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学定量研究的难点--以20世纪80年代三种新闻传播学期刊为例_传播学论文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的艰难起点——以20世纪80年代新闻传播学三种期刊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播学论文,新闻论文,三种论文,为例论文,艰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22(2009)02-0008-3

在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为了更好地向前看,需要适当地向后看,了解我们从何处来,才能知道我们将往何处去。为此,我们特别留意了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三种新闻传播学期刊——《新闻学论集》(1980-1999,2007年复刊)、《新闻学会通讯》(1980-1989)和《新闻学刊》(1985-1989)①中的诸多内容。从中,我们可以回顾并发现许多当时或许不甚注意,或许习以为常,而今天看来却应该注意或改正的东西。本文拟对3刊中有关新闻传播学数学方法的使用做一些介绍与评论。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数学较人事科学有一种大优点,它所以有优点,正在于它的各个观念是可感的、明白的、确定的,它们的最小差异也可以立刻被我们所觉察,而且同一的名词总是表示同一的观念,并没有歧义或变化。”②然而,数学科学性的这些优点,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的起步阶段,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思维的延续,被有意压制和忽视,直到改革开放多年之后,这种情况才稍有好转。本文讨论的目的,不在于批评哪个人,只在于总结经验,真正理解学术研究的本质,谨防用政治替代、冲击其他的错误重演。

如果回到1980年,那时我们如何认识量化研究的呢?当年,我国一位传播学研究者这样写道:“不少美国的新闻学理论的文章和著作,利用了统计、逻辑和数学的方法……随之还相应地出现一些数理公式和逻辑符号,使人看后实在费解……其实,不过是些唯心主义糟粕。”③这段话在发表的时候很平常;然而,今天读来不免令人扼腕。现在去翻近30年前的“旧账”,绝非追究谁的过错,这也不完全是个人的过错,观念是历史和环境的产物。上面这段话,可以被看作是1980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新闻传播学量化分析方法的普遍态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各种研究中都很少采用甚至有意回避数学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第一届研究生中,有一位使用较为简单的百分比量化分析报纸版面的构成,答辩的时候差点没通过,因为多数委员认为这不是研究,这位学生虽然毕业了,但没有拿到硕士学位(我国硕士学位1981年起实行,第一届研究生1978年入学时没有学位培养计划,故1981年毕业时,作为试行,从严掌握,这批学生中三分之一不给学位)。

对量化分析的漠视和否定,主要在于那时我们尚不知道什么是科学方法论,政治替代学术的倾向尚来不及纠正。研究者们必须把新闻传播学看作是某种“有立场”、“有感情”的学问,“我们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不是更好得多吗?”④在那样的背景下,任何提到“客观”、“纯粹”观点和说法,都会被视为“客观上给资产阶级新闻学多少起了涂脂抹粉的作用”。⑤因为,如果“客观”了,“纯粹”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也就难以分辨出来了。而量化分析,是不会讲究这些的。

这种完全摈弃统计、逻辑、数学方法的研究状态,1982-1983年出现些微转机。当时,报纸开始普遍提倡“为读者服务”。问题在于:办报人不了解读者,又如何“为读者服务”呢?于是,基于“为读者服务”理念之上的读者调查活动取得了合法的活动空间。1982年通过计算机处理调查数据的研究方法,在当时十分罕见,陈崇山、柯惠新等人领导一批年轻人一次开展了北京市读者听众观众调查。当时担任北京《新闻学会通讯》责任编辑的朱向霞谈到这次读者调查时说:“这在中国是首创,影响很大,意义更大。不过,当时的调查显然还是比较简单的。”

这次读者调查活动的成果,最终反映在了《新闻学会通讯》上。1983年《新闻学会通讯》第1-2期刊登“报纸如何为读者服务”专题,开始了关于“服务性新闻”的轰轰烈烈的讨论;1983年第5-6期则是厚厚的1982年调查的报告专刊;1983年第18-19期刊登了多篇讲授调查方法的文章,其中包括译文《美国民意调查方法介绍》。

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颇具规模的调查和分析,不过是数学方法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最浅层次,其方法是简单的数据统计。正如法国思想家福柯所论:“调查无疑一直是简陋的但却是基本的因素。”⑥在调查这一层面,学者们采用数学方法研究新闻传播学,很大程度上出于“实用”的目的:因为要研究读者的需求,用统计方法调查读者的态度更科学和准确,仅此而已。即使这样,该项调查因为《中国日报》报道时采用了“民意调查”的英文,曾受到当时主持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的查问。刘海龙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1982-1983年读者听众观众抽样调查,恐怕连‘研究读者的需求’也还谈不上,它的主导思想与出发点依然是党报的群众路线。”⑦

从“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与反省,并进行自觉论述,大约是1987年以后的事情了。

