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水利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发展战略论文,中国水利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调水新思路
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的布局,在50年代初就已提出,至今已有40多年了。能形成这种跨流域调水,较早的认识到北方缺水的严峻形势,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不能不说明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有志气、有远见的表现。然而,40多年过去了,各种条件、因素、国家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北方缺水的形势更趋严峻,同时今日之国力已大大增强,科技也更先进发达。这时对原有调水布局作一新的思考,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理所当然的。目前我们提出的思路不一定都合理,也还没有进入到深入的分析研究阶段,但是,提出新思路,突破原有的定式,促进思考,是有意义的。
我们提出的调水新思路是针对原来东、中、西三线而言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东线不出山,中线少过河,西线供京津,优点实在多”。第一句话的涵义是指东线调水供苏北和山东,即不出山东省;第二句话的涵义是中线重点供河南、河北两省,供水的范围大部分在河南。这样南水北调向北京、天津的目标,便由西线来完成。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和长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调水200亿m[3],这一水体占黄河原总水量的1/2—1/3,这就可以使黄河上游水电站年发电量翻一番多(玛典至河口镇,水能蕴藏量占全河63.3%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200亿m[3]的清水进入黄河主槽,其生态效益更是不可估量,犹如向中华民族的大动脉中输进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这将产生焕发青春的作用。
西线调水沿黄河主槽至万家寨水库(在建)后,水穿过分水岭,进入桑干河,水沿河进,引入官厅水库,再进入北京。这一方案首先要启动西线调水。工程的重点是打隧洞穿越分水岭,这在技术上目前已不难实现。由万家寨向北京调水(目前将启动的引黄入晋工程可视为此方案的前期工作),引水总距离不到500km。将水引入桑干河只有150km左右。
有人认为这一方案存在着桑干河河床不理想,官厅水库水质不佳等具体问题,但这些问题比起处理数千公里的引水线路所遇到的问题要容易。由万家寨调水仍然是一个优越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战略性方案,不应轻易舍去。至少可作为并行的一个运行或应急方案。
西线原计划向宁夏、甘肃、内蒙、山西、陕西五省的供水任务仍然继续完成。有人认为黄河无水可调,长江西线调来的水(指调水45亿m[3]方案)也不够分,不可能向津京地区供水,这一观点是片面的、本位的。本文指出的方案,对实现原来东、中、西三线供水目标并无影响,可以完全达到,且更经济可行。但此方案在时间差上有一些问题。因为西线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河北和京津供水怎么办?作为此方案的补充,拟从本世纪末将建成的小浪底水库将水引至河北、京津地区。此方案从小浪底水库引水穿越分水岭至卫河上游(约150km),或到漳河上游(约200km),再经卫河或漳河补充河北地区的水源,并输送到京津地区。
黄河总水量虽然十分紧张,但河北地区在黄河水量分配上原本就有份额可调出,况且黄河供水经小浪底水库调蓄后,再供应京津,并不影响原来向沿黄各省供水配额(调出的是拦蓄的洪水),否则小浪底40亿m[3]的调蓄库容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那种完全排斥由黄河向京津供水作为过渡方案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近年来京津地区缺水略有缓解,黄河调水作为向京津供水也是一种补充措施,并不会形成与黄河地区争水之势,不必为眼前用水之益而模糊了总体调水的战略之利。
如实现这一调水方案,不仅京津地区的水源、水量能得到保证,同时对根治黄河提供了新的机遇。这时的黄河水被分成了三股:一股由河沿到万家寨,经桑干河到京津;一股由河沿经黄河中游到小浪底,经卫河或漳河引入京津和河北地区;第三股从河沿直奔河口。但应看到,西线调入的水除实现原供水目标外,主要应进入京津,中游支流的水多数进入河北、河南、山东。只有洪水期的水直奔河口(黄河下游成了泄洪渠道或分洪槽)。这样调剂水量后,将使黄河成为三段,各段性质已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便形成了根治黄河的机遇,值得有识之士推敲和探讨。我们不从老的思维模式和几千年治黄的框架中走出来,仍用老思路去研究治黄,恐难建树。我们也同时看到谈根治黄河,虽不能说谈虎色变,至少也是谈何容易。但广开思路,对决策者大有裨益。
2 向荒漠要田
