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市中心医院骨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骨科病人的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98例,给予体位、排便、饮食、心理、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最终出院,住院时间平均(20.6±1.2)d,治愈率为98.0%,其余2例好转,经过1年的随访,其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显著改善,基本上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老年骨科病人的身体素质较差,需长时间卧床休养,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不良情绪,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老年患者;骨科;护理方法;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50-02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与医保体制的完善使得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1]。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多伴有骨质疏松,容易发生各种骨折,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差,一旦有所疏忽,很可能发生压疮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老年患者多存在恐惧、焦虑、担忧心理,不利于病情康复。笔者总结了老年骨科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98例,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龄60~78岁,平均(66.7±4.7)岁;疾病类型:下肢骨折25例,上肢骨折43例,锁骨、肋骨、胸骨骨折14例,腰椎骨折、椎间盘脱出16例;合并症:前列腺肥大8例,糖尿病21例,肺气肿8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肺心病5例,冠心病11例,高血压23例,其他9例,部分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
1.2 护理方法
①基础护理。骨科患者术后多伴有严重的身体疼痛,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体质,循序医嘱给予镇痛剂,观察其用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肢体肿胀、感觉、患肢皮肤温度、血循环等,若绷带包扎或石膏固定过紧,需及时松解,可抬高患肢15°~30°。观察留置引流管者的引流液颜色、量等,确保管道通畅,保持伤口清洁、辅料干燥。
②体位护理。术后帮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提高其身体舒适度,细致、耐心地实施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增强患者的亲切感、安全感与信任感。
③饮食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患者的体质、合并症等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考虑到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在饮食方面应补充钙元素,进食芹菜、紫菜、海带、黑木耳、豆制品、虾类、鲜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进食低脂、低盐食物,合并糖尿病者则进食无糖或低糖食物。老年患者进食少,肠胃蠕动减弱,且休养期间很少活动,容易发生便秘。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营养的重要性,嘱咐其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定时按摩患者的腹部,促使其每日排便,如果有必要可给予缓泻剂、灌肠、开塞露等帮助通便。
④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拉近护患距离,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担忧等给予有针对性的疏导,语言要通俗、简明,倾听患者的心声,增强其信任感,使其正确看待自身疾病,在治疗与护理中积极配合。嘱咐家属多支持、鼓励患者,监督其接受康复训练。
⑤并发症护理。预防褥疮:患者卧床时间长,足跟部、踝关节的骨突处等部位的皮肤组织受到压迫,易发生褥疮。可将气圈、水垫等垫于局部受压处,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采用5%红花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泌尿系统感染:对发生尿潴留者说明发病原因与处理方法,使其情绪稳定,热敷按摩或用手挤压下腹部,给予止痛剂减轻疼痛。病情严重者应采用无菌操作导尿,尿液在500ml以上者留置导尿管,时间不超过2d,避免引发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清洁会阴部。呼吸道并发症:许多患者由于惧怕疼痛而不敢咳嗽,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护理人员应嘱咐其戒烟,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做扩胸运动等活动上肢。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咳出积痰,如果痰液黏稠可进行雾化吸入。心脑血管并发症:老年患者的循环系统出现衰退,而且突然骨折等会导致其精神紧张,在剧烈疼痛的影响下,容易引起相关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注意入院患者的神志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⑥康复训练。大部分患者发生骨折后肢体运动功能会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在骨折及手术疼痛的影响下,许多患者不愿进行功能训练,为提高其积极性与配合度,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目的、作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要求患者在自己可耐受的前提下每日坚持锻炼,逐渐增大运动量,不能过于着急,若运动时出现心悸、气促等异常症状,要立即停止,并适当调整锻炼方案,确保自身安全。刚开始下床活动时,需要由专人扶助,避免跌倒。从远端关节活动开始,将运动幅度与次数逐渐增加,锻炼一段时间后再活动肌肉与近端关节,促进肢体功能恢复[2]。
2.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其中治愈96例,治愈率为98.0%,好转2例,占2.0%最终均出院,住院时间平均(20.6±1.2)d。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其骨折良好愈合,肢体功能显著改善,基本上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3.讨论
老年骨科病人的身体素质较差,需长时间卧床休养,心理及生理特点都比较独特,增大了护理难度[3]。护理人员除了要扎实掌握护理知识,还要在工作中保持高度责任心,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减轻其心理压力。本次研究中,经过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最终出院,住院时间平均(20.6±1.2)d,治愈率为98.0%,其余2例好转,经过1年的随访,其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显著改善,基本上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说明对老年骨科病人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不良情绪,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许秀凤,吴燕,洪艳.浅谈老年骨科病人护理的特殊性[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2):1506-1507.
[2]张云强,陈洪强,陈艺新等.老年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护理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5,(21):2012-2013.
[3]高国贞,陈美珠,刘允香等.中西医结合预防老年骨科病人便秘的护理研究[J]. 护理研究,2015,(29):2669-2670.
论文作者:何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并发症论文; 老年论文; 病人论文; 肢体论文; 发生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