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栏:炒栗子的“学习”_栗子论文

第17栏:炒栗子的“学习”_栗子论文

专栏17:炒板栗的“学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问论文,板栗论文,专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史料记载,辽圣宗登位后,曾巡视天下。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他发现一个叫萧朴的官员把自己的领地治理得井然有序,就叫来问其施政方法。萧朴十分谦恭地禀报说:“我哪里有什么方法啊!刚来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盛产板栗,就把那些大小不等的板栗放在同一个锅里炒,结果小的炒熟了,大的还生着。而等大的炒熟了,小的就炒糊了。后来我就把大小板栗分开炒,只要火候掌握好,大小板栗就都能炒得恰到好处。所以,我办其它事情时,也像炒板栗一样,既注意区别,又掌握火候。除此之外,我再无别的什么能耐了。”辽圣宗听后哈哈大笑:“你这哪里是在说怎么炒板栗,分明是在讲如何去治国安邦啊!”后来,辽圣宗就把萧朴调到自己身边,发现他处理大小事都能做得妥妥帖帖,不久就把他任命为宰相。果然,萧朴不负厚望,把自己分内的职责完成的很出色,得到朝廷上下的一致夸赞,成为辽代著名的宰相。

炒栗子看起来没什么学问,但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既要注意区别,又要把握火候。这对于我们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也很有借鉴价值。

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人与人各不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异。俗话说“人上一百,各种各色”,“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从现实来看,人们在年龄、性别、学识、经历、性格、家庭等方面千差万别,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只有摸清脉搏,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会把管理工作做到点子上,才会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显示出管理工作的魅力和威力。

我们要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像萧朴那样,不仅要掌握工作对象的共性,更要了解每个人的个性,并针对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搞“一锅炒”,从而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

标签:;  

第17栏:炒栗子的“学习”_栗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