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观察论文_那文婷

(西安市阎良铁路医院 710089)

摘要:目的 探究剖宫产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选取所在科室247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甲组(n=124)和乙组(n=123),甲组不进行抗菌药物干预,乙组开展抗菌药物干预措施,评估两组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相对于甲组,乙组患者使用第一代头孢类药物较多,给药时机改善较好,联合用药次数减少,P<0.05。结论 对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here the Department selected 247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were analyzed by random draw,classification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n=124)and group B(n=123),group A was not antibiotic intervention,group B of antibacterial drug intervention measures,evalua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s variety selection,medication timing and combined medication. Results relative to a group,B group using the first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drugs,drug The timing is better,the combination reduced the frequency of P<0.05. conclusion of cesarean section surgery interven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which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Cesarean section;perioperative period;antibiotics;application effect

目前,国内的剖宫产手术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剖宫产术属于Ⅱ类手术切口,采用抗菌药物目前已成为产科医师预防感染主要规手段,可对患者降低术后感染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本次研究就剖宫产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

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选取所在科室247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甲组(n=124)和乙组(n=123)。

甲组患者的最大年龄是38岁,最小年龄是20岁,平均(62.6±7.4)岁;孕周37~41周,平均(38.2±0.6)周;产次:初产8例,经产7例。

乙组患者的最大年龄是37岁,最小年龄是21岁,平均(63.5±8.5)岁;孕周38~40周,平均(38.6±0.8)周;产次:初产9例,经产6例。

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可比,差异不显著,可为之后的观察指标的对照研究做好铺垫(检验或t检验,P>0.05),展开充分的对比。同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的干扰因素。

1.2研究方法

甲组不进行抗菌药物干预,乙组开展抗菌药物干预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5.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开展统计,并且做出系统的分析,其中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以及联合用药情况为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n,%表示,进行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即(检验,P<0.05)。

2结果

2.1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在表2中显示,抗菌药物的在剖宫产术的最佳给药时机为断脐带后立即给药,在此期间给药可将有效浓度渗入患者的手术期,及时消灭污染组织中的细菌,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可避免新生儿接受抗菌药物,保证药物浓度达到有效的水平。另外,表2中患者的联合用药率有所下降,临床上给予患者联合用药,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患者的疗效,延缓或者减小患者耐药性的产生,采用各种抗菌要药物的剂量减少,患者的毒性反应就会得到进一步的降低,盲目的进行抗菌药物的连用可适得其反。联合用药比例的主要形式是以头孢菌素类联合硝基咪哩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细菌繁殖期杀菌药硝基咪哩类主要有抗厌氧菌联合抗菌谱,增强患者的疗效,但是,随之,患者的药物副作用也会随之增加,另外,对胎儿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不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上述研究表1中显示,剖宫产是在脐带结扎后给药,产科手术涉以及阴道均可采用第一代或者第二代头孢,用药时必须要有医学指证。

结合上述研究,对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鄢定玉,刘达美,陈宇涵,等.剖宫产手术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2):17-18.

[2]毛小勇,钟华平,骆志炎,等.初患者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1):1360-1362.

论文作者:那文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观察论文_那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