我国引进传播学后,1983年传播学一度被视为“精神污染”。一时间,除了批判传播学否定阶级斗争的文章外,介绍传播学、探讨传播学的文章在学术刊物上几乎销声匿迹了。但是,有关信息论、系统论的探讨却依然在进行中,譬如,喻国明在《新闻学论集》第8辑上发表的《新闻作品信息含量问题初探》一文。该文向读者介绍了“熵”这个概念,同时巧妙地提出了一个颇具见地的公式:

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新闻信息/信息符号

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正是利用数学方法建构的。

不管怎样,到了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已经被认可。陈力丹在1986年的一次讲座中总结了1979年以来的40个研究话题,其中第13个话题涉及量化分析。他说:“读者调查或称‘民意测验’,不仅是一种实际活动,而且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研究。它涉及数量分析、心理学、社会学、系统论、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许多学科。自1982年以来,我国已出现一批有关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在一些新闻单位,读者调查纳入了定期的日常工作。”⑧

1987年,《新闻学论集》第11辑发表祝建华的文章《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学来源》,这可能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我国新闻传播学范围内较早的、鲜明地以“科学方法论”为论证对象的文章。这篇文章明确提出,传统的研究方法——哲学思辨、历史求证、法规判别——已不能适应科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必须代之以新方法。文章说,自19世纪末期以来,近代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渗透、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靠拢”的新趋势。由此,祝建华把一个对于中国新闻学者来说比较陌生、甚至可以说相当陌生的事物——科学方法论,尤其是科学方法论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带到了大家面前。科学方法论的要义是:科学研究的关键不在于结论是什么,而在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乎科学原理。科学的结论通常用两种方法来保证其有效性:要么由经验证实(尤其是数据)予以支撑,要么由逻辑推理予以保证。

在这辑《新闻学论集》上发表的另一篇题为《统计学与新闻敏感》的文章,从另一侧面出发佐证这一观点。文章认为:“长期的统计积累是发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有效手段之一。”⑨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它把看起来似乎有些玄妙的方法论和实实在在的新闻采访工作联系在了一起。

自此,新闻学界采用定量方法来证明结论的文章开始增多,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方法也复杂起来。以《新闻学论集》为例,董焕亮于1983年发表的文章《工交财贸消息读者兴趣初探》(《新闻学论集》第7辑),还只是运用百分比等较为简单的方式进行统计;而孙五三于1987年发表的文章《市报内容分析》(《新闻学论集》第12辑),则大量采用了方检验等比较高级的统计学检验方法。这一层面,可以被看作是数学方法发展的第二层面。

逐渐地,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普遍认识到:定量调查是社会科学利用数学使研究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之一。1987年之后,采用和论述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的文章多起来,质量也提升较快,其代表性成果是《新闻学刊》所刊登的两份调查报告。一是陈崇山、吕平波1988年第3期发表的《新闻改革势在必行》一文。⑩这年4月,陈、吕利用第七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的契机,在政协委员之中进行了一次关于新闻改革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72份。这个调查规模在当时已经不算小了。二是范东生、钟秉林于1989年第1期发表的《关于我国报业发展的宏观定量分析》一文。该文与上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受众调查分析,而是宏观数据分析,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研究报业的发展,对涉及我国报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范、钟的论文给人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是重大的,那就是:采用数学方法,不一定非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别人的统计结果进行内容再分析,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研究效果。

第三个层面,是新闻传播学研究自觉向量化分析、数学方法靠拢。1987年以后出现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数学模型,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岳南在1987年第3期《新闻学刊》上刊登了《新闻价值及其数学描述》一文,其中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科学只有当它利用了数学的时候,它才达到了完善的程度。”显然,马克思这句名言对新闻传播学同样适用,因而《新闻学刊》作为新闻传播学界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力图向“完善”迈进。岳南在文章中设计了关于新闻价值的数学模型(限于计算机输入法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没办法再现其模型的原状),他认为新闻价值含有信息量和读报需求两个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二元函数表示。这是《新闻学刊》上第一个完整的、规矩的有关新闻学研究的数学模型。

比岳南的文章稍早,喻国明提出“传—受互动方格”模型。(11)这一模型虽然和正规的数学模型还有些距离,但已经约略显示出数学模型的思想。在3×3的表格中,不会多一个格子,也不会少一个格子,也就是说,那些在以往可能会被人有意回避的情况(如受传者自觉需要、传播者却不予传播的部分),在数学模型中无处遁形,研究者必须面对它进行讨论。科学,不大可能容许有“特权”的存在。

此后,数学模型逐渐多了起来。譬如,《新闻学刊》1987年第4期刊登的洪颖的文章《深度报道——党报报道结构的再次调整》,运用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新闻学刊》1987年第5-6期合刊发表的范东生的文章《关于新闻价值的定量分析问题》,首先定义了新闻价值的几个要素:显要度、关切系数、变动率、时效,再给出描述这几个量的数学方法(如变动率=△i/△t),最后将这几个因素综合为一个完整的数学公式。有了公式,再将实证数据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一系列确凿的数字来。

