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的世界多样性观:政策指导意义及对理论发展的新贡献_邓小平理论论文

江泽民的世界多样性观:政策指导意义及对理论发展的新贡献_邓小平理论论文

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观点——政策指导意义和理论发展新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样性论文,指导意义论文,观点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近些年来,江泽民同志在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及我党的重要文献中,围绕分析国际形势和论证对外政策,曾反复阐述关于要尊重世界多样性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中国外交及国际战略活动中的成功运用,对进一步给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对推进世界格局的新旧转换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发挥了举世瞩目的重大作用。

江泽民同志论述道:“世界是多样性的。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由上千个民族所组成的近200个国家,不仅存在着自然环境的差异, 而且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这就形成了各种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人民日报》1992年4月8日),各国人民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选择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总之,世界多样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如何认识、评价和对待这种多样性则对于国际社会能否恰当地处理各种事情,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至关重要。他强调,必须承认和尊重这种客观存在,而且必须看到,“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件好事,不是坏事。”它可以通过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转化为互补性和共容性,可以促成“各国之间、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人民日报》1993年11月20日)“各国之间只有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共平共处,才有可能维持持久的世界和平。为各国的共同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人民日报》1992年4月8日)因此,“各国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自己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商量解决。”(江泽民在十五大上的报告)

联系这些年来我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当今世界国际环境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可以看到,必须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已经成为我党制定国际战略、对外政策乃至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础性理论观点。以此为基础,我国顺利地解决着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

——1992年4月7日,江泽民访问日本,在日本庆祝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民间组委会演讲会上发表了题为《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的著名演讲。(《人民日报》1992年4月8日)。这是江泽民同志成为我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后,对日本的首次正式访问。当时日本正追随美国参与对中国的孤立和制裁,同时力求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江泽民在这次著名的演讲中首次论述了世界多样性问题。这一论述着眼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改善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观点和思路。这在日本朝野产生了巨大震动和影响,随后中日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很快出现良好势头。

——1993年11月至1997年10月,从江泽民作为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中国元首与克林顿总统首次会晤到正式应邀访问美国,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五次会谈,不仅使两国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开始了共同致力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不仅对于两国人民,而且对于整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时,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样性观点在关键时刻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有目共睹和有口皆碑的。江泽民强调这一观点,既是建设性的,又是从理论基础上对一些人奉行的霸权主义进行有力否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国元首首次会晤时,江泽民主席就明确提出了他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观点。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11月19日与克林顿会晤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告知国际舆论界:“克林顿总统表示,我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观点是有说服力的。”(《人民日报》,新华社西雅图1993.11.20电)

——1997年5月16 日江泽民主席与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中法联合声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联合声明的12项条文中专门有一项,题为“尊重多样性”。人们看到,中法两国元首已就世界多样性问题达成共识,形成着共同建立两国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边关系制度化,共同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基础。这极大地扩展了世界多样性观点的国际影响。

——江泽民主席强调要尊重世界多样性的观点,对于中俄友好关系的确立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两国面向21世纪建设性伙伴关系的确立,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江泽民主席多次访俄,特别是1997年4月的访问,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江泽民主席还在俄国家杜马发表了《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的著名演讲。这些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和文献都以明确的语言把江泽民强调的世界多样性观点作为解决双边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共同思想基础。随后中国又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分别在上海和莫斯科相继签署了五国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和相互裁军的两个重要协定。同时,中国与蒙古的关系也随之得到改善和发展。这样一来,中国北部边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当然,中俄以及中国与哈、吉、塔、蒙等国关系的改善,意义还不只在于此。全世界都看到,在前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之后,江泽民主席的世界多样性观点以其特有的影响成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建立新型国家关系的重要思想纽带。