我国是荒漠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风沙化土地约332.7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4%,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荒漠化在不断地吞噬着田地,人口却又不断在膨胀,土地承载量过于沉重,形势十分严峻。1994年联合国大会宣布从1995年6月17日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以提高全球所有公民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全球已开始向荒漠化宣战。我国是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签字国之一,是大国,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挑战;在摆脱荒漠化的困扰上更应首当其冲。早在1978年林业部就开始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其设计长度为4480km,宽度560—1460km,这将是一个宏伟的绿色屏障。目前全国已有1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1991年重点生态工程之一的治沙工程体系也已启动,一个独特的沙产业正在形成。1993年水利部曾组织了以沙棘为主要内容的沙产品展销会,并组建了北京江河沙棘(集团)公司。可以预见,一个向沙漠索回绿洲的战略正在形成。其中重要的内容是防治荒漠化,开发沙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全面实施生态富民工程。然而这所有的工作,笔者认为,都要以建设水利为中心进行综合治理。克服行政分工、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否则很难奏效,即使暂时奏效也难巩固和坚持。
国际上有以色列、埃及、伊朗等国在防止荒漠化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埃及通过引水工程,增加了有效灌溉的土地,在尼罗河两岸发展了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开发了五个绿洲。以色列则在利用太阳能和高效使用水方面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沙漠农业。土库曼斯坦在沙漠研究和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我国榆林地区出现人进沙退,和田成为沙漠绿洲,这都是治沙成功的典型事例。被称为生态灾难的荒漠化虽然形势十分严峻,但并非已到了无水可用,无地可种的地步。这种“地球癌症”也是有药可治的。可是在我国治理荒漠化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历程,其中沙漠地区开发是中心内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奋斗一百年,建立沙产业”,提出了一套生态经济和建立沙产业的理论。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刘恕也提出“跨世纪的沙区开发工程”的设想。这些都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席谈。这些见解将成为指导我国防治荒漠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其中“水”仍然是关键问题。这也是联合国大会决议中将荒漠化和干旱并列确定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和干旱日”之内涵所在。我国近期在宣传上对荒漠化谈论较多,引起各方重视,但对干旱日宣传却力度不够,对“水”在其中的分量认识不足。在对荒漠治理上生态措施讲得较多,工程措施讲得较少,这也是我国治理和控制荒漠化扩展力度不够的原因之一。生态治理,乔灌草合理布局固然重要,但应以工程措施作为开路先锋,加大治理力度。
我国沙漠边缘地区分布着全国60%的贫困县,靠近沙漠就意味着接近贫穷,要走出贫困,奔向小康,治理沙漠是不可回避的课题。治理沙漠工作世世代代为边缘地区人们斗争的主题,人沙之战是一篇悲壮的史诗,然而从近代所发生的现实看到人类取胜的不多,这当然与大自然系统的变迁以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从国家发展战略上再来谈治沙工作布局,是必要的、适时的。除了已展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外,作者认为应建立以利用沙漠、改善生态、奔向小康为内容的治沙系统工程。不是以分散的局部行为为主体,而是以集中的、国家行为为主体,以工程措施为中心内容,对21世纪沙漠绿洲工程进行布局。巩固和发展现有绿洲,扩大和延伸河套地区灌溉系统,并首先沿铁路、公路建立输水管线,沿线建立若干配水站,由配水站向四周辐射。控制毛乌素沙地和东北平原西部的科尔沁沙区扩大,并重点选择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加以治理,从黄河上游引水,沿沙漠边沿建立输水管网和若干配水站。再沿管网建立绿色林带,一层层向沙漠腹地挺进,引水网工程打先锋,绿色林带紧紧跟进,步步为营实现人进沙退,在防护林范围内固沙造田,建立沙漠产业。当然这一战略设想是要以经济力量作后盾的,发动群众种树种草省钱,可是多年来人沙斗争成拉锯战,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小,因没有固定水源补给线,难有显著成效。对现有的绿色走廊要补给水源,如不采取强有力水源补给措施,在这种人沙较量中人难占优势。随着我国国力日趋昌盛,将把向沙漠开战列入国策,集中一定力量加以治理,把沙漠重新恢复成良田。古代这些沙漠地区曾是绿色的海洋,我国北方也不是像现在这样缺水、干旱、风沙弥漫。下定决心治理沙漠,及时地向沙漠开战,这是21世纪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如果21世纪中叶我国向荒漠索回绿洲的战略取得了成功,大批的沙漠绿洲形成,这将影响大格局,不是现在人们担心的世界如何养活中国,而是中国如何养活世界。
3 水电再加快
