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源起于德国的简要分析论文

社会政策源起于德国的简要分析论文

社会政策源起于德国的简要分析

周锦懿**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 社会政策的最初文本起源于德国,而其最初实践和最合理构建、实施亦是在德意志大地。德国实行社会政策有其自身的背景和基础,对其原初文本和启动基础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从中掌握一些规律性认识,进而深入探索其社会政策的内在本质和机制。为中国社会政策和立法事业的发展,进而更有效地面对我国可能发生的社会风险提供一定智慧支持。

关键词: 德国模式;社会政策;后发现代化

一、关于社会政策的起源以及文本解读

(一)德国的社会政策起源

社会政策作为制度文本起源于1872年德国新历史学派为解决本国当时最迫切的社会问题——劳资冲突所组织的“社会政策学会”。第一个给社会政策做出较为完整定义的是德国财税经济学家瓦格纳(Adolph Wagner)。1891年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社会政策是运用立法和行政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的分配不均问题。

(二)东亚的社会政策起源

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深受德国影响,其后发现代化路径即是德国模式的东亚变型。日本明治政府曾于明治三十年(1897年)成立“日本社会政策学会”引入社会政策概念并进行相关研究,我国社会学界自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使用由日文转译的“社会政策”一词及其概念。但在东亚地区,因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和二十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区别于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概念及其研究直至二战后才得以广泛展开。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53~87岁,平均(63.98±0.2)岁,体重55~78 kg,平均(68.3±1.2)kg;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54~-88岁,平均(63.67±0.8)岁,体重54~79 kg,平均(69.4±1.8)kg。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并排除其他干扰性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方面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德国之所以实行社会政策是被迫的必然选择。在论述之前必须明确德国社会政策的开展基于这样的社会基础:德国至少应是一个具有现代化要素且具有现代化倾向的民族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必然是统一的(实质统一)。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功能不低于最低效度的运转、基于民族的社会认同感和统一体是社会政策实施的基础性条件。

由图2毛鸡只重对肉鸡大胸产品的出成影响可知,随着毛鸡只重的增大,总体趋势来看,大胸出成呈上升趋势。在只重为4.31×500g时,大胸产品出成为21.62%,当只重为4.61×500g时,大胸产品出成增加了0.1%,占比21.72%。且由实验数据可知,毛鸡只重对大胸产品的出成影响明显,只重越大,大胸出成越高。在只重为5.68×500g时,大胸产品出成出现小幅下滑,分析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的数据差距,但整体上来看,大胸产品出成与毛鸡只重之间存在正比关系。这对于车间每日的生产指导具有一定的意义,对每日出成的高低有科学理性的预判。

二、对德国社会政策源起背景、基础的简要分析

(三)对于社会政策原始文本的解读

(二)特质性文化普适化

但事实上,满足这些条件的国家并不少见,那又何以社会政策之于德国、日本如良方,而其余诸国或不为,或为之而苦呢?因为基于统一民族国家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具备一些选择性“条件”:

德国则通过具备卓越能力的领导人通过战争和强权的方式满足了这些条件。德国宰相俾斯麦通过普丹、普奥、普法三场王朝战争,以“铁血政策”即强硬的军事能力配合基于原则的灵活内政、外交政策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实质统一。

(一)外部环境持续施压却保持暂时性和平

这一状态既可以是域外强国相互制约的结果,亦可以是通过自身武力达成的结果,日本明治维新初期的国家环境偏于前者,而德国则是通过三次战争实现后者之结果。此时国内有极强的危机感而必须有所行动,外部制约或忌惮而提供了相对和平的周边环境,这些时间资源不用于国内消耗而致力以一切手段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发展,这一切手段的最主要便是社会政策。但是历史进程中更多国家或被针对,如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或是陷于内耗,并不具备这一条件。

总之,加强护生在校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法律与临床实际的结合,使护生做到学法、守法、用法,自觉防范护理差错及医疗事故发生,促进护理法律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让实习生成功走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优化护理质量。

西方国家为了减贫、反贫,履行国家责任和义务,均将减贫反贫政策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调整和规制,实现法治化的治理。如英国颁布的《济贫法》和《工业分部法》,美国颁布的《反贫困法案》《地区再开发法》《社会保障法》《食物劵法案》《全国学校午餐法案》,德国制定的《联邦改善区域结构共同任务法》,日本制定的《北海道开发法》《山村振兴法》等[29]。上述发达国家通过法治化途径,把政策转化为法律,为救济、反贫、改善、开发、振兴贫困地区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可供我国借鉴。

回归对于最初原始文本的解读,瓦格纳认为“社会政策是以立法和行政手段,以排除分配过程中弊害的国家政策,国家的主要目的应在于变更财富的分配,从而使劳动阶级获收利益,一切政策都应社会政策化,国家应保护劳动者。”以国家最具合法性和执行力的手段,进行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与平衡,致以维持国家结构的稳定和功能的正常。其更为关键的意义在于统治之国家承认劳动者及其劳动价值并予以保护的社会政策制定基点正式确立。德意志民族在全世界第一个提出并完全而彻底的践行社会政策的理念和精神,为面临巨大生存危机的后发国家之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伟大道路。

即不同民的族独有文化和独立精神摆脱其自身阶级属性,成为本民族现代化的独特标志和内化常识为尽可能多的国民所知,而有别于其他民族。俾斯麦将容克的巴伐利亚精神与德意志古典哲学相结合,借统一之实促成铁血刚毅的德意志精神。没有这种特质性文化精神则社会政策无法推行,因为社会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而重新分配利益的过程,考验的是一个民族的耐性与毅力,非有真正精神内核和自信之民族和国家是做不成社会政策的。

高龄产妇一定要前往医院进行咨询,妊娠后需做羊膜腔穿刺,做羊水的染色体检查,以排除患唐氏综合征的可能。妊娠后孕检也要在产科医生密切观察下进行。目前胎儿期诊断的技术正在提高,现在医生们已经可以在怀孕前8个月及时发现许多引起先天性缺陷的遗传异常。

(三)社会政策学说的本土化研究及政治认可与实践

社会政策作为市场经济原则下国家干预社会的一种方式需要基于本土情况的理论总结和社会宣传,并依托政治手段使其落于实际。德国以瓦格纳为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依托大学讲台研究并发展社会政策学说,帝国宰相俾斯麦接受并以立法和行政方式推行,最终使社会政策行而至深,成为德国实现后发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对于中国的启示

首先,必须承认作为后发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我国需要建立社会政策及其体系,坚定地走市场化开放道路;其次,虽然水平和纯度不够好,但是发展社会政策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条件我国都已具备,应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和发展窗口;最后,留给我国在下一轮国际秩序大调整之前的时间资源不会太多了,有必要提前做好社会政策的相关准备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 参 考 文 献 ]

[1]瓦格纳.社会政策思潮与讲坛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1912.

[2]曾繁正,等译.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红旗出版社,1998:165.

[3]钟家新.现代战争与社会保障政策的形成[J].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06(01):15-25.

[4]王春光.中国社会政策阶段性演变逻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3):46-55+153-154.

**作者简介: 周锦懿(1998-),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二年级,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 张 震

中图分类号: K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0-0278-01

标签:;  ;  ;  ;  

社会政策源起于德国的简要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