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园林规划研究论文_林秋扬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园林规划研究论文_林秋扬

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越来越多。风景园林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背景下,明确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任务迫在眉睫。风景园林规划不仅顺应了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导向,而且对坚持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国土空间、面向美好生活意义重大。

关键词:风景园林;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美丽国土空间;自然保护地规划

引言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热潮下,目前已有较多从不同维度展开的理论或实践研究,但这些成果较为零散,缺乏全面综合的考量。笔者基于国内国土空间规划中与风景园林相关的文献资料与政策标准,找出国土空间规划中来自风景园林的热点视角,系统性地梳理这些热点视角的发展动态,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继续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风景园林角度上的贡献。

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1.1自然特征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之一就是自然特征。一般来说,自然特征就是指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植被生长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地址地貌等因素完成设计。众所周知,这些自然因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能独立存在,所以设计人员为了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需要提前对设计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在掌握比较完善的资料的前提下进行规划设计,从而实现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目的。

1.2功能性原则

实现为人们服务的理念,首先就要保证具有功能性的原则,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人性化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设计的园林景观要符合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要保持两大原则。其中要将基础工作做好保持生态功能正常运行,而社会功能却是城市园林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1.3应用性特征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之三就是应用性特征。现代的城市风景园林与传统的风景园林有着一定的差别,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风景园林的实际应用并不相同。因此,设计人员在展开风景园林的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该区域内进行的风景园林的应用意图,然后再进行实地踏查,并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特征与文化特征,最后再展开设计。例如:有的风景园林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就需要保证其开放性,设计能够供居民休憩的开放性场所;有的风景园林的设计意图是为了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则需要保证其封闭性,同时满足多种生物的生存需求。

2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整体分析

在时段划分上,结合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相关文献有3个明显的发展变化时段,相关文献发文量在2010—2013年间,出现了明显增长,2013—2016年间趋于平稳,2016年之后再次出现爆发性的文献量陡增,增长率超过2010—2013年间,并保持持续增速态势。2016年之后的发展阶段,“多规合一”“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等关键词在文献研究中较为突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评价方法逐渐清晰,并关注更大层面的空间治理,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工作。梳理同期的相关政策与技术标准可见,在国家颁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之后,相关政策从2016年至今越来越密集地推出,技术标准也于2019年全面颁布,初步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格局。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是首个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战略性文件,指导和管控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开启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具体部署,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到2025年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随后,自然资源部颁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抓紧启动编制全国、省级、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期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今后工作中,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统称为“国土空间规划”。在这些政策驱动下,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从基本分区与用途分类、现状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到省级、市县级编制指南,再到实施评估、开发边界划定、“一张图”建设等,涉及评价、规划、管理的全过程技术规范都基本推出。

3面向全域统筹的风景治理路径

3.1空间格局开发保护:对接“三条控制线”,建设美丽国土空间

1)规划“自然生态”的美丽国土。以生态补偿价值为取向,建设生态健康的国土空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在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与城乡有机的空间关系基础上,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保障“安全高效”的美丽国土。美丽的国土是“生态安全”与“经济安全”兼顾的,既能够保证安全的生态格局,又能够保障高效的经济生产。3)要建设“人本宜居”的美丽国土。美丽国土意味着以人民为中心、人人平等、从人的需求出发,美丽国土为人民提供有品质的公共服务和宜人舒适的人居环境。

3.2生态保护与修复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工作,但其工作焦点大多为单一目标或特定环境,而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而整体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统筹规划的零散修复,往往投入巨大而效果甚微。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随后颁布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对于水、森林、耕地、草原、海洋、矿产等自然资源,提出明确的保护利用要求,针对突出对象,例如水污染和矿山恢复提出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要求,并将自然保护地体系纳入生态环境综合修复的目标单元。《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进一步明确提出统筹确定陆海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任务,针对海岸、矿山、水体、废弃地等对象,提出具体的目标和布局安排。

3.3道路规划

园林道路规划过程中也要注重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从而使园林设计生态环保特征得到最大化展现,并以实际地貌为结合点,对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就实践过程来讲,可以将环状道路网设计方式应用其中,从而在缩减道路面积的同时扩大其绿化带面积。同时,其分布时要注重间隔形式的运用,确保道路规划与道路实际排水需求的一致性。对道路树木的分布进行设计时,要改变以往刻板、整齐排列的方式,而是要注重植被的分散性,并确保植被密度满足相关标准,从而使道路周边的储水性能得到大大提升。从道路材料选择方面来讲,也应注重应用渗透海绵理论。

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背景下,风景园林规划应积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风景园林规划不仅包括国家公园规划及自然保护地规划,还应从总体格局上重新考量风景园林在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发挥其面向全域统筹的风景治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怡.国土资源部于2017年3月24日发布《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J].风景园林,2017,24(5):14.

[2]赵智聪,杨锐.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J].中国园林,2019,35(8):5-11.

[3]马之野,杨锐,赵智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空间管控作用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4):17-19.

论文作者:林秋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  ;  ;  ;  ;  ;  ;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园林规划研究论文_林秋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