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喹的抗疟作用方式及其抗药性的产生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男[1](2021)在《代谢组学研究磷酸氯喹诱导的毒性机制》文中提出磷酸氯喹属于4-氨基喹啉类化合物,被认为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良药,磷酸氯喹还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对一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虽然磷酸氯喹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抗疟和抗病毒药物,但在使用磷酸氯喹治疗疾病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磷酸氯喹的毒性,为临床安全使用磷酸氯喹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代谢组学研究:本实验描述了磷酸氯喹诱导的几种关键靶组织(肝,心,肺和脑)发生的代谢变化,首先构建磷酸氯喹诱导的小鼠毒性模型,使用GC-MS仪器分析不同组织中的代谢物,使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和t检验,从而研究磷酸氯喹所引起的代谢差异。相对于正常的小鼠,磷酸氯喹诱导的小鼠体内各组织中的多种代谢物发生了显着性差异,结果发现磷酸氯喹所诱导的毒性对不同的组织造成不同的差异,而且差异还会因磷酸氯喹的剂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次实验在肝组织中鉴定7种具有显着性差异的代谢标记物并找出了8个相关的代谢途径,主要是关于糖代谢通路和脂肪酸代谢通路,其中半乳糖代谢通路被鉴定出具有显着性差异,可能是磷酸氯喹介导肝损伤的特异性途径;在心组织中,共鉴定出12种代谢标记物具有显着差异,并且涉及到13个代谢通路,主要是关于氨基酸代谢通路以及肌醇代谢通路;在肺组织中,共鉴定出7种代谢标记物具有显着差异以及9个与之相关的代谢通路,其中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具有显着性差异,可能是磷酸氯喹介导肺损伤的特异性途径;在脑组织中,鉴定出8种代谢标记物具有显着差异,以及与之相关的13个代谢通路,其中氨酰-tRNA合成通路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通路具有显着性差异。磷酸氯喹的毒性机制与代谢标记物的变化以及相关代谢途径的紊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阐明磷酸氯喹诱导的毒性机制,而且还表明代谢组学方法可用于鉴定药物引起的组织损伤中的代谢标记物和代谢通路。二、Western Blot实验:本实验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了肝组织中LC3B和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以及心脏组织NF-κB p65的表达,结果表明NLRP3在肝脏中的表达上调,而这可能与代谢标记物棕榈酸的变化有关,棕榈酸与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示肝脏中棕榈酸的含量增加,而NLRP3在肝脏中的表达也增加,表明肝脏中棕榈酸的显着变化可能促进了NLRP3在肝脏中的表达,两者共同导致了磷酸氯喹诱导的肝损伤。LC3B蛋白与细胞自噬有密切的关系,LC3B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细胞自噬的水平,可以通过对LC3B的蛋白水平表达来了解氯喹抑制细胞自噬的情况,结果表明LC3B在肝脏中的表达减少,表明细胞自噬的水平降低,磷酸氯喹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对肝组织造成了损伤。NF-κB p65是反应心脏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密切相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心脏中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NF-k B在心脏中表达量的增加可能是磷酸氯喹诱导心脏损伤的重要原因。三、qRT-PCR研究: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磷酸氯喹诱导的肺组织中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发生紊乱,而谷胱甘肽循环中代谢标记物5-羟脯氨酸具有显着差异,5-羟脯氨酸酶是由OPLAH基因编码,γ-谷氨酰环化转移酶是由GGCT基因编码,因此,使用qRT-PCR实验检测OPLAH和GGCT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GGCT基因在三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而低剂量组OPLAH基因的表达相比于对照组显着降低,且高剂量组中OPLAH基因的表达比低剂量组的表达更低,这表明OPLAH表达量的减少造成了5-羟脯氨酸的积累,导致了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的紊乱,从而诱发了肺的损伤。本次实验阐述了磷酸氯喹毒性引起的几个主要组织中的代谢变化,并结合了Western Blot以及qRT-PCR的方法从蛋白和基因的水平上对磷酸氯喹诱导的毒性机理进行了研究,为阐明磷酸氯喹的毒性提供了新的依据。
