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市场论文,效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配置效率原指以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来生产出“最优的”产品数量组合。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有效配置,效率就会提高,产出就会增加。本文所指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是指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即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其在促进劳动力供求的结合以及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中作用的体现。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的高低,可以通过几个途径得以考察:一是观察宏观的失业率的高低,如果市场因素是经济社会中劳动力配置的主要途径,较低的失业率则是配置效率高的体现;二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中意愿满足的程度,即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和求职者通过市场寻找职位的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考察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三是从匹配函数的角度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在宏观层面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1 失业人数及失业率的变动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在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中,失业和失业率是特指城镇登记失业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
本文在分析城镇登记失业变化的同时,还从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群体所包含的失业人员角度分析失业问题。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公布的求职人员分类数据,经过数据调整[1-3],设计了“劳动力市场失业人数”和“劳动力市场失业率”指标(以下分别简称“市场失业人员”和“市场失业率”)。监测中心公布的人力资源供求变动报告将求职者分为了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在业人员、退休人员、在学人员、本市农村人员、外埠人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几个部分,本文将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人员定义为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人数之和,并将其占全体从业人员中的比重称之为“劳动力市场失业率”。
1.1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路径和同时期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运行呈现“负相关”,即劳动力市场建立的过程却是城镇登记失业逐渐增高的过程,尤其是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存在着逐渐增高或高位运行的态势。
1978—2010年,我国城镇失业率和失业人数变动情况见图1所示。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复苏使得城镇登记失业率在1980年代一度下跌到2%左右,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生育高峰期间增加的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推行减员增效政策以后,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开始攀升。19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劳动力市场正式身份的确立,国有企业改革步程加快,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使得这一时期的城镇失业人员和失业率又创新高。2004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告一段落,城镇失业率大体保持稳定,但失业登记人数还保持上升势头。2004-2008年,城镇失业率大体保持在4.1%左右,同期登记失业人数增加了约60万,2010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08万,失业率4.1%。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城镇失业率总体上受经济波动影响不大。从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失业率来看,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很小,例如对我国经济影响较大的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登记失业人数增长速度反而比经济形势较好的1992—1996年有所下降。失业率变化也与经济波动关系不大,从城镇就业人数来看,基本保持稳定增长,1991-2009年,我国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都保持在2.0%~4.7%之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就业人数增速维持在4%以上。我国城镇居民就业结构是导致城镇居民就业状况与经济波动关联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我国城镇居民大量就业于国有单位,而国有单位就业职位较为稳定。2009年约有20.6%的城镇就业人员就职于国有单位,我国城镇居民从事个体经营的比例也较高,也使得就业波动相对较小,另外个体经营吸纳了大量的潜在失业人员,2009年约有13.6%的城镇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比重上仅次于国有单位、私营企业而居第3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供求的波动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大[2-3],而且经济波动还是劳动力供求变动的Granger原因[1]。因此,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无法考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变动。
