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语翻译的实证功能分析_功能分析论文

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语翻译的实证功能分析_功能分析论文

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功能论文,语言学论文,清明论文,启示论文,英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 (2002)05-0001-06

1.引言

关于古诗英译问题,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做了非常有益的探讨。到目前为止,学界对翻译的标准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争论较多的问题是译诗是否一定要做到许渊冲(如1979a,1979b,1987,1990)所提出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对于这个译诗标准,有人表示赞成(如楚至大1992),也有人表示反对。(如刘英凯1982,1986,1989)看来对于古诗的英译标准是无法统一的。

对于古诗英译的评论,国内很多学者主要从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角度出发,这种做法的利弊自有公论,我们在此不作评论。本文从韩礼德(Halliday 1994)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 对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的几个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Experiential Metafunction )分析。 经验纯理功能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Metafunction)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清明》一诗的几个译文的逻辑纯理功能(Logical Metafunction)、人际纯理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和语篇纯理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分析,我们将另外讨论。(见黄国文2002a,2002b,2002c)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方法, 可参见Halliday(1994)、Thompson(1996/2000)、胡壮麟(1994)、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1989)、黄国文(2001a)。

2.经验功能简介

纯理功能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验纯理功能(下面简称“经验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event)或情形(situation)。语言反映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在表达这些看法时要涉及动作(going-on)、状态(state)、 东西(thing)、事物的属性(at-tribute)、背景(background )和其他情形。

经验功能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它的作用是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若干个过程(Process )表达出来, 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韩礼德(1994)区分出六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ur Process )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韩礼德(1994:143)还认为,在存在过程与物质过程之间有一种关于天气现象的特殊的过程,称为气象过程(Meteorological Process)。

3.《清明》原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角度看,《清明》一诗共由四个过程组成,即:

(1)气象过程:“清明时节雨纷纷”;

(2)关系过程:“路上行人欲断魂”;

(3)言语过程:“借问酒家何处有”;

(4)物质过程:“牧童遥指杏花村”。

就功能语篇分析(黄国文2001a,2001b,参见胡壮麟1994)而言,在进行及物性分析时,一旦确定了过程类型,就要对参与者进行确定,同时确定环境成分。

在(1)气象过程中,“清明时节”是环境成分, “雨纷纷”是过程(也可把“雨”看作是过程,“纷纷”看作是过程的补足、延伸成分,说明过程;也许有人会把“纷纷”当作是环境成分);在(2 )关系过程中,“路上行人”是载体(Carrier), “欲断魂”是过程和属性(Attribute);在(3)言语过程中,“借”是环境成分,表示人际意义,“问”是过程,说话者(Sayer)是隐性的,没有出现, “酒家何处有”是个被投射句(Projected Clause),它本身是个存在过程,“酒家”是存在物(Existent),“何处”是环境成分,“有”是过程;在(4)物质过程中,“指”是过程,“牧童”是动作者(Actor),“杏花村”是目标(Goal),而“遥”则是环境成分。

在解读《清明》这首诗时,有些问题需要弄明白,因为它们可能是翻译中的难题。

(1)“清明时节”是指“清明节这一天”, 还是泛指包括清明在内的季节?

(2)“路上行人”是指谁?有人认为, “行人”指的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周汝昌1983,萧涤非等1983:1101),也有人认为它指的是“作者自己”。(陈雪军、黄洁2000:76;季羡林2001:54)如果“行人”不是指作者自己一个人,那么“行人”是单数还是复数?

(3)是谁借问?是“行人”问,还是“作者自己”问? 如果是“行人”问,是一人问还是多人问?“行人”与“作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4)“酒家”是一家还是多家?

(5)“牧童”是指放牛的孩童还是放羊的孩童? 他是骑牛还是骑马?

