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研究论文_郑旭明

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研究论文_郑旭明

珠海市大镜山水库管理处 519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各经济产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基础工程的施工频率和施工规模。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每个城市的人民生活秩序。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特点,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特别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受到移民、地质地形、河势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工程建设规模大,工期长,施工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严格。工作环境困难,不安全因素较多。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1.1城市供水管网防渗漏技术

城镇供水管网是城镇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镇的“生命线”。它的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工厂企业的生产运转。由于管道年久失修或其他管线施工的干扰等原因,跑冒渗漏现象时有发生。

(1)新建管道要选材合理。选择高质盘管材对管材的选择应以考虑防爆、防裂、抗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运输安装方便,保养维修简单、价格便宜、内壁光滑等因素,对于新敷设的管道选择管材的原则是:承压能力强,刚性和塑性适中,性能稳定可靠,内壁光滑,输水能力稳定。基于以上原则,从城镇供水的实际出发,小于等于200mm的水管,建议使用硬聚氯乙烯管;大于200mm的水管,宜使用球墨铸铁管。同时要制定管网改造更新规划,确保管网的安全运行。

(2)管道接口防漏措施。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接口形式,将石棉水泥填料的刚性接口改为胶圈填料的柔性接口。柔性接口具有一定的塑性,从而减少温差或不均匀沉降对管道的损坏。

(3)管网附属设施的防漏措施。通气阀、消火栓、排水阀等管网附属设施经常启闭,容易磨损漏水。这种长时间的漏水,累计损失水量相当可观。由于这些附属设施是直接安装在供水管网的主干管道上的,故应在阀前增设密封闸阀或蝶阀,并设立专人定期检查维护。

1.2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一般都是通过修筑围堰来解决施工导流问题。在河流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上进行施工,需要用围堰围护基坑,并将河水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往下游宣泄,这就是施工导流。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导流工程对河床水流进行控制的全面部署。另外,各工程还具有明显的不可重复性。一般情况下,利用枯水季节进行大施工能够简化临时性的导流工程,从而能够使造价降低以及施工进度加快。大量的土石方和混凝土工程量必须要此期间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河流有一年一度洪枯季节的周期性,因此,决定了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而施工具有不均衡性,此时就需要合理安排施工,综合平衡人力、物力、财力。导流时段的划分、导流方案及措施的拟定、导流流量的选择都是按照国家建设计划所规定的要求为主要依据。坝与导流工程在洪水赛跑中所必须达到的时间指标其实就是控制性施工总进度,对于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导流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对其进行满足。在地形和自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就是采用分期围堰导流。

2建立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管理和技术相糅合

2.1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限制严格,以及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技术管理是对水电厂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安全,安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结果是效益。运行管理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一是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缺乏激励机制,二是传统就业制度过于包容,致使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大部分职工末受正规培训,缺乏应有的知识。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做到以下几点:

2.1.1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及事故或故障等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率,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技术档案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其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应认真收集和整理归类有关文书数据、图表,机组的原始数据资料(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记录、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运行、检修、试验、检验记录等)。特别注意收集散落在各工作面、车间、班组的数据,并将其分类汇编归档,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文档查阅制度。

2.1.2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工作票、操作票签发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等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运行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票,工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同时还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2.1.3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结合本厂实际进行挖潜,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工作。逐步把恢复设备性能转变到改进设备性能上来,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要努力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使用方法;改革传统的检修方法和步骤,充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制定检修网络图,使检修质量提高,工期缩短,耗材降低,工力减少。运用各种科学试验方法进行技术监督,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加强仪表监督、绝缘监督、金属监督和技术监督。技术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2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制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经济考核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业主及管理方式的不同,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和公认合理的标准。国家电力公司时期曾推出过水能利用提高率指标,并纳入到达标创一流标准的评定,但因该法对水量和综合出力系数的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或不确定性,其程序的计算结果难于取得管理方和相关部门的认可,结果没能切实推行。从维护水电厂正常生产秩序的要求出发,水电厂生产运行指标应能充分体现各项工作的成效,反映设备管理维护和水能利用的水平,至于具体工种、岗位的工作成效应作为发电厂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它们综合起来反映发电厂宏观的生产和经济运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职工人员要身兼电气、机械和运行工作,检修人员也身兼电气、机械检修两职,有的厂站甚至没有检修工,设备检修时才抽调运行人员出来参加检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小水电厂已广泛应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有职工缺乏应有的知识,在工作中感到吃力。所以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是小水电厂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强.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12.

[2]熊文钊.张步峰为南水北调的法治路径[J].望新闻周刊,2010,30.

[3]梁莉.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数据网络建设[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7.

[4]廖文根.旱灾之后更应加快水电建设[J].电力设备,2010,5

论文作者:郑旭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  ;  ;  ;  ;  ;  ;  ;  

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研究论文_郑旭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