——江泽民对于世界多样性观点成功运用的杰出范例还表现在中国与亚太和东盟关系的处理上。可以肯定地讲,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建构自己科学的亚太观和东亚观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世界大国和亚太大国,中国在亚太地区历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速持续发展为亚太的崛起和新的世界中心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推动亚太和东亚的跨世纪发展中,中国应当有所作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之后不到半年,标志着亚太合作更高发展阶段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宣告成立。新一代中国领导集体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华浪潮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同时,对APEC采取积极参与和合作的态度。1993年中国加入APEC,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并从当年底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首次APEC领导人会议开始,江泽民主席亲自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例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探讨亚太地区的区情及其主要特点,总结亚太崛起的历史经验,论述亚太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确定亚太合作的宗旨和目标, 阐述APEC的性质、特点、运行机制,制定亚太合作的基本方针和总政策等等,到建构体现新亚太观的科学理论体系,江泽民的世界多样性观点象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他在1994年11月15日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既有多样性,又相互依存,是亚太地区的现实。多样性产生互补性,相互依存带来相互合作的需要。承认这样的现实,把它转化为我们的优势,亚太经济合作就会生机勃勃,就有日益广阔的前景。”(《人民日报》1994年11月16日)他在1996年11月25日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讲到,“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合作方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这种合作方式的特点是: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的指导下,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作出自己的努力。这些原则和做法,照顾了合作伙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他们不同的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人民日报》1996年11月26日)江泽民在亚太论坛上发表这些主张所取得的辉煌成功,不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产生着重大的深远影响。因为崛起的亚太已日益成为新的世界发展中心,它以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为广阔空间,连结世界四大洲,辐射整个国际市场,集中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各种类型的国家和国家集团。亚太地区的人口20多亿,国民生产总值和贸易额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和46%。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新旧转换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这一地区。亚太的发展前景和命运无疑对跨世纪的世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就中国而言,亚太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中国外贸出口总额的76%和引进外资总额的93%都集中于该地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活动的重点,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全面进入国际市场,真正实现经济腾飞的主要国际通道,都相当大程度地在亚太地区。因此,世界多样性观点在中国制定亚太战略中发挥的特殊作用,是它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最广泛而又集中的体现。

——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都专门对世界多样性问题作出了突出论述。特别在目前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又特别把“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的观点强调出来,围绕于此对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对外政策,作了全面而系统的科学分析和论述。这成为指导我们处理跨越世纪中国和世界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纲领性文献。

二、江泽民同志基于世界多样性的观点,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理论内涵作了深层阐发,为这一思想在90年代的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贡献有着深刻的逻辑必然性。

江泽民所强调的世界多样性观点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从毛泽东、周恩来向邓小平的过渡,深刻理解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向导。这集中体现于“三个世界”的理论。众所周知,“三个世界”理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中最有世界影响的理论成果之一。邓小平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三个世界”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1972年邓小平在联合国特别大会的发言,是对这一理论的极为充分的阐述。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又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成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从国际上讲,“三个世界”理论,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以至今天,始终是与追求单极世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相对立、相抗衡的。江泽民在当今特别提出要尊重世界多样性则是对“三个世界”理论进一步在哲学上提出的论证。毫无疑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建立在超级大国企图独霸天下的“一个世界”的追求之上的。而“三个世界”理论本身正是立足于确认世界各国具有多样性的客观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承认世界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演变,是对只讲“一个世界”而称霸天下的种种言论的否定。在冷战结束后的新时代,江泽民在国际舞台上明确提出关于要尊重世界多样性的理论观点,一方面为“三个世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更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奠定了能为多方接受的政策和战略基础。

江泽民同志论述世界多样性观点,深深植根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之中。邓小平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的内容是异常丰富和深刻的,江泽民同志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科学的概括。他明确指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其整个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新时期外交和国际战略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总结历史、正视现实、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认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和外交路线的创造性思维的理论结晶。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活动的根本宗旨和主要目标,对中国外交的重大战略调整,对当代世界的主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新旧转换及中国的应对原则和策略,对中国对外开放和“一国两制”构想的制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作了明确的指示和科学论述。

就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而言,江泽民的世界多样性观点正是理解其理论真谛和内在联系的钥匙。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每个国家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页)。这位世纪老人以他特有的深刻与敏锐,以此为基础来建构新时期中国的国际战略,这里处处贯穿着尊重世界多样性的思维。关于新的世界格局发展趋势,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冷战结束后,取代两极争霸的是多极并立,而不是单极称雄。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所依据的原则,也不是孤立单一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昔日的“一条线、一刀切”,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全方位、多角度,广交朋友,为促进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江泽民基于世界多样性的观点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作了深层阐发,并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自觉适应90年代国际形势转折和世界历史新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思维打开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只要对这方面的情况做出认真研究,就会使我们不能不作出这样的结论:江泽民同志在这一问题上深刻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他把强调尊重世界多样性作为国际社会处理各种问题的客观依据强调出来,形成了适应新时期特点的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论系统。这既为促成和平稳定的国际新秩序做出着贡献,也为我国如何在改革开放中走向世界,与国际社会接轨指明了方向。这成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成功地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建树。

三、江泽民强调的关于要尊重世界多样性的观点,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发展开辟着新思路,拓展着新境界。这为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和邓小平理论的跨世纪发展提供着广阔的思维空间和理论驱动活力。

