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在华扩张态势与绩效比较--以深圳外资银行发展为例_银行论文

外资银行在华扩张态势与绩效比较--以深圳外资银行发展为例_银行论文

外资银行在华扩张态势与绩效比较——以外资银行在深圳市场的发展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资银行论文,为例论文,深圳论文,在华论文,态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外资银行的在华扩张与竞争

(一)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推进,经历了从局部地区到全国范围、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外国居民到本国居民的开放历程。对于这一历程,中国银监会(2007)划分为三个阶段,但考虑到2006年末入世后过渡期结束前后的重大差别,笔者认为应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试探性开放阶段(1980~1993年)、扩展性开放阶段(1994~2001年)、深化开放阶段(2002~2006年)和全面开放阶段(2007年以来),其中的重要时间节点是1994年、2001年和2006年。

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表现为通过逐步完善政策法规来扩大外资的准入。在试探性开放阶段,中国政府审慎批准外资银行的进入,没有明确的管理法规。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1990年9月出台的《上海市外资金融机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首次对在上海设立外资银行的营业性机构进行了规定。在扩展性开放阶段,即从1994年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到2001年末加入WTO的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在此期间,在修订和完善前述1985年条例的基础上,中国于1994年颁布了全面规范外资银行的第一部法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了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监管标准,外资银行在华经营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银行业对外开放地域在第一阶段开放的基础上从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扩展到全国范围,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所有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为促进外资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中国于1996年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进一步向外资银行开放了对外资企业及境外居民的人民币业务,加速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2001年末中国加入WTO,并承诺在入世后5年的过渡期内逐步开放银行业。在深化开放阶段,2002年实施了修订版《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2004年颁布《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4月28日营业。2006年11月15日,银监会修订《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并更名为《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细则》,兑现入世相关承诺。12月,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并享受国民待遇。这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由渐进开放阶段,进入了完全开放的充分竞争阶段①。

(二)外资银行在华经营与竞争态势

中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金融服务需求,对外资银行颇具吸引力②。如今,外资银行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在中国市场上开展竞争。

在经营绩效上,外资银行呈现出盈利能力逐渐增强,成长前景乐观的形势。在经历了前期的“水土不服”之后,近年外资银行的经营业绩在地域上出现明显差异: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已率先进入盈利期,且其盈利性同其来源国与当地经贸关系的紧密程度高度相关。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外资银行利润水平各不相同,85%的受访银行预计其今后三年的利润将超过当前水平,充分显示了外资银行对未来盈利能力的乐观态度(Brian,2005)。另外,根据普华永道2008年的调查③),外资银行预计2008年和2011年的业务收入增长将非常快速。在42家受访银行中,9家外资银行预测2008年将达到100%或以上的成长率,16家银行预测增长范围在40%~100%(Brian,2008)。外资法人银行以及众多银行业务的规模增长均有助于这种扩张性预期的形成。外资银行在利润绩效方面比前些年更加乐观,而主要的利润贡献因素继续是公司银行业务、资金和贸易融资。

在地域分布上,外资银行集中于东部中心城市,并逐渐从东南缓慢北上和西进。在入世后5年的过渡期内,外资银行的地域分布出现了以下动向:一是在开展人民币业务受限和自身客户群不足这一形势下,许多欧美银行从珠三角转向长三角。二是在2003年6月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协议)带动下,深圳成为港资银行向内地渗透的桥头堡。三是外国中央银行开始在北京设立机构,以充分利用北京作为经济金融调控中心的区位优势,促进本国银行的在华发展。从总体上看,外资银行在中国已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的格局④。

在业务战略上,外资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但倾向于根据自身竞争优势实行核心产品战略。根据中国法规规定,外国银行分行、独资银行和合资银行为营业性机构,经批准可按规定经营存款、贷款、结算、托管和代理保险等业务,并可在符合开业时间、盈利状况和审慎经营等方面的条件后申请开办人民币业务。中国还积极鼓励外资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允许外资银行在华开办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电子银行等业务,促进了外资银行业务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⑤。虽然外资银行可全面经营外汇业务并且其中一部分还可经营人民币业务,它们更倾向于突出风险相对较低的非融资业务,做强其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外汇业务,精心挑选人民币业务,力推技术含量高并有较高附加值的个人理财业务,战略核心突出(汪叔夜等,2005)。自2006年起,外资银行主要推出了以下五大新产品和服务:债券投资和交易、私人银行业务、信用卡、住房贷款、基金管理。当前外资银行最重要的三大零售新产品是信用卡、住房贷款和投资产品,而在批发领域的三大增长点是利率互换、货币互换以及其他结构性产品(Brian,2005)。

