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突破:湖北省实施东西部发展战略的战略选择--兼论21世纪武汉的战略定位和结构调整_城市经济论文

中部城市突破:湖北省实施东西部发展战略的战略选择--兼论21世纪武汉的战略定位和结构调整_城市经济论文

中心城市突破:湖北省实施东拓西进战略的策略选择——兼论21世纪武汉的战略定位及其结构调整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论文,湖北省论文,武汉论文,结构调整论文,中心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00年7月中旬召开的中共湖北省委七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代表省委明确提出了湖北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东拓西进、双向开发、对上争取、实干兴鄂的基本策略,在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加快湖北大通道建设,促进鄂西地区经济发展;开拓西部大市场,拉动湖北相关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提高湖北经济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城市化、高新化、市场化进程,促进湖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述指导思想表明了湖北省在21世纪既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态势下一种积极的、求实的战略思想原则,它必将对湖北省跨入21世纪后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实施上述战略指导思想过程中,湖北省可以考虑采取中心城市突破的策略选择,就是说,以省内一批大中型城市(其中特别是作为湖北省省会和内陆地区最大经济中心的武汉)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领头军,通过体制改革、结构转换、技术升级以及必要的政策倾斜,使这些中心城市在经济上尽快发展起来,增强其经济实力,一方面利用这些中心城市在经济上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以进一步带动其周边地区小城镇经济和广大农村腹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利用这些中心城市,特别是像武汉这样的大型经济中心所具有的经济实力,作为湖北省实施东拓西进战略的战略前沿阵地和桥头堡。

之所以有必要采取中心城市突破的策略选择,是基于如下一种现实:我国现时的经济发展已处于工业化社会较为成熟的阶段,并且在某些方面已含有信息经济时代的成分或因素,或者也可以说,我国现时已处于从后工业化时代开始向信息经济时代起步的时期。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高新技术已越来越超越于一般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而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资源要素,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重要地位的主导产业,包括某些传统产业(如钢铁、汽车、石化、建材等)的不断高新技术化。而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不仅需要有发达和规范的金融资本市场,而且需要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和高效、安全的管理服务系统与之相配套。所有这些表明,只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特别是其中的大型经济中心城市,才拥有适应信息经济时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求的各项必备条件。一般来说,现代化中心城市交通便利,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经济联系广泛,信息灵敏,市场容量大,服务设施完善,特别是大型中心城市,更凝聚着雄厚的高科技力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高层次的教育与科研基地,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及把高科技成果转换成高科技产业的强大物质基础,也具有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和完备的信息服务体系。因此,现代化中心城市就其具有的经济实力和完备的经济功能来看,已经成为一个区域内经济最集中的地区,被视为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代表,并被用来作为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同时成为区域内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可以这样认为,在信息经济即将到来的时代,没有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带动,就不会有整个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提出21世纪湖北省要实施东拓西进的战略,以实现湖北省经济高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应当采取中心城市突破的策略选择。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和内陆地区最大经济中心,在湖北省采取中心城市突破的策略选择中,武汉市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对21世纪武汉市的战略定位及其结构调整问题作出初步分析。

认识未来不能割断历史。简略回顾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武汉市的战略地位及其演变,揭示影响武汉市战略地位的诸多因素,对于我们探索21世纪武汉市在中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可能是有裨益的。

