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深入思考论文_龙建芳

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深入思考论文_龙建芳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潮田乡中心校 541205 

摘 要: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老师、家长开始对学前阶段教育“小学化”的内容进行实施。但是,由于过分强调知识内容的获得,这些提前备战的内容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心智发展,增加了孩子的课业负担,让他们对于学习,产生了厌恶的情绪。本文通过对实际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老师以后的教学,起到一些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 小学化 深入思考

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所有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有影响的活动,它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总的来说,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由于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缺乏相应的认知,所以传授更多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教学中,老师还要注重实际情况,不能一味地让孩子“接受”,这样不仅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成果,同时还可能会让孩子对学习心生恐惧,影响以后的长远发展。

一、加强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教学而言,老师是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在教学能力上并不过关,有的老师只是经过培训机构进行简单的培训,对于幼师专业的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内容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并且他们对幼师的职务缺乏全面的认识,学历层次略低。并且通过学校培养的幼师,其学历大多以中专生为主,造成整个幼教行业出现素质不高的现状,这样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会抱有知识教学的心态,一味重视智教,而忽视了德教的内容。所以,为了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有关的师资力量必须要有所保障。首先要从根本上进行师资管理,在各个地方的师范教育中,要为学前教育的师范生营造免费的学习制度,这样既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学前教育中来,同时还可以为学前教育培养出专业专科的层次教师。对于那些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的地方,可以鼓励那些退休的学前教育老师进行再就业,帮助他们完善学前教育的内容。同时,对于那些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也应该进行积极的培训,可以邀请那些优秀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专业的辅导,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定期展开内部的交流与讨论,讲述如何有效地规避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同时,从事学前教育的幼儿园,可以和当地的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让其为学前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业务能力的平台,在活动中鼓励学前老师对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业务进行提升,帮助老师总结出良好学前教育模式来。

二、联合家长来完善学前教育内容

要想彻底改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仅仅完善学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在学前教育中,家长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到所谓“起跑线”的影响,很多家长开始对学前教育中渗透“小学化”的内容抱有一个积极响应的态度,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具有必要性,但关键是要把握住相关的尺度,让所授知识能够贴合孩子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所以学前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家长来展开共同教育,去除“小学化”的教学问题。

首先,老师可以用家长会的形式来对家长进行学前教育的灌输,帮助他们了解学前教育的三年行动计划,让家长建立正确的学前教育思想,树立完善科学的育儿观念。同时,学前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家长建立QQ群,微信群,对于孩子的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的交流,一方面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对学前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学前教师也可以为家长对孩子展开的课下辅导内容进行有利的指引,帮助家长把握好课下教学的尺度,对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行有力的教育,同时为他们在学习中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对传统教学培养思路进行转变

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相关的教育部门也对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做出了指示,要求坚实小学一年级“零起点”的教学方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避免出现小学的教育内容。根据当前的教育环境,要想彻底实现去除“小学化”的学前教育,需要转变相关的教学思路,不能再继续传统的那种授学模式,在扭转教学思路的过程中,需要纠正当下学前教育中的不良风气,扫除“起跑线”的论调,不能让应试教育的内容蔓延到学前教育的课堂上,这样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同时也违背了学前教育的本质。

在学前教育的课堂上,老师需要纠正一些传统的教学思维,在课堂上,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唯高下论,对于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具有综合性,老师也不要将教学目光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可以开放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内容来。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一些学生常见的内容,像洋娃娃、硬币、铅笔、易拉罐等内容,摆放到桌面上,先让学生进行观察,等观察结束后,老师偷偷拿掉其中一样东西来,向学生提问少了什么内容,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同样是对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进行培训,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学前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天竺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调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

[2]姚建军 幼儿园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徐艳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论文作者:龙建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深入思考论文_龙建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