在经营方式上,虽然外资银行选择多种模式进入中国,但独资经营或内生增长继续成为扩张的首要方式。由于对在中国的增长前景普遍乐观,外资银行在中国最青睐的成长方式是自身扩展即独资经营,其次是同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然后是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合作。外资银行能否获得管理控制权是其选择合资拓展的关键因素。另外,保护海外投资者的权益及增加其在国内金融机构中的股权份额对外资行来说也很重要。自2006年末入世过渡期结束起,外资银行开始倾力筹建本地法人银行⑥。今后,外资银行虽将继续偏好独资经营,但也会重视合资合作的机会以提高自身的市场进入能力。

二、深圳外资银行的扩张与经营绩效

(一)深圳外资银行的扩张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试点,深圳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桥头堡。1982年1月,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成为建国后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自1984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以来,外资银行在此获得了长足发展。随后,外资金融机构踊跃进驻深圳,并在1986年和1993年形成两个进入高峰期。尽管20世纪末外资银行放缓了在此扩张的速度,但自2003年CEPA签署以来,深圳再次成为其进入中国内地的桥头堡。尤其是2006年5月末颁布的《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引来金融机构纷纷入驻,使得2006年全年共有11家金融机构落户深圳,而2007年伊始,中信嘉华银行、永亨银行两家港资银行即在深圳设立内地法人机构总部。目前,深圳已成为中国外资银行的第二大集中地⑦。深圳外资银行来源广泛,涉及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比利时、荷兰、新加坡、泰国、印度、菲律宾、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银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港资银行,其次为来自日本、欧洲、东南亚、美国的银行(见表1)。这些外资银行进入时间、投资规模和业务模式各异,例如,汇丰银行是最早进入深圳的外资银行之一,于1982年设立代表处,并于1985年开设分行,现已成为深圳最大外资银行,并于2007年2月在深圳设立了新的支行,在增添个人理财网点的同时,加强工商企业服务,以满足珠三角地区的金融需求。而印度银行深圳分行则于2007年3月开业,主要服务于深圳、广州的300多家印度企业。中信嘉华银行和永亨银行为法人银行,两家银行的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等值外币,其余各银行在深圳设立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总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胡嘉莉,2008)。

表1 深圳外资银行来源分布

国家/地区 银行名称

美国

美国花旗银行、美国联合银行

日本

东京三菱银行、日联银行、瑞穗实业银行

法国

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东方汇理银行

比利时 比利时联合银行

荷兰

荷兰银行

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恒

中国香港 生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华南商业银行、亚洲商业银

行、工银亚洲、永亨银行、大华银行、华一银行、大新银

行、永隆银行、上海商业银行、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

新加坡 星展银行

泰国

泰华农民银行

印度

印度银行

菲律宾 菲律宾国家银行

韩国

友利银行、韩国外换银行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银监局、中国银监会资料整理。

深圳外资银行总体经营状况良好。2001年,深圳外资银行的总体利润达2 372.27万美元,资产总额为77.30亿美元。从2004年开始,外资银行在深圳显示出强大的盈利能力,由于人民币业务发展势头强劲,2004年末实现税前利润997.21万美元。得益于外资银行贷款的大幅增加、经营规模和业务品种的扩张等因素,2005年末深圳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14.89亿美元,增长26.01%,实现纯利润1.02亿美元,比2004年度增加9 627.31万美元,增长16.63倍。2006年末,深圳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144.43亿美元, 比2005年增长25.71%,实现纯利润1.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02%。2007年是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第一年,深圳外资银行加快了业务拓展,表现出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2007年末,深圳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1 485.89亿元,比2006年增长31.75%,增速明显提高。2007年度,深圳外资银行实现税前利润20.96亿元,比2006年度增加5.57亿元,增长36.22%;实现纯利润19.06亿元,比2006年度增加5.5亿元,增长40.62%。资产盈利能力逐年增强(深圳金融发展报告编委会,2008)。

(二)深圳不同来源外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差异

深圳外资银行经营绩效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不同来源外资银行的经营绩效差别较大,这种状况在入世后过渡期初期就已显露出来。2004年这种分化有增无减,近年来上述经营绩效差异仍然存在。这里主要对来自香港和欧美日的外资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比较。

