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配网自动化建设典型方案研究论文_赵文杰

城市中心区配网自动化建设典型方案研究论文_赵文杰

(黄石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能够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定位,对转供电时间进行有效缩短,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用电客户实际需要。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某市供电局加强相关经验的积累,在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时,积极对供电情况进行把握,并对供电可靠性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力求保证供电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人们实际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配网自动化建设;典型方案

1配电网自动化具有的主要功能系统

配网自动化通常是由智能调配、故障定位以及反馈等系统构成,上述系统的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供电的可靠性。第一,智能调配系统,其能够对配网实现的自动化调度,根据大量的用电数据,智能调配系统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电量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配网中的电能使用得更为高效与合理。第二,故障定位系统,配网自动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采用的配电网无法在故障发生后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这就导致停电时间被很大程度延长,致使供电可靠性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通过对配网自动化内存在的故障定位系统的有效利用,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故障发生地点进行定位,能够使维护人员及时的到达故障点展开相应的维修,有效地防止长时间停电状况的发生,使供电可靠性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第三,反馈系统,配网自动化内存在的反馈系统有集中反馈与就地反馈两类,其中就地反馈便是在出现电力故障时,能够实现对故障点进行实时隔离,就地反馈系统可以对故障进行智能处置,不用将故障信号上传至中央计算机,若发生的故障为瞬时故障,能够在故障处置完成之后便会自动恢复供电,可以使停电时间得到有效地缩短,使供电可靠性得到很大程度提升。而集中反馈系统并没有就地反馈系统那么灵敏,其是将故障发生时产生的信号上传至中央计算机,计算机在接收到信号后对其进行远程控制,此外中央计算机还可以对配网中产生的故障信号加以实时监测,如果配网中发生故障,中央计算机将会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使故障区域得到有效地隔离,这样会让停电面积得到有效的控制,有效地降低停电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2城市配网自动化的现状

提升电力的供电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是配网自动化的最终目标,经济指标如何合理的优化,符合控制如何有效的展开,配电效率如何改善,相关配电系统及运行管理如何提升到一个高层次的水准是配网自动化现面临的问题。配网自动化在很早就设立了相关试点,配电自动化的接口与设施的改造和重建秘密相关,是自动化开展的条件和良好的基础。但是实际情况中,许多供电企业的设施水平不高,在管理的理念上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因此,许多试点的系统处于废弃或者长久停用的状态。

2.1城市配电网络设施的现状

由于配电网络的构造十分复杂且层次不够清晰、相互之间的联络十分混乱,很多电源的线路在分段位置上状态并不稳定,相应的负荷增长迅速,网络不稳,对于负荷增长的需求对应电路并不能充分满足,配电网络的负荷转供能力不是很理想。因此,现阶段,很多供电企业对配电网架结构进行了逐步的改正和调整。

2.2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造

现阶段,我国配电网络的配电自动化体系的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主站和终端、子站的三层式构造、主站和终端的两层式构造、自动化开关相关设施之间的互相配合自动化的模式。这几种模式中最为主要的是主站的建设,主站建设的实用性与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息息相关。配电网线路的控制点较为复杂、变化次数非常多,几乎每日都会进行改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线路的变动需要与配电自动化系统同步进行,主站体系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应该是配电网在实际运转中的信息,如果配电网实际运转中信息在主站系统中未能够及时更新,主站和配电网信息不一致,则主站显示的运作模式与实际情况不同意,则总体配电系统将失去可靠性,就无法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价值。如果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合理的建设,将日常的运作、供电维护程序以及规范性的操作与配网自动化系统相同步,那么实际运行中的设施也会同步运作,可以有效降低因信息不同步导致的整体系统无效的几率。

3城市配网规划的应用

想要满足城市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需求、促进配网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在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中全方位的考虑网络架构、终端设施的配电信息数据及配置之间共享的状态、供电通讯方法、电源模式以及配网自动化体系的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在配网架构完善之前,需要将设施的过载、重载以及供电能力较差的问题合理的处理,除此之外,还需注意一下几方面问题

3.1提升对延展性原则的重视度

城市配网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对其延展性原则的重视度,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配网发展计划,建设配网系统的主站体系,根据系统发展需求设立相应的子站和终端体系,减少配网改造量,避免重复投资,解约成本,不断完善配网线路,分区实现配网自动化,直至实现全网的自动化。

3.2维持主干网络线路的正常运行

在规划配网负荷控制需求时,应提升对其主干网络线路运行负荷电流控制的重视度,单环网馈线一般需控制在250A以内,多环网馈线一般需控制在300A以内,相对应的馈线需控制在400A以内,两供一备馈线也需控制在400A以内,如果超出负荷电流,可以增添线路对负荷进行合理的分割,提升负荷相互之间的供给及转换供给的能力。

3.3提升对变电站相互之间联络馈线的重视度

在规划配电联络时们需要提升对变电站相互之间联络馈线的重视度,相互之间至少需要4条10KV的馈线,相应的负荷不可以超出导线安全截流量的一半,应指定合理的规划满足变电站之间负荷的相互转移,在开闭所及电缆管道的土地建设规划中需按照要求与终期一起建立,而电气建设则可以根据需要分期建设。

3.4加速配网的建设和改造

不同的企业或者家庭用户,应该根据他们实际的用电情况,做出有区别的建造。建立正确的配网格局,加强自动化、智能化,在供电、输电、配电方面全面完善。可以通过对不同的过程使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管理方式来改善现有状态,如配电自动化系统,需求管理系统,修复管理系统等。在供电上,结合城市规划,制作操作蓝图,按照图纸建立电网系统,掌握电力运作的最新状况。电力运输过程中,利用高新技术对变压器进行改善,争取浪费最少的能源。配电是电力运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对其采取健全实时的监控格外重要。利用智能装置,实现自我管理,包括对电能分配后每一部分的管理,也包括对整个电力的管理,建设出最佳的配网结构。配网的建设不单单是对电缆的修建,更重要的是对现在的电网运行系统进行改造。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方案才是最好的建造,但同时不能舍弃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不能放弃对各种信息的收集与应用,必须要结合各种最新的知识,更新的需求,建造最与时俱进的配网系统。

4结论

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过程中,能够节省人工劳动,并且降低人工劳动出现的误差,提升故障检查效率,可以在不停电情况下进行转供电,更好地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因此,供电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有效利用,以满足供电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杜润均.关于新城市中心区配网及其配电自动化规划[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贾董鹏.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09.

[3]陈宁.配网自动化及其重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5.

论文作者:赵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城市中心区配网自动化建设典型方案研究论文_赵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