在中国历史上,武汉市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和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而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中心和著名的商品集散转运中心。17世纪中叶,汉口即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19世纪中叶,汉口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商业更趋发达,特别是对外贸易有较大发展,到20世纪初,武汉进出口贸易占全国贸易额的12.04%,仅次于上海而居第二位。20世纪30年代,武汉进出口贸易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外贸地位略有下降,列第五位,而内贸仍居第二位。随着内外贸易的发展,武汉的金融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仅在抗日战争以前,汉口就有外国银行10家,本国银行28家,其他钱庄、银楼等约300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方面,由于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并且把武汉作为建设投资的重点地区,到1982年底,武汉市的工业产值,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以及实现的利税额,均列全国第四位而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是中国五大冶金基地、四大造船基地和五大纺织基地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和闭关自守的政策,同时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及歧视政策,因而使武汉的进出口贸易急剧减少,金融也随之萎缩。这表明,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武汉的战略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武汉作为工业经济中心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明显的加强,而作为内外贸易金融中心和转口码头的作用和地位则大为减弱。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发展期,同全国一样,武汉的经济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活力。但是,在整个80年代,由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投资重点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到90年代初,国家基建投资的50.1%放在东部,而中部地区只占26.6%,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经济中心的武汉,因为缺少国家投资的拉动,而陷于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少有的困难和不景气时期,经济增长处于相对低谷的状态,武汉在中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减弱。

转机在90年代出现了!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进行了调整,即在继续开放开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开放开发中西部地区,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以上海浦东地区开发、三峡工程建设为契机的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开发,使得处于长江中游地带的武汉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又重新突现出来,武汉作为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和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新的主导产业(如汽车)和高新技术产业(如光电子信息)开始在武汉形成,而且,由于国家批准武汉为对外贸易口岸,武汉作为中国内陆地区贸易中心和转口码头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得到增强。

特别是在进入世纪之交的2000年,国家作出了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可以认为,西部大开发将是整个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中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它不仅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将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武汉来说,西部大开发当然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它给武汉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一,进行大规模的现代交通运输及电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改善西部地区落后的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采取的前期基础性步骤;同时,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亟待开发。武汉以其强大的工业物质技术基础和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积极参与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及电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的开发,将极大的推动武汉经济的发展,拓展武汉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武汉经济的实力。第二,西部大开发无论是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进行资源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是资本市场,因而,大量的资金需求必将为作为内陆地区重要金融中心武汉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发育和拓展提供了机会,也为国有资产的并购重组注入了推动力。第三,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不足也使市场发展不充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部地区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对于现时深受市场需求不足困扰的武汉经济来说,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的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在历史上,武汉同西部地区即存在着广泛的商贸联系,武汉及其周边经济腹地的产品,在西部地区还是有着广阔市场和一定竞争力的。积极进占西部大市场,尽可能扩大市场占有量,将有助于武汉及其周边经济腹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将使武汉作为内陆地区转口码头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武汉的经济发展必将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武汉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更加凸现,其作为中国内陆地区(包括中部和西部)最大经济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确立,而且,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作为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的建立和发展,必将大大提高武汉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仅在国内而且也在国际上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世人只要提到中国光谷,就会想到武汉,或者一提到武汉,就会想到中国光谷,从而使武汉真正成为一座国际性城市。从功能上看,武汉作为内陆地区重要的商贸金融中心、现代工业基地、现代教育及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现代交通与信息中心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而且是湖北及其周边地区参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前沿阵地。

有必要指出的是,上述所论21世纪武汉在中国经济中的战略定位,是在假定各种有利于武汉经济发展的因素(或称机遇)都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而一些不利因素(或称挑战)均被舍象的条件下得出的。而在现实中,在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久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且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情况下,武汉的经济不仅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层面看,武汉将明显处于一种东(上海)西(重庆)夹击的形势。众所周知,上海历来都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就其在中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城市经济功能和经济实力,都远远超出于武汉。随着浦东的开发,上海的国际商贸金融中心以及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龙头地位日益得到提升,呈现出极佳的发展势头,并摆出一付欲与香港比高低的架势。处于西部和长江上流的重庆,无论就其区位条件、城市经济功能和经济实力,本来都较武汉逊色。但是随着1992年依托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的三峡工程的启动,开始给重庆的经济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1997年重庆升格为中央直辖市,其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升,相比武汉明显处于一种优势地位;现在更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托国家的政策倾斜和投资倾斜,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的地位将会明显得到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重庆的经济发展极有可能超越武汉。

