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心理学述评_文学论文

新时期文学心理学述评_文学论文

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批评论文,心理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的发生发展,是由时代机遇、创作牵引、理论推助等诸多动因促发促进的批评现象。在批评实践中分延出了三个主要批评范式:以探究个体无意识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分析式、以探究集体无意识为主要特征的原型批评式、以探究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心理现象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析心式。新时期心理批评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批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关键词 心理批评 新时期 文学批评范式

心理批评,是以心理为视角,主要运用现代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作家作品及读者的心理内涵进行深入探析和评论的文学批评模式。本文拟就这一批评模式在新时期的形成和运用,进行一些初步的考察。

一、心理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的发生与发展,首先有赖于时代的机遇。恰是“新时期”而非“文革”,为心理批评的新生和繁盛提供了必要的时代条件。开阔的视野,解放的思想,改革的现实,多彩的生活以及人道的弘扬,文化的重建等等,作为新时期逐渐生成的时代特色与时代内涵,都从不同层面上促使人们重视对人自身的探究。当“文革”这一制造假、大、空的荒诞时代终结的时候,人们愈来愈渴望直面一个真实的人类世界,尤其是人的内心世界。而作为“人学”或人文科学中显学之一的文学及其批评活动,在关注人、表现人、透视人、理解人方面,无疑具有自身优势。于是在这样的时代与文学及批评的契合中,心理批评获得了萌生和发展的时代机遇。

正是由于有了趋近理想的时代的机遇,心理批评的发生也就有可能得到创作上的牵引。在新时期开始的前几年,批评界因受习惯的思维定势及环境或理性压力的限制,常常落在创作的后面,不能发挥出批评界应有的导向作用。相反在较大的程度上要受到创作界的牵引。如当以王蒙的创作为代表的“意识流热”涌现出来的时候,批评界仍未充分意识到这种“内向化”的文学现象对于文学变革的重要意义。每每需要作家自己来表白创作的动机,说明创作的方法,申述作品的多义性。王蒙就曾写过不少创作自述兼评说的文章。正是作家的锐意探索和身兼二任的努力,牵引了批评界开始设法走出困境。一些比较敏感而渴望新知的批评家,开始致力于更新知识结构,调整批评视角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心理批评的论阈,谨慎地对当时不断涌发的意识流文学、朦胧诗及探索戏剧,作出“批评的探险”或“心灵的探险”。不过其间的拘谨也颇为明显,笼统地贬抑着创作的直觉性与非理性的态度,在批评界仍很普遍。

要改变这种拘谨的状况,必须有赖理论的推助,这是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得以发生发展的又一个动因。理论的推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外来的影响。新时期的开放使得外来人文思潮涌入了国门,除了西方20世纪奔涌不息的“心态文学”拍岸而来所造成的影响之外,在大量的理论性的译介著述中,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等显示了强大的思想魅力,其中就有西方文艺心理学和弗洛伊德主义的直接影响。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尽管我们不同意那种将心理批评简单归结为弗氏心理分析的发生学观点,〔1 〕但我们却认定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心理批评确与弗氏学说有极其深刻的联系。二是传统的积淀。就弗氏学说来说,早在本世纪初期就登陆了,并且通过先驱者(如鲁迅、郭沫若、周作人、汪敬熙、黄秋斯、潘光旦等)及后继的作家、批评家的导引和实践,就已经将心理分析的思想营养吸纳到新文学的传统之中,引发了我国文艺性学的第二次躁动。〔2〕此外,在古代文学传统中, 从心理视角评说文学的言论也并非少见,如“诗言志”、“诗缘情”、“文心雕龙”诸说中,均包含着相当丰富的文艺心理学的内容。无论是古代传统还是现代传统,都会以积淀的方式对后人产生影响作用。三是切实的探新。在外来影响和传统积淀的作用下,新时期理论批评界逐渐活跃起来,其对文艺心理学、审美学的理论探新以及相应的批评实践,对心理批评的促发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如金开诚在文艺心理学领域中的探新,鲁枢元对创作心理学的研究,腾守尧对审美心理的描述等,都在理论批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相应的心理批评活动给予了理论上的有力支持。而就理论与批评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而言,鲁枢元的《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一文,〔3 〕似可推为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趋于相对成熟的一个代表。标志着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初具了自己的独立品格,从局部的拘束运用,进至相对自由而全面的运用,从附庸于传统批评模式的地位,转变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批评模式。

