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治疗仪与肝病治疗仪对气滞血瘀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陈姼姼,陈晓蓉,徐庆年,陆云飞,吕,莹,汤伯宗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中医科 上海金山 201508

【摘 要】目的:观察胃肠治疗仪与肝病治疗仪对气滞血瘀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胃肠治疗组39例和肝病治疗组52例。胃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采用胃肠治疗仪治疗40min;肝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肝病治疗仪进行每日治疗40min。两组均治疗20个工作日为一个疗程。观察总胆汁酸、总胆红素、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指标:胁痛、纳差、胃脘满闷、大便不畅评分较治疗前分别有所改善(均P<0.05)。在各项消化道症状指标中,肝病治疗组对胁痛的疗效优于胃肠治疗组(P<0.05),而胃肠治疗组对纳差/食欲不振、胃脘满闷、大便不畅的效果则优于肝病治疗组。在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中,胃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3.59%,肝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21.15%。在临床疗效分级构成比方面,胃肠治疗组明显优于红外治疗组(P<0.05)。在患者临床指标比较中,胃肠治疗组对总胆汁酸的影响变化不大,而肝病治疗组治疗后总胆汁酸有明显下降(P<0.05)。且肝病治疗组降低总胆汁酸的作用优于胃肠治疗组(均P<0.05)。在脾脏厚度与门静脉直径比较中,肝病治疗组治疗前后门静脉有显著改善,且对门静脉直径的疗效优于胃肠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脾脏厚度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胃肠治疗仪与肝病治疗仪均能有效减轻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胃肠治疗仪对肝硬化代偿期胃肠动力障碍的疗效优于肝病治疗仪治疗。而对改善胆汁淤积及增加门静脉直径宽度方面,肝病治疗仪效果更佳。

【关键词】肝病治疗仪;肝硬化代偿期;胃肠治疗仪;气滞血瘀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肝脏疾病,各种原因导致反复的炎症刺激,患者肝纤维组织增生,门静脉血供短缺[1 ],肝硬化患者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纳差、早饱、腹胀等胃肠道运动失调的症状,同时存在血清总胆汁酸、胆红素异常,加速了肝功能的恶化。因此,本次研究旨在通过相应的理疗治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理疗仪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住院及门诊病人。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再录入计算机,获取随机号码和分组情况,共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91例。随机法分为肝病治疗仪组52例和胃肠治疗仪组39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损害程度和药物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表2、表3

1.2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肝炎肝硬化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15年版)。

代偿期肝硬化: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2)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在重庆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学术交流会重新修订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瘀血阻络证诊断标准:主要症候(1)胁痛如刺,痛处不移。(2)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3)腹壁青筋暴露。(4)肋下积块(肝或脾肿大)。(5)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6)唇色紫褐。次要症候(1)面色黎黑或晦黯。(2)头、项、胸腹红点赤缕。(3)大便色黑。(4)脉细涩或芤。(5)舌下静脉怒张。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

1.3纳入标准

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且Child-Pugh分级为 A、B;年龄18~65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重度腹水,血清白蛋白<25g/L者;

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肾综合征、腹腔感染等并发症者;

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④其他原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退、免疫缺陷、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肠寄生虫病、精神病、肾功能不全等)导致的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

⑤其他影响胃动力的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如胃肠肿瘤、溃疡、慢性胰腺炎等。

2.治疗方法

2.1基础治疗

两组均予改善肝脏纤维化、退黄、抗病毒等常规基础治疗,必要时加用利尿剂、奥美拉唑,间断补充白蛋白等对症处理

2.2 肝病治疗仪组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52例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杭州大力神生物信息红外线肝病治疗仪,DSG-III型)。治疗时:肝病治疗仪患者平卧位,食指或中指插入指套式换能器中,采用半调制+全功率的工作方式,调节灯管使得照射部位集中于:章门、京门、日月、期门。每日一次,每次40分钟,20个工作日为一个疗程。(穴位定位根据《经络输穴学》,沈学勇主编2008年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3胃肠治疗仪组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39例患者采用胃肠多功能治疗仪治疗(重庆腾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CGP-II)。治疗时:胃肠治疗仪患者平卧位,电极片分别粘贴在中脘穴及双侧足三里穴。打开电源,胃起搏模式或肠起搏模式,治疗频率默认,按下运行键,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电流刺激强度,治疗时间由电脑程序控制。每次40分钟,每日一次,20个工作日为一个疗程。(穴位定位根据《经络输穴学》,沈学勇主编2008年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疗效观察

3.1临床指标观察

分别于实验前1天,疗程结束后3天内检测、记录以下观察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脾脏厚度(cm),门静脉直径(cm)

3.2中医临床症状评分

按照症状的无、轻、中、重程度,主症分别记为0、2、4、6分,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周内的症状得分,进行比较;此外将各个症状评分单项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积分评价公式: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指数≥70%为显效,70%>疗效指数≥30%为有效,疗效指数<3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秩和检,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5.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指标:胁痛、纳差、胃脘满闷、大便不畅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在各项消化道症状指标中,红外线治疗组对胁痛的疗效优于胃肠治疗组(P<0.05),而胃肠治疗组对纳差/食欲不振、胃脘满闷、大便不畅的效果则优于红外线治疗组。见表4。

