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研究的亮点与痛苦_电影市场论文

电影研究的亮点与痛苦_电影市场论文

电影研究的亮点与痛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痛处论文,亮点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现代科技含量的工业文化产业,在我国真正得到认同并进行社会主义市场运作,还是近几年的事。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电影产业化运作日趋向纵深发展。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电影的价值空间不仅仅是影片本身,而且包括由电影所生发的与电影相关联的产业,电影产业链应该包括策划创作、拍摄制作、宣传发行、放映、理论评论等环节。然而,人们往往对那些见效快、利益大的环节情有独钟,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肯投入,毫不吝啬;而对那些见效慢、利益小或者无利可图的环节却抱以冷漠的态度,尤其是对理论评论的冷落已经见怪不怪了。

理论评论对于电影创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导向,是电影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树立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创作思想和观念,就离不开站在时代潮头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评论。

“文革”时期的文艺理论批评从反面证明理论评论的重要地位。当时,“三突出”的创作原则成为风靡一时的文艺理论。不管艺术家愿意不愿意,都得在“三突出”的紧箍咒里跳舞。最终将创作引入死胡同。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电影掀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创作高潮,第三代第四代以火山爆发般的旺盛创作力拍摄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令观众耳目一新;第五代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以敢于创新、敢于超越的精神铸造了一座座丰碑,令中外影坛刮目相看。创造如此辉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电影理论评论所起的领航作用功不可没。20世纪70年代末,电影理论界主张“电影与戏剧离婚”,拉开了中国电影理论创新热潮的序幕;李陀、张暖忻的《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在1979年第3期《电影艺术》杂志上发表,在之后的几年里,围绕着“长镜头理论”、“电影的文学性”、“电影民族化问题”等理论热点展开了深入而又广泛的讨论。理论的活跃带动评论的活跃。对一部影片的看法,可以提出尖锐批评,也可以送上温情赞扬。围绕《黄土地》的电影美学问题,影评家们争论了好长一阵子;几十位影评家挤在中国影协简陋的会议室里,座谈《红高粱》从早晨谈到太阳落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电影理论评论创造了一个“火红的年代”,它对繁荣电影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亮点:产业研究与电影史

在我们认识到理论评论的重要地位之后,就让我们考察一下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电影理论评论状态。首先应当看到,这几年的电影理论评论有其独特的时代特点,理论和评论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关于电影产业的研究和论述方面出现亮点;二是在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上成绩喜人。下面就两个亮点作简要的评述。

亮点一:这几年,外国片的引进数量站在历史的高点,与国产片拼抢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经过阵痛,全面进入市场;电影人的市场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中国电影如何应对残酷的市场?中国电影如何发展健全自己的产业?电影产业究竟是怎么回事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电影理论家、批评家的兴奋点。中国影协历来是理论评论的桥头堡,早在几年前就把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上,以每年一届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为平台,举办“电影论坛”,每届论坛的主题不一,纵观十几届论坛的主题,主要是围绕着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做文章。电影产业更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理论家纷纷把自己的研究焦点对准电影产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权力机构和一些大学、研究部门先后成立专门研究电影产业的机构,以各种形式召开有关电影产业主题的论坛,这气势令人振奋。

从近几年对电影产业研究的成果和走向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关于电影市场的调研和论述;二是关于体制改革与电影市场的关系;三是对电影产业作比较系统的论述。中国影协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论坛”,围绕着电影产业这个大主题展开已经有多届,分别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影视产业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现状与发展”等。论坛还请专家为论文评奖,与会者的论文由中国电影出版社以文集形式出版。北京电影学院编纂的《2005年中国电影产业年报》,其中涉及到电影产业链的方方面面,有数据资料,也有文字资料,以权威性、准确性、实用性的特点向人们展现了2005年一年中电影作为产业的运作情况。据说,产业年报已确定为每年一本。

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引起了有关领导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并开拓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电影产业学的研究和探讨才刚刚开始,有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深入开掘探索。

亮点二: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为纪念这个光辉的节日,电影理论家、评论家们早早就把焦距对准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纷纷撰写电影史,其热情空前高涨,投入也空前慷慨。百年华诞前夕,一些研究机构和影视教育界纷纷召开中国电影论坛,围绕着百年中国电影展开讨论,梳理和总结百年中国电影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新百年中国电影的出路。其中,广电总局于2005年底举办的论坛影响最大,来自国内外近百名电影学者、艺术家欢聚北京,在庆祝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同时,认真回顾总结中国电影的成败得失,为弘扬民族电影的优良传统呐喊,为振兴中国电影出谋划策。

除了各种形式以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电影论坛外,还有通过报刊、出版社的平台展示记录、评述中国电影历史的论文专著。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充分发表自己对中国电影历史的评介、论述。以“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史”为例,写电影理论批评史可以说是史学研究领域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长期以来无人敢于问津。可是,青年学者、北大副教授李道新早在几年前就推出了《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史》;其后不久,撰写过《中国无声电影史》的电影史学家郦苏元也推出了一本《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2005年底,电影理论家胡克为纪念电影百年写了一部《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他们三位尽管都是写中国电影理论史,但角度不一,观点有别,表述形式不同,共同为中国电影史学研究领域填补了空白。在电影史研究方面,最有影响最有分量的还要数广电总局确立的向百年中国电影献礼的研究项目——“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书系由十二卷专题史组成:《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喜剧电影史》、《中国儿童电影史论》、《中国电影理论史评》、《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中国电影技术发展简史》、《中国战争电影史》、《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动画电影史》、《中国科教电影史》、《中国电影表演百年史话》等,所涉足的电影专题史之广泛之深入是史无前例的。在学术定位方面,有些属于通史类专著,这些专著史料翔实,客观真实地描述了百年中国电影走过的脚印;有些属于史论类专著,这些专著以史料为依据,充分阐述作者的学术见解,理论性强。