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的发生发展的动因,除了前述的时代的孕育、创作的牵引、理论的推助等方面的原因之外,现代生活的复杂(如心灵解放与精神危机并在)、主体个性的张扬(如批评家自我意识的强化及对批评个性的选择)乃至不同学科的竞争(如文学及批评对自我特性的醒觉,避免沦为政治、历史、哲学的附庸)等等,也都是不可忽视的生成之因。由此可见,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的发生发展,当是诸多动因的合力所致。正是这种合力,促发并推动着心理批评的发生发展,并在较大的程度上调整了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格局,丰富了新时期的人文景观。

新时期文学批评格局的大调整发生在1985年。这是一个对批评界来说意义非常、值得纪念的“方法年”。在此之前,批评的更新尚处于蓄势阶段;在此之后,则启动了文学批评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在此之前,心理批评还只是处在酝酿、初起的阶段;在此之后,心理批评则成为批评新格局的一种相当活跃的角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就在1985年,不少批评家在投入“新方法论”与“评论自由”的热烈讨论中的同时,也就文学与心理世界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的思考与批评的实践。仅据《文学评论》1985年刊载的文章来看,相当多的论文在这方面,即已显示了可贵的努力和相应的优势。如鲁枢元、冯能保、宋永毅、余凤高、丹晨、张文勋、刘再复等人的论文,就在批评的理论化、理论的批评化的实际努力中,为心理批评作出了舆论的阐扬与实践的示范。尽管他们的论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但在推进心理批评方面,的确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显示出了“心理学角度的文学研究的理论与具体学科方向的深化”。〔4〕

在80年代后半叶,心理批评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突出的批评模式,在当代、现代、古代和外国文学等领域都有批评的实践,并分衍出不同的批评指向,不断深入发展,形成了以心理透视为基点而取法于西方心理分析、原型批评及系统分析或综合研究为主要特征的若干批评范式。其中突出的即为心理分析式、原型批评式〔5〕和综合析心式等。 这几种批评范式可视为心理批评的子模式,彼此之间亦存在着相对分立而又有所交叉的关系。为行文方便,下面分而述之。

二、心理批评的范式与实践

范式之一:心理分析式。这是脱胎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范式,也是西方心理批评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批评范式。这一批评范式早在“五四”时期就对中国批评家产生过明显的影响,但后来不久却因众所周知的缘故中辍了近半个世纪,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于批评界重展异姿,犹给人以新鲜、奇特而又有所怵惕的感觉。一股被人称之为“弗洛伊德热”的鼓涌,使心理分析批评也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热潮。许多现当代作家作品被置于了心理分析的烛照之下。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郁达夫、丁玲、巴金、曹禺、施蛰存、徐訏、沈从文、徐志摩、张贤亮、张洁、王安忆、柯云路、贾平凹、史铁生、莫言、张承志、顾城等等,都有一些批评文章对其进行心理分析,并于“灵魂的探险”中,增进了人们对作家复杂的心理世界及人格构成的认识。在这类心理分析中,大都采取了将作家潜意识与创作活动紧密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相互参照中侧重揭示作家的深层心理内涵。譬如鲁迅,蓝棣之的《论鲁迅小说创作的无意识趋向》〔6〕、 李允经的《婚恋生活的投影与折光》〔7〕、 吴俊的《爱之衷曲——鲁迅性爱心理分析》〔8〕等文,均对鲁迅的心理世界进行了深层次的新探, 对鲁迅的生平与创作给予了别样的阐释,尤其是对向来忌讳莫深的性爱心理,探幽烛微的揭秘使鲁迅走下了神坛,向世人展示了他那鲜活而又痛苦的生命意识。在这方面,吴俊的评析是比较彻底的。他不仅就鲁迅与女性这一课题作了趋近整体性的观照,而且也不回避对鲁迅于某种情境中性心理变态的揭示。这自然需要相应的胆识。他对当代作家史铁生的心理分析中,也体现出了他那体察入微、善析隐意的批评个性。他在《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一文〔9〕中, 即深切地揭示了史铁生小说中“残疾主题”与残疾作家之间的心理关联,其中着意揭示了作者性自卑心理所导致的对性爱的回避现象,从而对作家创伤性的隐密与作品的秘码成功地作了“破译”。作家史铁生一方面说:“这些搞心理分析的人太可怕了!”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老窝已给人家掏了去”。〔10〕

相比较,侧重于对作品进行心理分析的,远较对作家的为多。有的是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整体考察(如余凤高的专著《“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宋永毅的论文《当代小说中的性心理学》),有的是精微细致的个案解析(如蒋凡的论文《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贡献与心理分析》,李书磊的论文《〈北方的河〉精神分析》),但无论是整体考察还是个案分析,心理分析批评多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新解”,如南帆在其专著《冲突的文学》〔11〕中就对“父与子”的冲突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进行了相当独到的“新解”,由“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等等弗氏论说引发一系列颇为精到的评论,对“父与子”冲突中隐含的象征意义(如追逐权力、反抗权威、沉重人生等)作了相当透辟的阐发。

