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论文_任丹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妇幼保健院 414000)

摘要: 目的 比较氧气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法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最佳雾化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0 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例患儿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作为观察组,40 例患儿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50 %,对照组为82.50 %,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血氧饱和度水平,对于提高哮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哮喘;氧驱动雾化;空气压缩泵雾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oxygen dynamic atomization inhalation and air compression pump atomization inhal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best clinical atomization method. Methods collected in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80 cases of asthma in our hospital,all children with atomization inhalation therapy,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40 cases receiving oxygen atomization inhalation,as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accept air compressor pump atomizing inhalation,as control group,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and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7.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2.5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the lung ventilation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oxygen - driven atomization inhalation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Key words] pediatric asthma;Oxygen-driven atomization;Air compressor atomization

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调查发现,目前哮喘在全球的发病率为0.3 ~12 %[1],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儿童由于自身体质较弱,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处理较为棘手,且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小儿哮喘治疗的关键。雾化吸入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哮喘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对患儿治疗效果影响较大,基于此,我院分别采用氧驱动雾化和空气压缩雾化两种方式进行小儿哮喘治疗,并对两种雾化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0 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例患儿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作为观察组,40 例患儿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中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4~9 岁,平均年龄6.77±2.32 岁,病程1~5 d,平均病程3.23±0.71 d,轻度13 例,中度27 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6 例,女性14 例,年龄5~8 岁,平均年龄6.51±2.08 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31±0.67 d,轻度12 例,中度28 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儿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2]中哮喘的诊断标准;② 患儿的病程不超过7 d;③ 患儿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且无禁忌症;④ 患儿无原发性呼吸衰竭、肝肾功能障碍或先天性心脏病;⑤ 患儿无原发性结合感染和气管异物等疾病;⑥ 患儿监护人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即给予患儿止咳、平喘、抗炎、化痰等对症治疗,同时两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0.5 mg布地奈德气雾剂+0.8 mL 复方异丙托溴铵+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治疗[3],bid,10~15 min/次,每次治疗结束后,患儿常规漱口、洗脸,其中观察组患儿使用氧驱动雾化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空气压缩泵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治疗7~10 d.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作为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儿肺部的哮鸣音基本消失[4],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儿肺部哮鸣音较治疗前减少,哮喘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患儿哮喘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肺部通气功能考察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样饱和度(SaO2)。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儿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治疗前后SaO2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50 %,对照组为82.50 %,见表1。

3.讨论

小儿哮喘是一种气流受限或气流阻塞行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气候因素、遗传因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对小儿哮喘的治疗主要以缓解患儿气道支气管痉挛的症状为主[5],同时坚持长期规范性和个性化治疗。雾化吸入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哮喘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其具有作用强、起效迅速、疗效好、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的优势。随着雾化吸入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雾化吸入的方法也随之增多,不同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优缺点。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和氧驱动雾化吸入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两种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其中前者是通过压缩空气形成高速气流作为动力,将药液雾化成微笑的颗粒(52 %的雾滴分子可在5 μm以下,平均4.8 μm)[6],治疗过程中患者无需用力,药物微粒可直接到达呼吸道和肺部,且由于雾粒较小,雾流柔和,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性较小,但是空气压缩泵化过程中,水蒸气分压会增加,从而降低了吸入空气中的氧体积分数,造成肺泡内的氧分压下降,可造成SaO2水平出现一过性下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以氧气为动力,其通过高速的氧气气流通过毛细管时产生负压,将药液吸出[7],而后通过高速氧气流撞击分散成细小的雾滴(雾滴直径为2~4 μm),最终生成药雾喷出,给药时,药雾会通过患者的呼吸作用进入呼吸道和肺泡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吸入16 级甚至更远端的毛细支气管,可快速改善支气管痉挛症状,扩张支气管,从而发挥消炎、解痉、平喘、祛痰的目的,同时以氧气流作为动力气流,治疗过程中患者同时进行吸氧,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患者缺氧状态,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一方面也有利于周围组织(尤其是呼吸肌)的供氧[8],改善肺血管缺氧性收缩,有利于降低肺动脉高压。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明显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技术,其原因可能如下,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技术通过压缩空气实现雾化吸入,由于空气被压缩,患儿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水蒸气的压力会明显升高,造成患儿吸入的氧气量下降,因此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并不适合临床长期应用,而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以氧气作为动力,可明显改善患儿血氧饱和度,同时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氧气的流量对雾化颗粒的直径进行控制,从而改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中存在的缺陷。

综上所述,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血氧饱和度水平,对于提高哮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锦友.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160-161.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3]陈强.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614-2615.

[4]姚光,文海燕.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与评价[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6C):50.

[5]Bacharier LB,Phillips BR,Bloomberg GR,et al. Severe intermittent wheez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a distinct phenotype 「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7,119(3):604-610.

[6]朱周桦. 不同方法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4):15-18.

[7]马卫东. 可必特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45-146.

[8]Morishima H,Kajiwara K,Akiyama K,et al. Liga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3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M 2 and M 3muscarinic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in human 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08;145(2):163-174.

论文作者:任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论文_任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