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探究论文_王泓

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探究论文_王泓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加上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多元化发展,中俄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对俄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也是现代高校俄语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当前部分高校俄语专业教学现状中能看出,翻译人才短缺严重,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所以当前要全面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法,实现翻译教学改革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综合性俄语翻译人才,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校俄语;专业教学;创新策略

从语言学基本发展历程中能看出,其主要是经历了静态与动态转变发展,语言静态与动态研究之间具有独立性也具有互补性。在高校俄语专业本科教学中,要适应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过渡发展趋势,能整合语言学研究发展成果,促使教育教学满足社会发展基本要求。在语言学研究发展中,外语教学是重要体现,语言学研究的较多理论都能用于在各类外语实践过程中进行全面验证。所以与语言学发展相同,外语教学要对语言进行静态化教学,之后再转入到动态化教学。在目前俄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也要全面遵循此原则,在各个学习阶段要选取不同教学方法。在日常翻译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静态化的语言知识,在此基础上能转变为实践应用的动态化教学。在完整的教学过程中要对静态与动态教学全面兼顾,突出教学侧重点。

一、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现状概述

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是大学俄语专业教学根本性大纲,也是对大学俄语专业教学成效进行检验的重要参照依据。但是在专业教学大纲中针对基础阶段的学生翻译能力未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当前在专业俄语课程设定过程中,在低年级正常都不开设专业的翻译课程。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翻译专业能力培育大多都是融合在其他教学课程中,通过拟定更为规范、具有针对性的翻译练习模式对翻译能力进行培育。在此环节中,大多数学生主要是能有效完成各类常见词语、词组、短句、短文中俄 互译,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重点内容就是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转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进入到提高阶段之后,开始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对学生基本翻译能力具有较大要求。学生在俄译汉中,学生能掌握各类题材材料,翻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250至300词,译文保持通顺。在最后一学年中,学生能对各类常见的文学艺术作品、科普材料、政治论文等进行翻译。在表达原意基础上,各类材料语体语言特征更为清晰。在汉译俄中,要能基本表达原意,对词组与语法精确化应用,能集中突出我国现代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目前我国部分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中,主要是选取理论、举例、结论三段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存有的主要问题就是,翻译教学与基础教学之间界限划分不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亟需整合高效化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基本翻译能力。

从长期教学实践中能得出,在高校俄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培育过程中要设定更为规范、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在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要突出课本应用价值,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突出教师主导位置。在教学中,对各类高效化教学方法联合应用,设定以翻译结果为主导的多形式教学方法。提升翻译教学成效的同时,对学生翻译技能进行培育,满足教学要求。

二、大学俄语翻译教学存有的问题分析

翻译教学在俄语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对学生语言基本功底进行有效巩固,还能对学生俄语表达与语言修辞能力进行培育。目前大学俄语教学过程中存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成效与教育成果难以提升。有诸多俄语专业学生在俄语学习中都处于零起点,在较短学习时间内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翻译技巧与翻译方法,具有较大难度。在初始阶段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仅仅能掌握基础性的语法、语音、词汇等,尚未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加上俄语专业教学中尚未设定针对性的语法课程教学,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系统化的语法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翻译学习成效。目前大多数俄语专业大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都是逐字逐句进行对比翻译,查找字典,导致实际翻译出的句子不能真实表达原意,存有较多问题,与汉语言习惯难以有效对应,通畅度较低,存有突出的口语化问题。比如“Впоступ кеэтогостарика-старожая вижу большую человечность.”这句话的原意是,从这个看守老头的行为中我看到了闪光的人性。但是有部分学生查阅字典之后将其翻译为在这个看守老头的行为中我遇见了大的人性。所以通过双语对照能得出,字对字翻译,翻译通畅度较低,难以满足汉语基本语言习惯。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俄语文化进行深入探究。汉语是母语,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学生要掌握汉语常识性知识。比如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哈洽会相关解释,北方人应该熟知哈洽会全称就是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诸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对各类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灵活应用,此类要素均会限制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俄语词汇、发音、语法应用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有所差异,比如俄语前缀、后缀、词尾较为丰富,名词与形容词变化较多。复杂程度较高的是动词,从词汇中能展示出俄罗斯民族思维方式特征,词序排布中与汉语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性,俄语词序变化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句子原意产生变化,但是仍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语言知识学习中枯燥性较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若缺乏针对性引导与辅助,将会逐步降低学生俄语学习兴趣,出现较多负面学习情绪。