总体来看,深圳港资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外资银行。2003年深圳外资银行的纯利润为4 086.18万美元,其中港资银行盈利为2 369万美元,约占总利润的58%,资产收益率达到7.6‰,盈利能力明显高于驻深外资银行5.58‰这一平均水平,在内地外资银行中居首⑧。2005年度港资银行实现纯收益6 011万美元,占深圳外资银行总利润的58.9%;资产收益率达到10.44‰,盈利能力继续高于深圳外资银行8.88‰的平均水平。比较2005年末的几项指标,港资银行在深圳的经营绩效明显优于其他外资银行(见表2)。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走向全面开放,港资银行更是加紧增设营业机构,积极拓展深圳这一有利市场。截至2007年底,港资银行在深开设营业性机构共37家,其中总行3家(即永亨银行、中信嘉华银行和大新银行)、分行13家、支行21家。到2008年8月为止,港资银行又新增8家营业性机构,使得港资银行在深圳的营业性机构上升到45家,占深圳外资银行营业机构总数的比重近70%,港资银行投资总额占总数的比重超过60%(潘玉蓉等,2008)。

表2 2005年末深圳市港资银行和其他外资银行经营绩效比较

港资银行 其他外资银行 港资银行占比

经营机构数量

20家 17家54.05%

资产总额 57.58亿美元 57.31亿美元 50.12%

税前利润 6 011万美元

258万美元 58.9%

个人消费信贷总额 4.82亿美元 0.35亿美元 93.11%

对中资机构贷款余额 6.77亿美元 0.78亿美元 89.69%

资产收益率*

7.6‰

5.58‰

注:*为2005年6月末数字。

资料来源:深圳市银监局。

与港资银行的蒸蒸日上相比,来自欧美日的除了渣打、花旗、荷兰银行等个别国际银行巨头经营较好外,其他银行的经营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2001~2003年间,甚至出现了外资银行关门退出的现象,其中较突出的有:2001年德国德累斯顿银行深圳分行关闭,2002年荷兰商业银行深圳分行(1994年5月开业)关闭,2003年法国巴黎银行深圳分行(1986年7月开业)关闭,同年法国兴业银行深圳分行(1986年7月开业)关闭。此外,来自日本的三和银行和富士银行虽都早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但也分别退出深圳市场。

这些外资银行的退出各有其原因。德国德累斯顿银行是因为2001年7月被全球第四大金融集团安联集团收购,收购方在调整战略后,将发展重点放在欧洲本土而收缩了海外业务。安联集团此次关闭的除了深圳分行外,还有印度、泰国的分行,北美的业务也进行了收缩。而关闭深圳分行也有出于香港分行的业务范围能辐射到华南地区的考虑。法国兴业银行则是出于战略调整的考虑。作为一家提供能源金融服务的专业银行,目前只保留上海和广州的分行,可能与两市准备申请石油期货市场有关。外资银行退出虽是总部战略调整之需,但主要还是由于这些银行在深圳经营困难。

三、深圳外资银行经营绩效差异原因分析

鉴于本文主要目的不在于研究导致各个银行之间经营绩效差异的具体因素,而在于研究造成港资银行和其他外资银行这两类银行之间经营绩效差异的基本因素,因此,以下主要利用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工具,从环境因素和竞争战略因素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其中,竞争战略因素主要从市场定位和业务范围两个角度分析。

(一)当地政策环境的变化促使竞争主体调整战略,进而带来经营绩效差异

根据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原理,东道国的政策环境会直接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东道国政府往往对重点扶持的产业给予优惠待遇,而外资项目如果符合东道国产业鼓励政策,则可以有效利用当地的投资环境。表面上来看,外资银行在深圳面临共同的政策环境,但事实上,深圳的政策环境对于港资银行和其他外资银行这两类银行而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点在CEPA协议实施后表现尤为明显。

