;第五层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劳动密集型最终消费品生产国。绝大多数以生产和出口农矿初级原料为主的非洲国家则处于金字塔的最低层,属于向拥有高技术产品的“核心国”输送原料的“边缘国”。这种垂直分工体系不仅短期内难以打破,而且由于跨国公司在非洲石油、采矿业等能源领域的集中投资而得以强化。美孚、壳牌、谢夫隆等国际著名跨国石油公司的分支机构几乎遍及尼日利亚、安哥拉、刚果(布)、加蓬等非洲富产石油的国家和地区。1997年初,在扎伊尔内战正酣之际,美国-加拿大矿业公司就迫不及待地同卡比拉签署了一项开采扎境内钴和铜矿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

为配合跨国公司掠夺非洲资源的步伐,西方大国和一些国际金融组织也不断向非洲施压,要求其开放市场和实施产业私有化。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私有化即意味着非洲民族工业的再次“西方化”。跨国公司通过出资购买或控股这些关乎非洲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等于控制了这些非洲国家的经济主权,强化了不平等的经济依附。

(四)人才外流和传统价值观的迷失

全球化是以促进和实现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为宗旨的。这样的全球化在人力资源的全球流动方面再次反映出对非洲等弱小国家掠夺的一面。一方面是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全球化(据世界银行统计,仅在欧洲科研机构、学校、公司任职的非洲各种专业人员就有7万多人),另一方面则是大批难民、饥民和普通劳动者的本地化、非全球化(偷渡、人蛇往往成为这些人渴盼实现“全球化”的工具)。为弥补人才流失所造成的专业和技术真空,非洲国家又不得不高薪聘请外国专业人员,使原本就困难的财政更加入不敷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在非洲大陆工作的外籍专业人员约10万人,每年费用高达80亿美元。(注:参见拙文《非洲:面对贫困的挑战》,载《瞭望》新闻周刊1996年第27期。)这种人力资源的一进一出,带给非洲的是人才、资金的双重损失。

如同早期西方殖民主义对非洲古老文明的破坏一样,伴随全球化而来的欧洲价值观(崇尚个人主义、世俗、平等、依靠成文规范和准则约束人们行为)也对非洲的传统价值观(注重集体主义、宗教和等级观念强、依靠口头语言规范社会)造成了强烈冲击,但又未能在破坏旧的基础上整合出一种适合非洲的新文化和新观念。如何填补这一“文化真空”(注:美国著名学者戈兰·海登教授在1998年于北京举行的“21世纪非洲发展前景国际讨论会”上提出这一概念,认为“由于外力促成的现代化和精英出于政治驱动实行民族整合,在非洲造成了一个文化真空,使得原本充满活力的本土文化无能为力”。),如何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对非洲本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已成为非洲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非洲如何回应全球化挑战

尽管现阶段全球化对非洲弊多利少,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面向未来的一种客观变化,是历史的必然,不可回避(当然也不能完全排斥因某种难以控制的巨大外力而使全球化再次中断的可能。历史上全球化曾因两次世界大战、两极对抗而出现中断)。但弱势国家如何应对,学者们似乎莫衷一是,出现了“改革适应论”、“集体脱钩论”和“直接参与论”等主张。(注:参见杨光:《全球化挑战与中东非洲》,载《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包括非统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大多数机构和个人均认同第一种主张。非统认为,“非洲大陆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避免在重建世界格局的过程中边缘化。应加强自己的队伍,动员一切力量做好准备,全力以赴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注:非统主席布特弗利卡在2000年5月25日纪念非洲日的书面讲话。)对此,笔者亦深表赞同,并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一)加强区域性贸易安排,推进地区一体化

由于殖民主义的人为分割,非洲国家数目众多,小国林立。内陆国家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2%,为世界各大陆之最。为克服国家小、人口少、购买力低,以及制造业基础薄弱、产品难以直接打入国际市场的障碍,非洲国家必须首先实行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以求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和强化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的能力,为走向世界市场积累能量和经验。可喜的是,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近年来已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中,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成绩引人注目。该共同体实行部门计划分工负责制来明确各成员国的使命,通过在基础设施、生产和市场方面的共同规划与协调来促进贸易和生产的一体化。自1996年共同体各国首脑签署《贸易议定书》以来,取消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最终形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已日益接近。南部非洲地区内贸易额占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5%提高到1996年年中的17.4%、1999年的21%,今年则可望达到30%。(注:参见杨立华:《南部非洲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载《南部非洲研究》,1999年第4期。)(非洲地区间贸易额在全非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尚不足10%。相反,欧盟内部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60%以上,北美自由贸易区为45%,南方共同市场为30%。(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季刊《金融与发展》,1999年12月号,第29页。))。

另外,拥有2亿多人口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年初举行了第22届首脑会议,决定加快贸易自由化步伐、逐步统一对外关税,争取在年内建立西非关税同盟和统一货币,2005年全面实现西非经济联盟。此外,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合作组织、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等均制定了明确的关税、贸易一体化安排日程表。

