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151400
【摘 要】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质量检测系统中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为食品质量检测提供更科学化的操作平台,使食品材料内潜藏的物质更便于识别,并能够进行定量;另一方面,借助色谱峰等数据,更便于察觉食品质量检测数据中潜藏的风险元素,以便食品质量可控性增强。本文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及优势展开分析,在明确实际应用的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群众在生活水平与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有效控制食品市场的风气,并为群众健康权益提供更好的保障,便需要结合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食品质量检测措施,确保能够将食品内潜藏的添加剂与有害化学物质识别出来,并能够拟定详细的审核表格,才能使食品检测效率与准确性得以保障。因此,操作人员理应对常见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1. HPLC法的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基于HPLC技术基础上衍变而来的新型综合分离解析技术,可通过在HPLC分离平台中加入液相色谱措施,再借由色谱峰对被测食品内化合物成分的分布与含量进行分析,以便为食品质量检测工作提供确切的审核数值。在此期间,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输出方式方面,主要选用高压输出,以便更好的将检测结果递交至评审平台,而被测物质的分离则主要是依靠分离组分子流动相与分子吸附表面活性差异为中心实现的,此举既能够有效将食品素材分解至可检测浓度,同时也不会对各种化合物的色谱峰造成影响。
2. HPLC法的优点
首先,站在食品检测适用性角度来看,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素材检测过程中,具备分离效率高、识别范围广、速度快且流动相可选择性灵活的特点,这使得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范围极广,在食品检测工作中应用的频率也较高。其次,基于分离技术与液相处理技术,在食品检测过程中,也无需经过复杂的预处理与处理步骤,这使得检测效率性得以显著提升,能够为食品检测工作提供操作更便捷的渠道,同时也避免了诸多潜在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现代生物学、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更吻合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最后,根据食品检测特性可知,高效液相色谱法更适用于具备挥发性低、热稳定性较差且分子量较大的高分子与离子型化合物的检测,因此在色谱峰显像期间,数据的变量受影响因素较少。
3. HPLC法的应用
鉴于HPLC在检测活动中的优秀功能和突出特点,HPLC当前已经成为食品、药品检测的主要技术。《中国药典》中采用HPLC进行检测的药品数量比例大幅度上升,表明医药领域已经开始认可这种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一技术未来可能会成为医药领域主要的检测技术。当前HPLC法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检测活动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检测被测物体中是否存在有害和无用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含量。结合实践调查资料可知,目前HPLC技术检测物质已经较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产业、合成药物及生物化工单位内,并且在物质检测方面也具备较全面的参照资料,能够为后续多种物质的检测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特点
1. 高压输液泵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用直径较小的色谱柱填充剂。而为了保证色谱柱功能的充分发挥,淋洗液一定要保证较高的流动速度,所以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泵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一般情况下对高压泵的压力要求都在150~250kg/cm2之间,并要求运行稳定、流量变化小。
2. 梯度淋洗
梯度淋洗是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被测物质的主要环节,具体而言检测活动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的溶剂在梯度淋洗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以保证对溶液极性的连续改变,进而实现分离组分分离因素的上升,提升分离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色谱柱
高效液相色谱仪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内部经过特殊处理的不锈钢管作为色谱柱,如果高效液相色谱仪内部的液体压力在70kg/cm2以下可以空滤。
三、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结合以往调查资料可知,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更适用于沸点高且热稳定性较差、分子量较高的元素测试,以便通过色谱数据差异数值更好的判定潜藏的物质。而随着近些年食品加工技术水准的不断提升,市场面临的食品安全风险也在不断激增,而且相对元素的检测流程也更加复杂,如何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找寻出潜在的食品隐患,便成了现阶段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点。
1. N-亚酸胺的检测
在腊肉等腌制食品中,生产主体经常会添加硝酸盐或者亚硝酸盐作为腌制食品的发色剂,硝酸盐本身并不存在严重的危害,但是如果其添加的量过大,在还原作用的影响下肉制品中会生成N-亚硝胺,而N-亚硝胺对人体的危害较大,长期摄入会导致肝癌和结肠癌等恶性疾病。针对N-亚硝胺的传统测量方法是气相色谱法,这种方法只能对被测物体中挥发性的N-亚硝胺进行测量,测量的精度不高,而且测量过程中仅色谱测定这一环节就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全过程只需要13分钟。
2. 多环烃与杂环芳烃的检测
油炸、烧烤肉制品的制作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多环烃和杂环芳烃等污染物,这种污染物中包含的3.4-苯并芘、二苯并芘是典型的致癌物,使用传统的氧化铝层析柱对其含量进行测量起码需要10个小时的时间,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整个测量过程只需要数十分钟。
3. 芳香胺的检测
芳香胺是人工合成色素的主要原料,长时间大量摄入会导致对人体的代谢系统的强烈毒害,容易诱发膀胱癌等恶性疾病,由于芳香胺的添加本身是不合法的,所以对芳香胺的检测工作比较重要,相对检测操作步骤也更严格且细致。
4. 偶氮化合物的检测
芳香胺是人工色素的主要成分,在肉制品中的应用会与肉制品反应而产生偶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中包含对氨基偶氮苯、对二甲基偶氮苯等实验证明具有诱发肝癌作用的致癌物。
5.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黄曲霉毒素是食品安全检测中常见的检测对象,其产生主要是因为食物或者食物原料的长时间储存变质而导致的,食物的长时间储存会使食物中本身存在的黄曲霉菌类大幅度的繁殖,进而产生黄曲霉毒素。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发现黄曲霉毒素存在有八种结构类型,这种毒素的毒性极强,在动物实验中几微克的黄曲霉毒素就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四、结语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工作中的有效落实,既能够借助广泛且灵活的检测平台发觉食品内添加物与有害的化合物,以便更好的管控食品的销售渠道,避免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同时凭借色谱峰数据,也更便于察觉化合物的定量数值,以便检测数据更真实且有效。故而,在论述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期间,必须明确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并确定可察觉范围,才能为后续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杰,夏菲.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7(24):67.
[2]徐萍.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7(27):48.
[3]蒋妍妮.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7(36):100-100.
[4]周小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7(15).
论文作者:刘爽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高效论文; 液相论文; 食品论文; 色谱论文; 色谱法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黄曲霉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