对于港资银行来说,深圳的政策环境更为有利。自2003年CEPA实施后,香港企业对内地的投资可享受更大优惠。CEPA协议中关于香港银行业在内地可享受的优惠主要有:港资银行进入内地的门槛从总资产200亿美元降至60亿美元;港资银行在内地开分行无需设立代表处,可直接向中国银监会申请;港资银行在内地设立第一家分行后,每新开一家分行的注册资金只需1亿美元,且不受银监会“外资银行1年只准开1家分行”的规定限制;将港资银行内地分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开业年限要求从3年降至2年,在考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盈利资格时,将单家分行考核改为将内地所有分行合并考核;扩大香港银行业专业人士到内地就业的范围等(姚学清,2005)。可见,CEPA协议降低了港资银行的内地准入条件。此外,深港两市签署的《深港两地合作备忘录》中,特别指出要“加强双方在金融业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深圳市政府多次表示支持香港银行的进入并提供优惠政策。这对港资银行而言,可谓是莫大的支持。

相反,对其他外资银行来说,经营环境却不理想。深圳曾是第一个外资银行可在内地设立分行的城市,也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但如今深圳的政策优势已不突出。此外,深圳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定位处境尴尬,使得许多外资银行不得不重新考虑深圳在其整体战略布局中的位置。一方面,香港是历史悠久的国际金融中心,广州也提出了打造华南地区金融中心的口号,而深圳处于中间,对于许多银行来说,同时在香港、深圳和广州都有分行确实不必要。许多看好亚太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欧美大银行大多已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自然不必把深圳作为其在华发展的首选地。另一方面,长三角已超过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从历史传统、区位优势、政策力度方面来看,上海更有条件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而上海市政府也正为此而积极努力。因此,在一些外资银行的战略布局中,深圳被降到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例如,就在法国巴黎银行深圳分行公告关闭的前一天,位于上海的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在与已有港资银行的竞争中,其他外资银行处于下风,此外还面对着CEPA实施后更多港资银行进入的威胁,因此它们自然要考虑在深圳进行战略性收缩和调整。美欧日等外资银行对深圳不冷不热,在业务开展上并不尽力,而港资银行却在深圳积极拓展,由此造成了双方绩效差异的拉大。以东亚、南洋为首的港资银行的经营场所大多是买下来的自有物业,而其他外资银行的营业场所基本以租为主,即可见双方态度上的明显区别。

(二)不同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定位是导致经营绩效差异的关键

根据市场营销战略的原理,市场细分是识别潜在同质消费者群体的过程。而目标客户定位就是基于市场细分,根据自身资源优势选择特定顾客群体以为之服务。由于深圳外资银行的规模普遍较小,客户集中度较高,所以目标客户定位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大。相对而言,港资银行在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定位方面就找准了方向。

一方面,港资银行根据自身规模、擅长领域和市场环境,确定以中小企业为重要客户群。与中资银行相比,港资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业务方面经验更丰富,善于根据客户需要提供服务;而其他外资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企业,对中小企业不够关注。从市场环境来看,中小企业已成为深圳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经济力量。据深圳贸易工业局统计,深圳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因此,善于把握市场机会的港资银行早已盯上了中小企业这块“蛋糕”,在CEPA实施前进入深圳的东亚银行等,已将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做到了企业贷款总额的20%以上。而CEPA实施后进入深圳的三家港资银行——永隆、大新和上海商业银行也表示要分割这块“蛋糕”⑨。

另一方面,港资银行在港资企业这一特殊客户群中具有广泛的市场资源。据深圳市银监局统计,在深圳的港资企业有一万多家,占全市外企总数的70%以上。香港90%以上的生产企业已迁到珠三角地区,珠三角港资企业已超过5万家。港资银行的稳步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港资企业的支持,即使是早期进入深圳的港资银行,其80%以上的业务量来自香港熟客,而CEPA实施后进入的永隆、大新和上海商业银行这三家港资银行甚至均无店面,只是“隐居”在写字楼内,却平稳盈利。例如永隆银行深圳分行开业初期几乎所有客户都是珠三角的港资企业,这些原先在香港的熟客,确保了该行的盈利能力。

而其他外资银行却忽视了深圳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一市场环境。来自美欧日的国际银行巨头在经营中往往奉行“二八原则”,即认为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因此把高端客户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大多把客户群固定在信誉好、业绩佳的大企业上,却视中小企业为“鸡肋”。在私人业务上也集中于高端客户。例如,2007年10月8日上午,荷兰银行深圳怡景中心城支行成立,设立了第12家梵高贵宾理财中心。加人其理财中心的基本门槛是5万美元存款,开展个人海外证券投资单项服务的起始标准是存款2.5万美元(陈晓涓,2007)。有些外资银行甚至仅开展与其银行总部有联系的大型跨国公司或与其有同样来源背景企业的业务,不愿涉足本地客户。这一定位显然与深圳实情相脱节。既不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又不像港资银行那样在港资企业中拥有广泛客户资源,导致其业务裹足不前。

