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改精神的体现者是课标,课标的体现者是教材,教材的应用者教师如何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把新课标的精神体现在教学中,成为课改的关键。
关键词:教材内容;离子;氢气;化合反应;酸碱盐;理解;记忆;商榷
通过探讨我们发现教材有五大特色:1、课程体系的安排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启蒙教育完全相适应,有利于学生接受、运用;2、丰富多样的学习情景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3、独具匠心的板式设计,使教材具有较好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编排内容具有很高的前瞻性,融入了浓郁的社会特点,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能学以致用;5、通过生动的化学发展史以及多样、准确、到位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上述特色,新教材使用使课改进行得很顺利,已经深入到我们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也使我们尝到了课改的甜头。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尽人如意的问题,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有值得商榷的几点:
一、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涉及到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建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理论基础,但由于缺乏直观性,教师只能通过语言的描述、多媒体的演示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而学生有限的化学知识又很难使他们具备这样的想象力。所以本节教材成为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内容。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现行教材把三种概念融在一起讲解,增强了知识的连贯性,减弱了对概念的要求。尤其是对“离子”概念的讲解,删掉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示意图,而仅仅在“知识视窗”中简单提及然后在文中直接讲解‘离子、阴离子、阳离子、氯化钠的形成'。这样的安排看似简单,实际上给学生背上记忆的包袱,留下了理解的断层。对当今的初三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水准,求知欲和探索需求会让他们不仅仅满足知道“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而这种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做法恰好留下了缺憾,尤其是对一些喜欢追根问底的学生疑问更多。我们教师的感觉是:减少了教材内容,增加了讲解负担。
二、教材对有关‘氢气'知识是按照燃料的角度、金属的角度分段处理的。在第五章第一节讲述了‘氢气的特性及可燃性',在第六章第一节讲了‘氢气制备',在第三节讲了‘氢气还原氧化铜'。把有关氢气的知识该讲的都讲了而且是顺应课文需求‘呼之欲出'的,降低了难度要求,安排的比较到位。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按课本的顺序学习以后,却有一个凌乱、繁杂、了无头绪的感觉,并没有把三部分的知识统一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在涉及到有关氢气的综合性习题时,无从下手。因为对初中学生而言,完整的思维能力尚未形成,他们的思维方式仅局限于一些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这一经验型思维方式,而对如何归纳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总结的基础上运用还缺乏一定的能力。
因为教材在前面已经有氧气的实验室制备的完整的体系可以借鉴,因此笔者在讲氢燃料时,对照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装置、收集、检验等对氢气进行讲解,详细讲解了可燃性、提及了还原性,推测了用途。而且讲解制备原理时,对药品的使用进行了探究,拓展了镁带、锌粒、铁钉、铜片与稀酸的反应,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选择实验室制备氢气的理想药品,并在讨论过程中分析其它药品不合适的原因,等于是把教材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金属一章学习时,通过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回忆制取氢气的探究实验,学生就很快理解金属活动顺序。在观察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探究分解产物时,联系氢气性质对还原性进行讲解,学生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三、教材中均用代数公式对几个基本反应类型进行了简单表述,旨在使之简单、易懂,让学生记忆方便。但笔者认为有的使用不太合适。例如:化合反应的简单描述是:A+B----AB。在教学中就有学生产生疑问:把两种反应物写在一起就是产物吗?AB到底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产物AB中角数之比只能是1:1的关系吗?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所以笔者认为应以A+B----C表述更为合适,这样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C是和A、B完全不同的新物质,决不至于产生上述的疑问。
教材第三章把分解反应的简单描述为 AB----A+B,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应该给学生讲解为A----B+C。
此外,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课后习题第五题“辨别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一题中,第三小题是:氧化汞加热分解。由于学生以后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笔者认为该题出现在此,不太合适。在酸碱盐的教学中,教材把稀硫酸、稀盐酸、浓硫酸的稀释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讲解;把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揉在一起讲解。到底是先分开讲再融合,还是依据教材讲,那种方式更适合学生?还是很值得商榷的。
在近年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在对新课标思考的过程中,笔者也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在用旧观念理解新教材?是否凭着旧习惯、旧模式进行新教学,而没有把新的课程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面对每年的中考,我们总想着把所有的知识讲到、讲透、讲全、练熟才放心,而很少考虑学生有没那么多的精力。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这其中的分寸应该如何把握?课改的精神究竟应该如何贯穿在教学实践中?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笔者认为,课改精神的体现者是课标,课标的体现者应该是教材,教材的应用者教师如何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把新课标的精神体现在教学中,成为课改的关键。教学的创新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新。尤其在初中,课标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即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你学会了吗?你会学了吗?你会用了吗?这三个方面检验教学效果。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所谓“降低难度”,只给出学生难于理解的结论而无视他们可以接受的规律和过程,这样做的后果只是教会了学生“读死书”,和我们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明显地不可取。
刘知新教授曾说过:“教学中的‘求真'是指遵照教学规律去精心研究并实施课程标准,实施有效教学。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多一些从自己的学生学情出发,少一点旧考试的经验思想;多研究新课标,少一点旧模式,也许会一举两得。”
笔者认为,处于我们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在经历“激情---困惑---反思”之后,最终肯定可以达成共识,把教与学,学与考,考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论文作者:梁盼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氢气论文; 学生论文; 教材论文; 笔者论文; 知识论文; 课改论文; 化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