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县人民医院 四川 宁南 615400
经调查发现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人全身的生理活动,积极地情绪能够使病人对抗疾病的信心得到增强,对人的免疫功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护理程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心理护理,想要使护理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就应该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的辅导工作,要学会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绪做出相应的指导。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好中西医护理模式呢?
一、尊重患者
人在生病时内心会变得十分脆弱,他们希望得到尊重,患者不仅和正常人一样,在心理和生理各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且更加需要医护人员的尊重。重视患者的人格地位是传统中医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心理护理强调的内容则是护士与患者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隐私、宗教信仰等予以尊重和理解,对患者不得有歧视、辱骂等行为,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以貌取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用适当的言语来进行表达,据调查发现,医护人员是否能够掌握交流的技巧对患者的满意度和患者的信赖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医护人员掌握合适的交流技巧能够让患者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和关怀,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二、情志护理
受到七情观点的影响传统中医对情志护理十分重视。情志护理十分看中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程度,将人的生理机能和人的心理活动相互结合。在中医看来,人的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人的健康受到了精神活动的影响,许多疾病诱发的主要原因就是情志过度,然而疾病的产生又会对人的精神状态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治疗心理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情志相胜法。中医对情绪的管理看的十分重要,情志相胜疗法结合了中医五行相克的原理,即有针对性的用某种情志来代替另一种情志,以此方法来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或消除,从而能够使精神状态恢复健康。在开展中医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在对患者进行中医辩证的时候一般都是依据五行情志相胜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比较容易生气的患者,要用委婉的语言来感化他,慢慢消减他的怒气;面对情绪过于悲伤的患者,要多讲述一些积极地事情来对他进行开导,让他能够重新振作起来;面对情绪过于喜悦的患者,要学会用一些悲伤的语言来激怒他,使他过度兴奋的情绪能够得到缓解;面对恐惧过甚的患者,要指导患者对恐惧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战胜恐惧心理。
中医护理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在西方护理学中则表述为“高兴,愤怒,悲伤,快乐等”,在西方护理学看来患者在病情的变化过程中会出现高兴、悲伤、失望、紧张等情绪。有一部分患者的情绪受到长期疾病的折磨不断发生着变化。患者变得敏感多疑、情绪紧张,以此心理现象的产生就说明患者很有可能产生了抑郁心理。西方心理护理认为想要使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就应该要帮助患者进行情绪的调节,帮助患者转换心境,多安慰和鼓励患者,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疾病的斗争中来。
三、诚挚体贴
传统中医护理学把诚挚体贴、一视同仁的对待患者看作一项重要的内容。要避免对患者情绪的刺激,要使患者的情绪尽量稳定。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把患者当做护理的核心,医生和护士要和患者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对病情共同进行分析。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需求应该要充分的了解,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因为患者的心理和正常人的心理有差异,所以经常会有一些不良的情绪产生。所以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替换患者考虑问题,要做到尊重患者,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对抗病魔的信心。
护理者所运用的语言要积极,用乐观的态度去带动患者,用自己的行为和表情去影响患者。对于患者的合理需求要尽可能的满足,要使患者的情绪保持良好,对患者的顾虑要及时消除,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表情要坚定,用可信的语言来增加患者的信赖度。当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之后,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鼓励。
四、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西医心理护理的三个方面的有关内容。总的来说,中西方都认为疾病治疗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心理护理,双方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借助了行为和语言等方式。心理护理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内容,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渊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病人恢复病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只有患者的心理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才能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论文作者:陈宗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情绪论文; 中医论文; 疾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