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朱煜斌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朱煜斌

云南建投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省 67500

摘要:灌注桩对于土质条件并没有特殊要求,且有着桩径与桩长选取灵活的优势,因此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已经在各类基础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同时,为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收益提供了条件,作用较大。通过对该施工工艺分类的介绍,对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展开全面论述,旨在提高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前处理技术;灌注桩;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注浆管

在建设规模不断增加的今天,社会各界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加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各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满足社会各界需求,保证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各建筑施工企业都开始加大了对施工技术的研究,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为基础施工关键技术之一,自然也是各企业研究的重点。为对该项技术应用方式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相关人员首先应对该技术施工工艺分类进行明确。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分类

按照注浆工序、施工机具以及工程施工,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可以分为后处理以及前处理注浆技术两种。

(1)前处理技术运用和混凝土浇筑器械以及钻机设备有着直接关联,在进行混凝土桩浇筑之前,应通过对浇筑器械以及钻孔设备的使用,完成安装孔壁与顶端压力注浆施工处理。该项处理技术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以及稳定性的特征。技术基本原理为:会通过对螺旋钻进行钻孔施工,且会对钻孔深度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其能够与相应设计相符合,并会通过钻头处的喷嘴泵对水泥浆或细石砂浆进行喷出,会在进行灌注施工的同时进行拔钻处理,直到水泥浆到达相应桩孔位置为止,进而完成灌注桩桩体制作[1]。

(2)相关人员会对已经成桩的侧面或顶部实施压力注浆,进而得到相应桩型的技术便是后处理注浆技术[2]。该项技术经常用于混凝土施工之中,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应先通过对常规机械与成孔设备的运用,对注浆装置进行事先设置,且会在完成浇筑设置后,对桩端再次实施二次浇筑处理,以确保注浆处理模式可以达到相应施工要求。后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压浆技术对桩底或桩周松软土体强度进行强制加强,可以有效增强桩测与桩端的阻力数值,以达到对灌注桩承载力进行强化的作用。在运用后处理技术进行成桩制作时,相关人员并不需要进行专门集聚处理,只需在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之后,通过对预埋设施的运用对其进行注浆处理即可。

2、在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注浆管制作

在进行注浆管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应尽量挑选镀锌管或无缝焊管材料,并要求将浆管直径控制在26mm左右。在具体制作时,应事先对建筑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查,且要按照调查结果完成相应的注浆管的制作工作。如果桩长在50米以上,且在进行注浆管制作过程中还应考虑管内摩阻力,以达到对注浆施工压力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在制作时,技术人员应按照注浆管带丝扣接头、中部直管与端部花管三个阶段进行。应根据梅花形展开花管段侧壁设计工作,要将孔径控制在7毫米左右,并要采取对橡胶模与胶带等材料的运用,借助铁丝完成对其的绑扎缠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注浆管渗透问题,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3]。

2.2注浆液配置

注浆浆液配置会对建筑工程施工最终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注浆液配置对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也是技术人员需要重视的内容[4]。为保证浆液配置合理性,浆液配置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可注性要强、粘度低以及流动性好,能够进入到粉细砂层以及细小缝隙之中;第二,能够对浆液凝固时间进行合理控制,甚至可以精确到秒;第三,在固化过程中浆液体积不会收缩,且能够牢牢粘结砂石,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浆液结实率;第四,无毒无害,并不会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污染,且不属于易燃品范畴。只有满足上述需求,配置浆液才算达到相应配置标准,才可用于施工之中。

由于浆液成分配比是浆液性能的关键所在,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合理配置,要按照工程具体施工需求以及施工质量标准,对各项材料成分占比进行科学选择,在水泥浆液配置时,尤其要对水分含量进行合理掌控,应保证水含量高于水泥总含量,以确保浆液在注浆过程中的流动性,保证注浆施工能够顺利开展[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压水试验

作为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以下简称注浆技术)的核心环节之一,压水试验主要会对单向阀与注浆管路进行试验,以保证最终技术质量。在进行压水试验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试验对象周边沉渣、混凝土以及泥浆等物质进行处理,以保证后续试验顺利进行。

由于进行压水试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注浆通道进行疏通与预压处理,以便对注浆管联能性与可灌性进行检查,以确保后续施工的高质量开展。同时,要对注浆阀的压力承受能力进行严格控制,要确保其可以承受超过1MP的静水压力[6]。技术人员需要对注浆阀外部保护层进行仔细挑选,确保保护层可以对砂石等硬性物质的刮撞进行抵御,有效降低注浆阀损伤程度,且要确保其拥有逆止功能。

2.4注浆施工

注浆施工是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核心内容,技术人员会通过孔隙进行浆液灌注,对其进行固化,以达到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切实增强的目的。技术人员在注浆时需要注意,如果施工土质为软地基,此时施工人员需要对灌注桩间距进行合理安排,并要按照土质条件对灌注桩的桩距进行调整与控制,以保证后续施工合理性[7]。此外,由于注浆技术开展工序与实际操作有着直接关联,所以施工人员还应对注浆工序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注浆施工会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展开施工:第一,在首次进行注浆时,需要先进行压水试验,以保障注浆管作业稳定性,确保前期注浆能够达到相应的施工要求,且要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每次以大约3级水压稳定进行压水试验,保证在压水压力的作用之下,注浆管可以保持良好的通畅性;第二,在进行施工前,技术人员要对水泥浆液各物质成分进行合理配比,并要对其进行均匀搅拌,当压水试验完成之后,技术人员可以运用高压泵将水泥浆液运送到预埋管之中,并将其逐步灌注到桩底,技术人员要对整体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为二次注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第三,由于工程需要,部分建筑工程可能要进行第二次注浆,这时技术人员要按照水泥浆液的粘稠程度,逐一对其进行注入,之后要将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材料融合在一起,将两种液体同步注入注浆孔底部位置,保证孔底的封堵质量,技术人员应注重注浆管与高压泵之间的有效配合,以保证工序开展质量;第四,当上一步骤完成之后,技术人员需要停止水玻璃注浆施工,并要对水泥浆液注入速度进行合理控制,要降低灌注过程中气泡的产生数量,以保证最终灌注效果。

2.5注浆参数和终注条件

在对注浆技术进行运用时,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压浆量进行控制的方式,对压浆施工进行掌控。同时还应对注浆压力进行合理管控,要按照施工现场综合情况以及地质条件,对注浆参数进行计算。如果施工中遇到砾石层或卵石层,这时注浆压力与注浆量可能会因为地质条件影响而出现上升趋势,这时技术人员需要按照注浆量,对其开展相应控制工作,以保证工程最终开展,保证注浆技术存在的优势可以完全发挥出来。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相关内容的介绍,使我们对该项技术以及该项技术相应运用方式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掌控。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该项技术的优势所在,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以及相应施工标准,通过注浆管制作、压水试验以及注浆施工等工序,将该项技术合理运用到工程施工之中,使该项技术具有的功能可以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合理运用,从而切实提升桩基承载能力,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造价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便为施工企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相秉志,成瑞凤.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6,01:47-48.

[2]林佳. 浅析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09:52-53.

[3]龙晓伟. 刍议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14:54-55.

[4]周海亮.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34:48-49.

[5]王峰.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 山东工业技术,2016,24:110.

[6]任博.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7,06:123.

[7]马兵.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 建设科技,2017,07:98-99.

论文作者:朱煜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朱煜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