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对戏剧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论文_王轶文

“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对戏剧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论文_王轶文

——以文华学院为例

王轶文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云南 昆明 650300

摘要:我国对高校教育的重点目标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把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文华学院在学生实习实践的教学环节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的实践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做出了极大的调整。

关键词:转型发展;戏剧;教学研究;专业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改革创新。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要求学历和专业对口逐步变成多元化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需求。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将原本是从属于文学中的艺术学独立出来,变成与文学相等的第十二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的调整表明了国家对艺术类学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这也表明了国家教委对高校戏剧教育新的态度同时也是对高校戏剧类专业教学提出了要求。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升文化事业软实力,大力发展戏剧影视文化产业的大形势下,我们高校戏剧表演类专业教育就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提高戏剧类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提高戏剧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作的实践水平,切实对戏剧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文华学院在专业转型综合性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上可以说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比如学院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学院对学生培养的新目标,对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一、专业基础的综合性建设改革

专业基础的建设水平决定着学院的办学水平,我们高校的办学职能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华学院作为云南省的艺术类独立院校,在十几年的办学中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屡创佳绩。靠的就是高挑的眼光和灵活的机制。作为专业的综合性建设,我们力求主动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区域性经济建设,为提高学生未来的社会竞争力,我们分析地方建设需要,进行专业的基础建设调整,使专业基础建设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戏剧系的专业教学在建校初期由于缺乏办学经验,专业基础组建薄弱,所以在专业基础建设上照葫芦画瓢的去挪用了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一些国内先进戏剧教学单位的教学模式。以便于尽快走上正轨,让文华学院的戏剧办学表面上是很正规的,以此向全国招生,在办学过程中我们的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也都与同类院校一致。那么按照这样的办学过程,我们的老师与学生也应该在教学水平上、学生专业素质上、戏剧类专业的整体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上应该是和其他专门戏剧院校是相差不远的,可是建院初期的十年之久却不是这样的,不是相差不远而是相差很远。

首先,专业建设的思路要改。以往的建设思路也就是培养目标看起来似乎很大气与国内先进戏剧教学单位看齐,一同培养戏剧类的高精尖人才。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刚刚办学没有经验借鉴经验这是可以的,但也要根据事实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央戏剧学院的生源是全国最好的,学生在入校前就基本都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实践机会,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有的甚至已经大有名气。而文华学院的生源是要等到其它院校录取之后才能进行挑选,招进来的戏剧类学生很多对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还很陌生更谈不上有基础,表演、播音的专业学生可能学到大三还存在最基本的字音问题而中戏、上戏的学生这种简单的问题在入学前就已经解决了。所以按照老的培养目标去按照精英戏剧人才的要求去培养我们的学生是行不通的,只会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老书越教越累。老师按照中戏的教学模式要求着文华的学生学成向中戏那样的人才,严格按照中戏的教学大刚走,其实是害了学生。因为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只会越走越远,让本来还有些天赋的学生都无法跟上节奏,越学越觉得无聊到最后讨厌自己的专业,;老师也是见不到学生好的表现,因为期望值过高而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没有兴趣,没有成就感。这些主要都是以前的专业基础办学定位不准造成的后果。现在明确了我们是培养立足地方建设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戏剧人才,思路就开阔了很多。在专业基础建设上强调“一专多能”与“应用型”,比如,之前我们表演专业的学生就是培养他们如何去做好一个演员,一切的课程无论台词课还是表演课或是形体课都围绕着培养好的演员在进行着,当然培养表演专业的学生成为好演员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可面对我们自身的生源状况,面对学生来学校学习的目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成为演员的天赋的,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我们要硬逼着一个基础薄弱且本就对表演专业不热衷的学生让他非要学习好,硬要让他去做演员这样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建设改革

