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三重规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环境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08)12-0016-04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作为一个实践命题,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又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发展的基本动力,体现着主体的文化自觉。这就需要把这一建设实践置于坐标、原则和尺度的三重规定之中,既体现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坚守文化环境建设的创新精神,把文化环境建设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结合,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坐标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坐标旨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把文化环境建设的具体内容、方法等统筹到这一框架之下。
1.先进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等质。因此,当我们把握先进文化的特征之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也将显现。
先进文化首要地体现为意识形态性和“三个面向”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先进文化的灵魂,“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的实质是意识形态性质问题,它使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政治方向,并始终坚持用先进的指导思想统率文化环境建设,从而规定文化环境的性质。在这一规定性之下,先进文化呈现为“三个面向”的时空维度。
其一,“面向现代化”规定先进文化的时代特质。这一诉求首先要求先进文化从内容、目标和层次上具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现代形态,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提出“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1]另一方面,它要求先进文化建设方式的现代化,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自身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现代化手段,例如:信息网络技术的快捷性和覆盖面提高了先进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时效性,既能迅速吸纳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又能使“主旋律”深入到大众群体中,从而把“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结合。
其二,“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维度上赋予先进文化的开放性与超越性。一方面,先进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既充分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化成果,又以自身的特质参与到不同质的文化交流之中,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先进文化以创新精神把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和目标诉求相结合,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向前推进。以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发端,先进文化就根植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之中,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转换,赋予自身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特色,并最终指向共产主义文化方向。
2.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目标指向人,但这个“人”具有无限丰富的内涵。他使文化环境建设的目标呈现为阶段性和价值追求的统一。
(1)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体现出文化环境建设的价值诉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定。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开始,就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定。沿着这一路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把其上升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把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地位,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突破了社会主义建设中“重物轻人”的单一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转化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理应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下,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诉求和终极目标。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终极目标有着具体的内涵,呈现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正是在这一阶段性目标的指引和规定下,文化环境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层次。例如,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基本国情教育等内容都是指向“有道德”。另一方面,这一具体目标把文化环境建设的价值诉求转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现实基础中,使其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推进。物质文明是文化环境建设的现实基础,精神文明旨在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直接指向文化环境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由此,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实现了目标的价值诉求与阶段性统一,使文化环境建设既不会因忘记远大理想而失去前进方向,也不会因离开现实基础而脱离实际。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坚持主导性原则、合力共振原则和顺应超越原则。
1.主导性原则。主导性,既包括事物自身发展的方向性,又蕴含对其他要素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主导性首先体现在目标体系和建设主体上。
其一,目标体系的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目标具有丰富内涵的体系。在宏观上,旨在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是相适应,并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在微观上,旨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思想道德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性质和方向,因此,文化环境建设的首要内容是思想道德这个“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要坚持价值导向一元化,又要充分尊重不同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用一元价值导向引导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把思想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其二,建设主体的主导性。它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领导权和实施者两个层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问题规定着文化环境的性质和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革命”明确提出无产阶级要夺取文化建设的领导权。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保证这一文化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2]698因此,领导权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作为其重要内容,理应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它能确保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从而规定文化环境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而文化环境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又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纳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更是鲜明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特殊角色决定其在文化环境建设的主导地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发挥着以身示范以身作则的积极导向作用。“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3]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首先具备并践行倡导的社会道德规范,才能在文化环境建设中体现出权威性和说服力,并保证文化环境及其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实现“以德服人”和“以才育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实践中,使这一建设成为共同参与的过程。它把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与教育对象的自主建构结合,从而推动个体在“角色承担”中实现知行转化。学习先进模范人物活动就是引导性和参与性结合的典型。它通过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把正确的价值观念、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引导人们在效仿、学习的角色体验中转变思想。
2.合力共振原则。这一原则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方法和路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作为一个动态运行系统,不仅是内部各个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而且是与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协调。因此,文化环境建设是各个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的相互协调和整合,这就决定了其方法和路径需要各个层面的整合。
从微观上,着眼于文化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建设。不仅要把握各个子系统内部的每一个方面及各种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使其与相关系统协调。例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就需要与教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把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等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相结合的建设队伍,以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合力。从中观上,着眼于文化环境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及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形成家庭文化环境、单位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合力共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关于思想道德教育体现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都体现着中观层面的合力共振原则。从宏观上,着眼于社会大环境建设,通过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建设为文化环境建设提供支点,以此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推进。
3.顺应超越原则。顺应超越原则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态度,其实质是主体在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首先,顺应是对生活在这一文化环境中的主体对其形成过程和特色的充分认识,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顺应的实质就是对这个“我”的充分认识,它构成“建设什么样的文化”的前提。这种认识既是廓清文化环境中不同形态、性质的文化要素,又是对文化环境的总体特质和生成基础的把握。例如,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诸文化要素中,社会主义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它决定了文化环境的先进性,但同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这既是由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又反映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中国现实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2]708其次,超越是在充分尊重文化环境现状的基础之上对其发展趋势的推进,其实质是创新。但这种超越不是脱离文化环境现状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环境和文化环境建设的目标创造新的文化要素。中国共产党80年发展历程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就充分体现并践行着顺应超越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同样体现着这一建设原则。它既尊重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又强调通过管理和开发网络环境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尺度
尺度表征着事物“应然”和“实然”的逻辑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尺度正是对其“应该”和“是”的追问。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社会价值;“是”则展示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与人的发展的吻合,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人的价值。
1.社会尺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社会尺度表现为以社会效益为主导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是文化环境建设的成果遵循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但它不是文化环境建设的首要尺度。因为文化环境建设的成果属于精神产品,它的价值实现形式更重要地表现在社会效益上。因此,在文化建设领域,当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应自觉服从社会效益。例如,网络产业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度增长,据《2004年中国游戏市场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总体规模达到24.7万亿人民币。但与高额市场值一并产生的是严重的社会隐忧,至少400万中国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4]面对二者的矛盾,需要用社会效益统率经济效益。再如,文学艺术建设同样需要遵循社会效益原则,如果仅仅以“一切向钱看”为导向,将导致文学创作的媚俗化和庸俗化,当色情、暴力、凶杀、隐私等充斥文学作品时,随之而丧失的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二为方向”。江泽民关于“扶持高雅艺术”的论述就鲜明体现出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他强调:“我们在其他地方可以省一点来支持高雅艺术,我们的时代需要高雅艺术。”[5]
2.人的尺度。“人”之所以能成为文化环境建设的内在尺度,在于人的发展是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建设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价值追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不仅表现为人摆脱以往作为异己力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束缚,而且意味着人在精神上呈现为自由状态:“(自由)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因此,文化与人的发展在目标指向和发展阶段上都具有一致性,文化环境建设越向前推进,人越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人的发展理应成为文化环境建设的内在尺度。邓小平强调人的发展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同步推进的,“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的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7]如果说物质成果旨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成果则直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相互推进、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他们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人的尺度”中,人是一个整体概念,指向人民群众。因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文化环境建设尺度的最高形式,文化环境建设过程即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这既指明了“人的尺度”的实质,又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执政党建设的一致性,从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构建一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