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娜1 李雪璐2(通讯作者) 何明海1 杨文翔1
(1南充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2川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糖尿病足溃疡分泌物中分离的细菌特点及药敏情况。结果:33例患者分泌物标本中24例(72.7%)培养获阳性结果,9例(27.3%)无细菌生长,共培养出病原菌31株,G+菌17株(54.8%),G-菌13株(41.9%)和真菌1株(3.3%)。单一菌株感染18例,混合感染6例,药敏试验结果提示有多药交叉耐药。G+菌对磺胺类抗菌药,利奈唑烷,万古霉素较敏感,对四环素,克林霉素,亚胺培南有一定的耐药性;G-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亚胺培南较敏感,对青霉素类和一代头孢菌素耐药性高。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感染主要为G+菌,其次为G-菌。依据细菌感染的种类及药敏情况,指导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96-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感染是糖尿病足发生及加重,甚至截肢的主要因素,因此,了解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的种类,选择敏感抗生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个体给药方案以提高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44例,均符合ADA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42~85岁,糖尿病病程1~25年,糖尿病溃疡病程1天~5月,糖尿病足按Wanger 分级[2],其中1级11例,2级16例,3级15例,4级2例。其中因病情要截肢的有2例,占4.5%。
1.2 方法
在使用抗生素前,用灭菌棉拭子取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分泌物或脓液,送检微生物检验室。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
2.结果
2.1 细菌培养情况
44例糖尿病足患者,11例因无法取得分泌物及其他原因未做细菌培养与药敏,因此不纳入统计,其中24例溃疡分泌(72.7%)培养获阳性结果,9例(27.3%)无细菌生长,共培养出病原菌31株。单一菌株感染18例,混合感染6例(同时检出≥2种细菌)。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本资料标本未做厌氧菌群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病原菌种类及分布
在培养出来的病原菌中,G+菌17株(54.8%),G-菌13株(41.9%)和真菌1株(3.3%),引起糖尿病足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葡萄球菌(24.6%),肠球菌(18.3%),链球菌(10.7%)普通变形菌(9.7%),G-杆菌(6.8%),大肠埃希菌(6.2%),其他为奇异变形菌,类志贺邻单胞菌,阴沟杆菌,摩氏摩根杆菌,产气肠杆菌 (各占4.7%)等。
2.3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G+菌对磺胺类抗菌药,利奈唑烷,万古霉素较敏感,对四环素,克林霉素,亚胺培南有一定的耐药性;G-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亚胺培南较敏感,对青霉素类和一代头孢菌素耐药性高。
2.4 糖尿病足感染细菌谱与Wagner 分级的关系
结果显示2和4级糖尿病足以G+菌感染为主,主要是葡萄球菌(58%),3级糖尿病足以G-菌感染为主,主要是普通变形菌(36%);混合感染中,其中2级2例,1例G+菌(2种),1例G+菌(1种)+ G-(2种),3级3例,均为G+菌(1种) + G-菌(1种),4级1例,G+菌(1种) + G-菌(1种);单一感染,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低,混合感染,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高。
3.讨论
33例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分泌物培养的病原菌和药敏分析显示,单一感染有18例 (54.5%),多种微生物感染有6例(18.2%),未培养出病原菌有9例(27.3%),真菌1例。总共培养出31例病原菌,主要是以单一感染为主,这与Bansal[1]及Kavita A[2]的以多重感染为主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本结果显示混合感染例虽数少,但却提示其可使细菌间协同作用产生的毒性及破坏性大大增强导致耐抗生素的能力也提高。虽然结果显示真菌的检出率低,但应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溃疡处感染的病原菌以G+为主(54.8%),这与周丽杰[3]报道的糖尿病足深部感染的病原菌培养结果相似,而与金虹飞[4]报道的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不同,提示不同地区可能细菌谱有所差异,应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本研究结果表明G+菌对磺胺类,利奈唑烷,万古霉素较敏感,对四环素,克林霉素,亚胺培南有一定的耐药性;本次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在国内外已有报道。因此,为延缓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出现及增长,应限用万古霉素。G-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普通变形菌,对氨基糖苷类及亚胺培南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亦尚未发现产超关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对多种抗菌药有较高的敏感性。故临床工作中可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出来之前可考虑选用以上敏感性药物,以提高疗效;本研究未做厌氧菌的培养,若抗感染效果欠佳或局部恶臭严重者,可加用抗厌氧菌药物。
关于糖尿病足分级与其致病菌的关系,本组研究提示糖尿病足4级感染以G-菌为主,3级以G-菌为主,与徐灵芝[5]报道的随着糖尿病足分级的增加,G-杆菌的感染增加的结果不同,提示不同地区可能细菌谱有所差异,表明应根据具体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因此,一旦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明确,应及时取足溃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应反复多次进行病原菌培养,以早期诊断和行针对性抗菌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强力有效抗生素,以降低截肢率及减轻经济负担,减少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Bansal E, Ashish G, Sanjeev B, et al. Spectrum of microbial flora in diabetic foot ulcers[J]. Indian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Microbiology 2008;51(2):204-208.
[2]Kavita A.Chopdekar,Ameeta A,et al.Bacteriological Analysis of Diabetic Foot infection, Bombay Hospital Journal, 2011,53(4):706-711.
[3] 周丽杰,张静萍,张静.糖尿病足深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38(2):121-129.
[4] 金虹飞,蔡少平,顾慧群.544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2010,25(5):356-359.
[5] 徐灵芝,杨叶虹,叶红英.糖尿病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与预后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4):451-452.
论文作者:孙娜1,李雪璐2(通讯作者) 何明海1,杨文翔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病原菌论文; 糖尿病足论文; 细菌论文; 霉素论文; 头孢菌素论文; 抗生素论文; 耐药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