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分析论文_包丽君

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分析论文_包丽君

嘉兴市国华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市政园林工程也进入发展的快轨道。政府主导的市政园林工程数量不断增多,体量不断增大,在资金投入上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样的背景下,推行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总体来讲具有诸多优点。做好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不仅为私营机构带来经济效益,也为政府部门带来社会效益,是值得推行的模式。

关键词:PPP模式;市政;园林工程;造价

引言

在传统模式中,地方政府的工程成本控制等同于其造价控制,与传统模型比起来,PPP模型在政府相关审批部门的成本控制和项目法人的相关造价管理的层面上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合理科学管控市政工程的造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文章将会就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1 PPP模式的优点

1.1 PPP模式以更高的效率实现物有所值

PPP模式是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在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到工程成本问题,如项目的建设成本、维修成本、运行成本、管理成本等。在PPP模式中,这些成本统称为合同约定成本,由于私营机构的参与,使得市政园林工程在施工技术以及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效率更高,凸显出更多的优势。据调查数据显示,PPP模式下的项目施工进度平均提前3%左右,而传播模式下的项目施工进度则会延迟23%左右,且工程项目越大、越复杂,超时完工程度越严重。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评价,PPP模式都具有很多优点,并且由于风险留存因素大幅降低,PPP模式将以更高的效率实现物有所值。

1.2 PPP模式以源源不断的动力提高服务质量

PPP模式下由于私营机构的参与,市场竞争变得激烈起来。PPP模式中如果未达到合同约定成本涉及的内容,政府将会扣减实际付款,由于私营机构的项目工程造价与经济效益挂钩,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大幅提高了服务质量。传统模式中市政园林工程项目单独由政府投资建设并运营,政府的角色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绩效管理难以落到实处,且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较为突出。PPP模式为私营机构提供了投资机会,增加了就业,为政府提供了现金流稳定且风险较低的合作模式,提高了服务质量,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

2当前PPP模式下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

2.1 PPP模式增加了市政园林工程的成本

在PPP模式中,由于私营部门的参与,财政主要由私营机构执行。然而,对于金融市场,私营部门的信用评级与政府的高公共信用评级大不相同,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地区的财务成本增加。私营部门在参与城市园林项目招标时,私营部门不仅要考虑银行贷款利率,还要考虑项目风险和整体表现,这肯定会影响到控制和管理城市园林项目的成本。当前,社会资本融资虽然与公共机构财务成本的差异逐渐缩小,但不能忽视这些潜在危机。

2.2 PPP模式合同条款不够灵活对市政园林工程形成制约

PPP模式中,政府为追求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稳定,在合同条款方面较为严格,灵活程度不足。合同条款可能受当时条件情况的影响,对未来不可预见性的影响没有在合同中体现。这样在项目后期履行合同时,不能因时制宜,只能遵照合同条款执行,无法使项目在全过程的综合造价成本最优化。PPP模式的定价机制,私营机构既要补偿项目相关成本,又要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必然会增加公众的短期使用成本,但在长期的投资回报中,公众的使用成本总体来说是呈逐年降低的态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管理不足

对于市政园林工程而言,施工是其设计方案有效落实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造价非常容易出现变化,特别是一些突发情况的出现,会造成设计及工程量的变更。而施工质量不佳,也会造成返工,加大工程的成本投入。此外,部分单位对于施工期间的资源消耗缺乏管理,导致资源利用缺乏合理性,也会造成造价成本的上升。

3市政工程造价的PPP模式管理

3.1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

在市政园林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施工阶段是成本发生最多的阶段。(1)要制订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成本意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安全的同时,尽量节省项目成本。(2)要建立工程造价管理责任制,将精细化管理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每个项目参与人员都有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的责任和义务。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要做好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对可预见性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制订应急预案,一旦有系统性风险出现,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避免项目利润遭受损失。(3)要建立1个全员参与的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制订有效的奖惩激励措施。对工程造价控制有贡献的人员要奖励,对工程造价管理责任不到位,造成一定后果的人员要惩罚,使每个员工在追求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目标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使职权责明晰,形成造价管理责任的长效机制。(4)要积极面对市政园林工程设计变更,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索赔管理。市政园林工程项目中,工程设计变更是常见的事情,设计变更必然引起工程量的变化,那么相应的材料、人工、资金、工期等都会受到影响。要重视对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的索赔管理,这是造价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工程索赔能为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2市政工程造价的优化

在市政工程项目中,必须注意思想的转变,更要严格对施工过程中每个参与单位的统一管理。通过这样做,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模型下的管理。例如,在PPP模式中,政府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合作者的角色,并承担与整个项目单位共同的风险。在PPP项目合同中,组建过程必须与项目建设公司保持主体平等关系,政府是市政项目的投资者,建设项目由市政项目委托,施工企业在PPP项目中必须严格遵守合同,在成本方面,必须根据市场价格标准制定,政府必须行使权力并履行其义务。此外,政府必须保护城市居民的公共利益免受损害,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合理地确定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采用先进技术管理成本控制,统一造价工程体系建设,注重施工人员行为管理和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其次,在PPP模式下,对于确保市政工程项目能否为城市居民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所必需的造价项目管理除了成本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外,传统方式的成本管控仅供PPP模式的项目成本管理参考。

3.3提升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关单位要对工程造价人员加强培训教育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对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使其造价水平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要对工程造价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要让造价控制人员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对工程综合效益发挥的影响,使其能够对各项造价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以此来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市政工程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是城市居民的利益工程。在地方政府建设中,成本是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为完整的系统性,在PPP模式下,成本是根据地方政府项目的特点确定的。有效的控制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晓光,张琼.PPP模式下市政工程项目风险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7(2):105–107.

[2]岳传德.如何强化PPP模式下市政工程跟踪审计浅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6(8):165–166.

论文作者:包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分析论文_包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