诚然,对于上述数学方法是毁誉参半的。譬如,1989年《新闻学刊》第1期徐祥林的文章《科学研究要讲究科学性——兼与范东生、徐熊同志商榷》对此泼了冷水。徐文说,谈到“变动率”,对于绝大多数只登一次的新闻,哪里有什么“变动率”呢?因此,定量研究“不可能成为有任何实用性的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反之,1989年《新闻学刊》第2期闵大洪的文章《数学方法是新闻学研究中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则充分肯定了上述数学模型,认为“这是我国的新闻学者在确定性模型方面为探索新闻价值的量化标准而做出的可贵尝试”,并坚持认为“数学方法是新闻学研究中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无论怎样,这种探索与争鸣本身就说明,量化分析与数学方法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成为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学者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而不会再因被认为是“使人看后实在费解”的“糟粕”而完全弃之不理了。

在方法论方面,还需要提到1988年出版的《新闻学论集》第13辑。此辑名曰“系统科学与新闻学专辑”,是全部18辑《新闻学论集》中与众不同、科学气息最浓郁的一辑。在这一辑中,系统科学——主要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俗称“老三论”——的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诸如信源、信道、信宿、信息流、信息量、反馈等名词,被学者们一再重申。当然,涉及到“老三论”,就不可能不涉及数学。因而可以这么说,我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自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眼界开阔了,层次也提高了。

当年《新闻学刊》的主要编辑孙五三副研究员曾谈到她对学术刊物的总体看法:“总的来说,学术刊物的引导作用是很大的,尤其可以在方法上引路,进而规范学术标准。”而在各种“方法”之中,数学方法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她回忆说:“譬如《新闻学刊》最后一期上的《武汉地区报业现状及战略发展设想》一文,就是我当时树立的一个‘样板’!这篇文章的优点在于它有实实在在的调查数据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空洞的议论。我在该文的内容提要里也暗示了这一点:论证某一观点必须拿出相应的证据。如果以后谁写论文,就请以这篇文章为准吧!”不过,由于1989年《新闻学刊》出版到当年第2期时被要求停刊,以及随后持续两年的清查运动,新闻传播学研究在停滞了一段时间后,才得以重新讨论量化研究的问题。

新闻传播学现在的学科归属尚存在矛盾与争议。在国家教育系列中它属于“文学”大类,可是在实际参与的各种工作程序中,它经常被纳入“社会科学”的法学类或社会学类。不管怎样,它更靠近社会科学。因而,量化分析等数学研究方法对这个学科来说是重要的。本文强调这个方面,乃是因为过去太不重视它,甚至对它产生过误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唯数学方法马首是瞻,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像毕达哥拉斯那样,成为唯数学方法论的研究者。汪丁丁认为:“数学归纳原理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科学观察中养成的归纳‘习惯’有实质性的区分。前者是纯粹数量关系基础上的归纳,故有坚实的理论根据,后者是欲求把很可能不同质的事物视为同质事物,故很可能犯错误。”(12)他比较偏向于数学,而很多社会现象,只要与人相关,就很难完全用数字和数学公式来衡量或套用,因为人的心理是莫测无底的。对这一点,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新闻传播现象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人们在研究它与自然、社会、人的各种关系中把握新闻传播学这门知识,获得一种超越。而这种“把握”赖以实现的方法,更值得人们再三留意。本文的目的,也正是想把这个问题着重地提出来:新闻传播学研究需要重视方法论问题,当然,也包括数学方法在内。

秋熟时节(国画)

李兰枝

注释:

①三种过刊的基本情况:《新闻学会通讯》,首都新闻学会会刊,半月刊,主编钱辛波。1980年3月创刊,1989年停刊。

《新闻学论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主办,不定期,以书代刊,主编甘惜分。1980年9月创刊,1999年出版第18辑后实际停刊。2007年恢复序号继续以书代刊出版,版式和编辑方针与前18辑差别较大。

《新闻学刊》,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办,双月刊,主编钱辛波。1985年夏创刊,1989年停刊。

②[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56页。

③《战后美国新闻理论的特点》,《新闻学论集》第1辑。

④《对新闻理论几点分歧意见的看法》,《新闻学论集》第3辑。

⑤《什么是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学论集》第1辑。

⑥[法]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2007年第3版,第252页。

⑦刘海龙:《从受众研究看“传播本土化”话语》,《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

⑧陈力丹:《新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历史的探讨》,见全国记协和河北省记协编《新的实践新的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365页。

⑨刘玉东:《统计学与新闻敏感》,《新闻学论集》第11辑。

⑩陈崇山、吕平波:《新闻改革势在必行》,《新闻学刊》1988年第3期。

(11)喻国明:《论党报报道模式的优化》,《新闻学刊》1987年第2期。

(12)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04页。

标签:;  ;  ;  ;  ;  

中国新闻传播学定量研究的难点--以20世纪80年代三种新闻传播学期刊为例_传播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