在新时期文学批评家的心理分析实践中,虽然表现出了明显的模仿西方、刻意为之的生涩,但更表现出了对弗氏学说或正宗心理分析加以引申和改造的倾向,从而与社会批评、文化批评、审美批评等交叉迭合了起来。这种情形在一些围绕性爱小说或准性爱小说的论争文章中便存在着,在系统研究心理分析与中外文学的论著或文章中更明显地存在着,此似可称之为“超心理分析”。如吴立昌的专著《精神分析与中西文学》、尹鸿的关于“弗洛伊德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的系列论文,都将借鉴式的运用、批判式的继承、创造性的发挥作为批评实践的基本要求,从而保持了堪称中国式的心理分析的批评姿态。

范式之二:原型批评式。原型批评,是神话原型派文学批评的简称。就其具体批评方法的差异而言,又分为分析心理学派文学批评、神话仪式学派文学批评等。本文所说的原型批评式的心理批评,则主要指的是分析心理学派文学批评。此种批评主要脱胎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从原型批评的分析心理学派的基本特征来看,与弗洛伊德开创的心理分析批评依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心理学与文学关系的高度重视和对无意识与文学关系的特别强调等等,构成了二者相通的一致性。不过比较而言,原型批评的分析心理学派与心理分析批评的注重个人无意识、作家及性力作用等有所不同,它注重的则是集体无意识、作品及神话思维等等。原型批评在新时期文学批评园地里是一位迟到者,直到80年代后期才渐露头角。此前的有关零星的译介和批评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及至《神话—原型批评》〔12〕译文集问世的1987年,似乎才在批评界唤起尝试原型批评的较大热情。作为该书编者的叶舒宪在这方面就有较为丰硕的收获,从1988年以后,就写出了《探索非理性的世界》、《英雄与太阳》、《中国神话哲学》、《太阳女神的沉浮》(合著)、《高唐神女与维纳斯》等多部著作,在揭示中外文学的原型意象及其置换变形、透察非理性或集体无意识这一人类精神之迹、理解现代人及其文学与古人及其文学的心灵深层联系等许多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不过,叶氏主要是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与外国文学的研究中进行操作的,直接针对新时期文学或现当代中国新文学的原型批评则较少。而在这方面,方克强、罗强烈等人则恰好给予了充实,并使原型批评的“当代性”与“中国化”有所增强。如方文《中国梦:新文学的原型和情结》和罗著《原型的意义群》,就着意对中国新文学进行“原型”发掘。前者对“中国梦”这一深层情结的透析,使创作倾向看似不同的一些现当代作家,却显示了心魂上的一种相通,共同表达了民族心理的历程和文化复兴的愿望,透露出未被遗忘并为民族设定疆界的集体无意识;后者集中关注的是那些既能体现历史传承性、又能体现特定时代内容的“社会文化原型”,显示了他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原型意义的基本理解。

试图有所变通地运用原型批评来研究某些恒久性的文学现象或文学现象内蕴的恒久性,确是近年来中国原型批评的一种主要倾向。这在季红真、杨琳、赵敏俐、吴光兴、董炳月、王立、郭小东等人的有关论文中,都相当鲜明地体现了出来。原型批评与心理分析一样,在对人类心理世界的无意识领域进行探秘的过程中,时有深刻而新颖的发现。但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也存在着不小的局限。对此,中国批评家试图予以弥补或重整。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文艺争鸣》1990年第4 期的“中国文学与原型批评笔谈”专栏,和《文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近年来编发的有关神话思维、原型象征、意象新探诸方面的论文。

范式之三:综合析心式。这是一种在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上,对人的意识和无意识综合的心理世界进行探析的批评范式。其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并不局限于某家某派,并程度不同地经过了融汇再造。在具体批评中,既注意从审美心理、人格心理、情绪心理等角度入手,也注意从社会心理、文化心理乃至年龄心理、性别心理等角度入手,由此多角度、多层面地涉入心理批评的语境,并适当地与其他批评方法结合起来,使之呈现出了开放的势态。不过在总体趋于“综合析心”的追求中,又因批评主体兴趣的不同而会出现各有侧重的批评取向。下面择其要者略予评介。

