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论文_曹艳珍

分析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论文_曹艳珍

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2

【摘要】目的:分析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40例2013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第二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第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00%;第一组患者之中心血脑管事件发生率为80.00%;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第二组患者一年存活率和三年存活率分别为95.00%、70.00%,第一组患者一年存活率和三年存活率分别为84.00%、36.00%,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存活率进行对比和分析,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治疗之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患者死亡,值得应用。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预后;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但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很容易出现氧化应激的情况,引发心血管并发症、慢性炎症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为了解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应激状态以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本文对其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第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为53-78岁,平均(62.3±4.4)岁。第一组男13例,女7例;年龄在52-79岁,平均(62.8±4.6)岁。 入选标准:①患者均经检查判定为糖尿病肾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②患者均存在血液透析指征,首次实施血液透析治疗;③可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无语言障碍;④可独立完成本研究问卷调查者;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65岁;②既往存在抑郁症或焦虑症;③参与本研究前一周内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者;④智力障碍者,或因其他因素影响不能完成本研究调查者。对比第二组与第一组的基本资料,P>0.05,在临床有比较价值。

1.2治疗方法

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第一组给予普通血液透析治疗,使用醋酸盐透析液,血流量为200-250mL/min,钙离子浓度为1.5mmol/L,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第二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为300mL/min,醋酸盐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1.5mmol/L。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统计,了解患者一年内和三年内的存活和死亡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分析,( ±s)和(%)分别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对比差异明显,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对比

第二组患者之中心血管事件共2例,脑血管事件共2例,发生率为20.00%;第一组患者之中心血管事件共9例,脑血管事件共7例,发生率为80.00%;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2.2两组存活率和死亡率对比

第二组患者一年存活患者共19例,死亡1例;三年存活共14例,死亡6例;一年存活率和三年存活率分别为95.00%、70.00%,一年死亡率和三年死亡率分别为5.00%、30.00%;第一组患者一年存活患者共17例,死亡3例;三年存活共7例,死亡13例;一年存活率和三年存活率分别为85.00%、35.00%,一年死亡率和三年死亡率分别为15.00%、65.00%;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存活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和分析,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生理改变是以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形成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临床早期出现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演变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3]。维持性血液透析,会使得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更加明显,从而导致体内免疫功能和应激系统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普通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无需置换液,价格低廉,而且可在普通透析机上进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 第二组患者之中心血管事件共2例,脑血管事件共2例,发生率为20.00%;第一组患者之中心血管事件共9例,脑血管事件共7例,发生率为80.00%;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第二组患者一年存活率和三年存活率分别为95.00%、70.00%,一年死亡率和三年死亡率分别为5.00%、30.00%;第一组一年存活率和三年存活率分别为85.00%、35.00%,一年死亡率和三年死亡率分别为15.00%、65.00%,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存活率进行对比和分析,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通过对第二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与氧化应激状态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第一组,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总而言之,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更高的溶质扩散和通透性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生存率,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志红,易建伟,袁峰,王敏.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48(06):770-771.

[2]熊丹,胡维.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02(12):35-36.

[3]陈芳.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26):111-112.

[4]刘玉玲.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临床影响分析[J]. 吉林医学,2016,103(09):2171-2173.

作者简介:曹艳珍(1980年4月-)汉族,中国云南,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血液透析护理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曹艳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  ;  ;  ;  ;  ;  ;  ;  

分析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论文_曹艳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