萧伟斌,杨晨,袁进,袁奕斌,梁虹艺,季波[2](2021)在《氯喹的抗病毒及药动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然而,至今临床仍未发现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氯喹(chloroquine)是一种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物,由于在体外表现出了良好的抗SARS-CoV-2效果,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多项氯喹针对此病毒临床试验。本文综述了氯喹的抗病毒和药动学研究现状,并对其合理给药方案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该药在临床试验中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李爽[3](2020)在《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原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疟疾(malaria)是以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全球性寄生虫传染病,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在导致人类罹患疟疾的5种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是最致命的。然而,抗疟药耐药性是反复出现的问题,恶性疟原虫对其最后一线治疗药物青蒿素产生抗性已被证实,研发新型抗疟药物迫在眉睫。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金属纳米粒子已被发现在抗疟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宿主临床症状的主要是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处于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使得扰乱铁稳态成为针对疟疾治疗的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策略。目的本研究基于恶性疟原虫表型的鉴定,筛选潜在的以铁为核心的抗疟纳米材料,并分析金属纳米粒子Fe2+PP杀伤疟原虫的机理,为新型抗疟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5种恶性疟原虫虫株,3D7、SBC、803、Dd2和K1株,分析其发育周期、外观、DNA含量变化等表型特征;采用SYBR Green I体外药敏实验对4种以铁为核心的纳米材料的抗疟活性进行初步筛选,并进一步通过SYBR Green I体外药敏实验、皮尔逊四天抑制实验研究金属纳米粒子Fe2+PP体外对不同恶性疟原虫虫株、体内对鼠疟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红细胞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以及检测Fe2+PP处理后细胞内抗氧化指标MDA、GSH/GSSG值的变化来探究Fe2+PP的抗疟作用机理。结果通过对恶性疟原虫不同虫株表型进行研究,发现红内期恶性疟原虫不同虫株的发育周期、表观及不同发育阶段DNA含量不一致;通过对4种与以铁为核心的纳米材料筛选,我们发现金属纳米粒子Fe2+PP的抗疟效果最佳;体外敏感性试验发现,Fe2+PP对恶性疟原虫3D7、SBC、803、Dd2及K1株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 IC50分别为19.6μmol/1、42.6μmol/l、35.7μmol/1、49.7μmol/l、58.7μmol/1;体内敏感性试验发现,Fe2+PP在小鼠体内可显着抑制伯氏疟原虫的生长;流式结果显示Fe2+PP与IRBC不结合;疟原虫对铁过载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更为敏感;与正常红细胞相比,Fe2+PP处理后的宿主红细胞的GSH/GSSG 比值降低、MDA含量升高,未引起细胞溶血。结论疟原虫不同虫株表型不同,相关研究应纳入多种虫株以具有可比性。金属纳米粒子Fe2+PP在体内、体外均具有较好的抗疟作用,其抗疟机制可能是由于Fe2+PP降低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同时增加细胞内的氧化压力,但具体抗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张震炎[4](2020)在《青蒿素哌喹全民服药防控基里维纳岛疟疾流行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验证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全民服药(MDA)是否能快速降低海岛地区疟疾混合感染。验证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全民服药是否能快速降低不同区域不同感染程度的村庄的带虫率。探索边远地区村庄疟疾的发病规律。方法:对基里维纳岛开展基线调查,包括当地人口数、性别分布、调查当地医疗卫生中心以及医疗点的数量、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数量,门诊疟疾月报病例数。全民服药前开展社会动员、社区宣传、以及队伍建设,培训发药员和监督员。全民服药前完成一次全岛的人群带虫率的抽样调查。完成基线数据收集、后勤人员安排、社区动员后在基里维纳岛开展青蒿素-哌喹片三轮全民服药。全民服药后完成数据的整理,包括服药率、副作用发生率、未服药人群分布情况。全民服药6个月及12个月后开展2次全岛的人群抽样带虫率调查,评估全民服药对当地疟疾发病率的影响。收集医疗机构全民服药前后的疟疾门诊病例数,分析全民服药后医疗机构病例数的变化情况。对现有数据进行挖掘,了解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性。做好后期维护队伍的建设,做好流动人员的控制与监测,加强防疟宣传。全民服药结束一年后对三个不同区域的村庄开展入户调查,了解家庭人口情况、蚊帐使用情况、月收入情况、发热史及出岛史、夜间野外作业情况。探索疟疾复燃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在全民服药前抽样调查的村庄内选取距离城镇直线距离35公里内共8个村庄,并在地图上标明位置,测量距离,同时查阅服药前该村庄的人群带虫率并记录,通过统计分析,了解两组数据是否具有相关性。全民服药后一年,由巴新医学研究机构抽样选取四个村庄,开展人群带虫率抽样调查,制作滤纸血片用于检测低密度感染。在地图上标记四个村庄的位置及低密度感染率,测量村庄与城镇的直线距离,分析低密度感染率和村庄与城镇直线距离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青蒿素哌喹片三轮MDA快速控制了疟疾流行。感染率(镜检)服药前为16.53%,MDA6个月、12月后分别降低为3.47%,2.14%,下降幅度为87.05%;感染率(快速诊断试剂RDT)服药前为3.49%,MDA6个月、12月后分别降低为0.62%,0.43%,下降幅度为87.68%。间日疟(镜检)感染率,服药前为4.91%,MDA6个月、12月后分别降低为0.62%,0.36%,下降幅度为92.67%。Bwetalu村、Kaisiga村、Munuwata村的地理位置、蚊帐使用情况、经济、居民生活习惯、近期外出史具有差异性。