在现阶段中国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须考虑到当今世界的国际大环境。以尊重世界多样性的观点来考虑国际战略,处理国际问题,同时必定逻辑地要求也应该在开放中以尊重世界多样性的观点来考虑和处理国内的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当前国际国内的实际,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带领中国人民结合新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上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出新的方略和举措,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党的十五大对此作了系统总结并在十五大报告中进行了精辟论述。我们可以透过经济体制改革的几项具有全局意义的新探索和新突破看出江泽民所强调的世界多样性观点的理论力量。

1.所有制结构改革在90年代出现了重大突破和崭新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了以往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单纯公有制模式的教训,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从发展生产力出发,逐步形成了必须承认和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认识。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如此,十五大还充分强调,就是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应该肯定其多样化。一是公有制经济含义的多样性,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二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例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等也可以成为其实现形式。因此,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并特别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而且要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与此相适应,则要实现经营动作方式的多样化,鼓励搞资本运营;要实现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十五大号召依此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促成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从而构成与呈多样化形态的世界市场经济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至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诸因素多样性的特点,不仅作为事实,而且作为理论,作为指导我们去实践的政策规定,获得人们的认可并逐步达成共识。

2.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设方面,商品流通中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打破了只由国家支配流通的一统天下局面。多种所有制的商品流通获得全方位的共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呈现多元化发展(资本国债、基金、技术、信息、房地产、劳力市场等),宏观调控体系、结构和手段的多样化(经济、法律、行政等)发展也都在明显加速。

3.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与呈多样性的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相衔接。坚持对外开放,这一政策一端植根于国内,属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大范畴;另一端延伸在外,属于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说,由邓小平所开创的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本来就是以国际国内客观存在的多样性为依据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90年代的新情况新特点,又制订了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战略。其要点是:(一)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注重优化进出口结构,拓宽开放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三)要把进出口、引进外资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着眼点放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上。(四)要把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的认识和操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战略高度上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五)制定保护对外开放的尽可能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六)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对外开放的环境,等等。总之,对外开放新战略的综合特点在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诸因素多样化繁荣中,适应和融汇于世界经济的多样性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世界多样性观点在中国对外开放实践中的成功运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的改革开放正是基于经济发展环境、机制、模式和途径等等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去进行积极地探索、发掘、认识和实践。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经验,正是江泽民同志明确意识到要强调世界多样性观点的客观基础。同时这种理论观点又反转过来,对发掘这种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指导,使我们的实践过程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党的十五大的丰硕成果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取得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向自由王国的一大里程碑式的重要标志。

提出世界多样性的观点,这与思想解放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长期以来在我们党内为害甚烈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痼疾,症结所在可以从多方面探索。而从思想方法上来讲,病根往往离不开在对革命和建设道路及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思考上,往往喜欢笼统地讲“一”而不认真地对待“多”。而事实上是,不管你是否承认,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理论的概括固然应当在对其抽象化中把这种多样性简化,上升到一般,但这里的一般应当是辩证法所讲的包含了丰富多样性的一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重视在一般概括之下的具体多样性。事物是多样的,这是客观世界的基本属性,承认多样性才能实事求是。因此可以说,邓小平所发动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是要把人们从以往所习惯了的单一的僵化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而确立多样性思维和理论观点又是这种解放的必然结果和产物。可见,江泽民强调的世界多样性观点与邓小平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脉相承的。这为新的思想解放开辟着道路。

需要说明的是,多样性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它本身并不排斥“一”,而是自觉地实行“多”与“一”的辩证统一。扼要说来,世界的统一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而“多”转化为“一”,“多”归于“一”,并不是主观随意的,而依赖于客观世界的发展运动和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这里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实事求是。如果出现了把“一”绝对化,形成僵化的、单一的思维,这就必须在尊重世界多样性之中去实现思想的解放。

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世界多样性观点,其理论价值的体现,也包括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历来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发展的科学体系,而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这在本质上就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多样性的理解。列宁明确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列宁全集》第2版第4卷第161 页)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而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多样性的体现,都经历了一个通过实事求是地解放思想而冲破教条主义束缚的过程。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正是由于在实事求是中的思想解放达到层层深入和全方位展开,才使邓小平理论经历了由初步形成到全面丰富的过程。这里不仅存在一个解放思想的勇气和胆识问题,更有一个科学的思维方法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正是以关于世界多样性观点来看待上述问题的必然结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以其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出自身的丰富多样性。

可以肯定地讲,江泽民同志所特别强调的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观点,本身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在90年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将以其特有的魅力,为邓小平理论在指导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新实践中实现跨世纪发展,发挥突出的作用,并形成其意义深远的重要理论贡献。

标签:;  ;  ;  ;  

江泽民的世界多样性观:政策指导意义及对理论发展的新贡献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