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缩微摄影的现状与发展_摄影论文

档案缩微摄影的现状与发展_摄影论文

档案缩微摄影工作的现状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缩微论文,现状论文,档案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档案缩微摄影工作在过去十几年里获得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对档案的保护和利用起了积极作用。然而这几年来却存在一些问题,发展势头有些“疲软”,对发展中的问题尚未深入研究,看法也不尽一致。究竟如何继续发展档案缩微摄影工作以适应时代需要,实在是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想就此谈谈认识。

一、档案缩微摄影工作的社会作用将愈加重要。

档案缩微摄影工作是很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很重视这项工作的。胡乔木同志曾经说,这些事情(指缩微摄影──作者注)一向无人注意,拖久了必致损失。又,档案缩微事业关系我国文化遗产的保存,意义很大。并希望图书馆、文物局和档案局一并从速进行为荷。杨尚昆同志说,我觉得档案一定要用现代化手段缩影,否则你再修多少库也撂不下。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迅速发展,体现着领导同志的要求和期望。

档案复制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缩微摄影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的方法,即使在众多技术激烈竞争激流中,仍然常盛不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通过具体实践的考验和科学实验的论证,缩微摄影技术是当今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复制的最佳技术。具体说来,它有影像真、寿命长、制成快、体积小、费用低和传递方便等优点。时至今日,还没有一种新技术能够完全替代它,所以我们认为,它将在信息时代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档案部门是掌握着大量信息资源的信息部门,档案缩微摄影技术是一种信息技术;档案缩微工作是从事档案信息的存贮、显示、处理的信息技术工作;信息时代要求我们运用缩微摄影技术使档案充分发挥作用。如果我们对此认识不足,未能采取正确措施推进工作,那么,在即将到来的信息利用高潮中将会出现“瓶颈”现象,即由于我们不能及时提供大量档案缩微品,而处于被动地位,影响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正确认识缩微摄影技术和光盘技术的关系。

这几年里常常有人提出:如何处理缩微摄影技术与光盘技术的关系?有的人提得很直白:缩微摄影技术会不会被光盘技术代替?有的直截了当地表示:如果将要被代替,不如现在就搞光盘。但是也有人很疑虑,认为光盘有优点也有缺点,现在摸不准,为了避免失误,不如等等再说。因为认识的不同,做法也就不一样。有的仍在搞缩微摄影;有的既搞缩微也搞光盘,或试着搞光盘;有的只搞光盘。于是如何对待这两种技术,是我们发展中必须讨论清楚的问题了。

我们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在1989年提出:立足于缩微摄影技术,向结合技术过渡,关心新技术的发展。在1991年的“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上我们仍持这个观点。但对光盘技术的提法,有了发展。原来的提法是,关心新技术的发展。后来的提法是,光盘技术正作为档案缩影的一种补充,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有这个变化,是因为当时有21个档案部门应用光盘技术,从实际工作看,确有它的长处。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又增加了许多使用单位,目前大约有40个单位。

这种现象是不是光盘技术替代缩微技术的一种迹象呢?我们认为,现在还不能这么说,因为光盘(这里指适用于档案的WORM)作为档案信息载体,在它的三个根本缺陷未根本解决之前是不可能取得替代地位的。它的三个根本缺陷是,一,寿命比较短(主要指盘片材料的老化及变形);二,记录方法缺乏保真性;三,法律认准问题难以解决。然而这三者正是档案信息存贮技术的必要条件。这三者是光盘技术之所短而却是缩微摄影技术之所长,这也正是缩微摄影技术之所以长存的原因。

那末,光盘的三个缺陷会不会得到克服呢?以我们现有的知识来估计:它的寿命可以通过制成材料的改进而获得解决,但信息记录方法却难以改变。光盘技术之所以简便,易操作,加工能力强,检索速度快,就在于它在软件条件支持下采取的记录方法。如果改变其记录方法,就不成其为光盘技术了。而记录方法不改变,法律认证问题也就难于解决。但是光盘确有它的突出长处。除上面说的外,还有信息贮存密度高、容量大、体积小、保管方便等优点(还有些是否是优点,由于根据不同而认识不一,这里姑存勿论),用在对信息载体寿命要求不高的文件管理方面特别合适,这也就是国内外有关部门(包括档案部分)广泛采用光盘技术的原因。这样,我们对这两种技术的态度应该是,它们都将在适合各自特长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两者实非势不两立的生存竞争,而是以彼此互补的优点,带给我们在资料管理上更大便利。这种认识和做法,是符合现代技术发展趋势的。现代技术的发展,往往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众多技术的集合,即把两种或几种技术的长处配合,真正形成一种性能高于单独技术的新工艺。在这种发展的基础上,有的干脆把几种技术结合起来,制造出一种新设备,其技术性能更好,工作效率更高。COM是计算机与缩微胶片信息记录相结合,CAR是计算机来检索缩微品,C1M是以缩微品替代磁记录输入信息,使计算机能加快运算速度,柯达公司的Photo-CD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缩微摄影技术、光盘技术三者的结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是技术结合的一种大发展。这种状况,有的称它为“尖端复合技术”。这种技术发展趋势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采取的分别情况使用两种技术的做法,是符合技术发展趋向的;第二,缩微摄影技术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并非是很快就要被淘汰的技术。