(三)业务范围不同直接造成经营绩效分化

在目标市场确定后,企业须识别并准确判断客户需要,确立“让渡顾客价值”的观念,使顾客从购买和消费中获得更多的时间节约、精神享受和情感满足等。因此,企业不仅要向顾客提供使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应通过发展良好而持续的客户关系来创造价值。

港资银行根据自身主要为中小企业以及港资企业服务的定位,经营上充分表现出灵活的特点,将重点放在传统银行业务、零售业务及争取中小企业上,而且只要政策允许就积极拓展包括人民币业务在内的各项业务。此外,港资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管理机制,可根据客户需求量身订制相应的服务。以东亚银行为例,该行专门推出了中小企业贷款服务,该服务提供现金透支、短期贷款、楼宇贷款及贸易融资等多种选择,具有利息低、批核快的承诺保证,并为客户提供电子银行服务支持和派专员度身设计的服务。此外,这些客户还可享受其他优惠,包括机械及器材贷款、保险服务、私人贷款、信用卡服务、定期存款、单位信托基金、物业按揭贷款及证券买卖服务等。该行还配合中小企业财务计划的需要,为其设计包括贷款类型、还款期及贷款额的信贷计划。在为港资企业服务方面,客户可通过“企业电子网络银行服务”,通过该行在香港和内地的分行网络提供一站式的实时转账服务,充分满足了中小企业资金高度流动性的需求特点。

来自欧美日的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并未选择通过网点数目的扩张来与中资银行竞争,而主要从经营成本、盈利因素及混业经营出发,也没有在传统银行领域进行较大投入,而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业务上。以法国巴黎银行为例,该行的业务主要包括: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大宗商品融资(如飞机、大型生产设备等)、衍生产品交易、证券发行、公司并购等,这些服务显然不适合中小企业的需求。

另外,在全面开放之前的数年内,港资银行积极开展人民币业务,而其他外资银行大多未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人民币领域。这点从2006年底之前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19家外资银行名单中只有美国花旗和日本东京三菱两家非港资银行即可看出。与港资银行相比,其他外资银行在经营人民币业务上的局限性,必然导致其业务范围难以扩展、利润渠道狭窄、市场占有率低下。

四、结论与启示

上述研究显示,当地政策环境的变化、两类银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定位的差别,以及两类银行业务范围的差异这三方面因素共同造成了深圳港资银行一枝独秀而其他大部分外资银行经营乏力的局面。

政策环境的变化促使竞争主体调整战略,进而带来经营绩效差异。对外资企业(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企业)来说,环境的动态性(environmental dynamics)是中国经营环境的突出特性之一,外资企业只有重视并积极对应,才能把握机会,规避威胁。深圳的整体商业环境对港资银行而言具有诸多便利。对于港资银行而言,由于其客户主体是港资企业,而深圳又是港资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所以港资银行自然把立足深圳作为开拓内地的重要一步,这种布局和扩张战略在CEPA实施后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而来自欧美日的外资银行,出于在中国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没有大力支持其在深圳分支机构的发展。从这点来看,虽然中国金融业已经进入了全面开放阶段,但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环境差别较大,因此,中国国内各地对于不同的外资银行来说,其魅力也存在不同。外资银行在考虑其区位选择和扩张步骤时,需要充分调查和比较,并在具有不同魅力的区位进行布局和定位。