众所周知,我国水能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位。理论蕴藏量为6.67亿kW,其中可能开发利用的有3.78亿kW。据1995年统计我国正在建设的水电站装机总规模达到3700万kW,并每年约有300万kW装机容量建成投产,可谓世界少有的奇迹。按1993年统计,我国已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五万余座,装机容量2016万kW,年发电量637.6亿kW。不能不说我国水电建设成就卓著。目前在建的装机在100万kW以上的大型水电站有:长江三峡、四川二滩、黄河上游的李家峡、浙江的天荒坪、河南的小浪底、福建的水口、云南的大朝山、漫湾、广西的岩滩、湖南的五强溪、湖北的隔河岩、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红水河的天生桥共14座。装机420万kW的广西龙滩电站也即将开工。水电年投产量从200万kW、300万kW,现已跨过400万kW的台阶。这些宏伟的水电工程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描绘一幅壮丽的蓝图。
如果我们从21世纪水电战略的角度来看,也会发现:在目前水电建设成就卓著的现实下,仍然有值得探讨的战略布局问题。
首先是开发速度是否还可以加快一些,这显然受到资金的限制。从对电能的需求看,我国目前电力用量大,供需紧张,急需发展。水电开发目前是以可开发量1%的年速度发展,这显然还不够快,要达到年开发水电资源的3%,至少还需20到30年。即使这样,比起发达国家的开发比例也还有差距,只实现了中等发达水平。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水电开发程度:瑞士98%,法国95%,日本、挪威、瑞典、西班牙在60%以上,美国、加拿大在50%左右,前苏联、印度、巴西也在20%以上,我国目前开发水平在10%左右。
水能资源每年大量流失,它不像煤炭、石油等可以储存下来,不开采它,财富仍然存在。水能虽是再生资源,可是不用白白流掉也十分可惜。把煤、石油用作其他工业原料,电力重点发展水电,这理该如此。由于水电一次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经常是远水不解近渴,再加水电资源大多在西部山区,远离用户等不利条件,致使水电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资金充足,安排成流水线有更多的工程上马,几年以后就会形成每年建成投产若干水电站的良性循环形势。核心还是资金问题。本文认为问题在于进一步放宽政策。关于这一点,1995年7月28日电力部长史大桢已讲到利用外资办电规模有所扩大,实行国内外集资办电,条件优惠,是会有人愿意出资办电的。可以设想把一个小流域开发委托给一个公司来办,出不了大事。在我国国土上建电站对加速我国的现代化作用应该是积极的。按邓小平同志讲的精神胆子应更大一些,步伐应更快一点。
第二点是开发西部水电,实现西电东送的战略。其中在开发先后上,应与西线供水相配合,在三峡工程启动后,将开发重点转移到以金沙江为中心的西川地区,包括雅砻江和大渡河。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最近对该地进行考察后说:金沙江拥有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其中仅从云南丽江石鼓到四川雅砻江口564km这一段,天然落差即有840m,总装机容量可达2000万kW。开发这一地区水电对改进西电东送的能源结构将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其重要性在于和西线调水、解决黄河水源问题相一致,可一举两得。四川地区发展起来,对我国内陆经济将起着重大促进作用。直接影响到西藏、青海、甘肃和云贵地区。同时以成渝地区经济基础为依托,有可能克服川西高原地区开发条件恶劣的困难。集中开发一个地区,像钢铁、石油一样打会战,可作为继三峡开发后21世纪水电开发的第一个重点。其综合效益也不亚于三峡工程。
第三,建立更多的高水头、大容量的巨型水电站,这不仅代表着现代水电科学技术水平,也是经济有效地解决我国电力不足的主要途径之一。需要建设是无疑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应在西南地区进一步选好点,为三峡工程完成后再上更大的项目奠定基础。这并非好高鹜远。美国1941年就兴建大古力水电站、巴西1985年也建成了伊泰普水电站。这些电站装机都在1000万kW左右。据1986年统计400万kW以上装机的水电站世界上已建成13座。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难道21世纪我们在水电站容量上不应成为世界第一吗?我国水能资源利用到下个世纪能达到30%,全国的电力状况将有大的改观,国力将有大的飞跃。这是必须一搏的大事。
4 结语话“水利”
水利一词最早于公元前240年,见于《吕氏春秋·孝行贤·长攻》,其意是指捕鱼之利。后司马迁于《史记·河渠书》中写道:“甚哉,水之利害也”“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提到“穿渠、溉田”,即挖渠排水或灌溉农田。谈到堵口,即修堤,阻止洪水泛滥。所以在公元前109年司马迁已基本上概括了水利的含义为防洪灌溉,并指出了水与人类生存之间有利与害两个方面。这在我国国历史上首次给予“水利”以兴水利除水害这一完整的概念,从此中国便沿用“水利”这一术语。1934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三届年会对水利的含义赋予了现代的内容,其决议中指出“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污渠、港口八种工程在内”。这使水利一词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水利不仅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而且作为基本国策和命脉来对待,毛主席就亲自题写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其重点在于江河堤防加固和农田灌排工程,同时也建立了水利高等学校和有关专业。水利在我国占有了重要地位,但水利本身的内容还比较原始,仍以防洪、蓄水、灌溉、排洪工程为中心内容,虽然也涉及到水力发电、水土保持、港口航运、水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但规模很少。