三、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发展历程

翻译课程在布设过程中主要有笔译与口译部分组成,在教学初始阶段,翻译并不是作为一门系统化的课程进行设置,主要是作为学习方式的一种,主要是用于各类外语解释与理解中。经过不同时期专业教学发展,各个高校俄语专业开始设定的专业化的翻译课程教学,俄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开始转变为更为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有的各项问题进行优化。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材是重点,也是教学改革活动重点,所以当前在教学活动开展初始阶段,教师要注重对翻译教材进行编写。通过长期发展,各类教材数量较多。翻译课程内容在设定中也开始实现多元化发展,在教学语料中融入了多数文学作品,还包括相应的科普文、政论文、外贸应用文等,再搭配对应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比如在1999年至2008年,是教材建设发展巅峰期。新世纪的教材具有突出特点,在实用性方面,以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今后工作要求为基础,选取更贴近生活、时代特征浓厚的语料。在教材精心编排过程中,对各类翻译理论进行浓缩,扩大翻译实践作用力,在实践训练中融入更多翻译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技巧。在对照阅读中,扩大了各篇佳作投入比例,能将翻译特点、翻译技巧以及文化素质提升措施融为一体。在教材专题设定中,积极补充更多文化知识,注重对汉语与俄语表达方式不同之处进行分析。

最后,在俄语专业翻译教学发展中选取的翻译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贯穿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是全面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所以各个教育时期教育工作者都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社会长期发展中,翻译教学法也在全面发展,开始引入更多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措施。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方法具有较大改变。主要是有以下特征,比如教学中对各类建材进行兼顾,发挥出现代化网络信息应用价值,依照社会发展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保障教学内容与翻译实际需求有效对应,有助于对学生适应能力进行培育。在教学阶段提升真实感,对翻译情景进行真实模拟,对翻译难度进行控制,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到双语切换环境中,提高学习成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始选取合作小组模式,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进行共同探究,让学生对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整合,集中控制翻译问题。在纸质教材应用基础上,整合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制作成更为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活跃,提升教学趣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综合上述,俄语专业翻译教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发展差异性。在19世纪50年代的繁荣期、60至70年代的低落期、80年代回升期、90年代至今的大发展阶段。通过不同时期教育发展,在翻译专业教学中,在理论与实践中获取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俄语整体教学质量在不断提升,在今后仍需全面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成就。

四、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探究

(一)突出“翻译结果”主导作用,开展基础阶段翻译教学

针对部分新生来说,其从未接触过俄语相关知识点, 缺乏完备的翻译理论,翻译能力有待强化,未能开设专业的翻译课程,在基本翻译能力培育工程中仅仅是依照其他课型内容进行练习。所以,当前在基础阶段翻译教学活动,主要是选取对于“翻译结果”的批评法。此类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规定的翻译练习,然后对译文进行评价与更改,这样能对学生学习应变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进行锻炼。此时期翻译训练中,受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限制,加上各个课型内容影响,将不能对拟定的翻译策略进行针对性练习。为了保障教学效率能全面提升,本环节批评法选用中,主体地位还是突出教师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翻译结果展开精准点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多方面内容进行控制。在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时,要融入各类基础性翻译方法与理论知识讲解,这样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进行分析,注重对翻译技巧进行应用。在练习实践中要对翻译理论难易度进行划分,在错误批判中要提高选择性与针对性,突出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在批评法应用实践中还要选取比较法,就是将学生翻译得出的译文和教师提供的参照译文进行综合对比,通过全面比较能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翻译技巧,强化学生对翻译知识的有效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能进行反思新学习,在教学中还要合理选取课程档案教学应用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师译文修改过程进行记录,这样能保障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能有效对应,是对教学成效进行巩固的重要方法。