1.2 劳动力市场失业率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与实际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存在差异,低估了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由于办理手续繁杂、失业人员不愿丢面子等原因,很多失业人员没有办理失业登记。国企改革中推行减员增效、员工下岗政策,很多人失去了工作,但由于一些原因而不被看作失业,比如,1990年代中后期推行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国有约2 400万职工下岗,事实上失去了工作,但由于一些政策区别,下岗工人能享受一些失业者没有的福利,如由原就业单位代缴社会保险、可领取少量工资等。根据政府的标准,下岗不是失业。2008年12月,中国社科院在其公布的《社会蓝皮书》中根据抽样调查估算,我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由此可见,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实际失业率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市场失业和市场失业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2002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期间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员①的变动情况,见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健全和发展,市场失业人数和市场失业率也呈现递增趋势,前者从2002年第1季度的186万人增加到2010年第4季度的523万人,而后者从1.92%增加到5.43%。其实这种增长式的变化是劳动力市场逐渐成为求职者搜索职位的主要渠道的一种体现,相对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来说,某一区域的从业人员数量较为固定,因此,市场失业率的增长直接源于求职者中失业人员的数量增加。仅仅通过市场失业率的增加是无法得出我国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降低的结论,相反,这一增长趋势能够说明劳动力市场已经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
2 劳动力市场供求意愿的满足程度
前文所述,无论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还是劳动力市场失业率,均无法考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本部分则从劳动力供求主体的角度分析劳动力市场满足供求双方意愿的程度高低。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利用求职者“最高求职成功率”指标进行分析;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利用招聘单位“最高招聘成功率”指标进行分析。
2.1 最高求职成功率
2002年第1季度到2005年第1季度期间,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求职人数和需求人数的信息中包含了本期新增人数和上期结转人数,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本期求职人员通过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的成功比率。
之所以称这种求职成功率为最高求职成功率,是因为本文假设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者只选择市场这一种求职方式,而且求职者的求职过程有一定的持续性,如果本期求职不成功,他会坚持在下期继续在劳动力市场中进行职位搜索。所以在这种苛刻的假设条件下计算的求职成功率是劳动力市场的最高求职率。现实情况是,求职者并不只选择劳动力市场作为求职的途径,相反会同时选择多种方式进行求职。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见表2),可以看出“委托亲友找工作”仍然是——而且越来越是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主要方式,如果将“在职业介绍机构登记”、“参加招聘会”、“应答或刊登广告”以及“其他”方式统称为“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这种方式只能解释城镇失业人员40%左右的求职行为。所以,正如本报告前文所述,市场逐渐成为我国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但绝不是唯一的“主要途径”。
2.2 最高招聘成功率
利用“最高求职成功率”的计算方法,同样可以计算用人单位“最高招聘成功率”,计算结果见下页表3所示。
将最高求职成功率与最高招聘成功率相比较,其结果见下页图3所示。可以看出,最高招聘成功率要高于最高求职成功率。2002Q1—2005Q1期间,最高招聘成功率平均值为85.2%,而最高求职成功率平均值为77.8%。可见,如果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同样利用劳动力市场搜索1 000个职位,最后的结果是求职者会获得778个职位,而用人单位会获得852个职位,二者职位搜索的成功数量之差为74个位。
从绝对数值的分析看,招聘成功人数和求职成功人数每季度均不同,这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表现之一,按照经典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市场出清的情况下,求职数量应该和招聘数量对等,而且市场中没有任何一方的剩余。但现实情况是,供求双方意愿满足程度均存在不同水平。从下页图4可以看出,2002年第1季度求职成功人数比招聘成功人数多394 515人,这说明至少有394 515个求职者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以外的途径进行求职的;同样2004年第3季度,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的招聘人数比找到工作的求职者多296 858人,这说明本季度用人单位至少有296 858个职位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的。从下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招聘成功人数和求职招聘人数之间的数额差距(绝对值)有减小的趋势,如果市场因素真正成为劳动力要素配置的唯一渠道,或者最主要渠道,这样可以得出我国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有增加的趋势,至少在2002年第1季度到2005年第1季度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
3 总体配置效率
3.1 U-V曲线的移动