50年代原苏联的援助和学习原苏联的建设经验,形成了江河的综合利用与多目标开发,并建立和完善了流域机构。60年代以后我国自力更生发展水利,在大江大河防洪,水力发电,灌区建设,水资源勘测利用,以及水利教育与科技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开始步入现代水利的行列。大量危险水库的存在,水电建设宏观规划上的缺陷给中国水利发展增添了不少困难。大规模群众运动结束后,不少事物引起人们的反思,“水利”也在反复曲折的发展中得到认识的深化。
改革开放后,水利开始讲投入产出,讲究效益了,于是水利经济应运而生。随着法制经济的逐步建立,于1988年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还颁布有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这标志着我国水利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水利法规、水政也日益加强,形成一个体系和领域。80年代后期,世界对于环境问题更加关注,我国也与世界一些组织接轨和准入。因此水环境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方面。水道保护,水土保持,地下水限量开采,湖泊护理等也越来越为人们理解和重视。水利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快速的扩大和深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我国“水利”的份量不是轻了而是格外的沉重,她早已走出了农业的范畴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旱灾害频繁又加重了水利的责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1次会议上万里委员长报告中已明确说到:“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治国安民的大事。”按《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的阐述为“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资源,适应人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活动”谓之水利。由此说法,水利仍是人类以水为对象的一种行为和活动。认识已有所深化。
1989年新中国成立40年周年之际,一批水利老专家、学者在现代科技的指导下,总结了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经验,编写《中国水利》这本巨著。此书的出版代表了我国水利发展的一个时代,一个认识阶段,人们已将水利作为人类社会适应、利用、改造和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理解,站在人与自然大协调的整体高度上来认识水利,这无疑是一个认识中的飞跃。同时水利与社会发展与人文经济也互相渗透,于是“大水利”的概念,在人们思维中逐渐形成,所谓大水利包括过去从科学技术、水利工程以及从政府治水行为方面理解的水利(狭意的、传统的水利)扩大到“水务”,即水利经济与水利管理领域,“水事”即水政与水利法规,涉及政治和人文社会各个领域。至此,水利广义的概念为传统水利(技术与工程)、水务(经济与管理)、水事(政治与法规)三个方面。用三水来概括水利,就现阶段来说,是比较全面和完整的。这样扩展后的水利概念似有涉足于各个领域之嫌。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前自史学(水利史)后至未来与发展。从人文到经济、社会,从科学到技术到水利产品,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人与水不可分。而“水”对于人类来说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生命之源。对水利虽说了这么多,包含了这么多领域和内容,但仍不可能都说到,与其一一叙说,不如笼而统之,简明扼要。细说者可为注释。水利本身的概念应相对固定,至少要稳定。
笔者认为“水利”是“人类与自然协调中以水和水为载体,兴利除害之事物和行为范畴”。这样来定义水利,简洁明了。其中,行为不是从动词角度来理解,而是一个范畴。具体展开可以用三水(传统水利、水务、水事)来注释。更具体地讲,水利包含防洪、水力发电、排灌、供水、水土保持……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其内涵也还将丰富和深化。给予相对稳定的定义,这不仅是学术上的要求,也是事物发展本质的体现。“水利”作为一个名词几千年来已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的心中,特别是中国人民对“水利”更有着特殊的感情。
(收稿日期:1996-02-16)
标签:水利论文; 西藏水利论文; 土地荒漠化论文; 中国沙漠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三农论文; 黄河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kw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