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道德教育激活教学初探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初中思想道德教育激活教学初探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生活化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思品课教学中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

一、思品课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生活化教学是落实思品“三维”目标的需要

思品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即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者在课堂中要融为一体。生活化教学以一定的生活情境为载体,让师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探讨对话,自主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观点,体验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实现思品课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如笔者在八年级“做诚实守信的人”教学中,引用了一则发生在广东《林海燕帮客人买的彩票中了530万分文不昧》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探讨“如果我是林海燕会怎样做?”猜测林海燕那样做可能导致的结果(林海燕开出了多家彩票连锁店),体验诚信的善果。又如,以中学生《小林的故事》设计家庭、学校、社会交往等四幕生活场境,在情境的变换中探讨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这些教学均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彰显了生活中普通人的优秀品质,较好地实现了思品课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

2.生活化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建设生态课堂的需要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相统一的过程。为此,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预设系列问题,并根据课堂动态加以调整,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交流中生成相关的观点,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的首席等教学理念。同时,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情境又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如在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教学中,笔者用小品《钟点工》片段导入新课,要求学生从赵本山、宋丹丹的对话中提到的当今社会消费入手,思考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学生讨论后得出: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教师又设计一个自己买房子、家具和家用电器的情境,请学生当参谋、出主意,如何买得理性、环保。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活动,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中培养了综合能力,亲历了知识(观点)的形成过程,感受了学习成功的乐趣,完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3.生活化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勇于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在对生活情境探讨分析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不同观点的碰撞又往往会擦出思维的火花,形成新的观点。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必备条件。笔者认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思维的批判性与求异性,杜绝千篇一律,而生活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观点碰撞、思维创新的载体。比如,在七年级“学会尊重他人”的教学中,笔者选取了《检察日报》上的一则新闻报道:一对母女带着小狗到酒店吃饭,并给小狗也点了菜,坐在一起同桌吃饭。这一行为招致其他顾客的抗议,认为餐厅允许人狗同食侵犯了他们的尊严。我让学生讨论顾客的抗议是否合理,为什么。按常规思路,学生只会得出“顾客的抗议有理的结论”,因为人与狗是不同的,餐厅是给人而不是给狗就餐的。不料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在当前社会中,许多人把宠物当成自己家庭的成员之一,这对母女的做法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的平等与和谐,人狗同桌进食未尝不可。此言一出,引起一些学生的反对,他们认为这对母女的行为如果发生在自己的家里,无可厚非,但发生在公共场所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一时间,不同的观点发生了碰撞,擦出了新的思维火花。

二、思品课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1.置身社会生活

可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到生活中选取教学情境,如到十字路口观察交通规则的作用,体会遵守规则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还可组织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举办调查成果汇报会;组织小小咨询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种种疑惑。

2.实物演示生活

展现实物或让学生实际演示某种生活实验情境,能让学生较快地领会一些教学内容。比如在七年级“社会生活需要规则”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上台不借用器械画长方形与圆形,然后再用三角板与圆规画出长方形与圆形,两者一比较,就能得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又如要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展示改革开放以前发的各类票证就很能说明问题。

3.图画再现生活

社会生活的情境不可能都搬进课堂,而借助照片、漫画、图形这些教学中运用比较广泛的直观教具,就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生活情境,直观形象,可信度高,起到语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效果。比如,现在初中学生属90后,对国家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缺乏感性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若选用一些城市建筑的老照片,与目前的城市建筑照片进行对比,立刻就能产生强烈的反差效果,触动学生的心灵。

4.媒体营造生活

近来年,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重视,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在七年级“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教学中,教师可选取我国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作为课堂的背景音乐,在如泣如诉的乐曲声中,引导学生一起走进曲作者阿炳坎坷曲折的人生(2岁丧母,20岁时丧父,染上吸食鸦片恶习,34岁双目相继失明,流浪街头,卖艺为生,生活贫困潦倒)。然后分析阿炳遇到的挫折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是不可以避免的,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阿炳对这些挫折的态度又怎样,从而让学生得出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生活一部分,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等结论。

5.角色感悟生活

在社会大舞台上,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主动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问题,许多的矛盾与冲突就会避免,人与人之间关系就会变得和谐、融洽。生活化教学能引入各种人物供学生模拟,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感悟生活,从而体验人生,思考问题,得出相关的结论。如在八年级“弘扬社会正义”教学中,教师可选取电影《天下无贼》歹徒在火车里打劫的一个片段,问学生“如果当时你是这节车厢里的乘客,心理感受是什么?会怎么做?这时你最希望出现的是哪些人?”如此模拟发问,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社会需要正义、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结论。

三、思品课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真实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真实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和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思品课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如果学生认为教师选的生活情境不真实,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或发生可能性很小的,那么对于这个情境中所蕴涵的观点就难以接受,思品课教学就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同时,真实的生活情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真实的情感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2.身边化

在思品课生活化教学中,最好的生活情境应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与事,源自学生生活的问题,以有效地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疑惑,使学生的体验深刻,观点内化,觉悟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特别关注校内外发生的各类事,仔细观察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身边的事,做学生的好朋友,分享学生的快乐,分担学生的忧愁,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3.典型性

我们强调生活情境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生活都能成为我们课堂教学可用的情境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应该选取的是那些在学校、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学生经常感到疑惑的生活情境,如与父母、教师的冲突,中学生在网络交往中遇到的问题等,并要对其进行一定加工,使之具有探讨的价值。

4.问题化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选择只是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从某种程度上说比情境更重要的是对情境的问题设计,因为重要的不是情境本身,而是情境中所蕴涵的观点。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很好地思考情境的问题设计。笔者认为情境问题的设计,一要有可接受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二要有开放性,多层次、入口宽,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大;三要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欲望。

标签:;  ;  ;  

初中思想道德教育激活教学初探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