U-V曲线是反映劳动力市场中失业(Unemploment)与空缺岗位(Vacancies)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曲线,最早由英国的经济学家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于1944年提出,故又被称为贝弗里奇曲线。从理论上来说,失业率和空位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很高时,进行职业搜寻的收益就会下降,所以很少有人会在失业率高的时候辞职去换工作,于是空位率较低;当失业率很低时,找工作变得容易了,于是就会有大量的人辞职,试图找到更好的工作,这时空位会相应地升高。图5所示的U-V曲线为失业率和空岗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U-V曲线与45°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失业率是与空位率相等的失业率,也就是摩擦或结构性失业率。如果失业率超过了空岗率,比如图中的A点,那么失业率减去空岗率后剩下的部分可以认为是由其他原因(如经济周期)所导致的失业率,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所对应的空岗率V1较低,这说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不足,可能是经济波动过程中的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这部分失业可以定义为是周期性失业。如果失业率低于空岗率,比如图中的B具有较高的岗位需求,这说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此时较低的失业率属于自然失业率或摩擦失业率。一些实证研究发现,由贝弗里奇曲线所描述的失业率和空位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的确是存在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还有向上移动的趋势,这表明结构性失业可能越来越严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关于贝弗里奇曲线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升温[5],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Blanchard和Diamond[4]发表的《贝弗里奇曲线》,论文指出该曲线包含了整体劳动力市场动态的基本信息,将失业和空岗变化的成因分解为总需求的波动、部门(劳动力重置)波动和劳动力供给波动等方面,这种方法主要是估计和说明有关自回归向量,并以估计的结果分解失业和空岗在经济周期、劳动力部门间重置以及劳动供给波动过程中的变动情况。Kano和Ohta(2002)利用2000年日本47个县的资料通过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日本的贝弗里奇曲线进行了估计,他们发现日本除了失业率与空岗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外,一个地区的失业率与相邻地区的失业率之间也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并进一步证实了贝弗里奇曲线的存在[5]。
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空岗率和失业率(此处特指市场失业率),从中可以看出两者并非典型的U-V曲线所呈现的负相关关系,而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2002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两者均大体呈递增趋势,只是空岗率的增幅要高于求职失业率,见图6a所示。而图6b显示的散点图更能说明二者的正相关关系。
贝弗里奇曲线除了可以被用来区别失业的类型以外,还可以用来表明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的变化。贝弗里奇曲线越是向原点移动,表明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越高。反之,则表明运作效率越差。引起这种移动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的变化,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完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有关制度性因素的变化等等,这种变化通常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搜寻努力、搜寻效率和失业者群体特征的变化来反映的。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政治环境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演变路径也各不相同。Bouvet[6]对德国、西班牙、英国和荷兰在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期间,U-V曲线的移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配置效率高低的变化来说,德国和西班牙大体呈降低趋势,而英国和荷兰的劳动力配置效率存在着先降低后高效运行的轮回变化。从配置效率演变路径来看存在差异较大,U-V配置点的转变特征也不同,这与经济波动情况以及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
以德国为例(见图7所示),1976-1983年间,劳动力市场U-V曲线靠近原点,这说明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一直处于稳定的高效率状态,虽然U-V配置点在曲线上发生了变化,从高空岗率(低失业率)转变为低空岗率(高失业率);1984-1990年间,U-V曲线开始外移,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开始降低,同时U-V配置点重新转变为高空岗率(低失业率);1990—1997年间,U-V曲线进一步外移,同时,U-V配置点发生了质的改变,此时,高空岗率(高失业率)成为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降低的主要体现;2000—2004年间,劳动力市场稳定在低效率状态,2005—2006年,配置效率进一步降低。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配置特征转变,失业性质也随着变化,从最初的自然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为主要特征转变为结构性失业为主要特征,失业的结构性特征从2000年之后更为明显。