(二)改善投资环境,深化金融改革,开发国内国际两种资金来源

在冷战后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国际私人资本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外资来源。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由于非洲政治稳定性差、法制法规欠完善、缺乏银行间竞争和监管机制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流入非洲的国际私人资本的增幅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据统计,在1980至1997年间,流向非洲的私人资本仅从60亿美元上升到160亿美元,而同期流向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的总量则从120亿美元猛增至1400亿美元。(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季刊《金融与发展》,1999年12月号,第27页。)因此,非洲国家应下大力气整治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和扩大金融市场,建立或强化对银行进行审慎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完善银行活动的法律框架;动员和吸收国内储蓄(1995~1998年间,非洲的国内储蓄率平均仅为16%,低于西半球发展中国家的18%和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33%(注:《金融与发展》,1999年3月号,第12页。)),逐步解决呆帐、坏帐,树立和培养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满足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

(三)发挥比较优势,寻求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突破

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加强。在原有的产业垂直分工基础上,同一产业内的不同部门(上、中、下游部门)、同一产业内同一部门中的不同产品、甚至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跨国公司都可以根据比较利益和资源禀赋差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横向水平分工。在可预见的未来,尽管美、英、德、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信息、金融、资本、机械和技术的产业垄断地位仍将持续,金字塔般的国际产业垂直分工体系还较难打破,但后起的弱小国家可以利用某一产业内部水平分工的细化,集中人、财、物优势来实现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突破;并以此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其他行业的起飞。

尽管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部门,但以非洲目前的经济、技术和人力基础,要想在短期内跻身这一领域并寻求发展,笔者认为是既不现实也不经济(非洲一些国家上网费用要比美国贵7倍,一台电脑的价格约相当于当地人8年的平均工资)。与其盲目扩大因特网用户,在无比较优势的领域被动跟风;不如沉下心来,结合各国国情,分析和找准自身在某些特定领域和技术环节上的比较优势,在产品结构的多样化、某些产品的精加工技术上多下功夫,先从“点”上突破,再以“点”带“面”,实现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升级。当然,由于非洲各国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少数已发展起来的国家有可能瞄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但绝大多数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则仍以摆脱进口依赖、实现产品结构多样化为目标。

(四)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许多非洲朋友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亚洲人吃苦耐劳、俭朴节约、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和个人服从集体等价值观是亚洲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确,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如果忽视了文化和价值观的建设,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实现。当前,非洲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思潮复活,前些年一度被冷落的非洲独立解放运动领导人如尼雷尔、塞古·杜尔、恩克鲁玛等如今又重获人民的尊敬和赞扬。有关“非洲复兴”的理念也强调须从根源上认同非洲的传统文化,恢复非洲人的民族精神和“黑人个性”,为自己的非洲属性而自豪。

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如控制人口增长率、加大教育的资金投入、重视开发广大妇女的作用和创造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等等。对外流的高级专业人才,除了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努力吸引他们回国服务以外,还应在观念上有所转变。海外非洲人,甚至包括非裔美国人,是非洲国家可资利用的、巨大的人力资源,非洲国家应通过“关注非洲”、“寻根”等活动和他们建立密切的联系,在扩大影响的同时为招商引资开辟多种渠道。

三、结论:全球化对非洲意味着什么?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要求打破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本的增值和再生产。早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以前,欧洲就从非洲得到香料、黄金和象牙,从亚洲得到丝绸、靛蓝和火药,开始了以初级产品流通为主的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15世纪末期,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殖民主义狂潮充当了全球化第二阶段的排头兵。贩卖奴隶成为利润最高的“贸易”。非洲因奴隶贸易而损失的人口达1.5亿,殖民主义给非洲造成的创伤至今未愈。和老殖民主义用坚船利炮征服非洲、掳掠奴隶(那时的西方资本主义需要非洲的黑人劳动力)有所不同的是,20世纪末新一轮全球化是通过规则、谈判、资本和技术等“文明”和“民主”的手段来瓦解非洲的屏障的,其功效无异于“第二次殖民主义”(这一次西方资本主义需要的是非洲的市场和资源)。(注:出席北京1998年“21世纪非洲发展前景国际讨论会”的墨西哥学者亚里塞·左克特祖姆把全球化说成是“殖民主义的新阶段。是非正式的、现代的并由大跨国公司所操纵,由资本的雇员来支配的”。)

“全球化为穷国带来了灾难”(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语)。“在这场实行垄断的全球游戏中,非洲不是参加者。到目前为止,这种垄断既没有创造就业机会,又没有创造更多的价值。”(注:科特迪瓦前总统贝迪埃语,参见《人民日报》,2000年4月27日。)尽管包括不少非洲国家领导在内的许多人对全球化给非洲带来的弊端和挑战有充分和清醒的认识,但这并不等于认可了萨米尔·阿明“依附论”中的“脱钩”思想。事实上,不管非洲的主观意愿如何,它已无可选择地身处全球化中(非洲如今有60%~70%的贸易是与发达国家进行的)。关键是非洲如何回应挑战,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争取在全球化过程中为非洲谋取较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南非总统姆贝基曾发出呼吁,希望非洲国家加强协调与团结,在与发达国家进行债务、入世和新《洛美协定》谈判、从北方国家引资和技术转让、争取西方官方发展援助等方面,争取采取一致的立场,用一个声音说话,只有这样,非洲国家才能以整合的实力,参与全球管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为促进这个新的、平等的、透明可靠的、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贡献一份力量。

标签:;  ;  ;  ;  ;  ;  

全球化视野下的非洲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