1.侧重于审美心理的批评。伴随着新时期兴起的“美学热”,审美心理批评引起了批评家的重视。许多文学史上曾长期被贬抑的作家,也因审美心理批评而获得了重新的评价,并引发了一系列积极的文学效应。在新时期的审美批评中,有的着意于审美经验的缕述(如黄子平的《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有的着意于对审美心理要素的剖析(如刘纳的《两种灵感状态与两种审美境界》),有的着意于对审美意识的整体把握(如龙泉明的《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等等。新时期的审美心理批评,已经远远超出了对无意识、灵感的关注,从而力求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价值、审美态度及审美风格等给予综合的把握,并由此将理性与非理性纳入辩证统一的评论框架,透现出了较多的哲学色彩。

2.侧重于个性心理的批评。在新时期涌现出的大量作家论中,力图整体、动态地把握作家个性,是其主要的批评倾向。而作家们各自的个性心理奥秘,则成了批评家们最着迷的审视焦点。有的批评家千方百计与作家交朋友,以求从“近视”中把握住作家的个性;有的批评家通过心理调查或多方采访的方式,来努力了解作家独特的内心世界;更多的批评家则主要从作家作品的综合分析入手,并设身处地地来推论作家的个性心理。尽管在认知“这一个”作家的灵魂探险中会有种种阻隔与失误,但新时期批评家们却乐此不疲。在大量的批评文集或研究著作中,即不难发现偏重于作家个性心理的批评,有时甚至构成其整体的批评特色。如王晓明的著作《索罗门的瓶子》、《无法直面的人生》,畅广元主编的著作《神秘黑箱的窥视》,吴俊的专著《鲁迅个性心理研究》等等,就是侧重于个性心理批评的可喜的收获。

3.侧重于文化心理的批评。在新时期“文化热”兴起之后,对文化心理进行钻探便成了许多批评家热衷的批评矢向。于是涌现出了大量的有关论著。论文如《当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隐性文化心理类析》(毛克强)、《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徐葆耕)、《父亲,图腾与幻灭》(赵玫)等等;论著如《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陈平原)、《躁动与喧哗》(蔡翔)、《灵魂的探险》(王光明)、《王朔批判》(张德祥、金惠敏)等等。由这些论著可以看出,侧重于文化心理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包容性很强、自由度很大的批评方式,在探析“文心”结构及其复杂性方面,具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拥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势。不过也易于向一般的文化学批评泛化,消减了心理批评的色彩。

4.侧重于批评心理的批评。这是对批评家进行心理批评的批评,也涉及对心理批评的评说。严格说来,这种批评恰恰是新时期心理批评比较薄弱的环节。就已经取得的成果看,除了少量文艺批评学方面的论著涉论了这方面的内容之外,比较值得重视的著作则仅有丁亚平的《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王宁的《深层心理学与文学批评》等不多的几部。丁著从心理视角对茅盾文学批评的多方面的心理内涵,进行了纵横交叉的多向度的深层发掘,深切入微地展呈了茅盾作为批评家的心路历程;王著汇集了作者研究弗洛伊德与文学关系的论文,从跨学科的理论高度,探讨了深层心理批评的规律,并结合一些实例分析,表达了作者对深层心理学与文学批评关系的观点。

三、心理批评的评估与展望

倘从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时性角度来看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便不能不承认,它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当可观的。不仅在整个20世纪的批评史格局中占有一席地位,而且在心理批评的历史上,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状态。据前所述,心理批评在20世纪的萌生发展,经过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历程,在“五四”时期和30年代上半叶初显风姿之后,即趋于潜抑、沉寂之境,似乎蹈袭了古国的一个老例,即“红颜薄命”。然而在新时期却枯木逢春、心花怒放,使心理批评重新滋生发展,拥有了复苏与成长的幸运,获得了不少批评家的钟爱。这从此前的评介中即可得到证明,在此不必赘述。但有必要强调一点, 即心理批评在20世纪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起之虽早却直到80 年代中后期才形成其独立的批评品格和较大规模的批评模式,故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心理批评在整个20世纪文学批评史上理应占有一席比较重要的地位。