结合同时期德国GDP波动情况(见图8所示)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波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比较明显。在1976—1983年间经济下行期间,企业用人需求减少,空岗率降低,同时,失业率升高;1984—1990年间经济上行期间,企业用人需求增加,空岗率升高,同时,失业率降低。其他经济波动时期的分析也呈现出相似变动特征。可以看出,经济波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仅仅影响失业率与空岗率的此长彼消变动,无法影响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而配置效率主要是由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环境等因素影响的,比如,最低工资制度、完善的失业救济(福利)制度等[6]。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中U-V曲线的演变方向以及演变路径和其他国家有较大的差异。从2002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求职失业率和空岗率的变化趋势(见图9所示)看,U-V曲线逐渐远离原点。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配置效率)越来越低。从U-V曲线远离原点的路径可以看出,U-V线几乎是沿着45°对角线远离原点的,可以判断,我国现阶段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
3.2 匹配函数分析
在劳动力市场上,匹配函数(matching function)用来描述求职者寻找工作和企业通过招聘寻找职员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看成求职者和企业的交易行为。如同生产函数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一样,匹配函数反映劳动力市场交易行为的交易技术。Hall[7]运用“工作找到率(job-finding rate)函数”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摩擦问题,他研究的问题是招募新手的厂商如何从一群求职者中挑选职员。Dimond[9]也利用了匹配函数的概念,并提出匹配函数的本质是反映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技术,认为函数的形式是线形函数或二次型函数。不同的学者,通常利用不同的形式描述匹配效率。
定义匹配函数M=M(U,V),其中,M表示雇用或工作匹配的数量,U表示失业工人的数量,V表示空岗的数量,该匹配函数包含了使正在寻找工作的工人与正在搜寻所需工人的雇主之间相互匹配的技术有效性的全部内容。从该匹配函数可以看出,随着需求岗位和求职者数量的增加,实际雇用的数量也会上升。
Roger[10]用柯布—道格拉斯匹配函数来描述匹配关系,其公式为
(1)
式中,O<α,β<1。在均衡情况下,岗位的分离数量(S)将等于工作匹配的数量(M)。
将式(1)以对数形式表示为
In M=A+α In U+β1nV(2)
式(2)显示出A表示截距,即匹配技术参数。A的变动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U-V曲线的移动显示,表明劳动力市场失业者与空岗相匹配的能力发生变化,A变大,说明U-V曲线越是向原点移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越高。
在匹配函数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给定时间内,求职者找到工作的概率M(U,V)/U,空闲职位得到职员的概率M(U,V)/V。工作形成数量分别对求职者数量和空闲职位数量的弹性系数α和β,(a+β)反映匹配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α+β)大于1,说明劳动力市场上规模报酬递增;等于1,说明规模报酬不变;小于1,说明规模报酬递减。
根据我国劳动力市场2002Q1-2005Q1季度数据,可以考察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此处仍假设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仅将劳动力市场作为寻求职位的唯一途径,根据本文2.1中关于最高求职成功率和最高招聘成功率的计算方法,将劳动力市场的最终匹配职位数定位为成功招聘人数和成功求职人数的最小值。
利用2002Q1-2005Q1季度数据对式(2)参数进行回归,得到
InM=0.21+0.121nU+0.851n V
t=(0.14)(o.46)(4.35)(3)
模型的整体检验结果为:=0.972,F=213.1,D.W.=2.39。
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技术参数并不高,匹配人数对求职者的弹性系数为0.12,缺乏弹性,而且上述两参数的t检验均不显著。匹配人数关于招聘人数的弹性系数为0.85,说明招聘岗位(人数)增加1%,匹配人数的数量增加0.85%,同时也说明劳动力市场匹配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属性。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旧是买方市场,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是影响配置效率的最直接因素。
考虑到匹配人数、招聘人数以及求职人数均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将这3项指标的季度数据按照X12季度分解法去掉季节性因素和不规则因素,得到相应的序列M_SA、U_SA、V_SA,并按照式(2)重新进行参数回归,得到
In(M_SA)
=-1.84+0.541n(U_SA)+0.5 61n(V_SA)
t=(-1.43)(2.21)(3.19)(4)
模型的整体检验结果为:==0.981,F=310.1,D.W.=2.02。
从上述回归结果仍旧得出相似结论,即我国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的低效率。如果不考虑季节性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的干扰,匹配人数关于求职者和招聘人数的弹性系数相差无几,在0.55左右,这和美国1989年间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差不多,根据Blanchard & Diamond(1989)对美国贝弗里奇曲线的研究,α和β分别为0.6和0.4。
4 结论
虽然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逐渐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但是其配置效率不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力市场失业率均无法考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意愿满意程度也无法得到横向的比较标准来衡量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
本文利用U-V曲线和匹配函数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资源的效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反,却有逐步降低的趋势。从U-V曲线中U-V配置点的移动路径可以看出,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就业的基本特征。
①市场失业人数指全部求职者中的失业人员数,全部失业人员数=抽样城市劳动力市场失业数量÷抽样城市从业人员占全国城市从业人员的比重。
标签:失业率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城镇登记失业率论文; 招聘与配置论文; 职位分析论文; 招聘体系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