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的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支持论文,人际关系论文,农村论文,校园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1-00791-04
农村留守学生主要指农民在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过程中,由于环境的限制不得不留在农村的学生。这些留守学生与父母分离,被托付给老人、亲戚或他人来照顾和教养。全国14岁及以下的留守学生已达2290.45万人[1]。研究发现留守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信心下降等心理问题[2-4],但是缺乏对留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问题形成机制的深入分析,本研究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对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供一种分析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5]。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获得社会支持的两个重要来源。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与孩子长时间分离,农村留守学生难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在日常生活及人际接触中感到缺少来自父母的支持。因此学校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对他们来说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学校的人际关系和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状态、社会性发展以及身心健康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留守学生与农村非留守学生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和校园人际关系,探讨农村留守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和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其社会支持的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重庆、贵州两地随机抽取八所农村普通乡镇中小学,再整群抽取所有小学五年级、初二和高一年级的学生,总共1015人,回收有效问卷876份。其中,父母均在家的学生310人为对照组,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357人为研究组。其基本情况见表1。
1.2工具
1.2.1 自编农村留守学生背景资料调查表 主要涉及农村留守学生的人口学特征、一般背景、日常生活情况、在校的表现等。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6] 共有9个题项,采用四级或多重评分,用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四项指标进行评价。两个月重测总分一致性r=0.92,各条目一致性r为0.89-0.94[6]。本研究中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对量表进行了少量改编,如删去调查“近一年来与谁住在一起的(家人、同学、同事、陌生人)”第2题,将第3和第4题中有关邻居同事的项目改为询问同学关系。本次测试中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2。
1.2.3校园人际关系量表[7] 量表分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包括师生和谐、师生一致、同学和谐,以及师生不和谐、同学不和谐、同学自私、学校暴力七个因子,Cronbach α系数为0.51-0.81。在本次测验中Cronbach α系数为0.54-0.73。
1.3 统计方法 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两组学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差异比较
表2显示对照组学生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留守学生;组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在社会支持量表的4个维度上均不显著(主观支持:F=0.04,P=0.96。客观支持:F=0.5,P=0.61。对支持的利用度:F=1.67,P=1.88。社会支持总分:F=0.06,P=0.94)。
2.2 不同年级两组学生校园人际关系量表评分比较
表3显示仅不和谐师生关系和校园暴力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其他维度无显著性差异。组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只有在不和谐师生关系维度上显著(F(2,622)=3.48,P<0.05)。进一步对不和谐师生关系维度上的交互作用做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小学五年级组中,留守学生和对照组学生在不和谐师生关系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F(1,627)=10.72,P<0.01),留守学生在小学五年级阶段与教师关系的不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而在初二和高一年级组中两者差异不显著。
2.3 父母与学生联系对农村留守学生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的影响
2.3.1 父母与学生联系对农村留守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
表4显示对于所有的留守学生来说,与外出打工家长的联系频次对他们的社会支持除对支持的利用度外均有显著影响,联系频次对留守学生的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主效应均显著。同时没有发现年级和联系频次在社会支持上的交互作用(主观支持:F=1.38,P=0.21。客观支持:F=0.85,P=0.56。对支持的利用度:F=1.19,P=0.31。社会支持总分:F=0.97,P=0.46)。
2.3.2父母与学生联系对农村留守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的影响
图1 与父母联系频次对校园人际关系的影响
根据与父母的联系频次把留守学生分为两组:联系频次高组(一周一次或更多)及联系频次低组(两周一次或更少),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联系频次在留守学生的不和谐师生关系、不和谐同学关系及校园暴力三维度上主效应显著或临界显著(F[1,207]=13.97,P<0.01;F[1,207]=3.14,P=0.08;F[1,207]=6.12,P<0.05),在其他维度上主效应不显著(详见图1);留守学生的性别因素在校园暴力上主效应显著(F[1,207]=5.91,P<0.05),男生的校园暴力倾向高于女生(5.0±2.6/3.8±1.9);留守学生的年级与联系频次在不和谐师生关系维度上交互作用显著(F[2,207]=6.98,P<0.01),小学5年级学生如果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频度低,更容易出现师生关系问题。
3 讨论
家庭和学校是学龄学生社会支持的两个重要来源。农村留守学生 的最大特点是他们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出外打工,根据依恋理论:在童年期与抚养者的接触过程中,个体根据与抚养者(主要是父母)的关系及质量,发展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式是个体评价自己并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8,9]。家庭中长期经历的人际关系,奠定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思维表征基础。由于留守学生缺乏与父母的正常接触,他们感觉到的社会支持以及实际在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
本研究发现,留守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社会支持分低于对照组学生。周宗奎等人研究表明,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学生[2]。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学生在状态焦虑水平[3]和抑郁水平[4]上明显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学生。本研究的发现则似乎提示:父母外出造成社会支持的缺乏,可能是留守学生焦虑和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推测似乎也符合李文道等人的研究结论[2],他们通过对中学生的调查发现,社会支持与孤独、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本研究还发现,留守学生在不和谐师生关系、不和谐同学关系和校园暴力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在不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小学五年级的留守学生问题更为突出。提示对于青少年来说,与父母分开是影响他们校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对于10岁以后的学生、青少年来说,留守学生的年龄越小,问题越严重。留守学生由于与父母分离丧失了一个重要的支持来源,更容易产生一些校园人际关系问题。
外出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学生的密切联系是留守学生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保健因素。经常与留守学生联系(一周一次或更密切)既提高了留守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积极感受,同时又降低了他们的消极校园关系,如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和谐同学关系和校园暴力。同样,这种保健作用相对来讲,对于本研究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小学五年级)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
由于本研究主要以留守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外出打工父母的信息的收集和调查,因此不能深入分析父母亲本身的特点(如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对留守学生的影响,这一缺陷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予以克服。
2007-01-15收稿,2007-04-13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