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三家中学 遂宁 629000)
教育是引领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当今世界又处于多变的环境之下,世界格局都在不断变换,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的科技必将带来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具备两大特点:有与时俱进与不断创新。教育是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平等、自然、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教师必须改变自己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观念,把自己的位置调整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应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做学习的主人。
2.保护和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并努力去揭开事物神秘的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学生心灵中点燃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好奇程度成递减趋势,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因此,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表现应给予肯定,引导他们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教师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这样更容易理解孩子们所涌现出来的一些新奇的想法,更容易捕捉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发现新的问题与方法。
3.介绍典型事例。
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的介绍为物理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典型人物,讲述他们敢于怀疑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富于想象、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每年都在评选诺贝尔奖,孩子们也对些非常感兴趣,可以多给他们介绍诺奖自然科学方面的获奖情况,以及奖项背后的一些故事,让他们在榜样的激励下,引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二、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物理教学中或实验教学中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质疑,敢于对教师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探究的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好问、敢问,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求异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奇思妙想,别出心裁,从不同角度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三、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点
1.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开放性的问题和一种实验器材多用的训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然后在小组交流中展示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见解得以展示。各小组总结最好的在班上汇报或以稿件形式张贴在教室的创新栏内,或用讨论和合作等形式自编题目来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多样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最好是增加学生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要求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不同视角去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加强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验的真实、形象、生动极易唤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其中蕴含极其活跃的因素能激活学生的猜想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是一个严格的物理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过程,其中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辩证唯物的科学态度有利于树立学生艰苦踏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挖掘、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若能身先士卒,对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实验进行充分的挖掘补充、改进创新。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用品等材料,因陋为简、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大力开展简单易行的各种替代实验、微型化实验、简约化实验。让学生能彻身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的身边,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将事半功倍。
3.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是对物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结合当地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物理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应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比如可以举行创新实验活动,利用几张A4纸,让学生自行一个模型,看谁的作品承受的重量最重……
4.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它提供的许多可能往住是我们普通的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氛围。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而最重要的是了解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科学思想,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创新,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总之,教育就是引导孩子去认识世界,适应社会,更重要的是去改变世界,所以不能让孩子墨守陈规,要求孩子在学习传统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不断发展。
论文作者:石年兵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物理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2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