全民服药前发病率Bwetalu村(10.70%)、Kaisiga村(14.60%)、Munuwata村(32.3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民服药后Bwetalu村(1.00%)、Kaisiga村(0.00%)、Munuwata村(3.0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民服药前距城镇直线距离35Km内各村发病率与城镇的直线距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距离城镇越远,发病率越高。全民服药一年后抽查四个距城镇距离35Km的村庄低密度感染率与城镇的直线距离存在线性关系,距离城镇越远,发病率越高。结论: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全民服药在保障覆盖率(三轮平均覆盖率>90%)的前提下能够快速控制基里维纳岛混合疟疾感染。三轮全民服药(青蒿素-哌喹片)在保障服药率以及后期社区医疗工作者积极维护的前提下,能快速控制基里维纳岛地区不同地域、不同患病率村庄的疟疾流行,并在后期维护到位的基础上能够维持发病率不反弹。全民服药前村庄的发病率与村庄和城镇的直线距离(35km范围内)呈正相关。全民服药后村庄的低密度感染率与村庄和城镇的直线距离(35km范围内)呈正相关。
汤雨晴,郑维义[5](2019)在《抗疟疾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文中提出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被列为全球最致命的3种传染病之一。因此,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发现各类有效的抗疟药,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奎宁、氯喹,抗叶酸类药物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都在治疗疟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上述抗疟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梁媛[6](2019)在《Pb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及K13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疟疾是一种虫媒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可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感染疟疾后会出现高热、大汗、神昏头痛等症状,且发作呈现周期性,反复多次发作可能会导致脾肿大或者贫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疟疾在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流行,造成每年数亿的发病和数十万的死亡,对抗疟疾的脚步不容放松。在消除疟疾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是疟原虫对各类抗疟药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青蒿素复方疗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由一种青蒿素类药物如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配伍一种半衰期较长,发挥作用较缓慢的药物如哌喹组成复方,既能提高疗效,又可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青蒿素是我国医药工作者挖掘中医药宝藏的成果,青蒿素配伍哌喹制成的Artequick(ATQ)治疗疟疾是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成功实践。然而,近年来,东南亚部分地区陆续出现了疟原虫对青蒿素复方敏感性下降的情况,使得对青蒿素及青蒿素复方中的组分药物的抗性机制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课题以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为目的,在鼠疟模型上进行疟原虫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观察不同药物耐药性产生的先后及抗性程度的差异;对具有一定抗性的青蒿素和哌喹抗性株进行基因测序,探索基因突变与药物耐药性的关系。方法:1.用昆明小鼠建立鼠疟模型,用药物剂量递增法对伯氏疟原虫K173株进行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在本实验室已经进行的抗性培育20代的基础上继续培育至50代。在抗性培育过程中,每隔5代进行一次抗性指数的测定,抗性指数的测定采用Peters4天抑制实验,根据测得的抗性指数的高低和培育过程中对感染率的监控,适时调整用药剂量,但保证剂量不低于前一次抗性指数测定的代数抗性培育时所用的剂量。分析抗性培育情况。2.在抗性培育过程中,在每代抗性培育结束后,小鼠取全血,并从采集的小鼠全血中进行DNA的提取,后对疟原虫抗性株进行Kelch13(K13)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后,进行基因测序。3.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培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感染伯氏疟原虫K173敏感株,记为K173组;伯氏疟原虫K173对青蒿素抗性培育30代抗性株,记为A30组;伯氏疟原虫K173对青蒿素抗性培育50代抗性株,记为A50组和伯氏疟原虫K173对哌喹抗性培育50代抗性株,记为P50组,之后每天取小鼠尾血涂薄血片镜检监测感染率增长情况,当感染率达到1.5%时,摘眼球采血,收集血清用于小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含量测定,收集血中疟原虫,提取脂质,用于测定疟原虫磷脂酰肌醇-3-磷酸PI(3)P含量,比较各组之间差异。结果:1.抗性培育进行至50代,疟原虫对青蒿素和哌喹均表现出一定抗性:疟原虫对青蒿素抗性培育从21代开始至50代,用药剂量从574.20mg/kg增加到883.96mg/kg,抗性指数从20代时的5.8增长至30代时12.37,但之后抗性指数又有下降,从40代至50代一直在5左右波动,50代时,抗性指数为4.97;疟原虫对哌喹的抗性培育用药剂量从21代时47.67mg/kg增加到50代时76.82mg/kg,抗性指数略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50代时,达到148.82。