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小兵

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小兵

国网太原市晋源区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5

摘要:目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因而人们对于用电需求也有所增加。因此,用电设备对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能否连续、稳定的供电,直接影响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详细分析了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对策。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应用;问题及对策

一、配电网自动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电网行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在配电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应用在配电网工程当中。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与相关的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电力技术有关的领域,从传统人工现场检查,发展到目前配电网自动化。建国初期我国配电网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方面的研究严重缺乏资金方面的支持,并且缺乏配电网研究所需要的设备。即使有少部分的研究项目,事故也是经常发生。这些严重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发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配电网这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显得越来越突出,需要较大的研究投入与开发。

二、是配电网自动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配电网自动化设备自身可靠性问题

配电网自动化设备自身的可靠性较低是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性能以及自动化的水平和实际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非常高,从而导致电网出现拒动或误动等情况,使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2管理制度与运维人员培养机制问题

虽然,我国针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行业颁布了相关的规则制度,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另外,很多供电企业在运营和维护人员的培养机制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专业技术培训较少,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3配电网自动化设备自身可靠性及兼容性问题

配电网自动化设备自身的可靠性较低是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性能以及自动化的水平和实际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非常高,从而导致电网出现拒动或误动等情况,使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同时,结构设计失衡的主要表现在电网联络方式、主干节点设置以及主站与控制端不匹配等方面,使各个运行设备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大大降低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效果。

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兼容性也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有些供电企业在选购新设备时,没有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与老设备的兼容情况,从而使新旧设备出现冲突,反而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另外,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生命周期较短,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提高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兼容性至关重要。在配电自动化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其它的问题,如在三遥功能建设中存在光纤通道建设难度大、网架自身的设计不够合理、网架过于复杂、主干网以及分支网故障的逻辑判断困难等。

三、针对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馈线自动化的优化应用

(1)馈线自动化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馈线自动化作为配电网实现自动化的关键,在配电网运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馈线自动化可以大大减少停电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馈线自动化可以大大提升配电网供电的质量。在配电网系统中,可以通过包含其中的检测系统,实现电容器和负荷转带的投切,从而提高供电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电力能源的损耗,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2)集中智能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馈线自动化的测控终端可以首先将产生故障的有关信息传送到子站或主站,然后通过子站或主站对故障进行定位,并下发相关的命令到馈线自动化的测控终端,从而将故障区域进行隔离。但是这种模式的实用性较差,主要是因为对通信系统的依赖过强,一旦发生故障,容易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3)分布智能模式。这种模式在运行时不需要借助主站和通信系统,它可以自主的实现和当地的智能终端一起来判断故障并隔离故障的目标。(4)重合器模式。这种模式和上述的分布智能模式几乎相同,都是馈线自动化的终端就具有故障识别、隔离以及网络重构的能力,不需要借助主站和通信系统,但是在故障处理方面速度比较缓慢。(5)半自动化模式。可以说半自动化模式是集中智能模式的简化版,不过也存在不同点,半自动化模式需要将故障信息传送到主站,然后经由调度员进行故障的分析和识别,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这种模式对机械设备的依赖弱,但故障处理的时间过长。

2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①派遣业务素质较高的生产技术人员去改造或开发配电网自动化的硬件或软件,从而使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可以满足电网实际的需求。这样做还有利于培养出一批配电网自动化维护管理人员。②加强对整个系统所有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尽快的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作人员团队,以便这些员工各司其职,做好对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的故障处理、维护、验收以及操作等方面的工作。③建立健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维护管理的相关体系,使针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维护管理的工作可以切实落实到位,促使配电网自动化运营向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全面的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效率和质量。④对于网架发展阶段的供电企业在完善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时,一定要做好网架建设之前的设计工作,保证网架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避免出现重复投资的情况,为企业节省大量不必要投入的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通信系统的建设

在配电网自动化的过程中,通信系统能够促进各级子站层和主站层的信息交流,通信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通信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借助光纤通信,不但能够提升通讯的可靠度,且其通信容量大的优点突出,同时,它也有不少缺点,造价贵,施工难度大,灵活性不足等等。在使用通信电缆之后,不但能使建设成本降低,还能使施工的难度降低,但其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抗干扰能力不强。另外,加上配电网自动化配套的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差,导致了配电网自动化的相关设备的可选择范围变小,因为这样就需要选择更加可靠的设备。除此之外,还要求设备耐热和防潮能力足够强,这样就能有效避免设备在复杂的环境中出现故障。

四、结束语

配电网自动化领域存在较大的不足,这就要求有关电力企业能在这方面进行改善。提高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的水平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配电网自动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增加配电网智能化的创新力度,将会更好的提高我国电网的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段皓骞.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的典型误区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2):134.

[2]毕严文.试析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典型误区与对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2):229.

[3]于发同.配电网自动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7(16):109-110.

[4]梁日红.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电子世界,2017(08):14.

论文作者:王小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小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