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雪松

分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雪松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

摘要:分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热门形式,具有新颖、实用、操作性强等特点,教师在这种教学方法实际运用中不断探索,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手段,补充完善并扩展延伸了分组教学法。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教师也从中收益,提高了个人理论素质,业务水平。

关键词:分组教学;高中体育教学;应用

分组教学提高了学生们的活动热情,激发了身体素质较差同学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竞争、拼搏、进取、坚持、迅速判断等积极态度。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为塑造学生优秀的性格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在课堂上运用分组教学法时,可以融入游戏和竞赛等组织形式,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学生的体质健康程度参差不齐,对新授知识,肢体运用,对动作术语理解也不尽相同,学生从见解到运用也区别较大。另外学生的身高和运动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如果不分组教学,则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要么超过自身负荷,要么锻炼不够,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不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如何才能避免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身体条件优秀,而轻视教师设定的活动目标呢?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却是惧怕要完成的活动目标。分组教学法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别,确定不同目标,提出不同要求的教学方法。它改善了以上所遇到的两种情况,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活动热情,极大的鼓舞了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了竞争、拼搏、进取、坚持、迅速判断等积极因素。

一、分组教学适合现代教育教学状况

(1)现在有的班班容量过大,学生人数超过标准班容量,有的班甚至超过60人,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教师在进行课堂常规环节时,会对体育活动时间进行挤占,导致教学过程中练习分量做出调整,教师不得不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想而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尝试分组教学,把学生分组,把对学生的要求做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完成各自的目标和任务。

(2)现在体育教学的队形还是传统的军队式风格,强调一致性、整体性、纪律性。这一传统方式来自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生由高到低呈缓坡、阶梯形站立,站立姿势要求与军姿一致,强调动作整齐,标准划一。这些组织形式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玩中练,练中玩的课堂成了半军事化训练,长期下来学生木讷,呆滞,反应迟缓,影响了学生接收新事物的热情。

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是与体育教师准备课时计划时的整体思路相违背的,阻隔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把学生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淡化了学生的激情。这就需要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打破常规,尝试改变,解放学生,而不是按照传统依据身高来分组。按照水平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而不是过多的约束。

二、分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分组教学是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懒散、怠慢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负能量的一面,其表现为:冷漠,怕苦怕累,畏惧困难,不愿挑战自我,对自己信心不足。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在同组学生练习中有运动水平高的学生把任务完成的特别出色,水平一般和较低的学生觉得难以逾越,于是便主动放弃。再有,教师没有给这部分学生另一个完成的目标,造成学生没有执行力,目标缺失。长期积累,学生对活动表现冷漠,不热情,缺乏动力。

针对这些情况体育教师应该使用分组教学法,把学生按水平划分。每一组学生人数越少,学生的水平越接近。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感觉有了竞争的条件,学生便有了冲击目标的欲望。

体育教师在每一小组中规定的练习分量不同,完成的目标也有区别,对学生的要求也有层次,学生们在这种适合自己的强度氛围里锻炼,对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自我审视,自我欣赏,感受成功的快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分组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在课堂上运用分组教学法时,同时可以融合游戏,竞赛等方法,增强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在快速跑单元教学中,分组练习时可以采用追逐跑的方法。

方法1:把学生按水平分为四个大组,每个大组间隔10米距离,练习距离50米。学生听教师口令,同时出发,迅速起跑。水平低的同学在最前方依次类推。这样的设计会把学生引到竞赛的氛围中来,学生感到新鲜刺激,具有挑战性。学生玩的热火朝天,兴高采烈。

方法2:把学生按每两个人分成一组,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站位间距为5米,练习距离同样是50米,这个方法也能达到练习的目的。不过练习时间过长,但是细化的分组让教师更清晰地掌握了学生的情况,细致的了解到学生的力量,技术,反应能力情况。

分组教学法可以做到极致,把每一个学生分成一个组,用来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例如超越跑,以男生为例。所有男生站成一路纵队,间隔3米,以放松跑的速度行进。最后一名学生迅速加速从队伍外侧超越到队伍最前面,然后以放松跑的速度领队,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超越,当前面的学生完成超越后,后面的学生才能做超越练习。女生练习方法与男生相同。

要求;学生在完成超越时运用快速跑的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速度,频率,力量,认真的完成任务,保持积极的态度。完成的超越次数教师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酌情加减。

这样的练习方法把分组教学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可以充分观察每一个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水平高低。有利于及时记录,及时给与指导,学生在超越跑练习中不停顿,同时增强了耐久跑的锻炼,一举多得。

四、分组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弊处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分组教学法也有它的短处。比如,人为的把学生按水平划分,学生的心理会有什么变化?因为每个人之间有先天差别,个人的领悟能力也有差异。被教师人为的分为各种等级,有的学生表现反感,自尊心受到伤害,对练习目标热情不高,自暴自弃。这些方面都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之间的关系。容易造成师生关系僵化,认为老师瞧不起他。教师应注意观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生平等沟通。与学生多交流,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2、同学之间的关系。被分为差生的同学有一种自卑的心理,由于运动水平低,领悟能力差,技术动作掌握的不理想。造成不愿意与其他高水平同学交流。长期这样,这些学生会心理发育不良,对任何活动都抱有抵触情绪,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态度。

3、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形态。体育有它的特殊性,体育有娱乐性,健身性,范围广泛,不论任何年龄段的群体和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阶段,学习掌握一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会让自己受益终身,自己在锻炼的过程中体验了体育健身活动带来的好处。然而教师在分组教学时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无疑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终身体育”的培养,是和“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参与快乐体育”的初衷相悖的,这是我们作为教育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王雪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分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雪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