2.对伯氏疟原虫K173敏感株及疟原虫对青蒿素和哌喹抗性株均进行K13片段的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与ENA中的伯氏疟原虫K173株K13片段的序列(CXJ03505.1)比对,敏感株未发现碱基变化,抗性株发现了超过30处基因突变,其中错义突变共9处,分别为 A128T、A189G、A311G、G361A、A368G、G398A、A464G、A531T 和 C1643T,对应的氨基酸变化为 Y43F、I63M、N104S、A121T、N123S、S133N、N155S、E177D 和S548L,其余为沉默突变。3.经测定,小鼠血清PI3K含量分别为:K173组为82.67±15.09 pmol/L,A30组为 84.33±19.39pmol/L,A50组为 109.27±10.13pmol/L,P50组为 99.54±10.98pmol/L。A50组小鼠PI3K含量高于K173组和A30组小鼠PI3K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疟原虫PI(3)P含量,与敏感株相比,青蒿素抗性株疟原虫PI(3)P含量有升高,而哌喹抗性株疟原虫PI(3)P含量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抗性培育过程中,伯氏疟原虫K173株对青蒿素的抗性增长缓慢且常有波动,对哌喹的抗性整体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最终得到了对青蒿素和哌喹表现出抗性的抗性株。2.在持续的药物压力下,疟原虫的K13片段发生了多处基因突变,其中有9处错义突变。青蒿素和哌喹引起了疟原虫K13片段相同的突变。3.包含有K13片段基因突变的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感染小鼠后宿主血清PI3K含量及疟原虫PI(3)P含量升高,可能与青蒿素的抗性机制相关。
徐诚,代勇,孙红霞,杨叶鹏[7](2018)在《暗罗素及其联合传统抗疟药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暗罗素和传统抗疟药物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腹腔接种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以及伯氏疟原虫常规株分别建立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模型以及常规模型,按照"4D实验法"接种2 h后连续口服给药4天。设置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分别与暗罗素等效剂量组配伍,另设置各单组分别考察其等效剂量下对伯氏疟原虫常规鼠疟以及氯喹抗性鼠疟的作用。取血观察并计算镜检后24 h原虫血症密度、转阴率、复燃率及28天治愈率。结果标准剂量下暗罗素、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单独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后,均使疟原虫受到不同程度抑制,用药24 h后各给药组原虫血症有不同程度降低,28天治愈率分别为70%、100%、10%及60%,而空白模型组原虫血症密度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上升;标准剂量下暗罗素分别配合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后,各组24 h原虫血症密度均小于各单品单独使用(P <0. 05),除复方蒿甲醚组外,其余各组联合暗罗素使用后,28天治愈率均有所提升,复燃率降低,其中暗罗素联合复方蒿甲醚效果最佳,镜检观察24 h原虫血症密度为各组最低值(6. 02±0. 74)%(P <0. 05)。结论标准剂量下暗罗素、复方蒿甲醚、蒿甲醚以及本芴醇对氯喹抗性鼠疟均有直接抑制作用,标准剂量暗罗素分别联合复方蒿甲醚、蒿甲醚及本芴醇,均能增强单品药物对氯喹抗性鼠疟的治疗作用,可以说明复方蒿甲醚、本芴醇、蒿甲醚配合暗罗素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提高对氯喹抗性鼠疟的治疗效果。
陈静,张梅花,唐建霞,刘耀宝,曹俊[8](2018)在《非恶性疟人体疟原虫药物抗性分子标记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抗疟药的长期、广泛使用,疟原虫对抗疟药逐渐产生抗性。目前有关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分子标记研究较多,而对非恶性疟原虫关注度相对较小。为了更好地为临床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非恶性疟人体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分子监测提供参考,本文就非恶性疟人体疟原虫常见抗药性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孙燕红[9](2018)在《萘酚喹生物转化及性别对其药物动力学和活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4-氨基喹啉类药物萘酚喹是临床上常用的长效抗疟药,通常作为配体药物与青蒿素类抗疟药配伍联用。萘酚喹的药动学研究表明,口服给药后吸收迅速(tmax约2-4h),消除缓慢(t1/2大于255h),体内清除率低(4.49 L.h-1.kg-1)。萘酚喹的生物转化产物和生物转化途径尚缺乏报道。虽然萘酚喹药物动力学有报道,但一般都是选用雄性个体,关于其雌雄个体之间的差异尚未见文献报道。萘酚喹表现出较好的抗疟活性(IC50为4.2 nmol·L-1),但目前尚无关于其在雌雄个体之间活性差异的文献报道。本文对萘酚喹体内外生物转化产物进行了鉴定,获得了萘酚喹的5种代谢产物,发现了参与萘酚喹代谢的主要代谢酶和主要代谢途径。同时,建立了萘酚喹LC-MS/MS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获得了雌雄个体之间药物动力学的差异。此外,还对萘酚喹在雌雄疟鼠体内的活性进行了评价。1.萘酚喹的生物转化研究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对萘酚喹的体内外生物转化产物进行了快速鉴定,并采用了多种数据采集和数据后处理手段对萘酚喹及其代谢物进行鉴定,通过对二级质谱数据的解析,最终推测出代谢物的结构和代谢途径,并通过统计7种重组CYP酶产生的代谢物的种类和量,得到萘酚喹的主要代谢酶。体内外生物转化样本中,一共发现5个I相生物转化产物,没有发现Ⅱ相生物转化产物。发现的代谢物中包括4种羟基化生物转化产物(M1、M2、M3和M5)和1种氮氧化生物转化产物(M4);萘酚喹的主要生物转化途径包括羟基氧化和氮氧化;参与萘酚喹代谢的主要是CYP2D6酶;该研究未见文献报道。