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文 蓬安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637800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作文教学之中呼唤感动,倡扬人文精神的复归,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灵思想自由,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的心灵沉浸在感动的海洋之中,这是作文教学新天地到来的最根本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真情写作;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073-01
而今,中学的作文教学正日渐走向枯竭的境地,暮气沉沉。多情善感、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在这种作文教学现状中被捆缚住手脚,畏首畏尾。题材仓库空空如也,想象天地逼仄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成为目前很多学生作文的共同状况。
一、真情写作需要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要写好文章,就必须要多读书。也许有人会说,那我读了好多的书,为什么写作水平总是提不高呢?当然,我也不否认有这种情况。但关键要看你是否认真去读了。有的人读书,只是看热闹,而没有真正地用心去读。我们都读过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但是我们真正地读到了什么?我想至多,我们会觉得阿Q的一生很悲修,连个姓也没有。但是我们读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了没有?读到鲁迅对阿Q及阿Q此类人所持的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了没有?读到了鲁迅那颗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了没有?读到了鲁迅借此文章所要批判的中国人的国民的劣根性和奴性了没有?若我们对待每一篇文章都能这样认真的去理解,去阅读,去分析,那才算是真正地读到了东西。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书的王国。读书,是对心灵的丰富,是对思想的启迪,同时也是在开阔视野,积累材料。而要获得这种潜移默化、集腋成裘的效果,我以为,无论是专题式阅读还是随意浏览,都必须在种感动的心境中去完成,否则,为读书而读书,则会流于俗滥,于事无补。
二、真情写作是人格和文格素养融合的自然流露
高尔基曾提出过“文学即人学”的命题,语文教学必须会对学生的人格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用也”时,将受到“弗受”“不屑”的人格尊严的影响;在学习《谈骨气》时,就会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大精神所感染。将语文教育融入人格培养之中,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育的重要要求。
作文如做人,首先要在做人上下功夫。合格的现代中学生,应该在做人上具备这样一些特点:责任感强,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园;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具有平等意识和平民情怀;珍惜生命,爱惜时间,内心充满敬畏和感激;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没有依附心理和自卑情结;意志坚强,信仰坚定,敢于为理想而献出一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向蓝天下那一片广表的空间,培养他们关注现实人生的习惯,使他们的内心永远与大地、与民众相连。
学生养成了优秀的人格,便会用真心去品味生活,才会有最真实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由此产生的作品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要在作文中戒除陈言旧语,虚浮不实,矫揉造作,把文章写得富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就应该力在生活中发掘感动的资源,提高自己做人的品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有朝一日作文真正成了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就会是无比绚烂的景象!
三、真情写作仰赖开放的自主写作空间
1、把命题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写作的冲动。我们反对把学生只看作被动接受者的形象,要求他们只能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和灌输,不能有任何个人的见解,更不能有所谓的异端思想存在。我们认为这种保守的教学思想无异于是对鲜活生命与想象的扼杀。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看到,学生的年纪尽管不大,但却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理想,有自己对世界认识的独特角度。作文教学就是要目中有人,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实体,容许他们自由地观察、思考、表达,即使幼稚、肤浅,相信它也是真诚的、美的,如同带露的鲜花。有什么比这更为可贵的呢?
让他们在有感的前提下自己命题作文,提倡写无标题札记、随笔,在无拘无束的心境中随意漫谈,裸露思想,真实表达;其次是进行专题作文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切近其生活实际的话题,分组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在独立思考与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自由作文;再次是安排实地写生式作文活动,让学生走出户外,与大自然接触,直接面对花草树木、蓝天白云,清风流莺,在不得不心灵自发的状态下作文。
四、真情写作呼唤教师民主的教学作风
把作文批改与讲评的专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我们发现现行的作文教学在程序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整个程序中缺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突出学生自写自改的主体作用,突出批语的指导作用等环节。如果我们把传统的作文教学流程简化为“三步式”,即“老师命题一一学生作文一一老师批改”,这样一次作文教学就完成了。在这一过程中,首尾是老师中间是学生,从参与的比重上看,无疑淡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从“老师命题”上看,只有老师”一言堂”,没有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也就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老师批改”上看,没有给学生以批改作文的权力,更严重的是把“老师批改”这一环节放在一次教学活动的最后,没有突出批语应有的指导作用,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割裂了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与改、导与学的互动性。批语,不论是学生的还是老师的,犹如一篇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它既是对本次作文的成败总结,更是对下次作文的指导,可是现在的”三步式”作文程序存在的问题是批语的这一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真情写作需要师生良好的互动交流
成功的作文教学不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要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散漫无边、放任自流的作法是不可取的。不管是各种写作活动的安排、调控、总结还是读书形式与内容的组织、梳理、讨论,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协调和宏观地驾驭指挥。教师只有在这种亲身督导、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情境中才能使学生激发写作的兴趣,逐渐提高写作的各项素养,离开了教师的主导,不会有作文训练地有序展开。
狄德罗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伟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缪塞也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就是将对社会的不满和批评,体现在诗歌创作中。真情是写作的灵魂,情感是驱动写作的动力。因此,我们认为真情写作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梁景华.谈谈真情写作教学.[J].语文月刊.2014(07)
[2]赵春建.真情是创新写作的灵魂.[J].内蒙古教育.2012(07)
论文作者:李中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学生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真情论文; 鲁迅论文; 老师论文; 读到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