倘从中国新时期业已形成的多元化批评格局的共时性角度来看,心理批评也是多元批评中相当突出的一个批评模式。其所取得的批评成就虽然仍不能与拥有深厚传统和巨大阵容的社会历史批评相比,也难与拥有鲜明启蒙色彩的人文主义批评等量齐观,但却不输于其他批评模式,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成果和批评经验,在方法探新、话语转换以及拓展批评思维、激活批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从而为新时期文学批评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学创作的深化和发展。并在批评实践中形成了如下几个鲜明的特征:其一为求实求新。心理批评求觅的真实是内在之真,是心理之真,是隐于作家、人物(文本)及读者心灵深处的真实。正由于心理批评带有强烈的破译“人之谜”的求实倾向,才每每给人以新鲜、深切乃至惊奇的感觉。心理批评的求新主要并不表现在对方法的迷恋上,而是表现在它对心灵奥秘的新发现、新探索的目的上。其二为涉及面广。在新时期,尤其是1985年之后,心理批评模式的实践运用相当普遍。在古今中外文学研究的不同领域都有成功的运用;在揭示作家的人生观、艺术思维、创作方法及审美方式和作品的心理内涵、读者的接受心理等方面,都有心理批评的用武之地;在心理批评三个主要批评范式(心理分析式、原型批评式和综合析心式)的相偕并进中,都对许多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问题给出了新的阐释,各各显示了自身的批评优势。其三是中西结合。心理批评在中国新时期的崛起,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中国批评家已经基本跨越了对外来批评模式的简单模仿阶段,增强了学术性和对话的勇气,从而初步显示出了心理批评的中国化。这种努力方向尤其鲜明地体现在综合析心式的批评实践和理论整合上。在这里既有西方分析理性的影响,又有东方直觉智慧的发挥,从而使心理批评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但是也应该承认,新时期文学的心理批评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表现在有一些心理批评过于主观化、随意化,将心理批评往往难以避免的未定性、主观性,更是无限制地扩大为率性而为的“玩批评”,将自我以意为之的想象和近乎信口雌黄的梦呓,代替了对批评对象的精神分析,甚至由此留下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话柄,并导致放弃了对批评价值的追寻。其次,表现在有一些心理批评失之于生硬和浅薄,对外来的心理分析与原型批评生搬硬套、机械操作,致使脱离实际,甚至落于“泛性”窠臼,滑入“泛神”迷谷,耽于“性梦”、“神话”或“情结”,使本应严肃地破译和说明“人之谜”的心理批评,反而幻化成了煽情、蛊惑乃至纯游戏性的东西。再次,表现在一些批评对心理批评模式的滥用上,即从“唯心理”走向了狭隘,又不自觉地将心理批评化解为批评因素,湮没在其他批评形态之中,于是难以确立自己独立完整的批评范型,造成了心理批评的“困窘”。〔13〕而在近年的经济大潮中,伴随纯文学的滑坡、人文学科的萎缩,心理批评也在“困窘”中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疲软与无奈的现象。复次,新时期的心理批评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如对现实中读者的心理、当代的批评家的心理、散文家与戏剧、影视文学作家的心理以及艺术形式的心理机制,等等,都还缺乏研究,甚至留下了心理批评的空白,在预测性的心理批评方面,犹有“缺席”的遗憾。

就心理批评的现状和前景而言,上述的心理批评呈示的若干特征便映现出了心理批评现状的主导方面,而其不足之处则映现出了心理批评现状的难符人愿的次要方面。由其特征透示了心理批评的优势和继续发展的潜能,也预示了其深入发展、蔚成大观的批评前景;由其不足,则显示了心理批评的局限或发展的障碍,对此不足或障碍,自然要通过批评家们的切实努力去加以弥补或超越,以谋求心理批评的健康发展。就心理批评的三个主要批评范式(心理分析式、原型批评式和综合析心式)而言,各个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运用。但在中国的人文环境和接受机制的作用下,综合析心式的批评范式将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运用(尤其是其中的文化心理批评,将会显示更大的优势),扣合着文化转型的时代脉博,结合着生动多变的文学创作,创化出更为多样也更为丰硕的批评成果。

总之,我们认为,心理批评作为一种追求批评深度的模式,在中国文坛上不仅不会再像它曾经罹难的那样趋于消亡,而且必然会于艰难曲折(即使在“平面化”跋扈、“商品化”笼罩的时候)中逐渐推进,一方面不断地构建自我品格,增强自身优势;一方面寻求新的结合、捕捉新的机遇,从而拥有着于多元共存、竞争融合中安身立命、光耀门庭的未来。

收稿日期:1995-01-18

注释:

〔1〕参见黄展人主编《文艺批评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175~177页。

〔2〕参见拙著《新文学的心理分析》“综论篇”第2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见1986年10月18日《文艺报》。

〔4〕《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6),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年版,第8页。

〔5〕主要指荣格心理学影响下的原型批评,详见后文。

〔6〕《鲁迅研究动态》1987年第8期。

〔7〕《鲁迅研究月刊》1989年第1~2期。

〔8〕《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1期。

〔9〕《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10〕见吴俊文后附登的史铁生的信。

〔1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2〕叶舒宪选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参见鲁枢元:《心理批评的困窘》,1988年9月16 日《光明日报》。

标签:;  ;  ;  ;  ;  ;  ;  ;  ;  ;  ;  

新时期文学心理学述评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