由于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外资银行既要密切关注政策的逐步调整方向,也要努力预测市场的发育程度,进而调整其市场定位。在市场全面开放之前,外资银行只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定位,因而必然受到来源背景和原有业务模式的影响。深圳外资银行的经营状况明显地反映出这一特点。一方面,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定位的差别导致港资银行和其他外资银行的客户群不同,忽视中小企业客户在深圳占主体地位的事实造成欧美日外资银行业务量的萎缩,而立足于中小企业客户并得到港资企业支持的港资银行则确保了盈利来源。另一方面,业务范围的差异直接造成绩效的分化,欧美日等外资银行业务范围过于狭窄且与市场需求脱节,限制了盈利来源,而港资银行则通过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周密服务并积极拓展业务范围拓宽了盈利渠道。可见,在银行业全面开放之前的时期内,相对而言,港资银行由于地理和人文等诸多便利因素的作用,对深圳的市场环境把握更加准确,而其他外资银行则需要较长时间来理解和观察,因而市场进入和扩展的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两类银行的经营状况差异只是深圳这一局部市场上的阶段性结果,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看都具有相对性。如今,外资银行正在把握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这一契机,针对中国市场全局或各地区性市场调整经营战略,彼此间的竞争也越来越直接。在这种形势下,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更具有挑战性,如果不能开辟超越竞争的“蓝海”(即重建市场边界),则各个竞争主体就很容易陷入竞争激烈的“红海”(即细分了的市场)之中。这无论对于目前已经在深圳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还是即将进入深圳的外资银行来说,都是现实迫切的问题。面对全面开放的市场,仅仅从传统的竞争战略的角度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进而实施聚焦或差异化战略,很可能会形成日益严重的市场分割和目标市场的萎缩。因而,从银行自身的价值创造和顾客价值创造的双重利益角度考虑,采用蓝海战略的分析工具来分析深圳市场乃至中国整体市场,这种双重价值创新的实现会更有利于银行的持续成长(金等,2005)。这种战略视角,不仅对于渴望在中国持续成长的外资银行而言非常必要,对于中国内资银行来说也同样需要,否则,今后就很可能是越来越多的竞争主体之间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的攻与守,而不是各自在确切理解自身和顾客之后的各得其所和共赢。

注释:

①截至2007年底,23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银行在华设立了117家分行;另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193家银行在华开设了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法人银行达到26家(下设分行及附属机构125家、支行160家),外国银行分行117家(下设支行9家),合资银行2家(下设分行5家,附属机构1家),并有3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参股中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2008)。

②截至2007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共计1 714.63亿美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4%,其中各项贷款余额951.56亿美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5%;负债合计1 554.23亿美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负债合计的2.3%;各项存款余额606.63亿美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1%(中国人民银行,2008)。

③该报告以2008年4~5月在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和天津5个地区对42家外资银行的CEO、高级主管以及分行经理的访谈为基础完成。

④截至2006年底,100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设立在上海,占比为32%;深圳40家,占比为13%;北京37家,占比为12%;广州28家,占比为9%;天津17家,占比为5%;厦门16家,占比为5%;其他74家,占比为24%。近年来,外资银行还加快了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步伐,共设立营业性机构30家,占全国外资银行机构总数的10%(中国银监会,2007)。

⑤截至2006年12月底,外资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超过100种,11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⑥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银监会已经批准21家外资银行将其中国境内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其中17家已经完成改制并开业。

⑦根据深圳市银监局统计,截至2001年底,深圳外资银行营业机构达27家(其中包括外资银行分行24家,中外合资银行总部和分行各1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1家)。中国入世后,外资银行进入深圳的数量不断增加。到2006年底,外资银行在深圳的营业性机构数上升到40家,占全国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的13%,此外还有代表处7家。据深圳工商部门统计,至2008年4月,深圳市已拥有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44家,投资及营运总额超过70亿元人民币,这44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中,从花旗、渣打、汇丰、东亚4家银行在深圳下属的11家分支机构率先办理改制工商登记,到中信嘉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已有38家通过改制工商登记,所占比重约为86%。目前深圳外资银行的营业机构数、资产规模和贷款总额等指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

⑧据中国银监会证实,内地港资银行业绩也比其他外资银行的平均水平好。见刘和平:《外资银行黯然撤退港资银行北上表现一枝独秀》,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2004年8月9日。

⑨越来越多的港资银行看好深圳的投资环境,并大举涉足深圳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与内地银行及其他外资银行同台竞技。2004年1月8日,CEPA正式生效不到10天,已获银监会批复的中信嘉华银行就以入主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深圳)的方式,成为首家被获准进入深圳金融市场的港资银行。2004年4月1日,当时总资产约79亿美元的永隆银行深圳分行正式开业,可以经营人民币存款、贷款发放、债券及外汇买卖等银行业务,成为CEPA实施后首家在深圳设立分行的港资银行。当时总资产约77亿美元的大新银行随后于当年6月也在深圳设立分行。

标签:;  ;  ;  ;  ;  ;  ;  ;  ;  ;  ;  

外资银行在华扩张态势与绩效比较--以深圳外资银行发展为例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