在培养高校艺术人才过程中,专业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指导者和传授者,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深刻的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主要实在教学课堂上,贯穿在教学的方法中。好的教学方法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突出学生的主观性因材施教,分析当下的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实际。把专业性最大化的与社会与学生相结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丰富性建设是对课堂效果的自查也是提升,是对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提高有着积极主动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怎么教与怎么学这样一组关系的正确思考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无论如何改革都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革,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愿望,教师要了解专业,了解社会,了解学生,建立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接受,能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主动去思考去创新。那么文华学院戏剧类专业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设与改革主要如下。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是注重专业技能的灌输,教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育人。很多专业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上好一堂专业课,在上课时只需按照教学大纲把知识点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背也好,去理解也好,通过课堂讲解示范,学生就必须学会,应该学会。不然就不是好学生,而这种坏学生就应该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去进行教育,这种想法就是认为教书和育人是两回事,传授专业技能就是专业教师的事,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想不想学愿不愿意学就是管学生工作的老师的事,其实,高校的专业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首先应该是专业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特别是戏剧类专业的学生,个性是十分突出的,思想是十分活跃的。现在的高校学生已经进入90化时代,对于学生的思想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性。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消费,欣赏日趋增加。艺术类教育开始普及,由于戏剧类专业的入学考试文化分偏低,所以不少考生是抱着随便先上个大学混个文凭的态度来的。多数在一开始会对专业消极抵抗,有一种混日子等毕业的心态。第二,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大多数都被家长宠坏了,学习习惯和价值取向上都有一定的缺失,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上进心和集体观念。第三,就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取向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专业时并不知道自己是为了学而学还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而学。同学们会更多的只是重视专业技巧,重视专业技巧在现在到未来能够带给自己的收益是什么而忽视了专业的本质,变成只愿学技巧而不愿学理论。这样会让专业艺术显得空泛没有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综合上述三点我们可以感觉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的教育方法理念是多么的重要,这是有助于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在戏剧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就像是带徒弟一样,由于专业的特性,专业教师和学生会走的很近,学生往往以专业老师为榜样,好的教学方法会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信赖,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即要严格要求,还要有充分的人文关怀,既要叫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将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一同教给学生,和同学们共同分享,荣辱与共。帮助学生养成爱学习、善思考、讲奉献的优良品质。

其次,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控制和学生主题的发挥。在教学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讲授灌输,要了解学生的状态,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变成被动的一方。过分强调理论和专业技能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主动性不会高,学习只是为了考试给老师家长一个交代。在戏剧类专业的教学课堂教师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我们专业教师要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戏剧类专业课堂老师不能死板,要懂得控制课堂气氛,能够把握全场的情绪,和学生进行互动,进行交流讨论式的教学,把教学内容从内容的讲授变成内容的分析。把以前教师占主导讲什么学生必须听什么记什么的教学模式转变,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上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在第一时间学生可以知道老师对自己运用专业的评价,老师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对不同学生发生的不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有利于教学双方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与反馈。

三、教学中实习实践的多样性改革

我国对高校教育的重点目标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把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文华学院在学生实习实践的教学环节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的实践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做出了极大的调整。戏剧系从去年开始对戏剧类专业进行了分析改革,不在想以前一样墨守陈规,只知道在教室里教学生专业技巧,闭门造车。而是将学生推出去,以项目本位带动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战中成长,让专业技能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把由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立在台上让社会去检验。那么要确保学生实习实践的完整性主要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学生来到学校是学习专业技能的,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我们就要让家长放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提倡学生多实习多实践,同时又要加强管理,不能乱实践乱实习。比如我们鼓励表演专业的学生外出拍戏,可以在实战中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可以在新的环境学到很多新的东西,扩展自己的朋友圈为将来毕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如今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单是各种各样的剧组每年就不下几千个,在这些剧组中有可以学到东西的好的剧组,也有可以让学生染上坏习惯的不好的剧组,当然最重要的是学生外出的安全问题。所以作为学校首先是帮助学生挑选所要实习的单位或团体,在学生多实习多实践多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第二,师资队伍的建设及交叉。在学生实习实践这个问题上,教师占有一大部分的责任,一是教师把学生的专业教的好坏,学生能否适应社会有实习实践的机会。而是老师是否能够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我们的在职专业老师还都比较年轻,教学经验还在积累当中,至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就老师而言就很有限了。那么作为戏剧类专业的教学我们正在逐步的提升青年教师的培养,让青年教师不只是只能在课堂中上课,还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席之地。自己首先要带头在行业中创出一片天地,不仅会教课还要自身实践能力强,社会关系网也要健全,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当然我们也会聘请一些省内的知名专家和企业的领导来学院共同教学。一是带领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学习进步建立老带新的传统。还有就是可以利用这些老专家的资源比如,剧团,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为我们的学生多提供实习实践的良好机会。

第三,校内项目的体系化建设。在学院内部除了正常的上课之余,还会为戏剧类学生建立丰富的实习实践的项目,以项目本位带动实践教学。比如,每年都要进行的戏剧节、专题朗诵会、辩论赛、朗诵大赛、小品大赛、舞美作品展、T台走秀等。为学生在学校尽可能的多提供实践平台,让戏剧类的几个专业在实践项目中交叉整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充分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提高学习积极性。

总之,文华学院戏剧类专业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实践性教学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各个专业在学生培养上力求服务边疆戏剧资源建设,培养实践性强,一专多能的戏剧人才。

参考文献:

[1]、《社会分工论》埃米尔·迪尔凯姆(1893年);

[2]、《表演心理学》李瑾云 (2007年);

论文作者:王轶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对戏剧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论文_王轶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