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张连阳医生,总是在青春期_张炘炀论文

16岁的张连阳医生,总是在青春期_张炘炀论文

16岁博士张炘炀,永远都在青春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都在论文,青春期论文,博士论文,张炘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岁半,能够在三个月内认识一千多个汉字,会读报纸;

4岁,读小学一年级,6岁升入五年级;

9岁,连续跳级,直接上高三;

2006年,10岁参加高考,一出考场就被围观;

2006年9月,成为“全国最小大学生”,并且他所保持的“最小”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2008年,13岁的他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

2011年9月,16岁的他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并参加央视节目《看见》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

他是很多媒体报道里面的神童、奇迹或者天才,他会自信地反驳:“我觉得这是我自身努力的结果,跟天才没啥关系。”

他,就是张炘炀。

16岁的孩子大多还在读高二,而张炘炀已经是北航的博士。从他10岁读大学起,他就一直被冠以“神童”“天才”的头衔。这个16岁的孩子其实跟其他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可爱……

孩子气的年少轻狂

从小,与父亲两个人的封闭式教育,已经让张炘炀的性格发展有了与常人不同的轨迹。尽管已经长大,但是还是会时不时地暴出一些很孩子气的行为。

13岁那年,在数学分析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带领同学感受数学之美,讲到著名的欧拉公式时,张炘炀发现,他之前所学的不相关的公式全都由此关联起来,他起立鼓掌,然后全教室哗然,之后就是同学们鄙视的目光。但是,张炘炀并不管这些,在成人同学和老师的世界里,他就是一个幼稚的“小男孩”。

还有一次,他为了想知道自己的水平,就在课堂上直接问导师:“我是不是班上最牛的?”导师笑笑,说:“你啊,还早呢!”张炘炀的这种表达方式的确是一个普通的13岁孩子的正常表现。

曾因沉迷网络而差点挂科

读硕士期间,从小连电视都没怎么看过的张炘炀迷上了网络。在自由的空间里,他整天沉浸在网上,灌水、逛贴吧、玩游戏,还与父亲发生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争执。

“你说你成天玩,玩那个电脑,你能玩出啥来吧?”

“玩成专家。”听他这么说,父亲扭过头没有说话。

张炘炀就接着玩电脑,然后,一壶热水泼到他的身上。一件衬衫报废了,父亲的心也凉了。连夜,一瓶水都没带,父亲从北京工业大学步行50公里回到河北廊坊的家。

接下来的日子,张炘炀因为之前学习进程过快,基础不牢,无法正常完成硕士课程。他的成绩亮出了红灯,最后面临交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的后果。

对此,一向以理解能力快而在学习上颇为自信的张炘炀害怕了。他害怕失去父亲的帮助,害怕自己失败,这都是他无法容忍的,甚至有过想要自杀的想法。

因为恐惧失败,张炘炀开始废寝忘食地补习。每天花十几个小时的时间翻看大量的书籍,研究论文当中的关键问题,对每个注释和论证过程都要搞透彻。张炘炀付出了前所未有的认真和努力。嘴里起满了泡,体重急剧下降,最终完成了硕士论文。

现在,他已经很少用电脑了。

为省钱熟记公交路线

张炘炀生活简朴,只打过几次出租车,唯一一双有品牌的运动鞋,还是二姨送给他的礼物。他几乎从不喝饮料,因为5毛钱去楼下接2.5升的纯净水可以喝两天。为了省钱,他熟记各个公交路线,你说上哪儿,他知道怎么倒车,坐哪路车到哪儿去……因为在张炘炀看来,熟记公交并不是说自己的记忆力有多强,而是因为“我连打车的钱都没有,我再不算计算计公交路线行吗?”

读硕士的时候,作为“弟弟”同学的他受到了深刻的刺激。当时,一个星期50块钱生活费的他,还单纯着自己的单纯。他和别人一样抱怨现在的物价、房价时,一位同学咆哮说:“你滚回你老家去。”

和跨越式的升学轨迹相伴的,是超速生长出的压迫感,但现实的窘迫,让张炘炀内心陷入了超出年龄的焦虑,生活在比他大七八岁的成年人中,他们很多都有了不少的收入。而他,还是家徒四壁,身无长物。一个简单小壁橱里的几件衣服,就已经是他夏天和秋天的全部了。

青春期的情绪他也有

在有点懵懂的青春期,张炘炀也有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那是他大学时候的同学,比自己大8岁。

他将自己的照片和那个女孩的拼放在一起,在硕士论文最艰难的阶段,MP4里这张小小的照片就是他全部的动力。虽然暗恋了很多年,但是心中的羞涩还是让他没有勇气向这个女孩表白。

他有着最真实的感情表达方式,有着最纯真的认真,能够绝对认真地去做一件事,哪怕是错的。这种固执和偏激,或许就是他晚来的叛逆期吧!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博士生固执着一个观点:“在北京没有个真实的工作、户口、房子,那就没有权利去谈爱情……”

现在,博士期间的助教工作也是让张炘炀头疼的一个地方。他每天要批改六十多名本科生的作业。对于这些哥哥“学弟”,张炘炀总是表现得很无奈,因为他们的作业真的很糟糕……

评论:

A.TO社会:别再对“神童”过多关注

过来人:家长的过于关心、学校的超快教育、媒体的过分关注甚至炒作,无一不是造成孩子内心膨胀的罪魁祸首。同时,也让这些孩子不敢失败,让家长也认为这就是成功。

善良的人:可怜啊,这孩子就是他父亲的一块试验田。他才16岁,所以才会比较幼稚地面对30岁才遇到的现实问题,这很正常。

迅即的闪电:他需要的是导师、父母、同学和朋友的正确引导和正面影响,而不是围观者图一时之快的吹捧或者无情谴责。

B.TO张炘炀:坑爹啊,你以为你真的是“王”啊?

目击者:说自己成熟,就成熟到这个份儿上了啊?还问老师你是不是最牛的,你以为读个硕士博士的就是牛人啊?

C.TO张炘炀父母:环境,请不要扼杀“仲永”

哈哈乐: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成功标准是什么,在说孩子让自己寒心的同时,有没有自我反省过呢?仲永不就是被家人到处炫耀才“泯然众人矣”的吗?

听我的没错:我觉得关键问题就是他父母在注重他知识的增长时,忽视了他心理上的教育,使16岁的孩子接触到了这个年龄不该接触的事物,在他还没有步入社会时就承受了来自社会的压力。

标签:;  ;  

16岁的张连阳医生,总是在青春期_张炘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