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贡献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贡献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级阶段论文,五大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通过对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基本制度、发展进程、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基本纲领的论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十五大对这一理论的新贡献,对于我们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现实深远的意义。

更为明确清晰地确认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限和性质

在党的十五大之前,比较集中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党的重要文献是十三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限,十三大报告规定:“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党的十五大报告则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不难看出,两者相较,除了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限作了“至少需要上百年”或“一百年”的相同规定外,十五大报告又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时限作了延伸性的阐述,即“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个“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阶段,显然已不属于初级阶段,但也不属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它是初级阶段的延伸、继续和发展,是向高度发达阶段的过渡阶段。报告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比较发达”或其他中间性概念来定位这个初级阶段之后的“新阶段”的性质,但实际上已经提出并论证了初级阶段之后仍不是高度发达阶段,而是属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等发达阶段”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了对初级阶段的“不发达性”及其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更加精确的认识。

更为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任务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十三大报告曾作过较为集中的论述,主要归纳为五个方面:(1)逐步摆脱贫穷落后;(2)逐步变为现代化工业国;(3)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4)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各种体制;(5)艰苦创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五大报告则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归纳为九个方面:(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以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2)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3)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4)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5)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6)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文化差距;(7)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各种体制;(8)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十三大及十五大以前所有党的重要文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论述相比,十五大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全面系统性。对初级阶段特征和任务的论述,由五个方面扩大为九个方面,更为系统全面。强化、增加了对经济方面特征和任务的论述,包括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特征和任务的论述;在经济方面特征和任务的论述中,增加了生产关系方面特征和任务的论述,如全体人民比较富裕、地区之间差距缩小等;特别是注重和增加了对科技教育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特征和任务的论述。因此,十五大报告更为全面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十五大对某些具体特征和任务的论述更为具体全面,如对建设和完善各种体制的论述,具体指明了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文化科技教育体制等;对实现工业化的论述,指明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

深刻准确性。十五大报告除了前述更为明确清晰地定位初级阶段的时限和性质外,还刻意使用了一系列过渡性、中间性概念来定位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具体目标特征,如“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全体人民“比较富裕”、各种体制“比较成熟”等等,都反映了我们党对初级阶段历史任务和目标的更加深刻准确的认识;特别是把十三大提出的实现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改为实现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这种看来似乎是降低了水平的目标要求,更是体现了认识的深刻准确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上,十五大规定了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规定“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规定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较之过去规定“发展多种经济成份”更带有“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这些变化,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一个飞跃。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十五大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较之过去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一字之差,反映了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在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几十年发展后的今天,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某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与更多方面的原始手工劳动并存的现实,体现了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这种表述,不仅没有削弱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而且把“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凸显得更加明晰。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纲领和基本治国方略,与过去通常讲的“法制国家”,虽然只有“治”与“制”的一字之差,却反映了由传统的“有法制”而领导人实际上往往享有“法外之权”的国家,向“依法治国”、建设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至高无上的“法治国家”的根本性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治国方略史上的伟大创举。

发展渐进性。十五大报告在论述初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时,刻意强调了其发展进程的“渐进性”特质。在论述初级阶段九个方面的历史任务和基本特征时,用了七个“逐步”,其余两个虽然没有使用“逐步”这个概念,但也表明了“逐步”发展和转变的特质。这是对过去盲目“赶超”的挫折教训和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这种发展的渐进性以现实国情的低水平起点为根据。从5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到现在,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然而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这就决定了目前的低水平起点。这种发展的渐进性以若干发展比较快的小阶段为补充。“逐步”发展和转变并不排斥会出现发展比较快的若干阶段。这种发展的渐进性以持续发展和稳步实现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为目标。初级阶段的发展前程辉煌远大,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一定能够“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新贡献的远大意义

十五大重申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彻底表现,它把社会主义的革命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现实任务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我们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动摇,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因为我们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统一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江泽民在报告中强调“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时刻,必须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近二十年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保持清醒头脑,克服各种干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

标签:;  ;  ;  

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贡献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