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在中风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分析论文_唐艳波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古丈县中医院 湖南湘西 416300)

摘要:目的 探究温针灸在中风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中风后尿潴留患者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治疗,观察组使用温针灸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起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风后尿潴留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后效果显著,应予以推广。

关键词:温针灸;中风后尿潴留;针灸治疗

尿潴留是指患者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是脑卒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方法是给予患者导尿处理或进行药物治疗[2]。但导尿后尿管易较难拔出,且在尿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易引起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等多种缺陷。对此,我院特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中风后尿潴留患者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中风后尿潴留患者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治疗,观察组使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9.2±4.3)岁,病程3周~5个月,观察组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58.4±3.7)岁,病程2周~5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测并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且在卒中前均可自行排尿。应排除:尿路结石者、前列腺增生者、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泌尿系统肿瘤者以及排尿困难者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脑部神经剂,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降血压药物、抗氧自由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血脂药物等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1.2.1一般治疗

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使患者放松身体并行平卧位,以听流水声,并予以患者下腹部进行一定按摩,再配以局部热敷治疗。次数:1次/d,疗程:6d/疗程,共四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应间隔两天,并在最后一个疗程时拔除患者导尿管并观察患者自行排尿的情况并予以及时的记录,中途如果有已痊愈者,则可停止治疗并予以记录分析。

1.2.2温针灸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予以温针灸治疗。治疗次数:1次/d,疗程:6d/疗程,共四个疗程。首先使患者放松身体并行侧卧位,在进行治疗前开放尿管,并排除干净患者尿管里的尿液。取穴:关元穴、百会穴、气海穴、三阴交穴、中极穴以及阴陵泉穴,并把患者穴位处进行规范的消毒,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针并将其刺入患者腧穴处,在得气后给予患者适当补位并留针,此时用约6cm长的艾条插在针柄处,并将其点燃施炙40分钟左右,完毕之后应及时进行灰烬清除,取出针之后让患者休息10分钟。休息之后使患者放松身体并行仰卧位,并取患者肾俞穴、命门穴以及八髎穴,在得气后给予患者适当补位并留针,在针柄处放置艾灸,并将其再次点燃施炙40分钟左右,除去剩下的艾灸灰烬,并把针起出。在患者进行四个疗程后拔出导尿管并对患者排尿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在最后一个疗程时拔除患者导尿管并观察患者自行排尿的情况并予以及时的记录,中途如果有已痊愈者,则可停止治疗并予以记录分析。

1.3效果评价

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分为四个类别:显效:治疗后患者能自行排尿,腹胀好转明显,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残余尿量在50ml以内;有效:治疗后患者可自行排尿,但排尿并不顺畅,残余尿量为50~150ml之内;较有效:治疗后患者排尿相对困难,残余尿量在150ml以上;无效:治疗后患者不能自行排尿,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较有效)/总患者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并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尿潴留是中风后引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含义是患者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予以正常排出[3]。其临床症状大多为小便堵塞、排尿不畅。根据患者的病史、特点可分为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两大类[4]。急性尿潴留发病急骤,致使患者膀胱内突然充满尿液而不能进行排出,使生活遭受严重影响且对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的痛苦。因此该类患者应予以其进行急诊处理;相对急性尿潴留,慢性尿潴留发病相对较缓慢,病程更长,在患者下腹部能够触及到充满尿液的膀胱,但患者并不能将其从膀胱内排空[5]。因此对该类疾病予以及时的正确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中风后尿潴留大多是因为脾肾亏虚、痰瘀阻窍导致的[6]。因此在对该病进行治疗时要以健脾益肾、化痰祛瘀为主。而对患者相关穴位予以温针灸治疗有多种优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对其予以温针灸治疗有助于膀胱司气化;关元穴为足三阴、任脉的交汇处,可健脾益肾;三阴交则为足三阴交会穴,腧穴可化瘀消带从而治其根本等。而且对患者实施温灸可对患者的局部肌肉进行一定的松弛,还能有效减轻患者腹部坠胀疼痛感,并使温热效应深入患者深层肌肉,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优化。

经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有效患者的起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患者时使用温针灸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起效时间,而且价钱相对易于患者接受,具有更好的推行度,在该病临床治疗中应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彭贇.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J]. 现代养生b,2015,31(11):72-74.

[2]刘卫星,武颖,张正旭,等. 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5(8):728-730.

[3]杨艳,曹正祥. 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6,29(35):286-287.

[4]连早莲,吉宏明,郭建忠. 多功能艾灸仪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2015,10(5):636-638.

[5]黄健. 温针灸加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20):72-73.

[6]姚文平,李明,阮强. 头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15例[J]. 中国针灸,2016,36(2):145-146.

论文作者:唐艳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温针灸在中风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分析论文_唐艳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