(2)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比较,胃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3.59%,红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21.15%。在临床疗效分级构成比方面,胃肠治疗组明显优于红外治疗组(P<0.05)。见表5。

(3)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胃肠治疗组与红外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的变化不大。胃肠治疗组对总胆汁酸的影响变化不大,而红外治疗组治疗后总胆汁酸有明显下降(P<0.05)。且红外治疗组降低总胆汁酸的作用优于胃肠治疗组(均P<0.05)。见表6。

(4)两组患者脾脏厚度与门静脉直径比较,红外治疗组治疗前后门静脉有显著改善,且对门静脉直径的疗效优于胃肠治疗(P<0.05)。而两组患者的脾脏厚度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见表7

讨论:

中医认为肝病初见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久病入络导致肝络瘀滞。现代医家把肝脏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病理改变称为“血瘀”,认为肝血瘀是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的主要病机。肝病治疗仪挈合了中医的活血化瘀机制[4-5],其短波红外辐射照到人体组织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则能达到皮肤下层,包括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皮下组织等,射入皮肤及组织内部的红外线能通过透射、散射衰减吸收,将光能量转化为热能和化学能。为人体中的ATP转化提供能量,同时激活病态组织进行修复、再生,促进血流量增加,局部新陈代谢加速,微循环改善,肝脏的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养得到改善[2],并使得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得到调整和再生修复。[3]照射时选取肝胆肾之募穴:章门、京门、日月、期门。章门属于足厥阴肝经,脾之募穴,八脉交会穴,脾之募穴,出入的门户可利胁、健脾、消痞,取之犹开痞塞之郁气[10]常用于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等肝脾之患。期门,脾之募穴,乃疏肝理气要穴,对于肝郁乘脾所致的腹胀、呃逆、吐酸有一定的疗效。京门属足少阳胆经为肾募,对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可通条水道防止腹水产生,寓治于防。日月是胆、脾、阳维脉的交汇穴。其经气与肝胆相通,主太息、善悲。[10]诸穴配合同时联合肝病治疗仪可增加扶正化瘀之效。

目前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伴有消化道不良症状的情况临床较为常见,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蠕动改变、肠神经受损、胃肠激素减少[12-14]等等,各家说法不一;且现代医学尚无针对性的特效治疗,临床普遍在治疗原肝病基础上加用调节胃肠菌群或者吗丁啉等胃肠动力药对症处理。但疗效并不显著。

胃肠治疗仪是根据现代中医无创针灸原理,通过体穴脉冲刺激疗法,根据胃肠运动的特性,模拟针灸手法,采用非对称的尖脉冲波以调节紊乱的植物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对各类消化道疾病导致的上腹胀闷、早饱、恶心、呕吐、反酸、厌食、烧心、腹痛、胃中嘈杂、嗳气等均有较好的疗效,[11]肝病多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选取足三里及中脘穴配合胃肠治疗仪调节胃肠道。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可治虚劳诸证,《灵枢》认为脾胃之邪,有寒有热皆可调于足三里。《甲乙经》载,中院是“ 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胃属土,居六腑之中,为六腑之大源,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本研究显示胃肠治疗仪 配合穴位治疗有利于缩短病程,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Wang JL,Li SB .The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Hepatology,ISBN:97871171680692013 third edition of 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first printing(total fourth printing):634-638.

[2]Zhu YL,Jiang JJ. Affection of BILT Hepatosis Therapeutic Instrument Treatment on Platelet Parameter and Coagulation Indicatrix of LiverCirrhosis with Hepatitis B,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October 2008,VoL 6.No.10:999-1000.

[3]Zhao YL. The Infrared Therapy and Clinical Apply,Technology Forum Vol.7 No.2 April 2001:41-43.

[4]薛惠明,刘成,刘平,等.丹参注射液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1994,1(6):18-20.

[5]赵长青,薛惠明,顾宏图,等.电脑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对正常人肝血流的影响,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5):290-291.

[6]姚春鹏译注. 灵枢*百病始生.黄帝内经.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10:1321.

[7] Tan CY,LIu P,Theoretical Origin of Pathogenesis on Accumulation due to Deficiency of Liver Cirrho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Acta Universitatis Traditionis Medicalis Sinensis Pharmacologiaeque Shanghai,Vol.24 No 4 Jul,2010:26-27.

[8] Keeffe EB,Zeuzem S,Koff RS,et al. Report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Roadmap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receiving oral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5:890-897 .

[9]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期):56-58.

[10]高式国.针灸穴名解.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3):186,172-173.

[11]刘璞. 胃动力疾病治疗仪治疗腹痛、腹胀的疗效观察,华夏医学2004.10.17(6):974-975

[12]张利,方秀才,柯美云,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体表胃电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0,22(5):421-424.

[13]Ishizu H,Shiomi S,Kawamura E,etal.Gastric empty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J].AnnNucl Med 2002,16(3):177-182.

[14]朱金照,王艳丽,吕勇,等.肝硬化大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及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4(3):25-27.

作者简介:陈姼姼住院医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

论文作者:陈姼姼,陈晓蓉,徐庆年,陆云飞,吕,莹,汤伯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胃肠治疗仪与肝病治疗仪对气滞血瘀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陈姼姼,陈晓蓉,徐庆年,陆云飞,吕,莹,汤伯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