(二)基于“翻译过程”为主体,强化提高阶段翻译教学

在翻译教学提升时期,各类针对性的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在不断增多,在翻译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开始从零散化转为系统化。在翻译理论讲解过程要融入到教师讲评过程中,对过去传统化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对教学过程中枯燥性、抽象性进行控制,提升学习理论探究能力。在启发式教学中要注重对理论进行控制,为学生翻译技能提升奠定基础。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在翻译专业教学提高阶段可以应用批评法,对翻译过程进行批评,引导学生展示翻译过程,对翻译理论中难点进行控制。在批评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翻译结果进行批评。在独立翻译课程设定中,教师要选取对应的翻译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拟定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教师和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要对语言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纠正拼写与语法错误问题,对译文进行有效修改。批评目的是对翻译过程进行完善更改,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掌握相应的翻译理论,能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活跃。

(三)翻译教学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效

近年来各个高校对翻译教学研究开始深入发展,在教学实践与研究过程中能认识到翻译本质并不是对各类语言进行符号转化,而是复杂程度较高的社会情境交际行为。其过程涉及到社会因素与文化要素等,在大学俄语翻译教学中要对过去传统化语言进行摒弃,将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全面融入到俄语翻译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任务教学法,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融入较多实践活动,通过情境再现能确定交际目标。翻译活动是为了交际要求,通过明确教学目的性,提高教学针对性,能对翻译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促使学生获取更多真实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俄语翻译效率。翻译教学活动开展能与旅游实务进行融合。在旅游情境设定过程中选取任务型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翻译技能,其中要求广大学生能掌握旅游行业中俄语专业用语与实务操作。

在过程教学法应用实践中,主要是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阶段中的主体地位。在俄语翻译教学中,要突出独立性,对译文进行反复性评价与修改。教师在完整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担负指导者与组织者地位,在此过程中要进行不断反思,对学生翻译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锻炼。例如上文提到的“哈洽会”俄文句式,此类长句复杂度较高,不仅涉及到较多生词,还与说明从句、定语从句、主动形动词应用等,对于诸多基础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先帮助学生解决好此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语法项目以及语句进行划分,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翻译与修改,建立形句式文字。过程教学法应用实践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来提高学生词汇量,引导学生获取更多全新的语法项目,在翻译实践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激发学生翻译自信心。

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就是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引导,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思考,掌握更多翻译技巧与理论知识,能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进行锻炼。比如针对各类应用类文本翻译,各个应用文体就是一个真实案例。案例中选取文体是固定格式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翻译应用技巧,举一反三,提升文本翻译技巧。在俄语翻译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授课内容、学生知识能力、精神状态等进行分析,整合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

结语:

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探究过程中,要对翻译教学合理定位,促使教学活动能摆脱传统语言教学限制性,提升教学活动独立性与专业性。大学俄语翻译教学要逐步弱化俄语语言理论知识教学,对翻译内容合理选取,拟定翻译策略,补充学生翻译能力与翻译基础不足等问题。通过多项专业化教学,能保障学生学习与日后岗位就业相互衔接,确定今后俄语教学基本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志欣.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初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6-47.

[2]栾威.试谈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交际,2019(1):196,195.

[3]郑小芳.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生基础阶段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7):12.

[4]乔雪,А.П.Сочкова."一带一路"背景下民办高校俄语专业《基础俄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9(14):83.

[5]解秋菊.地方应用型高校俄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改革探索[J].现代交际,2018(12):8-9.

[6]陈婉蕾.简析微课在高校俄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7,0(1).

[7]王丽,胡延峰.论跨文化交际对高校俄语专业教学的作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50-154.

[8]姜岩.高校俄语专业语言文化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科技风,2018(17):47.

[9]陈婉蕾.简析微课在高校俄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7(1):105-106.

[10]林梅.高校俄语专业教学实践中的质疑性思维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9).

作者简介:王泓(1970.11-),女,内蒙通辽人,本科学历,内蒙古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俄语教学法。

论文作者:王泓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探究论文_王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