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体育组织研究述评_第三部门论文

非营利体育组织研究述评_第三部门论文

非营利体育组织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组织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5-0001-0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单位职能的分解、政府大幅度放权以及公众体育需求的日渐强烈,各类体育组织开始步入自发阶段。胡锦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大会上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目标,于2011年提出了加强当前社会管理的新任务。结合新的历史任务以及伴随着社会转型过程中公民社会意识的增强,这就要求体育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继续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还必须充分吸纳各种社会力量、鼓励公民的深度参与,同步进行体制、机制和组织创新等实践探索。因此,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加强社会管理、建设体育强国中将发挥重要和特殊的社会管理作用,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前沿领域。尽管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实践中已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在其内涵、外延及相互逻辑关系等理论研究上目前仍处于层次不清、内容散乱状态,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本文尝试对现有文献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予以展望。

1 一个以“第三部门”为认知主体的逻辑中心:区别于“政府”和“企业”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活跃于国际社会并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全球范围的“结社革命”。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的领域涉及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作用、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等。

1.1 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属性:从“实践”到“认识”的深化

目前,国外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仍然具有多维性的认识,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依据Salamon(1981)提出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来进行界定,认为“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组织即是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即实现一定程度的制度化。(2)私有性,即组织与政府在制度上相分离。(3)非营利性,即组织不向其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4)自治性,即基本上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5)自愿性,即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志愿者参与”(李亚平,1998)[1]。在实践中的通行做法,就是根据组织的资金来源来界定。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就将非营利组织与其他4类社会组织相区别开来:作为非营利组织,其大部分的收入不是来自于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服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社会支持者的捐赠;作为企业,其收入中有50%以上是来自以市价销售的收入;当组织的资金主要是依靠国家的财政资助,则属于政府部门。

国内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基本上有以下3种观点:一是认为非营利组织属于“第三部门”的观点。陈晓春(2000)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或共益服务的独立机构”[2],是介于政府组织、营利机构之间的组织。二是从法律视角来界定的观点。康晓光(2001)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称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3]。吴东民(2003)认为“非营利组织可解释为,以服务大众为宗旨,而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4]。王方华(2005)认为,应该把非营利组织界定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而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机构、组织和团体,它们可以是现有的政府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注册的民办科技机构等”[5]。三是以免税资格作为认定条件的观点。邓国胜(2003)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有服务大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不为任何人牟取私利,组织自身具有合法免税资格和提供捐助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的组织”[6]。

无论是从组织、法律,还是从免税的视角来看,非营利组织在社会运行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都可以被视为弥补了政府、企业服务范围和能力的空缺,是平行于政府、企业的社会第三部门。国内学者着重强调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一些共同特征,强调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差别,如在分配上具有非利润性、在行为上具有志愿性、价值取向上具有公共利益和法律上具有法定性等特征。在转型时期,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与西方非营利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内的非营利组织具有较强的“半民、半官”的性质。而国外更强调非营利组织的私立性、民间性和独立性,特别是美国。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主体,其官方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最后才是民办非企业,如何区分和发挥它们的作用,弥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非营利组织的“第三部门”内在规律:从“认识”到“理论”的演进

仅仅根据实践来认识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地位是远远不够的,围绕其兴起的内在逻辑原因与规律,学者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第三部门”兴起的必要性和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理论两个大的方面。

国外学者对非营利组织起源的认识主要源于“政府失灵”(Weisbrod,1974)[7],认为公共产品供求失衡导致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非营利组织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可作为政府服务不足的补充,揭示了“第三部门”这种新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开启了研究非营利组织现象的先河。消费者需求多样性、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完备性和价格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因素将出现“合约失灵”的现象(Hansmann,1980)[8],进一步从市场机制自身带有的缺陷论证了“第三部门”存在的合理性,对Weisbrod的观点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通过对美国社会运行的重新认识,发现非营利组织与企业、政府的关系不是一种从属关系,应该将非营利组织看做一种与政府机构和市场机制相平行的组织形态(Salamon,1981)[9],是一个存在于社会运行系统中的第三部门,从而确立了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石。Kramer等(1993)[10]通过对“志愿失灵”现象的研究,发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交易成本方面,政府远高于非营利组织,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第三部门存在的不可替代性。