2.性别差异对萘酚喹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建立了萘酚喹(NQ)在Wistar大鼠血浆中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并采用该分析方法对雌雄大鼠灌胃给予NQ(40 mg·kg-1)后的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样品预处理方法、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条件定为:Wistar大鼠血浆(40 μL)经蛋白沉淀处理之后,经Poroshell 120 SB C18色谱柱分离,以ACN-H2O(含有0.2%HCOOH、0.05%CF3COOH)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对NQ进行检测。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NQ的线性范围为1.0-400.0 ng·mL-1,检测限为0.5 ng·mL-1。使用上述方法对灌胃给予磷酸萘酚喹(PNQ)后雌雄大鼠的血浆进行测定,并采用TOPFIT软件分析得出NQ在雌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雌雄大鼠NQ 的 Cmax 为 429.50±122.92 ng·mL-1 和 548.83±185.62 ng·mL-1、AUC0-t 分别为30.52±5.99 h·μg·mL-1 和 38.89±9.36 h-μg·mL-1、Tmax 分别为 3.2 h(2.0,6.0)和5.8 h(2.0,12.0)、t1/2 分别为 138.3±25.1 h 和 194.3±44.7 h。实验结果表明,萘酚喹在雄性大鼠体内具有较高的AUC值,并且消除较缓慢。3.萘酚喹在雌雄小鼠体内抗疟活性研究以氯喹为阳性药物建立约氏疟小鼠(Pyoelii BY 265)抗疟活性评价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萘酚喹在雌雄小鼠体内的抗疟活性进行评价。以约氏疟原虫感染ICR雌雄性小鼠建立鼠疟模型。24 h后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系列浓度的CQ溶液,阴性对照组灌服给予空白溶剂,实验组给予系列浓度的NQ溶液,给药一日;并于第四日尾静脉取血涂片,采用显微镜镜检法观察各组小鼠的疟原虫感染情况,并计算氯CQ和NQ对疟原虫的生长抑制率。实验结果显示,CQ体内抗疟活性良好,90%有效剂量(ED90)为2.18 mg.kg-1,与文献报道的ED90值(2.04 mg·kg-1)一致,提示体内抗疟活性评价模型建立成功。萘酚喹在ICR雌雄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抗约氏疟活性,在雌雄疟鼠体内的50%有效剂量ED50分别为0.94 mg·kg-1和0.71 mg·kg-1,90%有效剂量ED90分别为1.67 mg·kg-1和1.10 mg.kg-1。实验结果表明,萘酚喹在雄性小鼠体内的活性显着高于雌性小鼠。
王集华,张素行,叶沛珍,赖玉蒸,张科之,韩亮[10](2018)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青蒿素与羟氯喹》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靠地测定大鼠血浆中青蒿素和羟氯喹浓度的LC-MS/MS法。方法青蒿素用液-液萃取法提取,采用Synergi Hydro-RP C18柱(30 mm×2.0 mm,4μm,80)分析;羟氯喹用蛋白沉淀法提取,采用Agilent Zorbax Bonus-RP柱(100 mm×4.6 mm,3.5μm,80)分析;两者均以0.6%甲酸甲醇和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6 m 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青蒿素在0.41000 ng·m L-1,羟氯喹在11000 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青蒿素与羟氯喹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相关要求;两者提取回收率分别为67.2%77.0%和73.5%81.3%。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大鼠血浆中青蒿素和羟氯喹浓度的测定。
二、氯喹的抗疟作用方式及其抗药性的产生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喹的抗疟作用方式及其抗药性的产生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代谢组学研究磷酸氯喹诱导的毒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氯喹及其衍生物的概述 |
1.1.1 氯喹及其衍生物的来源 |
1.1.2 氯喹的药代动力学 |
1.1.3 氯喹及其衍生物在疟疾中的治疗 |
1.1.3.1 疟疾的病因 |
1.1.3.2 氯喹及其衍生物对疟疾的作用机理 |
1.1.3.3 氯喹及其衍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及其机制 |
1.1.3.4 联合疗法作为克服耐药性的策略 |
1.1.4 氯喹及其衍生物在癌症中的治疗 |
1.1.4.1 氯喹作为抗癌药物 |
1.1.4.2 氯喹抗癌的作用机理 |
1.1.5 氯喹及其衍生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 |
1.1.6 氯喹及其衍生物作为抗病毒药 |
1.1.6.1 氯喹抗病毒机制 |
1.1.6.2 氯喹的广谱抗病毒作用 |
1.1.6.3 氯喹抗病毒治疗的局限性 |
1.1.7 氯喹及其衍生物的毒性研究 |
1.2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GC-MS分析磷酸氯喹诱导的几种组织的代谢组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造模 |
2.3.2 样品收集 |
2.3.3 样品预处理 |
2.3.4 GC-MS样品分析 |
2.3.5 物质鉴定 |
2.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氯喹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
2.4.2 GC - MS分析 |
2.4.3 统计分析 |
2.4.4 代谢标记物的鉴定 |
2.4.5 代谢途径的鉴定 |