(6)“杏花村”是一个特定的村,还是泛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按周汝昌(萧涤非等1983:1102)的解释,“‘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杏花村指的可能是“杏花深处的村庄”(陈雪军、黄洁2000:76;李平收、张耕2001:239), “杏花林深处的村庄”(徐敏1990:17),或“有杏花开放的村子”。(三秦出版社,2000:108)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结合对英译文的分析在本文下面作些讨论。

4.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关于《清明》一诗的英译文,我们收集到的有六种(见附录)。为了叙述方便,下面分别以吴译(吴钧陶译,见张保红1996:30)、蔡译(蔡廷干译,见文殊1989:174)、孙译(孙大雨1997:435)、杨戴译(杨宪益、戴乃迭2000:266)、万王译(万昌盛、王僴中1999:166)、许译(许渊冲2000a:537)代表这六种译文。

4.1“清明时节雨纷纷”

首先我们看看这六种不同译文的过程类型。为了便于比较,下面逐句进行分析。先看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表1

译文 过程 参与者环境成分

吴 译气象过程:属性:thick,时间:on

drizzles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蔡 译物质过程:动作者 时间:on All Souls'

day;

fallsthe rain 属性:thick and fast

孙 译物质过程:动作者 时间:upon the Clear-

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

drizzleththe rain 方式:down;

方式:in spray

杨戴译气象过程:方式:endless,

drizzles 时间: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万王译物质过程:动作者 时间:all the dismal day

drips the ceaseless drizzle

许 译物质过程:动作者 方式:like tears,

falls a drizzling rain

时间:on the Mourning

Day

下面我们从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个方面讨论上面表1 中的六种英译文:

(1)过程类型与参与者

从过程类型看,六种译文有四种采用了物质过程,另外两种采用了气象过程。四个物质过程都只有一个参与者,都是“雨”,有三个直接用rain(the rain,a drizzling rain)体现, 另一个用drizzle (the ceaseless drizzle)体现。 由于气象过程没有参与者角色(即充当主语的it没有参与者角色,见Halliday 1994:143),所以它们只有过程体现(drizzle),而没有参与者(见吴译和杨戴译)。 虽然孙译也用了drizzle来表示过程,但由于该句中的the rain是参与者, 所以它不是气象过程,而是物质过程。

从过程意义的体现情况看,我们认为用drizzle(吴译、孙译、 杨戴译)或drip(王万译)比用fall(蔡译、许译)更能表达原诗的意境; 用rain (蔡译、 孙译:the rain,王万译:the ceaseless drizzle,许译:a drizzling rain)比用无参与者角色的it(吴译、杨戴译)充当句子的主语更能使人联想到“春雨绵绵”的情景。

(2)环境成分

在杜牧的原诗中,“清明时节”是环境成分;在六种译文中也被译成环境成分。有四种译文(吴译、蔡译、孙译、许译)把“清明时节”当作专有名词(体现情况是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但另外两种译文则把它当作普通名词。

但是,把它当作专有名词的四种译文所表示的意义又有差别。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左右,在这一天人们有扫墓踏青的风俗。 吴译(the Pure Brightness Day)、 孙译〔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和许译(the Mourning Day)都各有特色,前两种译文采用直译,而后者则采取意译。如果采用直译手法, “清明”还可译为the Clear and Bright Day,the Qingming Festival,the Late Spring Festival Day等等; 如果采用意译,也可译为Day of Tombworship(见文殊1989:174-175 )或the Tomb-visiting Day(如万王译的标题)。值得一提的是, 孙译(孙大雨:1997 )虽然采用直译, 但他对所用的the Clear-and-Bright Feast作了详细的注释。蔡译把“清明”译为All Souls' Day (All Souls' festive day);在西方文化中,All Souls' Day(11月2 日的“万灵节”)指的是罗马天主教亡灵祈祷超度之节日。从纪念死者这一点看,西方的All Soul's Day与我国的“清明节”是有相似之处的,但是,从时令方面看, 一个是在4 月, 另一个在11 月。 此外, 用All Souls' Day的宗教情调是很浓的。 (见文殊1989:174)蔡译在这里采用的是归化译法。

把“清明”当作普通名词来译的有万王译和杨戴译。万王译把标题译为专有名词The Tomb-visiting Day, 而在第一行中则把它当作普通名词the dismal day来译。 万王译的两种译法都是意译。 杨戴译用了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来指春天的雨季,它说的是时令、气候,而万王译的the dismal day侧重令人忧郁的那一天,两种译文都用了定冠词the, 表明叙述者认为读者会知道哪一个季节(或哪一天)是雨季(或阴沉、令人忧郁的一天)。顺便提一下,在许渊冲的另一种译文中(许渊冲2000b:123),“清明”的英译不是以专有名词,而是普通名词(the mourning day)出现的。