随后的理论研究集中在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方面,形成了所谓的“跨部门理论”理论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种理论分别是:社会系统三部门间相互竞争依存理论(Wuthnow,1991)[11],强调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理论(Gidron,Kramer,Slaamon)[12],细分出了政府为主、非营利组织为主和合作协同的3种关系;政策空间与非营利组织能动性的关系理论(Coston,1998)[13],反映了政府态度对非营利组织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基于“合作、冲突、互补和吸收”关系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理论(Njiam,2000)[14],关注它们在制度、利益安排上的关系;基于“补充、互补和抗衡”模式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理论(Young,2000)[15],着重探讨它们在“政府失灵”和利益冲突条件下的服务合作与利益博弈。

国内对非营利组织的重视源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上世纪末确定对其研究进行资助的政策,从管理科学部公布的立项情况看,有7项获得了立项资助,主要涉及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内部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虽然管理科学部近年来连续在《指南》中给予强调和倾斜,但是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理论的自由探索方面仍没有取得明显的突破。1979-2011年6月,国内涉及非营利组织研究的全部公开文献共有2050篇,其中最早的研究来自于孟凡利的论文《西方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的概况及其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1994年第4期,第41-44页)。虽然研究的成果很多,但仍然集中在介绍、借鉴或诠释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等层次,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理论体系。

因此,如何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探讨非营利组织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理论架构,促进我国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是需要学者们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紧迫的任务之一。

2 将非营利体育组织纳入“第三部门”:从“边缘”到“主流”社会组织的变迁

近半个世纪以来,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体育志愿者组织、体育基金会等多种形态的非营利体育组织活跃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在竞技体育的公平性与可持续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已经演变为体育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和自组织形式,形成了政府、体育企业和非营利体育组织三部门的鼎立格局,如美国、德国等体育强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非营利体育组织。一些著名的国际体育协会或组织都是非营利体育组织,在竞技体育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促进社会体育蓬勃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关于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研究

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中,一般并没有单独地将非营利体育组织作为特殊现象加以探讨,而是将其纳入到非营利组织研究的范围之中,是“按照类别来研究,根据国际非营利组织分类法(ICNPO),可以看到其中在第1组文化娱乐类的非营利组织中,体育非营利组织是主要的类别”(邓国胜,2001)[16]。但是,日本学者在研究非营利组织法人社团的性质时,进一步明晰了非营利体育组织的概念,认为“体育非营利组织指的是在其向所属部门提交的工作目标的记载中包含体育、娱乐、健康、体力方面内容的、从事与体育有关的、非营利性活动的非营利组织法人”(陈琳,2002)[17]。这个概念所传达的重要信息是:体育非营利组织是从事与体育有关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按照该定义,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非营利体育组织与体育社团、体育志愿者组织、体育事业单位、体育协会、民间体育组织和体育慈善基金会等在逻辑上的关系是主体与从属的关系,与体育相关的非政府和非企业性质的组织都属于非营利体育组织的范畴。

国内关于非营利体育组织的探讨始于2003年,共有31篇文献。马志和、张林(2003)[18]从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视角,首次论述了非营利体育组织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重要性,认为“非营利体育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体育活动的非政府社会组织,包括各类体育社团以及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体育组织“能够有效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相对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公共体育物品,那么市场和政府都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体育领域就有了可替代的组织载体”。魏来、石春健(2005)专门对非营利体育组织的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非营利组织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种类型,体育非营利组织是指以服务大众的体育方面需求如娱乐、健身、身体训练等为宗旨的,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它具有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即组织性、私人性、自治性、非营利性、自愿性,同时又有其个性。包括各种体育协会、非营利性体育俱乐部、体育联合会等”[19]。刘东锋、杨蕾(2005)通过研究我国体育公共产品供求关系的状况,认为“政府和市场在提供体育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失灵’,无法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对体育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是非营利体育组织产生的根源”[20]。孙国友等(2006)就如何有效地发展非营利体育组织,提出“通过对我国的非营利体育组织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其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我国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并指出积极培育我国市民社会是促进非营利体育组织的根本途径”[21]。刘欣然等(2007)根据体育非营利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政府、市场、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等方面关系,认为“体育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通过体育志愿行为提供社会服务,推进公益事业,保障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类非政府的社会组织”[22]。王家君(2008)结合公民社会理论,认为“现有的民间体育组织与现代意义上的体育非营利组织相比有较大的区别,与体育非营利组织的本意有相当的差距。有意促使部分民间体育组织向现代体育非营利组织方向发展,将有利于中国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23]。陶运三(2010)针对非营利体育组织研究的理论视角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研究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多维理论视角有市民社会理论视角、法团主义理论视角、公共服务理论视角、合法性理论视角等”[24]。刘玉(2010)探讨非营利体育组织参与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体育非营利组织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必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25]。张义峰、李文辉(2011)认为就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合作主义”模式中,“非营利性体育组织作为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方新兴力量与政府构建‘合作主义’公共体育服务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26]。