2.5 讨论 |
2.5.1 磷酸氯喹诱导的肝毒性 |
2.5.2 磷酸氯喹诱导的心毒性 |
2.5.3 磷酸氯喹诱导的肺毒性 |
2.5.4 磷酸氯喹诱导的脑毒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Western Blot分析磷酸氯喹诱导的肝中LC3B和NLRP3以及心中NF-κBp65的表达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造模 |
3.3.2 样品收集 |
3.3.3 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
3.3.4 Western Blot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4.1 肝组织中LC3B蛋白和NLRP3蛋白的表达 |
3.4.2 心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 |
3.5 讨论 |
3.5.1 LC3B在肝脏中的低表达 |
3.5.2 NLRP3在肝脏中的高表达 |
3.5.3 NF-kB蛋白在心脏中的高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qRT-PCR分析磷酸氯喹诱导的肺中OPLAH和GGCT的表达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动物造模 |
4.3.2 样品收集 |
4.3.3 提取RNA |
4.3.4 Fast King一步法进行反转录 |
4.3.5 qRT-PCR反应 |
4.4 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2)氯喹的抗病毒及药动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病毒研究现状 |
1.1 抗艾滋病毒 |
1.2 抗冠状病毒研究 |
1.2.1 抗非典型性肺炎冠状病毒 |
1.2.2 抗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 |
1.2.3 抗新型冠状病毒 |
1.3 抗其他病毒 |
2 药动学研究 |
2.1 吸收及药动学 |
2.2 分布 |
2.3 代谢(图2) |
2.4 消除 |
3 氯喹抗SA RS-Co V-2的PK-PD探讨 |
4 总结 |
(3)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原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1章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连续培养及表型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1.1 虫株 |
1.2 红细胞 |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恶性疟原虫的体外连续培养 |
2.2 恶性疟原虫表型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五种虫株生命周期存在差异 |
3.2 恶性疟原虫五种虫株外观形态不同 |
3.3 恶性疟原虫3D7株不同期态体内DNA含量不同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2章 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的体内、外抗疟作用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虫株 |
1.2 实验纳米材料 |
1.3 实验动物 |
1.4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 |
2.2 金属纳米粒子Fe~(2+)PP的体内、体外抗疟作用研究 |
3 结果 |
3.1 选取金属纳米粒子Fe~(2+)PP进行后续研究 |
3.2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不同株具有抑制作用 |
3.3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在体内对伯氏疟原虫具有抑制作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3章 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机制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虫株及细胞株 |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流式细胞术检测Fe~(2+)PP与IRBC结合情况 |
2.2 细胞毒性测定 |
2.3 溶血实验 |
2.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5 GSH/GSSG比值测定 |
3 结果 |
3.1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发挥抗疟作用时可能未进入IRBC内 |
3.2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实验 |
3.3 金属纳米粒子Fe~(2+)PP未造成红细胞膜破裂,疟原虫的死亡并非继发于溶血 |
3.4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引起细胞内MDA含量增加 |
3.5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引起细胞内GSH/GSSG 比值降低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青蒿素哌喹全民服药防控基里维纳岛疟疾流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巴布亚新几内亚疟疾流行情况 |
1.1 巴新疟疾流行概况及国家疟疾防治方案 |
1.2 国家疟疾防治策略和治疗用药方案 |
1.3 疟疾传播媒介及居民居住条件 |
1.4 巴新疟疾防控史及抗疟药抗性报道 |
第二节 巴布亚新几内亚米尔恩湾省概况 |
第三节 恶性疟及间日疟的防控现状和研究进展 |
第四节 中医理论在疟疾防控中的应用 |
4.1 整体观与辨证论治 |
4.2 预防 |
4.3 三因制宜 |
4.4 邪正盛衰与疟疾 |
第五节 大规模人群服药控制疟疾 |
5.1 大规模人群服药(MDA)的优势 |
5.2 MDA的难点 |
5.3 MDA与抗药性 |
第六节 疟原虫抗性研究进展 |
6.1 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性研究进展 |
