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精神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恢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各项精神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与安全性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普及。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121-02
精神分裂属于精神类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该病与遗传、环境存在一定关联,首发精神分裂症属于初次发病后的精神分裂,患者在发病后需进行药物治疗,对病情进行控制,一般来讲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后,病情稳定者的复发风险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因此合理的对药物进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药物主要采用利培酮治疗,但是药物使用后的副作用较大,因此需要对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整体治疗效果进行改善,进而全面提升治疗整体质量[1]。本文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3~60岁,平均(38.53±5.03)岁,病程为3~8年,平均病程为(4.36±3.86)年;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62岁,平均(38.02±5.23)岁,病程为3~8年,平均病程为(4.28±3.94)年。两种患者在了解基本的实验要求后均签署实验同意书,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10309)口服治疗,起始剂量1mg,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逐渐将剂量加大到每日2~4mg,第2周内可逐渐加量到每日4~6m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每日2~6mg/次,2次/d的剂量对药物进行服用,并且在药物服用中需关注每日剂量不超过10mg。
观察组给予患者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1)治疗,治疗初期,应主要控制阳性症状,剂量可为:400~800mg/d;急性期:治疗开始时,可以最大剂量400mg/天进行肌肉注射,后改为口服治疗,口服剂量为400~800mg/d,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200mg,治疗中可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维持或调整剂量[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精神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其中精神状况通过观察患者PANSS量表评分进行判断,包括: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以及精神病理分理表进行比较。并发症包括:血压异常、血糖异常以及泌乳素升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采用P检验,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精神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精神病理分理表评分分别为(10.69±1.36)分、(12.32±1.56)分、(12.62±2.13)分,对照组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精神病理分理表评分分别为(13.23±2.15)分、(15.12±1.23)分、(16.34±1.89)分,观察组患者精神恢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压异常1例、血糖异常1例、泌乳素升高1例,对照组患者血压异常4例、血糖异常3例、泌乳素升高3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χ2=4.501,P=0.034。
3.讨论
首发精神分裂在精神类疾病中处于初发阶段,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无法确定,一般采用药物控制的方式,常规主要采用利培酮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在药物使用安全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因此需要对治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氨磺必利药物控制方式,提升药物使用质量。
本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精神恢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原因为:氨磺必利作为一种新型的精神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必要的药物使用剂量,不再采用传统的统一剂量用药的方式,而是采用高剂量与低剂量相结合的方式,低剂量药物的使用可以与神经突触前的D2/D3多巴胺进行结合,使得神经间隙间的多巴胺进一步增加,进而对阴性症状进行改进,而高剂量使用则可以对神经突触前的D2/D3多巴胺进行抑制,改善精神较为亢进的情况,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因此新型氨磺必利的使用对于患者来讲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整体治疗也更加科学,可以改善整体的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各项精神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与安全性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普及。
【参考文献】
[1]牛学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4):2076-2078.
[2]王健.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4):112-113.
[3]易海华.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10):155-156.
论文作者:丁愈,张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剂量论文; 精神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