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近十年论文,成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444-(2007)05-0005-03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指对在业或非在业成人实施属于高等教育水平的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急需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两条腿走路”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与此同时,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也逐步进入全面繁荣阶段。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近十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回顾
1.论著方面:有朱正亮的《成人高等教育学》(1996)、安树芬,胡升秀的《现代成人高校管理》(1996)、孙庆珠,杨玉强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1996)、何明宝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开拓》(1996)、陈小亚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规程与学习方法》(1996)、朱摩西等的《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1997)、扈晓霞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与探索》(1997)、常立学的《成人高等教育概论》(1998)、吕永祚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1998)、郭金楠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与实践》(1998)、李培等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1999)、张仁杰,李海滨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1999)、王蓉,苏华,荣燕宁的《成人高等教育学》(2001)、宋永则的《成人高等教育概论》(2002)、苏白·阿那别克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2004)、袁希平,杨士龙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与实践》(2004)、黄志英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论》(2005)等陆续问世。
2.论文方面:有徐志远,李怀根的《谈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997)、何红玲的《简论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着力点》(1999)、渠长根,薛汇琪的《试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1999)、杨凤英,姜小毅的《构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初探》(2000)、姚远峰的《试论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观》(2000)、史淑芬的《谈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2001)、王浩的《提高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2001)、徐青,都荣胜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2002)、苏孜的《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思考》(2002)、谢永祥的《确立新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2003)、李勇强的《对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思考》(2003)、贾温性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导论》(2004)、李继峰的《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文化症状”》(2004)、何爱霞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2005)、王莉颖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进展、问题与前景》(2006)、路军,王立颖的《从学校本位学习到工作本位学习——成人高等教育的模式选择》(2006)等大批论文发表。
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的增加,作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也开始涉及到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其中博士毕业论文包括:何红玲的《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4);硕士毕业论文包括:陈永红的《新世纪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及发展思路》(2001)、茅育青的《信息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2002)、鄢烈洲的《成人高等教育趋同普通高等教育之成因与对策研究》(2003)、张文东的《新时期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探析》(2004)、崔铭香的《我国成人高教“普教化”问题的反思与改革》(2004)、姜彤的《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战略管理研究》(2005)、齐立旺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分析》(2005)、王霖的《关于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改革的思考》(2005)、王华轲的《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研究》(2005)、范卫宏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2005)、段阳萍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反思》(2006)、陈联的《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研究》(2006)等。
二、近十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特点概述
1.学科建设研究不断深入
长期以来,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顽疾一直困扰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鉴于此,建立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成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十年,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重要性。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其中代表观点有:何爱霞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学是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人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发展水平,既关乎成人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也会对成人教育实践产生重要影响。① 王莉颖则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哪里?为学科而学科,孤芳自赏,肯定囿于短式;而寻求更大的实践价值,增大学科理论对成人高等教育实践的权势、评价、控制、预测和改造的功能,可能恰恰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② 此外,对于成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具体推进方案,在以杜以德为首的国家“十五”重点研究课题《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及其分类研究》的研究中进行了较为深刻、具体的探讨和分析,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效帮助。
2.目标定位研究备受关注
成人高等教育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应该怎样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给成人高等教育一个定位,一直以来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目标定位。其中,从宏观角度出发,曲衍芬认为,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定位应与社会发展同步,根据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定位。③ 陆虹则从终身教育的角度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与科学定位问题,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定位应以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为目标的主张。④ 陈俊梁、任家琰等认为,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重全方位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满足公民的多样化教育需求。⑤ 从微观角度出发,宋永则认为:一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确立“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化社会”的教育观念;二是改变传统的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确立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式应用型人才观;三是教学内容必须与岗位需要相一致,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必须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突出学生本位;四是必须建立一种既适应社会又方便学生的宽松的管理模式。⑥ 虽然研究者们提出的具体目标定位不尽相同,但对于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适时地调整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他们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
3.热点重点研究得到凸显
首先,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教育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生命线。针对近十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令人担忧的质量现状,桑宁霞深入分析了影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其中包括缺少观念的引导;发展基础薄弱;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素质偏低和经费投入不足等。姚远峰则从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入手,阐述了认识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规范质量管理活动等。
其次,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研究是近十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线。王北生、何红玲、吴锦清、钱诚等人综合各方因素分析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试行学分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朱为民、蔡俊萍等在着重分析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所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寻求符合成人特点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姬忠林则提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改革的内容包括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学分制、评估和监督体制等诸多方面。吕西忠则强调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略既要重新审视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意义,也要重新审视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包括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
再次,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教育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等方面过多地强调学历教育,从而难以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多层面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赵小东、潘铮等深入分析了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认为在具体实施中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差距感,走产教研结合之路;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深化改革,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机制等。
4.跨学科研究受到重视
跨学科研究是将自己的研究内容置于更加广泛的学科领域中进行审视与探讨的研究方法。成人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序列、多形式的动态开放系统,它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只有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和更加广泛的学科体系中,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才能进一步的凸显。鉴于此,近十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在注重成人高等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同时,其研究范围也逐步扩展到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并积极借鉴和利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齐立旺从政策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政策。
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趋势展望
1.自主研究将成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
今后,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在积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更加重视从自身实践工作中抽象概括出的理论成果,并力求在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以此来指导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实践。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将冷静的立足本土,结合我国的国情,重在完善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而不是狂飙突进地高喊与世界接轨。因为只有增强自主研究的信心,加大自主研究的力度,运用自主研究的方法,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科地位和实践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现实研究将继续受到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
强调成人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学科发展,并不意味着放松对社会现实需求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高等教育理论及其体系应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理论及体系,而不是纯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不是一种抽象空洞的准形而上学的理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合自己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的根本在于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将不可避免面临改革,而改革的最终依据便是社会现实需要的变化。因此,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今后将会更加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发展与需求,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努力寻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新渠道。
3.改革研究将成为推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虽然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相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其研究在诸多方面仍显滞后。例如,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只涉及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某些方面而并非全部,且已有的改革往往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上,由于社会发展对于社会成员提出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也需要相应的不断做出调整。因此,今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在广度上将涉及到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在深度上将进行深层次的实践与探索,从而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则将会在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
4.质量研究将成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
对于成人高等教育而言,教育质量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学历教育的质量和其他非学历教育的质量。在此之前,研究者们对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虽然已有所关注,但研究视角大都较为褊狭,难以包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真谛。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在今后的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中,研究者们需要首先把握好成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找准成人高等教育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确立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内涵和标准,而后针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不同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在深入探讨和研究、广泛论证与考察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切实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何爱霞.成人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职教论坛,2005,(7).
②王莉颖.成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进展、问题与前景[J].成人教育,2006,(3).
③曲衍芬.论成人高等教育战略目标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0,(10).
④陆虹.终身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位[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8).
⑤陈俊梁,任家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J].成人教育,2005,(9).
⑥宋永则.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