6.2 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抗性的研究进展 |
6.3 间日疟原虫的抗性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复方青蒿素全民服药控制巴布亚新几内亚基里维纳岛疟疾流行 |
第一节 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 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2.1 基里维纳岛情况 |
2.2 人群带虫率调查及医疗机构数据搜集 |
2.3 RDT及血涂片的制作及阅读 |
2.4 原虫计数的计算方法 |
2.5 全民服药(MDA)宣传动员培训 |
2.6 MDA的实施 |
2.7 伦理 |
2.8 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3.1 人口调査及MDA覆盖率 |
3.2 不良反应发生率 |
3.3 未服药原因统计 |
3.4 服药前后抽样调查镜检人群带虫率变化 |
3.5 服药前后抽样调查RDT人群带虫率变化 |
3.6 2017年-2019年Losuia医疗中心疟疾病例记录 |
3.7 季节与发病率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结论 |
第三章 复方青蒿素全民服药对不同区域的效果及疟疾反弹风险因素的评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 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2.1 村庄概况 |
2.2 基里维纳岛后期维护工作 |
2.3 后期调查及调查时间 |
2.4 调查内容 |
2.5 对全民服药及后期调查数据整理 |
2.6 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结果 |
3.1 人口学信息 |
3.2 入户调查信息 |
3.3 数据整理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结论 |
第四章 人群带虫率及低密度感染率与城镇距离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 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整理 |
2.2 调研内容 |
2.3 伦理 |
2.4 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结果 |
3.1 全民服药前抽样村庄带虫率及距城镇直线距离 |
3.2 巴新医学研究机构提供的全民服药一年后抽样调查人群带虫率(镜检) |
3.3 巴新医学研究机构提供的全民服药一年后抽样调查人群带虫率(RDT) |
3.4 四个村庄抽样人数及低密度感染率情况 |
3.5 四个村庄全民服药期间平均服药覆盖率 |
3.6 四个村庄平均服药覆盖率与低密度感染率 |
3.7 全民服药一年后距城镇直线距离35公里内的抽样村庄及抽样调查人群带虫率(PCR)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5)抗疟疾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疟药的发展 |
1.1 喹啉类抗疟药 |
1.1.1 奎宁 |
1.1.2 氯喹 |
1.1.3伯喹 |
1.2 抗叶酸类抗疟药 |
1.3 青蒿素类抗疟药 |
1.3.1 青蒿素 |
1.3.2 二氢青蒿素 |
1.3.3 蒿甲醚 |
1.3.4 青蒿琥酯 |
1.3.5 青蒿素类药物耐药性可能机制 |
2 结论 |
(6)Pb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及K13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一章 疟疾的流行及抗疟药的使用 |
1 概述 |
2 疟疾流行现状 |
3 抗疟药的使用 |
第二章 抗药性的出现和疟原虫的抗性培育 |
1 概述 |
2 疟原虫抗性的出现 |
3 疟原虫的抗性培育 |
第三章 抗性相关基因研究 |
1 概述 |
2 青蒿素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 |
第四章 抗性相关机制研究 |
1 概述 |
2 青蒿素结合位点的探索 |
3 青蒿素的作用方式 |
4 PI3K和PI(3)P与青蒿素抗性的关系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伯氏疟原虫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伯氏疟原虫K173对青蒿素和哌喹抗性株的K13片段基因多态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小鼠PI3K及疟原虫PI(3)P水平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暗罗素及其联合传统抗疟药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动物和疟原虫 |
1.3 试剂 |
1.4 仪器精 |
2 实验方法 |
2.1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的抗性维持的培育方法 |
2.2 模型分组与给药 |
2.3 检测指标和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以及暗罗素单用疗效 |
3.2 暗罗素分别联合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后疗效 |
3.3 复方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单用及其分别配合暗罗素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28天转阴率 |
4 小结与讨论 |
(8)非恶性疟人体疟原虫药物抗性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抗疟药及其作用机制 |
1.1 氯喹 |
1.2 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 |
1.3 青蒿素 |
2 常用抗疟药抗性分子标记 |
2.1 氯喹抗性转运蛋白编码基因 (crt) |
2.1.1 抗性机制 |
2.1.2 非恶性疟原虫crt基因研究进展 |
2.2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dhfr) |
2.2.1 dhfr的抗性机制 |
2.2.2 非恶性疟原虫dhfr基因研究进展 |
