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市芦龙九年制学校 239336
摘 要:初中物理探究性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探索与实践是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符合现代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探究性活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落实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注意探究性活动的设计,尽力营造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环境,循序渐进,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下面对探究性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一些说明,探讨如何通过探究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探究能力 创新意识
探究性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敢于发出质疑,探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考,但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而是需要掌握良好的方法、适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十分吻合,通过探究性教学,教师可以把学习的任务转移到学生自己身上,另外可以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做好交流讨论,把得到的知识共享,进行全面地理解。
一、组织开展验证性实验的探究
验证性实验是通过给定的实验题目、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学生按照步骤操作,验证教师讲解过的结论或概念。教师通过设置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思考如何去实验、边实验边思考,而不是单纯的照搬、硬套,使学生养成探究实验的良好习惯。比如说,“密度”概念的教学是初中物理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这个概念的教学,就是一个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加强指导,因为这个实验应用到“控制变量法”这个实验方法,所以教师最好抓住有经验的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去引导全部学生对密度的概念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引入开放式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性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最高层次的探究。从探究课题的选择确定、方案的制定、实验的操作、结果的分析处理到结论的总结、展示、交流,学生都有很大的自主性,完成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的目标下,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比如说,在学习了压强的知识以后,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去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这就需要组织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探究,可以安排一个月的时间,要求各个小组写出实验报告,然后进行交流与探讨、总结。
三、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物理课程新标准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科学探究分为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要素,并对每一个要素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在其中的各个要素中,其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特别是在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应该从简单的探究活动入手,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安排突出不同环节的探究活动。例如,对于第一章声现象,由于学生才开始接触到物理,其探究活动应该从最简单的环节开始,如第一节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其探究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观察、思考、总结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让学生经历简单的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环节。
四、教师要做适当引导并帮助学生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节中,最初想要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景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上课时发现效果不好,而且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明白教师意图,结果只好改为讲授式,而且没完成就下课了,时间已经不够了。在下一个班时,开头也和前面差不多,但适当增加了教师的指导,针对同学们的猜想、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及时交流,教师也成为研究主体中的一员,效果很好。由于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依据自身的正确性和智力水平自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他们热情极高,从不同角度思考,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再思考交流发言,除了一些通常的做法,学生在活动中又找到了几种很有创意的方法。这时,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欣喜。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初中物理课程,也许一些学生并不感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物理教师的课堂枯燥乏味、缺乏看点。教学方法是不容小觑的一方面,再有学识的教师,找不到正确的教学方法,也无法教出顶尖的学生。本文所介绍的探究性教学法,对于物理教学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让学生既动脑想象又动手操作,在获取书本上的知识的同时也能从实践中获取其他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卫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猜想环节”的教学策略.中学物理:初中版,2011,(11)。
[2]樊云忠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学物理:初中版,2012,(4)。
论文作者:唐来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物理论文; 探究性论文; 初中论文; 方法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1期论文;