纪念百年中国电影之际,促使掀起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浪潮。但这浪潮离我们渐渐远去,浪潮过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遗憾:存在四个痛处

尽管有亮点,但从总体来看,这些年电影理论评论的处境不是很妙,它在电影产业链中的地位犹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不甘。电影创作进入市场后,电影理论评论也无奈地进入市场。但它不会在市场的大海里游泳,它需要教练,可这教练对它不待见,情绪时高时低,它的泳技自然难以长进,不免有些狼狈,命运岌岌可危。亮点让人感到欣慰,但亮点又难以掩盖遗憾。有些什么遗憾呢?对这些年的现状进行粗略的梳理,能够发现一些痛处,这痛处就是遗憾。经过归纳,我以为主要有四个痛处,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1.阵地缩水。这意思是说电影理论评论话语权的平台越来越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几十家电影报刊所确定的理论评论版面十分可观,除了《电影艺术》和《当代电影》这样的纯电影学术刊物外,北影的《电影创作》、长影的《电影文学》、上影的《电影新作》、峨影的《电影作品》等以专业性、创作性为特色的刊物也以相当的篇幅刊登理论评论文章,具有通俗性特点的《大众电影》、《电影故事》、《上影画报》、《北影画报》、《中国银幕》等,也毫不吝惜地开辟评论专栏。那时期的理论评论阵地可谓百花齐放,一片繁荣景象。可是,市场化的进程严重威胁、侵袭着这块阵地,许多报刊无力坚守阵地,纷纷缴械投降。《电影作品》被人收购变成《看电影》,《北影画报》也与人合作变成《新电影》,还有许多报刊名是没换,可老板换了。换老板不要紧,问题是他对理论评论是不是感兴趣,是不是重视。理论评论的受众面显然不如“明星特写”、“制作花絮”、“大片解读”等栏目大,自然没有市场,没有市场,怎么挣钱?不挣钱,刊物怎么生存?商人怎肯无私奉献?还有那些话语权在自己手里的报刊,为了生存,为了与市场接轨,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放下架子“媚俗”去争取读者。而今能够让理论家和评论家发表学术见解的,除了《电影艺术》和《当代电影》,还有几家?

2.队伍萎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年从事理论评论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队伍出现了萎缩。萎缩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本以理论评论为主业的人因种种原因改行,有些已经彻底改行,去写剧本、当制片、搞公司、干导演;有些既搞创作又搞理论评论,不过大部分精力投身于创作,主业变成了副业。二是评论学会、研究机构的功能减弱,除了经费紧张之外,人们过去的那一份热情已经很难找回。三是新人接不上,20世纪80年代新人辈出,年轻人具有理论创新、观念创新的劲头,也甘于清苦;可现在的年轻人市场意识强,比较实际,真正靠学术维持生计的已经很难找到。

3.争鸣不足。前些日子围绕《无极》炒得非常火爆的“馒头事件”可以引发我们思考不少问题。我由此想到了影评,影片《无极》还没有出来就开始了炒作,这种炒作实际是一种宣传方式,无可厚非,问题是一开始就只有一种声音,没有第二种第三种声音。公映后,人们对影片的看法很不一致,褒的贬的,捧的骂的,十分热闹,一时成为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争相炒作的热点。令人遗憾的是,对《无极》的评价让人觉得炒作有余,争鸣不足,也就是说缺少那种具有学术含量的讨论,褒为什么褒,贬为什么贬,能不能把《无极》作为麻雀,认认真真解剖一下,以便给导演以中肯的意见,对创作有所启迪。

前面提到《红高粱》在影协召开座谈会的情景,这样的情景还表现在《黄土地》、《天云山传奇》、《姐姐》、《人生》、《红衣少女》、《高山下的花环》等一大批作品上,大家为影片的风格和内涵、一场戏的处理、演员的表演、导演的技法等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这种争论不是炒作,而是发自内心的学术分析。报刊随之辟出的栏目开展评论,发表意见不同的文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但起到理想的宣传效果,而且还营造了宽松的创作环境。相比之下,总觉得现如今对电影的宣传往往是炒作,甚至是恶炒,很少通过具有学术水准的争鸣达到宣传效果。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对作品的看法存在不同意见,这是很自然的事,我们应该提倡争鸣,不要只是炒作,而且只是一种声音的炒作。

4.热点缺乏。这里说的热点是指理论热点。这几年除了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史这两个话题外,有关电影理论方面的热点是什么,实在很难梳理清楚。过去曾围绕着“革命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电影的文学性”、“长镜头”、“纪实性”、“民族化”等理论话题做过文章,指导过创作。现在我们提倡什么主义,主张什么理论呢?

实际上,电影实践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每年引进的“大片”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国产电影到底怎么样?成功在何处,失败又在何处?据媒体报道,崔永元在“我的长征路”上到湘潭大学举办讲座,向中国电影又开了一炮,他说:“以前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好看,那才是纯正的中国味,现在的中国电影都是美国味。”说这话以前,他还说:“中国电影已死”,呼唤“挽救中国电影”。崔先生的话语让人觉得情绪化太重,显然过于偏激。但我觉得细细品味他的批评,还是能够给人一些启发的。他说的“中国味”与“美国味”的问题,实际上是涉及民族化的问题,这就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确实是到了应该提出来重视的时候了。

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理论基础不稳定,指导就不坚定;指导不坚定,思想观念就不明确;思想观念不明确,实践就没有方向。

中国电影在呼唤理论评论!中国电影产业需要理论评论!

标签:;  ;  ;  ;  ;  

电影研究的亮点与痛苦_电影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