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路桥集团瑞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 430056
摘要:公路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技术形式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公路的稳定性。水泥公路的稳定性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以水泥材料为主,需要做好材料的检查工作,保证检测体系的有效性。水泥稳定砂砾层的厚度和施工压实工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整体控制,使其适应检测机制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稳定;试验检测技术
1导言
在公路水泥稳定性检查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在整个干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试验检测工作,使其适应已有控制机制的要求。在公路水泥稳定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好碎石层的相关性能测试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序性。根据已有检测形式的要求,在水泥稳定砂砾层具体施工阶段,要明确质量控制形式,将具体检测技术落到实处,满足公路具体施工机制的要求,进而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
2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分析
2.1水泥稳定基层作为公路路面的基础,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应符合要求
在早期,我国进行水泥稳定基层强度和稳定性的评价是采用回弹模量作为指标,围绕回弹模量,我国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较为完整的室内外试验方法。通过这种试验方法,我国开展了各种不同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密实度关系的试验研究,在工程施工中,针对这两个指标的控制可以定量地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以达到要求的施工强度,同时还采用了重型击实试验作为基本的控制标准,以确保工程施工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2合理选择材料
根据已有控制形式的要求,在材料配置过程中要做好水泥的含水量控制工作。在选择阶段要掌握试验程序,现场的水泥要做好计量控制工作,从水泥稳定性施工现状入手,结合施工现状的具体要求,明确材料的配合比。最优含水量对水泥稳定施工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密度的要求,确定压实方式,进行搅拌,根据样本大小的标准及时进行维修。如果测试无误后,需要根据质量样品抗压强度的具体要求,对标准值进行分析,使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3确定影响因素
根据抗压测试形式的具体要求,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强度的变化要求,做好不同类型的配合比,使其适应已有检测技术的具体要求。比较明显的是在后续控制阶段要结合水泥含量的要求,确定最佳含水量,从混合料强度和稳定性的变化角度入手,掌握压实度和临界点,进而达到理想的施工质量要求。
3公路水泥稳定相关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分析
3.1做好水泥检测工作
土壤成分对水泥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后续控制阶段必须根据检测形式和控制机制的要求,做好水泥检测控制工作。土壤水分的混合物的测量对已有检测机制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最佳含水量检测形式的具体要求提取混合物。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加入适当的酒精,点燃后做好搅拌、冷却等工作。具体检测流程见图1。最后需要准确的计算出含水量,由于施工中水分和材料的多样性也会对水泥系数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测定含水量,保证压实度的有效性,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水分含量对材料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仔细测量,严格控制含水量,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图1公路水泥的检测工作
3.2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
3.2.1水泥混凝土立方体劈裂强度试验检测方法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进行水泥混凝士立方体劈裂强度试验,只有检测结果符合相关依据准则,才能进行使用。相关检验人员在进行水泥混凝士立方体劈裂强度试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标准方法以及步骤执行,将同时期的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组,且每组以三个相同制作条件和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为标准,并根据试验标准对其进行试验,分析和研究得出的数据结果。若试验检测结果中的算术平均值与检测结果的中间值相差较小,则表明试验检测结果合格。反之,表明此次水泥混凝士立方体劈裂强度试验检测失效,需要重新进行。
3.2.2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试验检测技术
对于水泥混凝土而言,耐磨性是它最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公路工程施工方面,水泥混凝土不仅是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还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支撑。因此,对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能进行试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在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能试验中,主要是以混凝土试块磨损面单位面积的磨损量为水泥混凝土耐磨性的标准指标,以三个试块磨损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检测结果,并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将结果进行精确。如果其中一个检测数值超出算数平均值的一定范围,应将其舍弃,将剩余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试验检测结果。如果其中的两个结果都远远大于算数平均值,则表示此次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能试验检测无效,需重新试验。
3.2.3水泥混凝土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取样技术: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取样之前,要全面考虑钻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影响,同时在取样时,不要在接缝或者边缘地带进行取样,在路面芯样钻取过程中要避免接触钢筋。另外,在开展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取样时,必须确保取样直径保持在相关规定范围内,如果其不符合相关要求,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钻芯的深度,并在进行不同试验项目时,根据不同项目试验标准进行相应的修改。除此之外,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取样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标号,做好位置记录,还要对芯样的接缝、裂缝,或者离析不均匀的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此为后期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做好基础,也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保障。
3.3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层检验技术
基于混合料控制剂的特殊性,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体系的具体控制工作,建立有效的检测系统,使其适应水泥检测机制的后续要求。在整体检测阶段要采用EDTA控制机制,及时和水泥用量进行比对。在后续实践阶段需要在瓷器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溶液,及时采用不锈钢工具对其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及时用吸管将上层悬浮液吸收进去,放入到三角瓶中。在后续检测阶段要及时记录试剂的用量,画出曲线图,及时分析试剂的含量。由于基层检测技术的控制过程比较复杂,为了明确具体检测形式,需要在现有实验基础上,做好各项计量的控制工作,满足实验检测形式的具体要求。
3.4公路水泥搅拌桩检测
3.4.1挖桩检查法
这种方法的使用比较广泛,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软土地基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测人员应用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水泥搅拌桩的成型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分析出是否达到了施工要求。例如桩体是否均匀,有无回陷或是缩颈情况,如果桩间距不符合规范,要及时进行调整。检测人员要在桩顶下,50cm和150cm处,截取足尺桩头,然后检测桩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3.4.2钻孔取芯法
这种方法在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中,使用也非常广泛,能够反映粉喷桩的质量问题。检测人员在工作中,要分析其检测的影响因素,避免检测结果有偏差,这点需要引起检测人员的重视。在钻孔取芯中,会影响其结果的因素有钻机、钻头和钻探人员自身的水平。
3.4.3轻便触探法
这种方法要使用仪器,然后对桩体进行触探检测。检测人员在实际检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探测的深度要控制在4m内,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然后要合理选取测量点,并避开中心位置。在工作中,检测点大都在桩体中心的2/5处,这个位置能够增加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整个检测中,检测人员要保证触探仪的穿心杆垂直状态。
3.4.4静力触探法
这种检测方法是一种综合方法,有钻孔取芯的优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够针对不同龄期、不同掺入比的水泥搅拌桩进行对比。检测人员在整个过程,要重视贯入阻力,还要标注贯击数。得到检测结果后,要利用对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关系统计。水泥的搅拌桩桩身,会在龄期不断增长的变化下而有所提升。所以静力触探法,应在成桩的初期进行,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直接、简单、快捷,但是不够成熟和规范,应进一步改造和创新。
4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实验检测数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水泥稳定试验检测就是为了有效控制水泥的原材料、强度与配合比,进而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项目设计标准。希望本文能够为同类项目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层试验检测技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6:93-94.
[2]于翔.公路水稳定碎石层的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234.
[3]田志.对于公路水泥稳定相关试验检测技术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5,05:229.
[4]蔡正荣.公路水稳定碎石层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06:140-141.
论文作者:王红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水泥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公路论文; 稳定论文; 路面论文; 含水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