2.2 关于体育社团的研究

在国内现有的文献中,以研究体育社团的文献居多。最早期的研究是来自于朱廉之(1995)[27]的研究,他提出了“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卢元镇(1996)[28]对中国体育社团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黄亚玲(2003)[29]在其博士论文《论中国体育社团》中,系统地阐述了体育社团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功能与作用。王广虎、胡艳(2005)[30]对转型时期我国体育社团改革的问题,提出了从“理论基础”、“组织基础”、“行业基础”和“社会基础”4个方面进行构建。汪流(2008)[31]针对中国体育社团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据统计,1979-2011年6月,在国内中文期刊上公开发表涉及体育社团的论文有462篇,其中核心期刊79篇;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228篇,其中博士论文2篇;国内重要会议论文30篇;国内重要报纸21篇。这些公开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全国性体育社团的改革与发展、地方性体育社团的组织与发展、高校体育社团的运作以及农村体育社团的筹建与发展等4个大的方面,尤其以探讨高校体育社团的文献数居多。

2.3 关于体育志愿者组织的研究

据统计,对体育志愿者组织进行研究的文献共有12篇。苗大培等(2004)首先展开对体育志愿者组织的研究,认为“推进我国社会的非营利社会服务志愿组织的发育成熟,建立一个与其相配套的社会公共机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借鉴运用‘第三部门’及其相关理论指导建构我国群众体育的服务体系——非营利体育志愿者组织,将对发展我国群众体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2]。肖嵘等(2005)通过研究志愿者与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认为“志愿者与体育社团组织是一种平等互利的交换关系”[33]。丛宁丽(2009)[34]在其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达国家体育志愿者实施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启示”成果中,系统地对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和北欧国家的体育志愿者的形成、分类和作用等进行了比较研究。陈文胜等(2009)探讨了体育志愿者组织绩效如何有效测评的问题,“运用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区间型评价矩阵,能很好地区分主观偏好值和客观偏好值以求得绩效评价指标权重,为定量测评体育志愿者组织绩效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可行的模式”[35]。

2.4 关于体育事业单位的研究

体育事业单位在我国是一个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组织群体。但是,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只有12篇,其中多数文献将研究聚焦在其内部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的问题,而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探讨体育事业单位的文献仅有1篇。杜志娟、康丰岭(2010)通过研究体育事业单位的改革问题,认为“公共服务性体育事业单位是体育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体育事业单位的改革是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单位的改革重点,而公共服务性体育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的某些社会功能和特征相类似或相同,公共服务性体育事业单位的改革可以朝着非营利组织的方向进行”[36]。

2.5 关于体育协会的研究

涉及体育协会研究的文献只有3篇。吕玉军、伯亮(2001)就民国时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认为“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成立,标志着外国人控制中国体育竞赛活动的结束,中国人自己管理体育的开始”[37]。柯火炎(2009)[38]针对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24-1949年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汪流、王凯珍(2009)[39]则首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体育总会组织体系关系变迁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改革建议。

2.6 关于民间体育组织的研究

关于民间体育组织的研究文献有3篇。陈泽兵(2002)通过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第一次明确地提及“民间体育组织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方面体育需求而自愿结合起来的社会团体,例如各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等”[40]。唐建军等(2004)基于组织互动理论,“认为在政府行政作用的条件下,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具有行为的主动性和行为的可能性。服务性、非营利性和结合性是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操作要素”[41]。时隔几年后,汪流、李捷(2011)“基于学理层面和现实背景对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的产生、生存境遇及发展进行探讨”[42],指出其发展背景是由于公民社会意识提升的必然结果。