原诗中的“纷纷”说明的是下雨的情况,有四种译文通过环境成分把这一意义表达出来:

thick(吴译)、thick and fast(蔡译)、in spray(孙译)、 endless(杨戴译)。 万王译把“雨纷纷”这个动作译为名词词组“纷纷细雨”(the endless drizzle), 许译也把它译为名词词组“细细的雨”(a drizzling rain)。许译还用了like tears来说明下雨情况,但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而且过分渲染了春雨的凄凉。

孙译中还用了down说明drizzle, 而许译则用like tears 来说明fall。我们认为,这两个结构的使用主要是出自“形美”方面的考虑。从语义角度看,用down或like tears都有画蛇添足之嫌。

在英译文中,四种译文在“清明”前面都用了介词on(或upon),一种用了during,这一词之别事实上反映了意义上的差异。用on(upon)表示一个时间点(在这里是某一天),用during则表示一段时间(在这里是一个季节)。从意义的角度看,用on(upon)比during要合适些。

4.2“路上行人欲断魂”

下面看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六种译文:

从下面表2可以看出,六种译文所采用的方式是有些不同的。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作些分析。

表2

译文

过程参与者 环境成分

吴 译物质过程: 动作者:1

方式:with my heart

travel lost in dismay

蔡 译物质过程: 动作者:

方式:sadly,

movethe men and地点:along the way

women

孙 译物质过程: 动作者:

are pinning pedestrians on 方式:in gloom

awaycountry-side

ways

杨戴译关系过程: 载体:travelers

lookalong the road;

属性:gloomy

and miserable

万王译物质过程: 动作者:the 地点:on the way;

fares

traveler

属性:so broken-hearted

许 译物质过程: 动作者:the

is going to mourner's beart地点:on the way

break

(1)过程类型

有五种译文采用了物质过程,其中四种由表示“行走、移动”意义的动词体现:travel(吴译)、move(蔡译)、pin away (孙译)、 fare(万王译),另外一个物质过程(许译:break )描述的不是“行走、移动”意义,而是表示“破裂”。在杨戴的译文中,所用的过程类型是关系过程,体现过程的动词是look。

值得注意的是,在杜牧原诗中此句是关系过程(见上面的讨论),而在六种译文中只有杨戴的译文采用了关系过程。从诗的意境表达角度看,用关系过程更能体现当时“行人”的心情和所处的状态。

(2)参与者

除许译外,其他四个物质过程的动作者都由“人”来体现,但具体的体现形式却不同:吴译用了第一人称代词I, 而其他三个译文则采用表示第三人称意义的名词词组, 其中两个用了复数:the

men

andwomen(蔡译)、pedestrians on country side ways(孙译), 另一个用单数:the traveler(万王译)。

在许译中,物质过程中的动作者不是由“人”来体现,而是人身体的一部分:the mourner's heart。

杨戴译文采用了关系过程,载体由表示人的travelers along theroad 体现,

而属性则由表示载体状态的形容词词组gloomy and miserable体现。

(3)环境成分

在原诗中,“路上”修饰的是“行人”,因此有两个译文把表示“路上”意义的结构作为参与者的一部分,即把它当作名词中心词的后置修饰语:(pedestrians)on country-side ways(孙译), (travelers)along the road(杨戴译)。 在这两种译文中, 介词短语都是在名词词组中充当后置修饰成分,这两个译文在结构上与原文是一样的,都是“中心词+修饰语”。

在蔡译、 万王译和许译中都出现了表示“路上”意义的介词短语along the way(蔡译)、on the way(万王译、许译), 在这些译文中它表示的是环境成分意义(地点),而不是作为修饰语。需要说明的是,从万王译中很难肯定说on the way一定是环境成分,因为把它看作是the traveler的后置修饰语应该也是可以的。由于该句的语序出现了颠倒,所以不好确定。

在万王译中,“欲断魂”被译为表示主语状态的环境成分(表示属性意义):so broken-hearted。这一用法与It drizzles thick onthe Pure Brightness Day(吴译)中的thick和The rain falls thickand fast on All Souls' Day(蔡译)中的thick and fast是一样的。

六种译文中只有吴译没有明确把“路上”表达出来, 但所用的travel已隐含了“路上”这一意义。

从诗的意境表达方面看,采用关系过程的译文(如杨戴译)最能表现原诗的意义。

4.3“借问酒家何处有”