提出武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形势,决不是要灭武汉人的志气,长他人的威风,更不是要武汉放弃经过艰苦努力可以实现的战略定位目标,而只是为了让人们对形势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看到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更加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地去研究情况,寻求对策,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变不利为有利,使武汉的经济得到更迅速、健康的发展。

针对武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认为:

第一,即使是在处于严重挑战的不利形势下,对武汉的经济发展仍应充满信心。首先,应当看到,包括上海、重庆以及其他地区经济的超前发展,对武汉也仍然是一种机遇,它会拓展武汉的发展空间。其次,就武汉与重庆的关系来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武汉仍然保持着对重庆的相对优势,特别在教育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商贸与金融市场的拓展以及工业基础的壮大诸多方面,武汉仍具有明显的优势,重庆要超越武汉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第二,应当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在国家继续推行对外开放方针和即将加入WTO,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环境下,武汉是否也可实施“东拓西进”战略以突破“东西夹击”的形势,即在继续吸引东部乃至国外的资金、技术、人力、信息和管理,进一步发展与东部各省市的经济技术等方面合作的同时,立足内地、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进军广阔的西部大市场。

我在1997年11月提交给由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中部发展战略研讨会”的一篇题为《21世纪中部地区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战略思考》论文中,根据我国以及湖北、武汉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如下四个观点:(1)东西夹击:21世纪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2)东拓西进:开放开发中部地区的最佳战略选择;(3)联手发展:实施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4)中心开花:发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作用的行动纲领(其中特别强调了要发挥武汉特大中心城市的作用)。在以后省、市多次召开的研讨会上,我反复阐述了上述观点,因此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三,应当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这是实现已定发展目标的物质基础。一个地区在制定自己的产业政策时,一般应考虑如下一些因素:(1)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因为新技术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般来说,新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带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导致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并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向前推进的排头兵。(2)市场需求与市场容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任何一个产业不仅不会得到发展,甚至无法生存。一个没有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的产业,是注定要萎缩和消失的。(3)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市场需求中,谁能占有一定甚至最大的份额,取决于各个地区的各个企业以及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所构成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4)产品品牌、质量和价格。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品牌、质量和价格的竞争,这里当然是指正当的、合法的竞争。一个生产或销售低质产品且价格昂贵的企业和产业,肯定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

根据上面几个因素考虑,武汉是否可以着重发展下列几类产业:

1.以光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光电子信息产业,既代表了当代最新技术发展要求,武汉又具有特殊的优势,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市场竞争力。发展该类产业不仅会带动整个武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武汉的产业结构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会极大的提升武汉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武汉和湖北提出在武汉建立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中国光谷)的倡议是非常正确的。

2.以汽车和建筑机械为主导的制造业。机器制造业一直是武汉经济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坚实的基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建筑机械的需求将是大量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武汉的汽车业虽然起步较晚,而且随着加入WTO,将面临国内和国际激烈的竞争,但武汉的汽车产品仍有自己的特色,特别在技术的先进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汽车市场的前景也是可喜的。

3.以钢铁和化工为主导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武汉是中国五大冶金基地之一,冶金业在武汉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造,武汉冶金业所生产的许多新型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竞争力,只要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新型产品的生产,其发展前景是好的。武汉的化工业也具有较好的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4.以商贸金融和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武汉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也是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加入WTO,武汉的商贸、金融业必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自然也会跟着迅速发展起来。

5.以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日用工业。武汉是中国五大纺织基地之一。在国家对全国纺织业的规模进行了调整,同时对纺织进行技术更新改造之后,武汉的纺织业又开始萌发了生机。随着加入WTO后一些国家对进口中国纺织服装品限额的取消以及西部大市场的开发,武汉的纺织服装业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此外,武汉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也将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武汉是否可以考虑以上述五大主导产业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的产业结构框架,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  ;  

中部城市突破:湖北省实施东西部发展战略的战略选择--兼论21世纪武汉的战略定位和结构调整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