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化与当代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论文,群众论文,价值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科学运用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世界主题,积极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和毛泽东群众观作为理论基础,从时代的高度概括了群众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把我国人民的实践纳入世界发展的体系之中,把我国人民的利益放到世界利益大格局中加以维护和发展。在对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后,邓小平还提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命运等重大命题。这些都为邓小平的群众观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讨论
邓小平的群众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概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党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性质,把知识分子列入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范畴;在统一战线建设上,指出:“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2]使人民群众概念超越社会制度的局限,拓展了其外延。这些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壮大了人民群众的队伍,汇聚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二)科学分析并界定了领袖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邓小平以史为鉴,对领袖与人民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再认识,科学分析并界定了领袖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邓小平指出:“关于领袖和群众关系问题,毛泽东思想历来认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人民,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多次反对对他本人的一些不适当不科学的评价,经常教育我们正确理解人民与领导人的关系。”[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如何评价毛泽东受世人瞩目,邓小平尖锐地批判了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的思想,纠正了个人崇拜的错误。邓小平还明确指出:“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4]邓小平亲自主持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邓小平既充分肯定领袖们在革命事业中的作用,同时认为,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做得出来的。因此,邓小平说,“不能把九年的成绩都写到我个人的账上,可以写我是集体的一分子。过分夸大一个人的作用并不有利。”[5]他还多次提出:“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党的这些政策也是由集体制定的。”[6]这些思想为我们党正确处理领袖与群众,领袖与集体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也解决了怎样评价毛泽东这一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政治问题。
(三)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群众致富观
改革开放前夕,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生产力水平依然低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步维艰,面对重重困难,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统一起来,提出“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富民思想。邓小平还明确指出共同富裕绝不等于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并强调“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7]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8]尤其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9]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长期没有弄清的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行动指南。
(四)提出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和创造的观点
邓小平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作为党和政府思考问题和制定政策的基本点。邓小平多次指出:“要尊重群众的意愿,从当地的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10]“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11]1977年恢复高考、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设计、“一国两制”的构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政策顺民心、得民意,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列宁曾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12]我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都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13]并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如果“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14]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15]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一文中还指出:“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16]在谈到他个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时说:“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17]这些都表明,邓小平很重视群众的意愿和创造精神,也是对马列主义群众观的运用和发展。
(五)提出群众利益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宗旨。邓小平多次指出:“各项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8]针对改革过程中一些人对“姓资”和“姓社”的争论和问题,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是非的标准,这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邓小平还强调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制定政策、衡量工作的根本依据和最高标准,并且要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凡是群众拥护的,就要坚持;群众不赞成的要停止实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了保障。
(六)邓小平提出了群众监督的思想
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邓小平说:“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20]邓小平认为,群众监督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公民权的保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失误离不开群众监督。邓小平还指出,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人民的主人,对于那些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不改的,人民有权依法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离不开群众监督。邓小平在阐明群众监督重要性的同时还指出了群众监督的形式和途径。一是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强化职能,使群众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上行使和实现自己的监督权。二是加强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建设,为群众监督创造条件。三是重视和利用人民群众信访、举报实行监督,各相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四是利用新闻舆论工具进行监督。这些群众监督思想为党员保持先进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的群众观。
二、邓小平的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在理论上,邓小平的群众观继往开来,不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理论墓础。体现了我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邓小平的群众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也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第一,坚持邓小平的群众观,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邓小平同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从人民利益出发,强调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从我国大部分群众是农民、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的实际出发,为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第二,邓小平的群众观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理论。通过改革,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也取得明显的成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开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群众观点仍是行动的指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综上所述,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