下面看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的六种英译文。

原诗的这一句是间接疑问还是直接疑问,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书写上有人(如周汝昌,见萧涤非等1983:1101;李平收、 张耕2001 :239;费振刚2001:94;季羡林2001:54;孙大雨1997:437)在句末用逗号,表明这是间接疑问,但也有人(陈雪军、黄洁2000:76;杨宪益、戴乃迭2001:264;文殊1989:173;朱丽云1999:165;许渊冲2000 :536;三秦出版社2000:108)在句末用问号,表明这是直接疑问。

在我们所收集的六种译文中,有三种把这句话当作是间接疑问(蔡译、杨戴译、万王译),有一种把它当作直接疑问(吴译),有一种把它当作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的混合形式(许译),而孙译则把它译为含有直接引语的间接引语。

严格地讲,六种译文都把这句话当作引语,因此可以说这六种译文都采用言语过程。 虽然吴译只用了直接引语, 实际上是省略了诸如I ask the cowboy之类的言语过程结构(即投射句,Projecting Clause);同样的,由于许译是一个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的混合形式,所以可认为这句话省略了诸如when someone asks或when asked 等言语过程结构(投射句)。如果这种分析可以被接受的话,那么就可认为六种译文都是引语(疑问),其中四种(蔡译、孙译、杨戴译、万王译)是间接引语,两种是直接引语或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混合形式(吴译、许译)。

作为言语过程,它涉及的参与者角色有三个:(a )讲话者(Sayer),(b)受话者(Receiver),(c)讲话内容(Verbiage)。 下面我们把这六种译文当作言语过程进行分析。

吴译("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cowboy?"):这一句是个直接引语,是讲话内容,讲话者可能是上一句的“I”, 而受话者则是直接引语中的cowboy。这个直接引语是个存在过程,其中is是过程,a public house是存在物, somewhere 是环境成分。 引语中的cowboy是呼语,表示的是人际意义。(见黄国文2002b)

蔡译(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这一句是含有间接引语的言语过程,讲话者(they)指的是上一句的the men and women,受话者是下一句的herdboy,而讲话内容则是被投射句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被投射句的第一个过程是个感觉过程(Mental Process),是个被动句;wineshops的参与者角色是现象(Phenomenon),感觉者(Senser )是隐性的,但是可以确定的,它指的是前面的they;被投射句的第二个过程是个物质过程,在句法上它是省略句。

孙译(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 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从句法角度看, 这是一个依赖小句(Dependent Clause),与下一句构成主从关系(黄国文2002a)。 讲话人可能是上一句所出现的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受话人是下一句的the shepherd boy,讲话内容是直接引语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 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这个直接引语是被投射句,它是个感觉过程,以被动句形式出现(be found),感觉者没有出现,但可确定为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现象则是a tavern fair for rest hereabouts,where的参与者角色是地点(Location)。

杨戴译(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从句法结构方面看,这也是一个依赖小句,与下一句构成主从关系结构。讲话人被明确表示出来,这是六种译文中唯一出现讲话人的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讲话人(I )与上一句的“行人”(travelers along the road)并不是同指一个对象,但有可能是“行人”中的一员。这个言语过程的受话人(即a shepherd boy)也明确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讲话内容则是间接引语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这个引语是被投射句,它是个感觉过程,I是感觉者,a tavern 是现象。

万王译(When asked where could be found a tavern bower,):这一句也是依赖小句,与下一句构成主从关系。(黄国文2002a )这个言语过程的讲话人是上一句中的the traveler, 受话人是下一句的acowboy,而讲话内容则是被投射句where could be found a tavernbower。这个被投射句是个感觉过程,是被动句,感觉者是隐性的, 但可推定为全诗第二句中的the traveler,现象则是a tavern bower,而where表示的是地点意义,是参与者,不宜把它看作是环境成分。

许译(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hours?):如前所述,许译中的这一句是个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的混合形式。这是因为,它的时态没有改变,而它的人称可能作了改变。试把许译与下面两句作比较:(a)Where could a wineshop be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自由间接引语)(b)Where can a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my sad hours?(自由直接引语)。许译的这个引语是个小句复合体(黄国文2002a), 第一个过程是感觉过程,感觉者应该是上一句所出现的the mourner,现象是a wineshop, 而where表示地点意义,是参与者。第二个过程是物质过程, 动作者可能是前面所出现的a wineshop,而his sad hours则是目标。