我们还要进一步申述缩微摄影技术的优越性。据技术专家研究报告说:作为影像信息贮存技术的缩微摄影,它的影像质量信息容量要比光盘大得多,因而真实性好,目前尚无其他技术可取代,因此它是影像信息贮存的最好技术。我们认为:在恰当地使用各种技术的同时,把缩微摄影技术作为档案信息贮存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正确的。

即使到了新技术──譬如说光盘技术要替代不适用的旧技术──譬如说指缩微摄影技术吧,我们也不必担心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旧技术的产物(譬如指缩微品)成为废物,因为新技术总会解决因淘汰旧技术而遗留下来的难题的。实际上,已经有能够把缩微品上的信息录入光盘的设备出现。

这些情况说明,在新技术没有巨大优越性时,它不会被普遍采用;在旧技术某些性能为新技术所不及时,它仍然会发挥作用的。

在当前,对待缩微摄影技术和光盘技术问题上,我们不是顾虑替代不替代问题,而是顾虑能不能正确评估这两种技术的各自性能而采取正确的应用对策。

三、档案缩微摄影经营体制改革问题。

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档案缩微摄影经营企业化,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资格的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在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是档案缩微摄影经营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这种改革,能解决目前存在的设备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各环节不相匹配等种种弊病。关于档案缩微摄影经营体制改革问题,国家档案局早在80年代初、中期就提出过建立缩微中心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

如何具体实现?这是一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档案部门建立了几个缩微中心,在试探着发展的路子,在做法上与现代企业有很多不同,发展也不是很顺畅。这里边原因很多,我们认为至少与下面这些有关:

(一)从主观上说,对实现现代化企业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客观上说,条件还不很成熟。

(二)发展构想尚未酝酿妥当。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全国通盘考虑问题。从现实情况看来,档案缩微摄影企业只适合建立在档案机构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和少数中等城市,那未,相当多数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边远地区如何解决尚待研究。就是在大城市里,即使建立了档案缩影企业,也不能包罗一切,因为有些部门,如高级领导机构、军队系统、机要部门仍有保留自己的缩微摄影机构的必要。即使许多部门将大量的成批的摄制工作委托企业,但自己还有一些少量的、急迫需要的、特殊要求的摄制工作要自己处理。我们要建立的这种企业,在性质、规模、承揽业务做法方面不能单一化。因而有可能形成两套生产体系并存,搞得不好比不改革时的问题更多。

(三)企业如何容纳档案部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也是一个问题。从现状看来,妥当的设想是:企业可以接受档案部门多余的设备,也可以根据条件接纳档案部门缩微摄影技术人员。在机制转变过程中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原有的设备、技术和人才。

(四)既然是办企业,就要有生意可做,就要能赚钱,否则无法生存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做到如下几条:第一,保证档案安全、保密、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第二,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业务后勤体系,以保障生产连续进行。第三,搞好内部管理,做到质量高、产品成本低,服务细致周到。第四,解决好职工待遇。由于企业在经济上有自负盈亏压力,业务上有竞争压力,工作是很辛苦的,因此,在企业有盈利的条件下,应当有较高待遇。

(五)有关行政部门有权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监督,企业也能按规定获得有关行政部门的必要支持。档案缩微摄影企业与一般商品生产企业是不同的。它有一种特殊商品生产,所以在涉及国家利益时必须有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监督。

(六)根据国家改革进程来看,档案缩微摄影工作转变为企业化,需要比较长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还有阶段性的变化,我们要随着国家改革的进程而逐步完成这种转化,过急和过缓都不妥当。当然我们也要估计到另一种情况,一旦客观条件成熟,这种转变可能很快实现。

根据如上这些考虑,关于体制改革的进行宜作如下设想:

第一,这种改革应是事先充分研究,实现时仍是通过试验,逐步发展,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培育市场,逐渐定型。

