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化解和突破论文_杨文静

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化解和突破论文_杨文静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得到控制,尚不能全面评估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但作为一次全球范围内的“黑天鹅”事件,其对债务和GDP均将产生冲击。作为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不仅增加了我国的税收收入,更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化解与突破研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疫情冲击;融资困境;原因分析;突破措施;

一、引言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占过去工业企业数量总和的99.6%,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从这一占比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市场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以及开展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中小企业却长期处于融资难、融资贵的境地,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国家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置于优先地位,表明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及重大意义。

此次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耗用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使我国经济整体下行且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到之前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加深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程度,对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自身限制因素

1.自身信用问题突出

中小企业大多具有“固定资产不足、管理模式不够规范、运营风险较高”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信用度较低,很难获取外部担保和抵押。此次疫情又耗用了大量的资金及时间,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迟迟不能复工,运营风险更加严重。因此,中小企业很难赢得银行和投资者的信任,从而陷入融资困境,面临破产的风险。

2.应用融资政策的能力不足

国家为应对此次新冠疫情,适时性地对一些融资政策作出了优惠调整,旨在缓解疫情对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法律顾问职位空缺,了解、应用融资政策的能力较低,从而使国家的优惠政策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陷入融资困难的窘境,最终面临破产的风险。

3.信息披露机制有待完善

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建立专门的信息披露机制,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日常经营管理,信息披露的方式往往单一、内容不够健全、披露不及时,造成披露的信息缺乏普遍性、全面性及时效性,但新冠疫情期间经济市场瞬息万变,如果不能使投资者及时了解到其真实的财物状况及经营状况,投资者向其投资的安全感及投资兴趣也就随之大大减弱,最终导致其融资难度提升。

(二)外部环境限制因素

1.疫情背景下经济整体下行

新冠疫情的爆发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持续几个月的封闭隔离暂缓了经济的正常发展,据推算,2020年名义GDP增速将滑落至6%左右,同时债务增速将有所提高,杠杆率攀升10个百分点左右,疫情冲击将会加大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及风险。

2.社会制度环境有待完善

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缺少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信用担保机制尚未建立,没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专门法律保护,另外,大多融资措施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借助于融资成本较高的民间借贷资金,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使中小企业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境地。

3.监管技术不到位

我国目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式也出现了很多,比如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但仍未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督,对融资企业的主体资格、融资过程中的电子单据凭证、资金使用等问题技术监管不到位,投资者的融资风险不能通过有效的技术监督进行规制,依旧限制中小企业的融资。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化解与突破建议

(一)中小企业要自觉优化自身发展

1.努力提升自身实力

银行及投资者往往偏爱于国企或者是大企业,根本原因是国企或大企业有足够的实力,融资风险较低,因此,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实力不足,努力提升其自身实力才是突破融资困境的根本要义,实力决定一切,只要企业自身实力取得了提升,融资风险降低、企业信用上升,银行、投资者或者是外部担保人的安全感也就随之上升,融资困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及时掌握应用国家优惠融资政策的能力

面对此次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中小企业应当积极收集和掌握国家颁布的对企业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财税政策,应用于自身发展中,努力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企业要有专业的财物人员,进行全面的财物账簿等财物信息、经营管理信息的记录;要有专业的信息公开经营人员,及时公开以及更新企业信息;要有专业的法律人员,进行公开信息的监督审查,核定公开信息的方式、范围、有效性等内容,另外,各方面的人员之间要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公开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有效性。

4.积极采取合理的增信措施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往往缺少固定资产进行融资担保,因此可以积极借助上下游核心企业、区块链等增信技术确保企业数据不可随意更改等措施为自身增信,取得银行、投资者的信任,从而化解融资难的问题。

5.科学规划多元的融资方案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类型、发展状况等信息进行科学的规划,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合理预测企业资金需求,选择合适的多元融资方式。

(二)政府充分发挥职责

1.营造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

此次疫情背景下,政府可以因时制宜地采取适度加大财税优惠、完善新兴融资模式的数字技术支持和法律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小微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

2.积极落实国家的疫情优惠融资政策

政府要积极运用多种手段有效宣传疫情融资政策,利用大数据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精准进行不同程度的普法普政服务,另外,可以考虑组织金融法方面的教授专家以及有经验的法官、律师成立一个专门的疫情融资政策普及志愿服务组,对缺乏了解、应用政策能力的企业提供针对性的讲解、指导服务,真正落实国家的疫情优惠融资政策。

3.精准评估有效的融资需求

根据适当性原则,面对当前的疫情冲击,我们必须在恰当的时间把恰当的资金给恰当的客户,因此,政府必须精准评估哪些企业该救哪些企业不该救,评估该救的企业资金需求的紧迫级别,比如对于一些创新型的企业必须给予援助,根据评估制定相应的企业名单,精准进行融资帮助。

4.动态监测融资政策的效果

新冠疫情背景下,我们必须动态监测实施政策的有效性,及时地进行风险预警以及适当的政策调整,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时间决定万千企业的生死存亡,决定全国经济的恢复水平,因此,动态监测效果是必需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银行业适度性倾斜帮助中小企业

德国中小企业获得资助贷款的主要来源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等政策性银行,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KFW向德国中小企业提供了超过200亿欧元的新增资助贷款,其特点是期限较长、来源稳定且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因而政策性资助贷款对德国中小企业融资贡献较大。因此,我国银行业可以借鉴德国的模式,适度调整贷款资金的分配,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性资金的投入,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申请审批流程系统,对中小企业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比如设立专业的人员对中小企业进行申请审批流程指导,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结语

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化解与突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其背后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的存亡问题,也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恢复问题,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是否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这一选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建议,希望可以为解决这一难题贡献一点力量。

参考文献:

[1]薛宇择.张明源.政府主导下的融资机制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基于德国银行体系视角[J].武汉金融,2020(01).

[2]王艳萍.论财务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4).

[3]李艳.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3).

[4]张晓晶.刘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稳增长与稳杠杆的艰难平衡[J].国际经济评论,2020(02).

[5]蒋涛.疫情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来自银团贷款市场的经验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20(04).

[6]张萍.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19(04).

[7]唐光胜.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J].时代金融,2018(12).

[8]董志英.种佳.从金融资本的本性看中小企业融资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01).

[9]曹小秋.曹亦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纳税,2020(06).

[10]瞿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9(35).

[11]中国金融法杂志:杨再平.《金融应对疫情冲击要注重传导创新》.

[12]中国新闻网.工信部:截至去年底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3000万家.

论文作者:杨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化解和突破论文_杨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