对言语过程的参与者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讨诗中的对话情况。(黄国文2002b)

4.4“牧童遥指杏花村”

下面看最后一行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六种译文:

吴译(He points at Apricot Bloom Village faraway.):此句是物质过程,由points体现,he是动作者, Apricot Bloom Villagefaraway是目标(faraway是Apricot Bloom Village的后置修饰语)。 在这个译文中,“杏花村”被当作是专有名词,这点不一定合适。

蔡译(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蔡译也采用一个物质过程,由suggest体现,动作者不是“人”,而是人的一部分(the herdboy's fingers),目标是there(在这里是名词)。蔡译用fingers(复数),而不是finger(单数), 值得商榷,因为用手指远处通常是伸出一只手指。此外,蔡译与吴译一样,把“杏花村”当作专有名词,不一定妥当。

孙译(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loom Vill does point to afar and say.):孙译的句法结构颠倒得比较厉害,这一句由两个过程组成,第一个过程(point)的动作者(the shepherd boy )和目标(the Apricot Bloom Vill)排在一起,而修饰目标的afar又与其中心成分(the Apricot Bloom Vill)分开,出现在过程(doth point)之前。试比较:The shepherd boy doth point to the ApricotBloom Vill afar and say。第二个过程是言语过程,由(doth)say体现。在这里,讲话人是句首的the shepherd boy,受话人是上一句问话的人(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而讲话内容则没有出现。孙译与吴译和蔡译一样,也把“杏花村”当作专有名词来译。在杜牧的原诗中,牧童是没有说话的,但孙译用了and say, 可能是出自音节数量方面的考虑,估计是为了“形似”而加上去的。如果从诗的意境的传达角度看,这个小句的出现可能会有“画蛇添足”之嫌。

杨戴译(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这一句是物质过程,由points体现, 动作者he指的是上一句a shepherd boy,目标则是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amidst apricot blossoms。

万王译(A cowboy points to yonder village of the apricot flower.):万王译也是用points来体现物质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 动作者a cowboy是不确定的(试比较the cowboy)。如果诗歌中的第三句是对着a cowboy问的,则这一句的a.cowboy最好改为带定冠词的thecowboy。

许译(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与其他译文一样, 许译也是用points 来体现物质过程, 因此句首的acowherd是动作者,a cot'mid apricot flowers是目标。与万王译一样,许译在表示动作者时也用了不定冠词,但许译这里的不定冠词比较容易解释得通。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黄国文(2002c )中有详细的讨论。

用point来表达“指”这一意义显然比用suggest(蔡译)更为贴切。蔡译与其他人不一样, 选择了suggest , 估计是为了与上句(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构成押韵。在我们看来,用where to rest是多余的, 而选用suggest 也没有用point那么贴切、自然。

5.几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解读《清明》这首诗时有必要弄明白一些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手头的英译文来探讨这几个问题。

5.1“清明时节”

这是指“清明节”这一天还是泛指包括清明节在内的春(雨)季?从全诗的描述看,把它当作是清明节这一天可能合适些,而且应把它当作专有名词。因此,相比之下,杨戴译似乎不可取。其他五种译文都采用不同的翻译:吴译和孙译都采用直译,万王译和许译采取意译;这四种译文都采用异化法(Foreignizing ); 而蔡译则采取归化法(Domesticating)。我们认为,在这里, 采用异化法比归化法更能表达原诗的含义和意境;在异化法中,采用意译可能比直译更能传递诗的信息和含意。

5.2“路上行人”

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无论是中文学者还是英文学者,他们对“路上行人”的理解都无法达到一致的看法。从整首诗的意境看,把“行人”当作确定的一个人比非确定的多个人更能衬托出“一个人孤孤单单在春雨中出行,愁绪满怀,疲惫和伤感,孤独心倦”的情景。因此,吴译(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万王译(So broken-hearted fares the traveler on the way)和许译(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比另外几个译文要好些。

5.3“借问酒家”

