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雪艳,王卫卫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各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中选取78例,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病患在术中仅单独采用异丙酚维持麻醉;观察组病患则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μg/ml)联合瑞芬太尼(2ng/ml)维持麻醉。观察比较两组病患术前、手术结束、拔管时及拔管后四个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情况,术中和术后控制心率及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两组病患拔管用时及其苏醒质量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病患在四个不同阶段的心率及血压情况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患的拔管用时较参照组显著更长(P<0.05),苏醒质量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也明显更佳(P<0.05),此外术中观察组病患降压药物的使用量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在手术中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异丙酚;瑞芬太尼;临床效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大多会发生器官组织退行性病变,主要脏器的机能明显衰退,因此病患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及敏感性显著下降,在围术期中极易出现循环不稳定状况,使得术后苏醒用时增加,而另一方面对病患施行控制性降压又存在着十分高的风险[1]。临床中通常选用异丙酚与舒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其可控性良好,麻醉作用持续稳定,且病患苏醒用时短[2]。本次研究特对我院78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各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中选取78例,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参照组,各39例。观察组中男性病患和女性病患分别有23、16例;年龄介于6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7±4.2)岁;高血压病史2-11年,平均(5.6±3.8)年。参照组中男性病患和女性病患分别有25、14例;年龄介于6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1±3.9)岁;高血压病史2-10年,平均(5.3±3.6)年。全部病患的收缩压均在179mmHg以下。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病患的手术方式相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全部病患均在进入手术室后首先搭建静脉通道,并给予面罩吸氧,同时对BIS、ECC、SPO2、HR、SBP及DBP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在进行麻醉诱导前还需给予病患滴注平衡液10ml/kg/h,麻醉诱导使用舒芬太尼0.6μg/kg和异丙酚1mg/kg,在病患入睡后观察其5分钟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后给予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同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参照组病患在术中仅单独采用异丙酚维持麻醉;观察组病患则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μg/ml)联合瑞芬太尼(2ng/ml)维持麻醉。全部病患在出现心率超过100次/min情况时可使用艾司洛尔进行调节,若血压超过病患基础血压10%以上则需采用硝酸甘油进行血压控制。过程中将两组病患围术期各阶段心率、血压、拔管时间、苏醒质量和降压药使用情况等进行观察记录。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病患术前、手术结束、拔管时及拔管后四个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情况,术中和术后控制心率及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两组病患拔管用时及其苏醒质量评分进行观察比较,评分采取Steward苏醒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的各项数据资料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两组组间的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患个时间段心率及血压情况的对比

两组病患在四个不同阶段的心率及血压情况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病患拔管用时、术后苏醒质量评分和控制心率、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病患的拔管用时较参照组显著更长(P<0.05),苏醒质量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也明显更佳(P<0.05),此外术中观察组病患降压药物的使用量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1 两组病患个时间段心率及血压情况的对比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中十分多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近年,临床中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老年高血压病患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类病患由于自身体质较弱及身体机制较年轻人明显要差等原因,使得手术的危险系数也随之升高,因而选择科学有效的麻醉方式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是极为重要的[3]。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该药能够快速起效且镇静作用显著,其还具有清除半衰期短及可以苏醒完全等优势;使用异丙酚可以减少病患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对病患的应激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使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能够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短效μ受体激动剂,其也有起效迅速、作用强和在镇痛过程中不抑制病患的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等优势,此外由于瑞芬太尼半衰期短且药物机理不依赖于肝肾功能,因此反复使用也不会出现蓄积效用,十分适合老年病患使用[5]。两药联合使用,不仅能够保证麻醉效果,还可以降低药物的使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也减轻了病患的应激反应,保证了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从而改善手术麻醉质量。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病患在手术中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少娜.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80-81.

[2]马涛.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132-134.

[3]任囝囡.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118-119.

[4]高宇彤,魏顺花,姜彪.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33(5):2614-2615.

[5]刘洪霞.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4):75-75.

论文作者:李雪艳,王卫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雪艳,王卫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