2.3 疟原虫Kelch13蛋白基因 (K13) |
2.3.1 疟原虫Kelch13蛋白编码基因的抗性机制 |
2.3.2 非恶性疟原虫Kelch13蛋白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
2.4 多药耐药基因 (mdr1) |
2.4.1 mdr1的抗性机制 |
2.4.2非恶性疟原虫mdr1基因研究进展 |
2.5 细胞色素b基因 (cytb) |
2.5.1 cytb基因的抗性机制 |
2.5.2 非恶性疟原虫cytb基因的研究进展 |
3 结语 |
(9)萘酚喹生物转化及性别对其药物动力学和活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萘酚喹的研究概况 |
1.1 氨基喹啉类药物及其药动学研究 |
1.1.1 氨基喹啉类抗疟药 |
1.1.2 氨基喹啉类抗疟药的药动学 |
1.2 萘酚喹的药动学研究 |
1.3 萘酚喹的抗疟活性研究 |
2 性别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3 萘酚喹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
4 抗疟活性评价方法 |
4.1 体外抗疟活性评价 |
4.2 体内抗疟活性评价 |
5 课题设计 |
第二章 萘酚喹的生物转化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药品与仪器 |
1.1.1 药品与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2 实验对象 |
1.3 萘酚喹的体外代谢 |
1.4 萘酚喹在大鼠体内的代谢 |
1.5 样品预处理 |
1.6 样品分析 |
2 结果和讨论 |
2.1 数据处理 |
2.2 萘酚喹的质谱裂解规律 |
2.3 萘酚喹体内外生物转化代谢产物 |
2.4 萘酚喹主要代谢酶的鉴定 |
2.5 讨论 |
3 小结 |
第三章 性别对萘酚喹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药品与仪器 |
1.1.1 药品与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1.2 动物实验 |
1.3 萘酚喹在大鼠血浆测定的方法学建立 |
1.3.1 色谱及质谱条件 |
1.3.2 血浆样品处理 |
1.3.3 方法学考察 |
1.4 萘酚喹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萘酚喹在大鼠血浆测定的方法学确证 |
2.2 萘酚喹在雌雄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
2.3 讨论 |
2.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
2.3.3 样品前处理的优化 |
3 小结 |
第四章 萘酚喹在雌雄小鼠体内抗疟活性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药品与仪器 |
1.1.1 药品与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2 研究对象 |
1.2.1 实验动物 |
1.2.2 实验虫株 |
1.3 实验方法 |
1.3.1 动物分组 |
1.3.2 实验操作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体内抗疟活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2.2 萘酚喹在雌雄小鼠体内的抗疟活性 |
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青蒿素与羟氯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方法 |
2.1 液相条件 |
2.2 质谱条件 |
2.3 溶液配制 |
2.3.1 储备液的配制 |
2.3.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
2.3.3 质控样品与定量下限样品的制备 |
2.4 血浆样品处理 |
2.4.1 青蒿素 |
2.4.2 羟氯喹 |
3 结果 |
3.1 质谱分析 |
3.2 分析方法验证 |
3.2.1 专属性 |
3.2.2 标准曲线 |
3.2.3 定量下限 |
3.2.4 精密度与准确度 |
3.2.5 提取回收率 |
3.2.6 基质效应 |
3.2.7 稳定性 |
4 讨论 |
四、氯喹的抗疟作用方式及其抗药性的产生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代谢组学研究磷酸氯喹诱导的毒性机制[D]. 李亚男.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氯喹的抗病毒及药动学研究进展[J]. 萧伟斌,杨晨,袁进,袁奕斌,梁虹艺,季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1(04)
- [3]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原虫活性研究[D]. 李爽. 扬州大学, 2020(04)
- [4]青蒿素哌喹全民服药防控基里维纳岛疟疾流行的研究[D]. 张震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抗疟疾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汤雨晴,郑维义. 中国新药杂志, 2019(08)
- [6]Pb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及K13基因多态性研究[D]. 梁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暗罗素及其联合传统抗疟药治疗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鼠疟的相关研究[J]. 徐诚,代勇,孙红霞,杨叶鹏. 时珍国医国药, 2018(11)
- [8]非恶性疟人体疟原虫药物抗性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 陈静,张梅花,唐建霞,刘耀宝,曹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04)
- [9]萘酚喹生物转化及性别对其药物动力学和活性影响的研究[D]. 孙燕红. 山东大学, 2018
- [10]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青蒿素与羟氯喹[J]. 王集华,张素行,叶沛珍,赖玉蒸,张科之,韩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