在我们分析的六种译文中,有三种是一个人发问:吴译和杨戴译认为是“我”问;万王译认为是一个“旅行者”问;蔡译认为是多人(“他们”, they)问;孙译没有点明,但可推断为多人(they?)问;许译较难确定,从上文看,问话人应该是第二句中的the mourner, 但问句中的his又可能使这一推断不能成立。如果把许译中的his改为my,则提问者就是第二句中提到的the mourner了。也许可以这样说, 许译中的his改为my更合适。

六种译文中有五种把“酒家”作为单数处理,惟独蔡译把它当作复数(wineshops)。据我们的猜测, 蔡译用复数形式可能是出自形式方面的考虑;如果用了单数(a wineshop),那就多了一个音节,这样就破坏了每行12个音节的整齐美。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因形害意。

此外,吴译采用归化法把酒家译为a public house,这是不妥的,因为无论从词的外延(Denotative)意义、内涵(Connotative )意义还是联想(Associative)意义方面看,“酒家”和public house 所传递的意义是有很大差别的。

5.4“牧童”

六种译文对“牧童”的翻译分别是这样的:cowboy(吴译、万王译)、shepherd boy(孙译、杨戴译)、herdboy(蔡译)、cowherd(许译)。从词的内涵意义方面看,cowboy与“牧童”并不是指同一类人,cowboy指的是美国西部照料牛群、骑着马的牛仔,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牧童”相去甚远(见张保红1996:30),shepherd boy说的是牧羊人,不骑牛,当然也不像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牧童”;herdboy 指的是照料一群动物的人,与“牧童”(只照料一头牛)的意思也不完全一致;而cowherd与cowhand同义,指的是被雇来照料(奶)牛群的人,与“牧童”(照看一头耕田的牛)也不相同。因此可以说,六种译文所用的四个名词都不能贴切地表达华夏民族中的“牧童”这一名词的内涵和外延意义,这些词在联想意义方面与“牧童”也是相差甚远的。但是,相比之下,蔡译的herdboy可能好一些。

5.5“杏花村”

从我们手头所掌握的资料看,我国文学界普遍认为杜牧《清明》一诗中的“杏花村”不是真村名,而是泛指有杏花开放的村庄。现在我国山西汾阳等地都有村庄叫杏花村,应该是后人根据这首诗来命名的。(李平收、张耕2001:239)因此,我们认为, 把杏花村译成专有名词(如吴译、蔡译、孙译)不一定妥当。在杨戴译和万王译中,牧童指的是一个有杏花的小村庄(hamlet,village),而在许译中, 牧童指的是一间小屋(cot)。相比之下,杨戴译和万王译贴切、可信些。 估计许译用cot 是为了减少一个音节(实际上前三行的音节数与第四行的也不一样)。

6.结语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验纯理功能为理论依据,对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作了初步的探讨,目的有二:(1 )通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作品进行语言探讨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对一些翻译问题重新研究;(2 )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诗歌及其译文。笔者对翻译研究不深,也无意对名家的译作评头品足。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古诗英译问题,纯粹是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此外,由于笔者不是翻译实践者,所以也无意提出自己的译文,并把它与现有的译文作比较。

附:杜牧的《清明》的六种英译文

吴钧陶 译(见张保红 1996:30)://The Pure Brightness Day // / It drizzles thick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 "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cowboy?" / He points at Apricot Bloom Village faraway./

蔡廷干 译(见文殊 1989:174):// All Souls' Day // /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 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 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 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

孙大雨(1997:435)译://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 / Upon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 / 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 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 / In gloom are pinning away./ When asked "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 / 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 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loom Vill / Doth point to afar and say./

杨宪益、戴乃迭(2000:266 )译:// 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 /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万昌盛、王僴中(1999:166)译:// The Tomb-visiting Day // / The ceaseless drizzle drips all the dismal day,/ So broken-hearted fares the traveler on the way./ When asked where could be found a tavern bower,/ A cowboy points to yonder village of the apricot flower./

许渊冲(2000a:537)译:// The Mourning Day // /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 mid apricot flowers./

注:①六种英译文既有采用美式拼法,也有采用英式拼法。本文统一用美式拼法。

②万昌盛、 王僴中(1999: 166 )的译文中的第一句原文是“The ceaseless drizzles drips all the dismal day”,似有误, 其中的“drizzles”应为“drizzle”。

③为节省篇幅,英译文各行用“/”线隔开,标题则用“//”隔开。

标签:;  ;  ;  ;  

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语翻译的实证功能分析_功能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