从朱廉之(1995)首次论及体育社团,卢元镇(1996)系统探讨中国体育社团,马志和、张林(2003)关注非营利体育组织,黄亚玲(2003)系统地阐述体育社团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功能与作用,王广虎、胡艳(2005)进而研究体育社团的改革,丛宁丽(2009)对国外体育志愿者组织的比较研究,汪流、王凯珍(2009)对新中国体育总会组织体系关系变迁的持续研究,到汪流、李捷(2011)对社区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关注,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内学者们在研究非营利体育组织的过程中,将非营利体育组织从“边缘”提升到“主流”的努力。

相比之下,国内涉及体育协会、体育事业单位、民间体育组织以及体育慈善基金会等其他类别体育组织的研究文献很少,鲜有学者触及。这些领域的研究不足制约了国内体育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将实践经验升华到理论层面的过程中,上述学者们的认识均强调非营利体育组织的非营利性及其公益性,也反映了他们对其认知的演进过程。然而在实践中,众多体育组织具有非营利性,但它们并不能划归为体育非营利组织,而现存的一些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却与其本意相距甚远。从国外的研究来看,政府是唯一具有法律权威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管理的部门。在国内,对于非营利体育组织来说它的业务主管单位也就是政府权力的代表,如国家体育总局,各省、市级体育局以及地方体育行政部门都是政府机关,他们对体育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和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 简评与展望

3.1 简要评述

毋庸置疑,国内外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于非营利体育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定位、作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特别是达成了非营利体育组织归属为“第三部门”的共识,这为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加强社会管理、建设体育强国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但总体上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仍然存在着系统性研究和理论性创新偏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非营利体育组织与体育社团、体育志愿者组织、体育事业单位、体育协会、民间体育组织和体育慈善基金会等在逻辑上的关系仍然混淆不清,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二是缺乏非营利体育组织统筹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导致难以把握非营利体育组织发展的重点所在,未能有效地指导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实践。

(2)本土化分析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中西方经济、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存在着差别,因而产生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等问题的原因有所不同,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效率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照搬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来深入探讨中国非营利体育组织发展的问题是有“先天性”的缺陷,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归纳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非营利体育组织理论体系;二是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仍然缺乏对中国的非营利体育组织统筹发展现状的系统性研究,缺乏从体制、机制、社会管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研究;三是对国内目前大量存在的“半民、半官”性质的各种体育组织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

(3)研究范围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一是针对非营利体育组织层面的研究文献偏少,无论是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都远远不够;二是虽然对体育社团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多,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高校体育社团,就全国范围而言对地方性体育社团的研究主要有福建、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地,其代表性和典型性不够;三是涉及体育协会、体育事业单位、民间体育组织等其他子类的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研究文献很少,特别是关于体育慈善基金会和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监管体系等鲜有学者触及。

(4)微观层面研究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内部治理缺乏研究;二是对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组织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还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三是对非营利体育组织在财务管理、资金运作的透明度、境外资金捐赠与使用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都尚未触及。

3.2 研究展望

鉴于非营利体育组织作为“第三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结果势必会影响到化解我国在转型时期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利益纷争,也将影响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应在以下8个方面做进一步努力与完善:

(1)加强对中国非营利体育组织统筹发展的系统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

(2)注重对非营利体育组织的本土化研究与思考,促进中国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健康发展。

(3)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理论创新研究,在学习和借鉴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还应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演化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统筹方法等纳入到非营利体育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范畴,将经验层面的认识尽快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4)拓展中国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研究领域,不仅要探讨具有官方背景的非营利体育组织,也要研究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化对其他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影响,更要研究在公民意识不断提升的社会改革背景下,具有草根性质的民间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发展问题。

(5)研究非营利体育组织中的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体育志愿者组织、体育事业单位、体育慈善基金会和其他类型的公益性体育组织等的协同发展问题。

(6)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农村地区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探讨非营利体育组织如在政府的引导下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7)结合新时期政府体育服务职能转变、管办分离及权力下放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登记制度改革、监管体系优化、配套政策措施等的新情况、新问题。

(8)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中国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统筹发展,应就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展开研究。

标签:;  ;  ;  ;  ;  ;  ;  ;  

非营利体育组织研究述评_第三部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