第二,可以多种体制同时存在,既有现代企业型的,也有原来那种档案部门的内部事业机构型的。

第三,要建立严格的行政部门监督机制和实现支持措施,以切实保障国家机密,确保质量和生产的连续性。

四、缩微品的质量和利用、保护问题。

档案缩微摄影的目的,一是为了长期保存档案内容,二是为了替代档案原件提供利用,缩微品的利用率是衡量缩微品作用大小的标志。不少地方反映,利用者不愿看缩微品,而要索看档案原件。所以,努力提高缩微品的利用率,是我们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利用率所以低,也有它的客观原因。过去和现在的利用,主要是领导层决策参考,为编辑出版重要文献史料,为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些内部利用大部分的原件。在没有比较齐全的各种档案资料参考工具书出版之前,不得不较多地使用档案原件。将来,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缩微拍摄越来越多,档案汇编资料越来越多,利用原件多的状况自会改变,缩微品的利用率自会逐渐提高的。从另一方面说,我们把大量珍贵的、重要的档案拍摄成缩微品,使档案内容得到永久保存的可靠保证,这就功垂后代,意义重大,我们不必要为缩微品利用率高低问题而犯愁。

但我们还要宣传利用缩微品的重要意义,要为利用者提供尽可能好的阅读条件,规定一些制度,尽可能利用缩微品,努力提高缩微品的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档案原件。

当前,提高缩微品的质量和做好缩微品的保护工作更为迫切、重要。

自1992年10月第二次档案缩影技术研讨会后,许多单位的缩微品质量有很大改进,合格率大大提高,但仍有一些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有的与技术水平有关,有的与设备和材料有关,有的与监督制度执行松弛有关,但主要是思想不重视,没有做好那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特别是胶片密度问题。缩微摄影是为了延续档案内容的寿命,如果缩微品质量发生问题,这寿命延续问题就无所依托,就需要重新拍摄,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必须重视缩微品的质量,千万不能疏忽!

缩微品保护不良,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最糟的是滥用母片。致使伤痕累累,无法再用。母片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时也要十分小心,因为它是保证使用片质量的“根”。为了保护母片而必须制作若干中间片,用中间片来制作拷贝片的做法必须坚持。其次是母片和中间片的贮藏保护。现在具备贮藏要求的单位不多,但也应尽可能地改善条件,绝不要存放在温湿度过高的地方。再其次是缩微品不能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后又未及时做补救工作。总之,我们要懂得:缩微品能长久地保存档案内容是靠我们日常的精心维护来实现的,一旦保护工作发生问题,缩微品的长久保存就无法实现。

五、要更好地发挥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的作用。

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成立的近10年里,做了一些工作,影响有限,经验也不多。但我们觉得,作为一种学术机构,还是很可以更好发挥作用的。为了今后工作,谈谈我们一些体会。

(一)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是在中国档案学会领导下进行工作的,因此,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协助各级档案管理机构把握档案缩微摄影工作技术方面的环节。

1985年成立时,正是缩微摄影工作进入发展阶段,于是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围绕着缩微摄影工作的准备、设备的选择、材料的使用、机器维修、拍摄准备等问题组织技术交流。1990年4月召开第一次档案缩微技术讨论会时,正是缩微摄影新技术高速发展时期,针对当时情况,组织大家围绕如何提高拍摄技术进行讨论。

1991年10月,在全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上,我们作了一个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档案缩微摄影的管理问题。1992年10月在厦门开的第二次缩微技术研讨会,提出要搞好缩微质量。关于缩微摄影技术和光盘技术问题,是这四五年来大家注意的一个热点,利用各种机会与各地档案缩微摄影工作者研究这个问题,并及时提出了对这两种技术的看法。

(二)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作为中国档案学会属下的一个专业学术委员会,主要是围绕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召开学术研讨会、参与技术培训工作、印发专业资料等工作。同时,还接待咨询,甚至派出委员到外地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我们的宗旨是想脚踏实地地解决人家一些困难。我们也在做比较重要的专业问题研究,如档案缩微工作的性质、现代缩微技术发展趋势、缩微与其他有关技术的关系、我国档案缩微技术发展问题,等等。我们的体会是:比较高层次问题的研究使我们能较好地掌握专业发展方向;具体技术的研究使我们能做好具体工作,这两方面工作都是重要的。

(三)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要积极参与对外活动。就是说我们不仅积极参与我国档案缩微摄影范围内的活动,还要积极参与国内外缩微摄影界的学术活动与交流。我们过去是这么做的,但是有些地方做得很不够。档案缩微技术委员会是从事信息技术专业的学会组织,应当是开放型的,要广泛地接触国内外各种同业组织,以利增进学术见闻,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经验,从而起到促进我国档案缩微摄影工作的作用。

(执笔 蔡则)

标签:;  ;  

档案缩微摄影的现状与发展_摄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