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环境监测任务越来越重、对其要求更加严格。开展环境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有用环境信息,最终目标是为环境管理工作服务。但是,环境监测较为复杂,且包含的内容较多,由多个监测活动组合而成。具体包括数据处理、运输保存、样品采集等。每个过程和监测活动的误差都会直接影响采样质量。在此情况下,开展环境检测尤为重要和必要。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提高环境检测准确性和采样质量。目前,实验室内部控制和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直接影响了监测质量和采样质量。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措施
1现场监测及采样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现有的质量控制办法多数是针对实验室固定场所内的样品剖析过程的,通过在剖析进程中引入空白试验、平行样分析、质控样分析等办法控制样品剖析时期数据的精准性、精密性,而对于现场监测与采样部分的质量控制办法则比较单一。可是现实证明现场监测与采样所产生的误差通常是最大而且是最重要的误差,决不能认为采样是监测站最简单最容易的工作,要改变以往忽视采样环节的错误作法。一般当分析误差为采样误差的三分之一或更小时,进一步降低分析误差是不重要的,如果环境监测中现场监测数据和采集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那们任凭实验室分析步骤中使用再多的QA/QC 手段,也不能切实展现环境污染的情况,其他精准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也就无从谈起。
2影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因素
2.1前期准备因素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前需要做足各项准备工作,如,监测方案的制定、现场监测方法的确定、现场采样设备的选型,以及监测人员的采样业务培训等。此外,采样前的监测断面布设、监测点位设置,以及设备工况等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的现场采样质量和效果。
2.2组织机构因素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实行的国家、省市县(区)四级监测管理机制,不同层级的环境监测部门承担着不同的监测职责,即便是同一监测机构内设的不同监测小组也各自承担着相应的监测职责,也需要一定数量和专业的监测人员。但从环境监测的现场质量控制来看,基层监测机构由于人员编制有限,重监测业务开展,缺少专职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现象较为普遍,质量内控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直接会影响到环境监测的现场采样质量。
2.3采样设备因素
环境监测的现场采样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持和保障,这些仪器设备及采样耗材的应用也会直接影响到样品采集的质量。采样设备选择不当会对监测结果的真实、客观造成较大影响。如,除了要根据《24 小时恒温连续大气采样器检定方法(试行)》做好大气样品采集仪器的校准,还需要校准样品采集流量及控制装置等等。如监测样品所需的仪器设备选型不当会直接影响到样品采集的质量。
2.4采样技术因素
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及规范中推荐了相应的采样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也会直接对采样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溶液吸收法、注射器采样法等均是废气样品采集的常用方法,但若选用注射器采样法进行废气样品采集时,所获取的样品不宜过久保存,应及时对样品进行分析,防止应放置时间过久而影响到分析效果。
3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准备工作会使环境监测工作事半功倍。所以做好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准备工作,不仅可以保证现场采样的质量,还可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效率。在现场采样工作开始前,要先确定现场采样工作的负责人,明确本次环境监测活动的目的与要求,确认现场采样点位设置合理性,确定环境监测方案的可实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样人员还要检查现场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所用药品试剂是否齐全有效,采样数量、点位设置等是否符合要求。现场采样的工作人员要了解采样点位周围环境,熟悉采样方法,现场采样样品的保存与运输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做好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准备工作,进而保证现场采样的质量。
3.2加强对监测设备的质量管理
在对监测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要仔细分析仪器的相关参数和正确使用方法,估算其可正常使用的年限,划分使用的程度,并制作相应的标签,贴在仪器设备上,并随着时间和机器的磨损情况不断更新标签,让标签内容与机器的实际情况相符。管理人员还应该依设备的使用要求,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保证仪器设备一直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不要在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以至于影响检测结果。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仪器设备经常发生同一问题,管理员要及时记录,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这样下次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我国大多的监测站因为资金所限,仪器设备都比较陈旧,经常出现问题,所以监测站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维修制度,让工作人员多注意维护保养的细节,保证仪器设备可以正常使用。
3.3加强对监测人员的质量监督管理
第一,环境监测的现场采样工作工序复杂,不容有一丝的差错,很多工作人员长期从事这项工作,时间一久就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在工作中敷衍了事,所以,管理人员应该针对这一现象,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让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第二,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在日常工作之余,监测机构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工作人员讲解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第三,对于新进采样人员,在上岗之前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保证新进人员了解相关采样程序,还要进行岗前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允许正式上岗,以保证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第四,监测机构要根据采样现场的具体内容和实验室对样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让工作人员在采样的时候有章可循,加强对采样现场的管理。
3.4优化现场采样流程严格控制质量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定期对现场采样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监测前后校对、抽空,定期检定、保证各类传感器在有效期内,并进行记录,作为环境监测设备使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并且要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有效的避免因为环境监测设备对现场采样的结果造成的影响。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场采样样工作人员的管理,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操作和控制能力,加强对系统的了解,能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进行数据控制和检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
3.5加强质量监督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除了需要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进行管理之外,还需要对该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制定严格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工作流程和规范,提出明确的规范化要求,从而对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所以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打卡制度,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环境空气监测的各个流程都必须要进行记录打卡,保证工作流程的完善,防止出现漏洞。
结语
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环境监测最初的步骤,也是决定环境监测结果的重要基础。所以,监测机构要从上至下重视现场采样工作,加强对其的质量控制,从监测设备、人员、流程等各个方面细化环境监测工作,让环境监测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强光.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05):147-149.
[2]刘建辉.关于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2):182-183.
[3]唐楠.浅谈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J].能源与环境,2017(01):68-69.
论文作者:林贤庄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现场论文; 样品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仪器设备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